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鹿人
1978年邁克爾·西米諾執導電影
獵鹿人劇照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羅伯特·德尼羅 | 邁克爾 | |
克里斯托弗·沃肯 | 尼克 | |
梅麗爾·斯特里普 | 琳達 | |
約翰·凱澤爾 | Stanley'Stosh' | |
約翰·薩維奇 | 史蒂文 | |
艾米·懷特 | Bridesmaid | |
George Dzundza | John | |
Chuck Aspegren | Axel | |
雪莉·斯托勒 | Steven's mother | |
Rutanya Alda | Angela | |
Pierre Segui | Julien Grinda | |
Mady Kaplan | Axel's girl | |
Mary Ann Haenel | Stan's girl | |
Richard Kuss | Linda's father | |
Joe Grifasi | Bandleader | |
Christopher Colombi Jr. | Wedding man | |
Victoria Karnafel | Sad-looking girl | |
Jack Scardino | Cold old man | |
Joe Strnad | Bingo caller | |
Helen Tomko | Helen | |
Paul D'Amato;Parris Hicks; | Sergeant | |
Dennis Watlington | Cab driver | |
Charlene Darrow | Redhead | |
Jane-Colette Disko | Girl checker | |
Michael Wollet | Stockboy | |
Father Stephen Kopestonsky | Priest | |
John F. Buchmelter III | Bar patron | |
Frank Devore | Barman | |
Tom Becker | Doctor | |
Lynn Kongkham | Nurse | |
Nongnuj Timruang | Bargirl | |
Po Pao Pee | Chinese referee | |
Dale Burroughs | Embassy guard | |
Samui Muang-Intata | Chinese bodyguard | |
Sapox Colisium | Chinese man | |
Vitoon Winwitoon | NVA officer | |
Somsak Sengvilai | VC referee | |
Charan Nusvanon | Chinese boss | |
Jiam Gongtongsmoot | Chinese man at door | |
Phip Manee | Woman in village | |
Joe Cummings | US embassy guard | |
Tom Madden | Steelworker | |
James Kall | Altar Boy |
製作人 | 邁克爾·西米諾 |
導演 | 邁克爾·西米諾 |
副導演(助理) | Michael Grillo、Charles Okun |
編劇 | Deric Washburn、邁克爾·西米諾 |
攝影 | 維爾莫斯·齊格蒙德 |
配樂 | Stanley Myers |
剪輯 | Peter Zinner |
美術設計 | Ron Hobbs、Kim Swados |
[以上信息來自 ]
角色介紹
邁克爾
演員羅伯特·德尼羅
原本是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個鋼鐵工人,平日里和好友獵鹿玩樂。在越戰爆發后,和好友們一起上了戰場,但慘遭被俘。與同伴一同逃出了俘虜營,但逃出后他們又失散了。後來回到美國,雖然身體無恙,但精神上已不復當年,他誤以為尼克已死,便和其女朋友琳達同居為伴。
尼克
演員克里斯托弗·沃肯
和邁克爾一起獵鹿、上戰場、被俘的朋友,在越南士兵逼迫他和朋友們用左輪手槍玩俄羅斯輪盤賭時,被嚇得半死。后在邁克爾的幫助下逃脫,但卻與好友們失散。一個人留在了越南,住在西貢。經歷了戰爭的摧殘,變得麻木不仁,最後因為玩俄羅斯輪盤賭遊戲而亡。
史蒂文
演員約翰·薩維奇
和邁克爾一起獵鹿、上戰場、被俘的朋友,上戰場前與已懷孕的安吉拉結了婚。后因被俘逃脫時傷了腿,造成了終身殘疾。和邁克爾一起回到美國后,一直住在療養院中不願回家。
[以上信息來自]
曲目 | 表演者 | 所屬專輯 | 詳情 |
Cavatina | John Williams | The Ultimate Guitar Collection | 主題音樂吉他曲 |
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 | Frankie Valli | Back to the Diner | 主題曲 |
• 片中獵鹿場景應該發生在阿巴拉契亞山脈,阿巴拉契亞山勢平緩,但鏡頭中全部是冰雪皚皚的群山,高聳險峻的山峰。這些鏡頭是在喀斯卡特山脈拍攝的。在賓夕法尼亞州獵的鹿應該是白尾鹿,但該片中出現的鹿是一隻麋鹿。
• 片中在最後一個獵鹿場景,邁克爾追蹤那頭鹿的時候,他慣用的左手變成了右手,而後又變了左手。
• 當安吉拉看著鏡中的婚紗裝時,觀眾可以在鏡子里看到她的頭上有一隻麥克風。• 賭完“俄羅斯輪盤”逃出越南人的營地后,邁克爾開始右手拿著一支步槍,左手扶著受傷的尼克。但在下一個鏡頭,步槍沒有了,在其他逃亡的鏡頭中也看不到這支步槍了。
獵鹿人劇照
• 該片背景設置在1968年,在一個酒吧場景中,演奏的是威龍·詹寧斯和威利·納爾遜的《好心女人》,這首歌是1974年錄製的。
• [以上信息來自 ]
• 梅麗爾·斯特里普的未婚夫約翰·凱澤在該片中出演羅伯特·德尼羅的朋友,但在還未拍攝完他就因患骨癌去世了。
時間 | 屆次 | 獎項 | 類別 | 獲獎方 | 結果 |
1979年 | 第51屆 | 奧斯 卡金像獎 | 最佳影片 | 《獵鹿人》 | 獲獎 |
最佳男配角 | 克里斯托弗·沃肯 | ||||
最佳導演 | 邁克爾·西米諾 | ||||
最佳音響 | Richard Portman | ||||
最佳電影剪輯 | Peter Zinner | ||||
最佳男主角 | 羅伯特·德尼羅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梅麗爾·斯特里普 | ||||
最佳原創劇本 | 邁克爾·西米諾 | ||||
最佳攝影 | 維爾莫斯·齊格蒙德 | ||||
第36屆 | 美國 金球獎 | 最佳導演 | 邁克爾·西米諾 | 獲獎 | |
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 羅伯特·德尼羅 | 提名 | |||
劇情類最佳影片 | 《獵鹿人》 | ||||
最佳女配角 | 梅麗爾·斯特里普 | ||||
最佳男配角 | 克里斯托弗·沃肯 | ||||
最佳編劇 | Deric Washburn | ||||
1980 | 第33屆 | 英國電影 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 最佳攝影 | 維爾莫斯·齊格蒙德 | 獲獎 |
最佳剪輯 | Peter Zinner | ||||
最佳影片 | 《獵鹿人》 | 提名 | |||
最佳男主角 | 羅伯特·德尼羅 | ||||
最佳女演員 | 梅麗爾·斯特里普 | ||||
最佳男配角 | 克里斯托弗·沃肯 | ||||
最佳導演 | 邁克爾·西米諾 | ||||
最佳劇本 | Deric Washburn | ||||
最佳原聲 | C. Darin Knight Richard Portman | ||||
第3屆 | 日本電影學院獎 | 最佳外語片 | 邁克爾·西米諾 | 獲獎 |
運作公司
製作公司 | 環球影業 | EMI Films Ltd. | |
發行公司 | Thorn EMI Video Australia | MCA環球家庭娛樂 | 環球影業 |
Universal Films Española | Kinosto | TV3 | |
Lumiere Home Video | Nelonen | Future Film | |
Mainostelevisio | Oy Europa Vision AB | ||
Columbia-EMI-WarnerTV3 | Gativideo | Yleisradio | |
Les Artistes Associés S.A.B. | Warner Home Video | IPA | |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 Sandrew Film & Teater | Atlantic Film | |
Universal Home Video Inc. | Universal Pictures Nordic | Solopan | |
Universal Pictures Finland Oy | United Artists | ||
Universal Pictures Canada | Argentina Video Home | ||
Cannon Screen Entertainment | Panorama Distributions Co. Ltd. | ||
Kinowelt Home Entertainment | Universal Studios Home Entertainment | ||
Universal Pictures Benelux | Ekaterinburg Art Home Video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1978年12月8日 | 美國 | 1979年3月30日 | 丹麥 |
1979年6月22日 | 中國香港 | 1979年4月5日 | 荷蘭 |
1979年2月23日 | 美國 | 1979年6月12日 | 菲律賓 |
1979年2月22日 | 澳大利亞 | 1979年9月28日 | 芬蘭 |
1979年2月27日 | 英國 | 1990年2月 | 西德 |
1979年3月3日 | 瑞典 | 1995年10月27日 | 波蘭 |
1979年3月7日 | 法國 | 1999年11月30日 | 冰島 |
1979年3月8日 | 西德 | 2000年7月6日 | 捷克 |
1979年3月9日 | 奧地利 | 2004年2月 | 德國 |
1979年3月23日 | 義大利 | 2005年6月1日 | 法國 |
1979年3月24日 | 日本 | 2006年12月8日 | 愛沙尼亞 |
2020年7月25日 | 中國上海 |
[以上信息來自 ]
該片如同一段可歌可泣的軍人悲歌控訴著戰爭帶來的種種罪惡,這種罪惡所催生的是一種難以癒合的創傷,它讓人失去融入社會的能力,而變成如同“蘭博”那樣的問題人群,即使他們對社會的反抗被部分觀眾認定為一類英雄行徑。(騰訊娛樂評)該片不是依靠場面取勝,該片真正為觀眾所記住的,是它所表現出來的軍人心理的創傷,讓美國人反思戰爭。(騰訊娛樂評)
獵鹿人劇照
該片探討越戰問題,以人性的角度來透視生存價值、意義以及友情的可貴。(騰訊娛樂評)
該片前半部分花了很大手筆描述婚禮,隨後與越南的地獄景象形成對比。片中用左輪手槍賭博的場面令觀眾觸目驚心。該片以羅伯特·德尼羅扮演的邁克爾審度了戰爭的殘酷,克里斯托弗·沃肯扮演的尼克讓觀眾很震撼,梅麗爾·斯特里普在片中戲份不多,短短几個鏡頭就描繪出了琳達這個“花瓶”角色。總體來說該片是部很能打動觀眾的反戰電影,值得反覆觀摩。(騰訊娛樂評)
導演邁克爾·西米諾沒有讓該片成為炮火連天的戰爭片,而是用大量的時間來表現戰爭前後人與人之間的種種情感,從親情、友情、愛情方面來刻畫出戰爭對人的懾服和對人內心造成的傷害,間接的表現遠比直接來展示戰爭場面更有殺傷力。羅伯特·德尼羅所飾演的邁克爾,在越南戰場上被俘時和拿性命做賭注的俄羅斯輪盤賭時表現的都很勇敢冷靜,戰後他一反之前的表演,很到位地詮釋出無情戰爭帶給他的影響;梅麗爾·斯特里普在該片中本來並沒有多少戲份,然而只要每一次她出場,立即便將其他人的風頭搶去不少;克里斯托弗·沃肯飾演的尼克,用槍指著自己的頭時,那張面孔不是用痛苦一詞就能形容的。(新浪娛樂評)
該片對白中髒話過多,有208處對白帶髒話。(騰訊娛樂評)該片中對越南種族主義的描寫過於偏見。(騰訊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