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哈鎮

黑龍江齊齊哈爾市訥河市轄鎮

徠拉哈鎮地處訥河市西南部、嫩江左岸,東與同義鎮毗鄰,南與興旺鄂溫克族鄉相連,西隔嫩江與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西瓦爾圖鎮相望,北與六合鎮接壤,行政區域總面積83.6平方千米。

歷史沿革


拉哈鎮所在地,清代稱“拉哈崗站”,中華民國時期稱“拉哈站”。“拉哈”,滿語,意為“淮頭魚”。清初,設置黑龍江將軍后,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從吉林烏拉通往黑龍江城(今黑河市愛輝鎮)設置驛站,“拉哈”是北路十個驛路之一,屬布特哈總管轄區內。清末,訥河設置民官后,隸屬訥河直隸廳管轄。中華民國時期,隸屬訥河縣第三區,並為區公所駐地。東北淪陷后,初設拉哈站區,1938年改設拉哈街。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設置拉哈區,1948年改為第八區,並為區政府駐地。1951年12月,設置拉哈鎮,由訥河縣直轄。1958年9月,改稱紅旗人民公社,1959年3月改為拉哈鎮公社。1984年恢復拉哈鎮名稱。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建拉哈崗驛站。
民國二十十年(1931年),東北淪陷后,設拉哈站區拉哈警察署。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改拉哈街公所。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改拉哈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改名第八區。
1951年12月,改為拉哈鎮。
1958年9月,改為紅旗公社。
1959年,改名拉哈鎮公社。
1980年,拉哈公社改拉哈鎮。

自然資源


拉哈鎮自然資源豐富,地下水儲量也極為豐富,水質好、含多種礦物質。地下非金屬礦產蘊有黃土、沙石等,礦體厚、儲量大,有較大的開採價值。郊區附近有5家磚廠,年產紅磚1億塊以上,素有“磚都”之稱。
拉哈鎮主要有地下水儲量豐富,水質好,含多種礦物質;地下非金屬礦產蘊有黃土、沙石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拉哈鎮地處訥河市西南部、嫩江左岸,東與同義鎮毗鄰,南與興旺鄂溫克族鄉相連,西隔嫩江與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干爾族自治旗西瓦爾圖鎮相望,北與六合鎮接壤,行政區域總面積83.6平方千米。
拉哈鎮
拉哈鎮
地形地貌
拉哈鎮地處松嫩平原地帶,地勢平坦,起伏平緩。
水文
拉徠哈鎮境內河道屬嫩江、訥漠爾河水系;有大小河流2條,總長19.8千米,流域面積3.65平方千米。

行政區劃


全鎮截止2016年區劃詳情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230281101001121文昌社區居民委員會
230281101002121中興社區居民委員會
230281101003121東崗社區居民委員會
230281101004121紅光社區居民委員會
230281101005121西城社區居民委員會
230281101200122四季青村村民委員會
230281101201122回民村村民委員會
2011年末,拉哈鎮轄文昌、東崗、中興、西城、紅光5個居民委員會,回民、四季青2個行政村。
2019年,拉哈鎮下轄5個社區、2個行政村:文昌社區、中興社區、東崗社區、紅光社區、西城社區、四季青村、永遠回族村人民政府駐文昌社區1組。

人口民族


全鎮總面積83.36平方公里。全鎮共轄5個社區和2個村西城社區、文昌社區、中興社區、東崗社區、紅光社區、四季青村、回民村。1992年末全鎮總人口3.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8萬人。鎮政府駐於鎮內。截止到2018年人口為2.66萬人。
2011年末,拉哈鎮轄區總人口3167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5208人,城鎮化率79.6%。另有流動人口1211人。總人口中,男性16424人,佔51.9%;女性15250人,佔48.1%;18歲以下4071人,佔13%;18-35歲7213人,佔23%;35—60歲15991人,佔50%;60歲以上4399人,佔1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1263人,佔98.7%;有朝鮮、回、滿、蒙古4個少數民族,共411人,佔1.3%。2011年、人口出生率4.7‰,人口死亡率6.7‰人口自然增長率-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97人。
截至2018年末,拉哈鎮戶籍人口為26619人。

經濟


拉哈鎮歷來為訥河市西南部的經濟、文化中心,也是西南部地區的物資集散地,商業發展,人煙稠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1951年建立的紅光糖廠,是省內六大糖廠之一;地方工業有澱粉廠、第二農機修造廠、磚廠、醬菜廠等。由於紅磚質量好、產量高、銷量大,拉哈被譽為“磚城”。1992年鄉鎮企業總產值3069萬元。全鎮總面積61平方公里,鎮郊有耕地2.4萬畝,主要種植蔬菜,盛產山東白菜和紫皮蒜。
2011年,拉哈鎮農業總產值1.2億元,糧食作物以種植玉米、雜糧為主,農業耕地面積3.7萬畝。2011年,生產糧食17421噸。2011年,活立木蓄積量1.9萬立方米。2011年,拉哈鎮農民人均純收入5746元。2011年,工業總產值5億元。2011年,拉哈鎮財政總收入772萬元,比2010年增長5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57萬元,比2010年增長79%。2011年末,拉哈鎮有農業銀行、工商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農村信用社4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2011年末,拉哈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7億元。
2018年,拉哈鎮有工業企業126個,其中規模以上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6個。

交通


拉哈鎮交通運輸已形成由鐵路、公路2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京加鐵路過境,設1個站拉哈站,嫩泰高速、111國道穿境而過。

文化


名稱來歷
拉哈,滿族語和達斡爾語為“”淮頭魚”之意,因轄區附近的江盛產此魚而得名。

社會


駐外單位
駐有蜚聲中外的北方糖業股份有限公司(現博城糖業股份有限公司),齊市直屬22萬高壓供電局,齊鐵分局砂石廠,省北引工程管理所等10個外駐單位。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拉哈鎮有文化活動中心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個;圖書室2個,藏書10萬餘冊。2011年末,體育運動場1個,6個住宅小區安裝了健身器材。
教育
2011年末,拉哈鎮有幼兒園19所,在園幼兒480人,專任教師65人;小學4所,在校生1465人,教職工11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普通中學1所,在校生747人,教職工95人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1660人,教職工134人;2011年,拉哈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00萬元,比2010年增長2.8%。
拉哈鎮
拉哈鎮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拉哈鎮有鎮衛生院1所,村衛生所2個病床12張,專業衛生人員19人。
廣播電視
2011年末,拉哈鎮有線電視台1個,有線電視入戶率90%。
社會保障
2011年,拉哈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55戶人數2304人,支出500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41戶,人數536人,支出53.6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6人,支出16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7人,支出6.6萬元;農村醫療救助9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923人次,共支出28.1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1.5萬元。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4766人。

旅遊


風光旖旎的引嫩渠首,波濤洶湧的三江口,是正在建設中的旅遊勝地。文化、教育、科技、民政、計生、鄉企、公安、小城鎮建設以及群眾體育等項工作均屬全市先進行列,有些工作處於全省領先地位。
拉哈鎮政通人和、經濟繁榮,拉哈鎮人民抓住機遇、解放思想、艱苦創業,區域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各項社會事業長足發展,大力發展特色和綠色蔬菜為主的農業及畜牧業。拉哈鎮投資環境寬鬆,投資政策優惠,而且是國家級經濟綜合建設試點鎮。
拉哈鎮
拉哈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