痙病

痙病

痙病,中醫病名。以項背強急,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張為主要表現的疾病。臨床上常以筋肉拘急攣縮為其共同的證候特徵,可表現為卒然口噤、四肢抽搐、角弓反張,亦可僅表現為某些或某個臟腑、經絡的拘攣、強急。

痙病古代亦稱瘛瘋、抽搦、抽風、反折。《張氏醫通,瘛瘋》說:“瘛者,筋脈拘急也;疚者,筋脈弛縱也,俗謂之抽。”《溫病條辨•痙病瘛病總論》又說:“痙者,強直之謂,後人所謂角弓反張,古人所謂痙也。瘛者,蠕動引縮之謂,後人所謂抽掣、搐搦,古人所謂瘛也。”可見,痙病討論的是全身或局部肌肉強直性或陣發性抽搐發作的病證。

現代醫學的錐體外系疾病、高肌張力綜合征和引起腦膜刺激征的有關疾病,符合本病臨床特徵者,均可參考辨證論治。

簡介


● 英文名稱:Convulsive Disease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臨床分科—內科

古籍摘選


● 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赤,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治》)

名詞解釋


● 以項背強急,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張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風(寒、濕)、熱、痰、瘀、虛在一定條件下相互影響,引起陰陽失調,陽動陰不濡,從而導致筋脈失養而發痙。痙病,又稱“痓”,發病前多有外感或內傷等病史,多突然起病。

病因病機

● 痙病為筋脈之病,與肝、脾(胃)、腎及督脈密切相關。引起筋脈拘急之由,有外邪壅塞經絡,氣血不暢;或飲食勞倦,脾土虛衰,氣血陰陽生化不足;有火熱熾盛,耗灼陰津;或久病入絡,或外傷瘀血內阻,血脈不暢;有久病或誤治,肝精腎血虧。總之,基本病機為筋脈失養而攣急。

臨床表現

● 以項背強急、四肢抽搐,口噤甚至角弓反張為主要表現,部分危重患者可有神昏譫語等意識障礙。
● 外感發痙多有惡寒、發熱、脈浮等表證,即使熱邪直犯,可無惡寒,但必有發熱。內傷發痙多無惡寒發熱之象。

現代醫學範疇

● 現代醫學中,流行性腦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癲癇、破傷風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高熱或無熱驚厥,可參照痙病論治。

治則治法

● 基本原則為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切勿濫用鎮肝息風之品。外感發痙以邪實為主,當祛邪,治療以祛風散寒、清熱除濕、豁痰開竅等為主。內傷發痙以本虛為主,當扶正,常用滋陰養血、舒筋解痙等治法。

預後轉歸

● 若見有口張目瞪、昏昧無知、戴眼反折、遺尿、汗出如油如珠等,均屬預后不良的徵象。痙證若久治不當,可出現肢體不利、半身不遂等偏癱癥狀,或出現頭痛、痴獃、癇證等後遺症,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預防調護

● 預防:勞逸結合、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防止外邪侵襲和外傷感染等;痙證發病前往往有先兆表現,應密切觀察。
● 調護
● ● 病床需平整鬆軟,並設床欄;發病時應盡量減少搬動患者。
● ● 病室保持安靜、光線柔和,減少噪音刺激,以免驚擾患者。
● ● 急性發作時注意保護舌體和防止窒息,保持呼吸道通暢;清除假牙及呼吸道異物,以防堵塞氣道。
● ● 對頻繁肢體抽動者,要避免強行按壓或捆綁,防止骨折。
● ● 因高熱發痙者需給予降溫處理,並確保水分的補充。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張伯禮。中醫內科學.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