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輸卵管癌
原發性輸卵管癌
原發性輸卵管癌甚為少見。多見於45~60歲居多,平均年齡55歲,大多數發生在絕經後婦女,年輕患者極少見。發病病因不明。可能與慢性輸卵管炎、產次、基因異常有關,而多產次、使用口服避孕藥能顯著降低發病風險。臨床表現為間歇性陰道排液、陰道流血、腹痛、盆腔包塊。手術和化療是原發性輸卵管癌的主要治療手段。放療可作為術后輔助治療及腫瘤複發姑息性治療手段。原發性輸卵管癌分期越晚,生存率越低。
● 腫瘤科或婦科
● 發病病因不明。可能與慢性輸卵管炎、產次、基因異常有關,而多產次、使用口服避孕藥能顯著降低發病風險。
● 間歇性陰道排液:為黃色水樣液體,一般無臭味,量多少不一,常呈間歇性。
● 陰道流血:多發生於月經中間期或絕經后,為不規則少量出血。
● 腹痛:一般為患側下腹鈍痛,有時呈陣發性絞痛,當陰道排出大量液體后,疼痛隨之緩解,少數出現劇裂腹痛。
● 盆腔包塊:自覺盆腔包塊。陰道排液后腹痛減輕,伴包塊縮小或消失。
● 當出現壓迫鄰近器官或發生盆腹腔轉移時,會出現尿頻、腹脹及腰部墜脹感等癥狀。
● 根據患者的病史、臨床表現可初診,並結合輔助檢查以確診。早期診斷困難。
● 可觸及一側或兩側輸卵管增粗或腫塊。質實兼有囊性感,呈臘腸樣或形狀不規則,有輕觸痛,活動常受限。排液后腫塊縮小。液體積聚后又復增大。
● 超聲檢查是原發性輸卵管癌的主要檢查。
● CT掃描、MRI掃描,可以明確腫瘤形態、侵犯範圍,有助於定型診斷。
● 還可結合胃腸道造影檢查、靜脈尿路造影檢查和胸部CT檢查等。
● 綜合應用以上術前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可實現對輸卵管癌術前臨床分期、術后隨訪觀察和治療后療效監測。
● 血清CA125 較有意義的唯一的腫瘤標誌物。
● 陰道、宮頸和宮腔脫落細胞學檢查中,若細胞學塗片檢查發現可以惡性細胞,但陰道鏡、宮頸活檢、宮腔內膜活檢無異常,應考原發性輸卵管癌的可能性。
● 價值有限,若宮頸管內膜、子宮內膜活檢未提示惡性變,附件區存在包塊,需警惕原發性輸卵管癌。
● 通過宮腔鏡檢查,一方面觀察子宮內膜情況,有否腫瘤存在,同時還可通過宮腔鏡見到輸卵管開口處,以便吸取液體作脫落細胞學檢查。
● 可直視觀察輸卵管大體形態改變,判斷其與鄰近器官關係,并行腹水腫瘤細胞檢查及組織病理檢查。
● 原發性輸卵管癌通常是術中被診斷或手術前被診斷,最後診斷取決於病理組織學檢查。醫生通過了解患者病史、臨床表現,結合輔助檢查,通常可做出診斷。
● 間歇性陰道排液、陰道流血、腹痛、盆腔包塊。
● 超聲、盆腹腔CT、盆腔MRI檢查提示盆腔包塊、侵犯範圍等。
● 血清腫瘤標誌物CA125等升高顯著。
● 通過腹腔鏡探查活檢行組織病理學檢查,是診斷的金標準。
● 腺腫瘤,其中80%為漿液性腺腫瘤,而黏液性腺腫瘤較少見。
● 偶爾可出現透明細胞腫瘤、子宮內膜樣腺腫瘤、移行上皮腫瘤和未分化腫瘤等組織學亞型。
● FIGO在2014年提出輸卵管癌的手術病理分期,分期標準如下:
● 腫瘤局限於卵巢或輸卵管。
● ⅠA期 腫瘤局限於單側卵巢(包膜完整)或輸卵管,卵巢或輸卵管表面無腫瘤;無腹腔積液或腹腔沖洗液未找到癌細胞。
● ⅠB期 腫瘤局限於雙側卵巢(包膜完整)或輸卵管,卵巢或輸卵管表面無腫瘤;無腹腔積液或腹腔沖洗液未找到癌細胞。
● ⅠC期 腫瘤局限於單側卵巢(包膜完整)或輸卵管,並伴有如下任何一項:
● ● ⅠC1期 手術導致腫瘤破裂。
● ● ⅠC2期 手術前包膜已破裂或卵巢、輸卵管表面有腫瘤。
● ● ⅠC3期 腹腔積液或腹腔沖洗液發現癌細胞。
● 腫瘤累及單側或雙側卵巢並有盆腔內擴散或原發性腹膜癌:
● ⅡA期 腫瘤蔓延或種植到子宮和(或)輸卵管和(或)卵巢。
● ⅡB期 腫瘤蔓延至盆腔內組織。
● 腫瘤累及單側或雙側卵巢、輸卵管或原發性腹膜癌,伴有細胞學或組織學證實的盆腔外腹膜轉移或證實存在腹膜。
● 超出腹膜外的遠處轉移。
● 原發性輸卵管癌需與卵巢腫瘤、輸卵管卵巢囊腫等做鑒別。發現盆腔包塊,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請醫生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 手術和化療是原發性輸卵管癌的主要治療手段。放療可作為術后輔助治療及腫瘤複發姑息性治療手段。
● 早期患者行全面分期手術。晚期患者行腫瘤細胞減滅術,儘可能切除原發及轉移病灶,最大殘餘灶直徑小於1cm。
● 化療是輸卵管癌最重要的輔助治療手段。目前紫杉醇聯合鉑類為國際公認治療主要方案。經評估無法達到手術目標,或因伴發高危疾病不適合手術的Ⅲ、Ⅳ期患者,可採用新輔助化療聯合中間性細胞減滅術、術后輔助化療。
● 放療可作為術后輔助治療及腫瘤複發姑息性治療手段。近年來,隨著三維放療技術的進步,腫瘤精準治療降低了放療副反應,提高了放療效果,但放療在治療中的應用仍存在爭議。
● 原發性輸卵管惡性腫瘤的分期越晚,生存率越低,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生命。
● 原發性輸卵管癌的轉移方式是直接蔓延,種植與淋巴轉移,血行轉移較少見。
● 輸卵管惡性腫瘤的分期越晚,生存率越低。
● 定期體檢,尤其是婦科檢查。
● 至少1~2次生育。
● 潔身自好,禁止經期性生活,避免宮腔手術,預防輸卵管炎症。
● 有卵巢癌、輸卵管、腹膜癌、乳腺癌家族史的婦女,需遺傳諮詢、接受基因檢查。
● 在實施保留卵巢的子宮切除術時,預防的切除雙側輸卵管,可降低輸卵管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