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一個真實的故事的結果 展開

一個真實的故事

1990年朱哲琴主唱歌曲

《一個真實的故事》又名《丹頂鶴的故事》,是由陳雷,陳哲作詞,解承強作曲,朱哲琴原唱的一首講述保護丹頂鶴而犧牲的女孩徐秀娟的原創歌曲。

1990年第四屆《中國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原唱者朱哲琴憑此曲獲專業組通俗唱法二等獎,此曲從初賽時於地方電視台播出后,便開始廣為流傳。后被杭天琪、甘萍翻唱。

創作背景


歌曲原型徐秀娟
《一個真實的故事》是音樂人解承強為朱哲琴度身定做的歌曲。該曲講述了徐秀娟為了保護丹頂鶴,獻出生命的故事。1986年,徐秀娟受江蘇鹽城自然保護區的邀請,前往一個不遷徙的丹頂鶴野外種群。徐秀娟帶去了3隻丹頂鶴的蛋,並用她的體溫孵育出3隻小丹頂鶴。1987年6月,徐秀娟從扎龍自然保護區帶了兩隻丹頂鶴趕往鹽城。當時,這兩隻丹頂鶴沒有按時歸巢,徐秀娟便外出尋找,最終在沼澤地遇難。為了紀念她,解承強將她的故事譜成了該曲。朱哲琴很愛該曲,在錄唱時多次落淚

歌曲歌詞


旁白:
有一個女孩,她從小愛養丹頂鶴
在她大學畢業以後,她仍回到她養鶴的地方
可是,有一天她為救那隻受傷的丹頂鶴
滑進了沼澤地,就再也沒有上來
歌詞:
走過那條小河,你可曾聽說,
有一位女孩,她曾經來過;
走過那片蘆葦坡,你可曾聽說,
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
為何片片白雲悄悄落淚?
為何陣陣風兒輕聲訴說?
還有一群丹頂鶴,輕輕地輕輕地飛過。
有一位女孩,她再也沒來過
只有片片白云為她落淚,
只有陣陣風兒為她訴說,
還有一群丹頂鶴,
輕輕地輕輕地飛過。

歌手簡介


朱哲琴,祖籍湖南長沙,生於廣州,在家裡排行老三。是中國新音樂代表人物,第一位真正走向世界的中國樂壇奇才。曾在北京、成都、上海學習音樂和聲樂。早期以《一個真實的故事》獲得“中國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亞軍(1990)。
中國天籟,音樂藝術家,“世界看見”中國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親善行動創始人
朱哲琴,中國新音樂代表人物,第一位真正走向世界的中國樂壇奇才。 “世界看見”中國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親善行動創始人。
祖籍湖南長沙,生於廣州,曾在北京、成都、上海學習音樂和聲樂。

歌曲鑒賞


《一個真實的故事》通過歌聲講述了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該曲從開場的獨白,到歌詞的娓娓道來,講述了一個大學生為救丹頂鶴而死的凄美故事。朱哲琴凄美動人的演繹,能夠自然地感染聽眾,讓觀眾置身於真實故事的情境之中,在歌曲聲中升華情緒。該曲凄婉哀艷的旋律和讓人憂傷的故事,通過歌聲回蕩在聽眾的心頭。作為一首講述環保和生命的歌曲,該曲有著不同於情愛歌曲的人文哲學氣質,以及環保意識。

獲得榮譽


時間頒獎禮獎項獲獎方結果
1990年第四屆CCTV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通俗唱法專業組亞軍朱哲琴《一個真實的故事》獲獎 

重要演出


時間場合地點
2005年第六屆中國花卉博覽會開幕式文藝晚會成都 

翻唱版本


時間歌手收錄專輯
1991年杭天琪《不要那樣看著我》

人物原型


徐秀娟
徐秀娟墓高清大圖
徐秀娟墓高清大圖
成就:中國第一位馴鶴姑娘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64年10月
犧牲日期:1987年9月16日
籍貫: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
民族:滿族
家庭:馴鶴世家
鹽城市丹頂鶴濕地生態旅遊區徐秀娟圖片室
鹽城市丹頂鶴濕地生態旅遊區徐秀娟圖片室
江蘇鹽城灘塗珍禽自然保護區
江蘇鹽城灘塗珍禽自然保護區
1964年10月,徐秀娟出生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一個滿族漁民家庭,她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1981年8月,剛剛17歲的徐秀娟就跟隨父親徐鐵林來到扎龍自然保護區養鶴。養鶴是保護區最累的活。徐秀娟擔水、配食、喂鶴、放鶴、清掃鶴舍、診治護理病鶴,樣樣幹得都十分出色,她單獨飼養的幼鶴成活率達到100%。經過馴化的小鶴能聽人指揮跳舞、飛翔。國家領導人來保護區視察,曾觀看徐秀娟的馴鶴表演,扎龍自然保護區的馴鶴技術也隨之聞名中外。1986年5月,徐秀娟完成了在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系兩年的學業后,離開了家鄉,來到了江蘇鹽城灘塗珍禽自然保護區工作。這裡是丹頂鶴的主要越冬地,有大片的灘塗沼澤地,長滿了蘆葦、鹽蒿,一條自北向南的復堆河天然地把沼澤地和村莊隔開,人跡罕至,是十分理想的丹頂鶴棲息地。在鹽城保護區,徐秀娟的才幹得到充分發揮。並運用學到的 理論知識鑽研養鶴技術。在1986年召開的中國第三屆鶴類聯合保護委員會會議上,徐秀娟撰寫的論文,受到專家的好評。1987年9月15日,也就是徐秀娟在鹽城工作了一年零四個月的一天夜晚,她為了尋找一隻走失的丹頂鶴而犧牲在復堆河中。徐秀娟是我國環境保護戰線第一位因公殉職的烈士,她將23歲的青春年華,獻給了一生熱愛並為之嘔心瀝血的養鶴事業。為了紀念這位年輕的護鶴天使,江蘇鹽城和齊齊哈爾市扎龍自然保護區分別修建了紀念館、紀念碑,宣傳徐秀娟的事迹,激發人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