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馬車
1939年約翰·福特執導電影
《驛馬車》(又名:關山飛渡)是約翰·福特執導的西部黑白動作影片,約翰·韋恩、克萊爾·特雷弗、約翰·卡拉丁等參加主演,於1939年2月15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改編自莫泊桑的短篇小說《羊脂球》,講述了八名來自社會不同階層的人聚集在一輛狹小的馬車中,面臨重重危機,他們卸去假面,盡顯真實人性的故事。
驛馬車
製作人 | 約翰·福特、Walter Wanger |
導演 | 約翰·福特 |
副導演(助理) | Wingate Smith、亞基馬·坎納特、Lowell J. Farrell |
編劇 | Ernest Haycox、Dudley Nichols、本·赫克特 |
攝影 | Bert Glennon |
剪輯 | Otho Lovering、Dorothy Spencer、Walter Reynolds |
美術設計 | Alexander Toluboff |
服裝設計 | Walter Plunkett |
演員表
角色名 | 演員名 | 配音 | 備註 |
---|---|---|---|
林哥小子 | 約翰·韋恩 | ||
達拉斯 | 克萊爾·特雷弗 | ||
哈特菲爾德 | 約翰·卡拉丁 | ||
Doc Boone | 托馬斯·米切爾 | ||
Marshal Csrcy Wilcox | 喬治·班克羅夫特 | ||
Cavalry scout | 亞基馬·坎納特 | ||
Buck | 安迪·德懷恩 | ||
Lucy Mallory | Louise Platt | ||
Samuel Peacock | Donald Meek | ||
Henry Gatewood | Berton Churchill |
角色介紹
林哥小子
演員約翰·韋恩
逃獄為父報仇,對達拉斯有好感。在快將到達目的地時,驛馬車遇上了印第安人的圍攻,幾經艱險之後終於獲得騎兵隊解圍。到了勞司堡,林哥小子以一敵三擊斃了仇人,同車的警長法外施仁讓他帶著達拉斯前往邊界的農場展開新生活。
達拉斯
演員克萊爾·特雷弗
一名被鎮上驅趕的妓女,一路上忍受他人的輕視和冷落。由於身份的截然對立,馬洛里夫人起初非常看不起達拉斯,車外天氣寒冷,達拉斯主動提出可以讓體弱的馬洛里夫人靠在她肩上,但後者儘管非常冷,但還是很“禮貌”地拒絕了。
哈特菲爾德
演員約翰·卡拉丁
一個自詡紳士,喜歡在背後開黑槍。以紳士自居的哈特菲爾德是站在馬洛里夫人的這一邊,試圖維護馬洛里夫人的尊貴地位,將其與達拉斯拉開距離。而林哥小子看不慣這種傲慢,於是站到了達拉斯一邊。
時間 | 獎項 | 獲獎方 | 結果 |
---|---|---|---|
1940年 | 第1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 托馬斯·米切爾 | 獲獎 |
第1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 | Richard Hageman、W. Franke Harling、John Leipold 、Leo Shuken | 獲獎 | |
第1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 | 《關山飛渡》 | 提名 | |
第1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 | 約翰·福特 | 提名 | |
第1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 | Bert Glennon | 提名 | |
第1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藝術指導) | Alexander Toluboff | 提名 | |
第1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剪輯) | Otho Lovering 、Dorothy Spencer | 提名 |
發行公司 | 製作公司 |
---|---|
UCLA Film and Television Archive[美國] | Walter Wanger Productions Inc.[美國] |
聯美電影公司[美國] | |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美國]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香港 | 1940年3月7日 |
美國 | 1939年2月15日 |
巴西 | 1939年4月24日 |
丹麥 | 1939年6月5日 |
希臘 | 1939年9月22日 |
瑞典 | 1939年9月22日 |
英國 | 1939年10月2日 |
法國 | 1939年12月2日 |
義大利 | 1940年1月5日 |
日本 | 1940年6月19日 |
西德 | 1950年10月13日 |
芬蘭 | 1951年11月23日 |
日本 | 1973年4月21日 |
墨西哥 | 2002年5月4日 |
驛馬車
該片通過一系列的道德碰撞,著重探討了危機中的人性關係,片中經典的西部石碑谷景觀和精彩的印第安人圍攻馬車場面,成為西部片招牌。出色的攝影與剪輯成為後來西部片爭相效仿的榜樣。(大奇特評)
《關山飛渡》不僅僅是好萊塢偶像約翰·韋恩的成名作,更衍生出好萊塢又一個新的類型片。1939年,在跟大手筆的西方電影比拼中,《關山飛渡》依靠硬朗的動作場面贏得的不僅僅是更多的爆米花,還在大導演約翰·福特的指導下,更多地反映出建立一個國家的背後所要經歷的磨難和背負的夢想。(安曉晨評)
該片對環境的利用及對人物的刻畫都很成功。開闢了新的大製作西部片風格。該片的外景地里程碑谷有一種神秘的氣氛,在該片中通過攝影有效地得以體現,該地後來成為福特最喜愛的取景地。(搜狐娛樂評)
● 托蘭德攝影。跳馬越軸,實景拍攝,縱深:默片時代拍縱深,遠處要打光,可是聚光燈聲音響,有聲片取消聚光燈,無法拍縱深,興起正反打,三鏡頭,背景虛掉。低調攝影,柔光,紗罩。本片第一次改進聚光燈,沒聲音,可以打光。追逐戲。
● 似乎也只有在最頂端時期的西部片,才能有和印第安人有除草般的描述(所謂文明與蠻荒的邊界特質),二戰後,民族大熔爐開始逐漸淡化這些政治不正確了。
● 約翰·韋恩:"我不是一個動作(action)演員,而是一個反應(reaction)演員“,約翰·福特通過反應鏡頭來塑造約翰·韋恩的形象。——彼得·博格丹諾維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