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柳鎮

遼寧省鞍山市海城市下轄鎮

西柳鎮,遼寧省鞍山市海城市下轄鎮,地處海城市西北部,東依市郊興海管理區,南與感王鎮為鄰,西接中小鎮,北隔海城河與東四街道相望, 行政區域面積64.8平方千米。 

徠1956年,建西柳鄉;1984年,設西柳鎮。 截至2018年末,西柳鎮戶籍人口有44910人。 截至2020年6月,西柳鎮下轄14個行政村。 

歷史沿革


1956年,建西柳鄉。
1961年,改西柳公社。
1983年,復置西柳鄉。
1984年,設西柳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西柳鎮下轄1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西柳村政府路。
河樹村老君村古樹村公懷村蓋家村
龍台村坯廠村大道村石井村西柳村
東柳村前柳村碼頭村后古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西柳鎮地處海城市西北部,東依市郊興海管理區,南與感王鎮為鄰,西接中小鎮,北隔海城河與東四街道相望。

地形地貌

西柳鎮地處遼寧南部,海城市中部平原,地勢平坦,東高西低,地形屬平原。
西柳鎮
西柳鎮

氣候

西柳鎮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氣溫10.4℃,1月(最冷月)平均氣溫5.6℃,極端最低氣溫-19.8℃;7—8月(最熱月)平均氣溫24℃,極端最高氣溫34℃。年平均降水量691.3毫米。

水文

西柳鎮境內主要河流有海城河、八里河,其中海城河全長88.2千米,流經境內北石村、中央堡村、碼頭村、河樹村,長約9.2千米,流域面積約2.76平方千米。八里河系海城河的支流,發源於英落鎮水泉山北麓泉水自西南流向東北,經趙家堡草廟子,進入八里鎮的范家峪、二道溝入王家坎子水庫。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西柳鎮總人口7244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862人,城鎮化率3.9%。另有流動人口28479人。總人口中,男性41656人,佔57.5%;女性30790人,佔42.5%;14歲以下8585人,佔11.9%;15—64歲59263人,佔81.8%;65歲以上4598人,佔6.3%。

民族

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69785人,佔96.33%;有滿、蒙古、朝鮮、回、錫伯5個少數民族,共2661人,佔3.67%。超過1000人的少數民族有滿族1個民族,達2380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89.4%。2011年,人口出生率4.13‰,人口死亡率4.26‰,人口自然增長率-0.1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129.9人。現人口數量為44910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

經濟


綜述

2011年,西柳鎮財政總收入1.9億元,比上年增長35.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8億元,比上年增長50%。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0.33億元,增值稅0.45億元,企業所得稅0.07億元,個人所得稅0.1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3.3%、26.3%、14%、23.7%。

農業

2011年,西柳鎮有耕地面積5.3萬畝;林地面積3300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8200萬元,比上年增長0.75%。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大豆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30750.5噸,其中水稻2464噸,玉米29128.4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油料作物種植面積200畝,全部種植花生,產量57.5噸;蔬菜種植面積1600畝,產量4800噸,主要品種有白菜、黃瓜、茄子、辣椒等,其中白菜1800噸,黃瓜1000噸,茄子800噸,辣椒120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8927頭,年末存欄17854頭;羊飼養量1616隻,年末存欄3232隻;牛飼養量684頭,年末存欄1368頭;家禽飼養量25.7萬羽。
截至2011年末,西柳鎮累計造林3300畝,其中防護林3000畝,經濟林295畝,農民住宅四周樹木2.6萬株,林木覆蓋率43.2%,活立木蓄積量3.2萬立方米。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1800畝,產量2700噸,主要品種有山楂、葡萄等。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62台。

工業

2011年,西柳鎮工業總產值達到47.5億元,比上年增長20%;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38%。2011年,西柳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9家,職工0.3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7.7億元,比上年增長20%。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2家,其中10億元以上的1家。工業園區1個。
截止2020年初,西柳境內有翔鷺化纖、超鵬服飾、宏泰紡織等規上企業10家,服裝加工、印染繡花、包裝熨燙等紡織服裝企業1141家,個體加工戶3100戶,年生產加工服裝1.3億件(套)。依託西柳專業市場,海城周邊有紡織服裝生產加工企業6800餘家,其中規上企業58家,褲裝生產加工企業2000餘家,棉服生產加工企業600餘家,年紡紗5.3萬噸,織布染整能力3.4億米,年產量8.6億件(套)。其中,褲裝年產量3.5億條,棉服年產量1.2億件,直接帶動全市周邊20餘萬人就業。2020年,全鎮在建續建項目30個,預計可實現固投18.13億元。

商業外貿

2011年末,西柳鎮有商業網點1.3萬個,職工3.6萬人。2011年,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370億元,比上年增長15%。2011年,出口32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3%,主要產品有褲裝、棉服、花布、針織品等20餘類2萬種產品。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西柳鎮有幼兒園38所,在園幼兒2522人,專任教師128人;小學15所,在校生5282人,專任教師31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8.2%;初中1所,在校生1983人,專任教師13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7.4%,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中等職業學校1所,在校生50人。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10多所。

文化事業

2011年末,西柳鎮有文化藝術團體5個,會員300人;各類藝術表演團體7個,演職人員260人;電影放映單位1個,年放映70場次,觀眾達2萬多人次;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5個,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藏書5萬多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90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東北秧歌隊,夕陽紅表演藝術團,中老年健身操表演團,少兒拉丁舞、街舞藝校。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東北二人轉、東北秧歌等。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西柳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31個,其中一級醫院1所,衛生院130所;病床42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42張,固定資產總值305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79人,其中執業醫師51人,執業助理醫師徠86人,註冊護士42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1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6萬人次,住院手術60台次,出院病人0.06萬人次。
2011年,西柳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260/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3.9萬人,參合率94%。

體育事業

2011年末,西柳鎮有體育社團4個,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30人。每年定期舉辦乒乓球、籃球、排球、桌球比賽。10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

社會保障

2011年,西柳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戶,人數7人,支出1.6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45戶,人數414人,支岀35.3萬元,月人均71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95人,支出19萬元,比上年增長8%;農村醫療救助11人次,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87人。各級勞動人事調解組織仲栽機構和共受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39件,結案39件,結案率100%。涉及勞動者279人,比上年增加236%,其中集體勞動人事爭議15件,涉及勞動者233人,當期共審結勞動爭議案件39件,比上年增長236%。

交通


2011年,西柳鎮有鐵路溝海線境內長90千米,設五七、友誼、盤錦、渤海、牛庄、西柳7個站。日均12列客車停靠,日客運量800人次。另有322省道經過境內。

文化


地名由來

西柳鎮原名西柳公屯,因緊依八里河,兩岸長滿柳樹,后簡稱為西柳。

獲得榮譽


2017年8月22日,西柳鎮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
2017年11月,西柳鎮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
2018年,全國愛衛會重新確認西柳鎮為國家衛生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