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馬跑泉村的結果 展開

馬跑泉村

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寧東鎮下轄村

馬跑泉村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寧東鎮下轄村,全村總面積220平方公里,下轄6個自然村,共有農戶505戶,人口2040人。

按照"支部+協會+農戶"的發展模式,團結帶領廣大群眾大力發展運輸,服務,勞務和沙石開採等優勢產業,村集體經濟逐步發展壯大,農民收入不斷增加,截止今年10月,村集體收入達32萬元,固定資產180萬元,村集體積累達到1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760元.

簡介


寧東鎮"塞上農民新村"工程位於寧東鎮政府東北處,黎明路北側,馬跑泉村二隊老莊點對面。是靈武市委,政府2006年確定的十三件大事之一,總體目標是以鎮區農民投資建設主體,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方向;把主動服務自治區一號工程——寧東能源重化工基地與切實維護失地失宅農民利益相結合;科學規劃,和倫理布局,擴張鎮區人口規模,改變農村居住環境加快鎮區建設步伐.
工程建設佔地667畝,按照"隨形規劃,依山而建"的原則,仔細想棟分為六個區域,可容納農戶310戶,建設面積總計91000平方米,綠化用地144畝,道路總長5.8公里。建設方式為市,鎮,村級三級完成"三通一平"和綠化等工作。由鎮區建設而拆遷的失地農民和全鎮範圍內的卻放農戶為建設主體。遵照規劃設計要求,自願投資建設。戶型主要有兩層樓房和坡屋頂平房供給6個戶型.
工程建設分為三期工程,一期工程(2005年4月——2006年三月)主要完成1,4,5三個區的建設,入戶120戶;二期工程(2006年4月——2007年12月)主要完成6區的建設,入戶90戶;三期工程(2008年1月——2009年10月).主要完成2,3兩個區的建設,入戶100戶.

村集體經濟


馬跑泉村55名黨員,除了六七十歲的老黨員外,有40多名黨員都是'雙帶'的好手."雙帶",指的是"帶頭致富和帶領致富",雖然一字之差,但意義不同。帶頭致富指的是黨員幹部自己解放思想,開拓進取,率先致富。而帶領致富指的是致富以後的黨員還要不忘群眾,讓大家一起過上富裕的日子。在馬跑泉村,80%以上的黨員都積極發揮著雙帶作用。其中,馬跑泉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王忠就是一個典型。王忠在2004年之前一直開沙場,做些小買賣.2004年,王忠抓住寧東建設的契機,承攬了大量的挖土方,拉沙石,平整土地等工程。他將工程承包下來以後,組織村民購買工程車一起干,他給村民開工資."在他的帶領下,現在幾乎家家都有30萬元一輛的工程車,和他一起干工程."2009年,馬跑泉村集體積累資金達到2000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達到6500元,比上年增長16%.而同年,寧夏農村人均收入才4108元。馬跑泉村已經建了一個大型停車場,一年收歸村集體的租金有30多萬元。而投資3000多萬元的村集體出租房也即將竣工,新的建材城項目和第二個大型停車場項目也在建設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