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學院

公立綜合類學校

韶關學院(ShaoguanUniversity),是一所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屬綜合性應用型本科院校、地方院校教育國際化綜合改革試點單位、中華文化傳承基地。

韶關學院前身是1958年7月成立的韶關師範專科學校。1989年7月,韶關師範專科學校與韶關市人民政府舉辦的韶關大學合併,1990年12月定名為韶關大學。2000年3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韶關大學與韶關市人民政府舉辦的韶關教育學院合併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韶關學院。

截徠至2021年3月,韶關學院分大塘(主校區)、韓家山、黃田壩三個校區;設有22個教學學院,74個普通本科專業,有普通本專科在校生2.97萬人,成人教育學生0.9萬人;有教職工2630人,專任教師1245人,其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為884人;學校佔地面積25.1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6.89萬平方米,紙本圖書251.89萬冊;固定資產總值15.3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16億元

歷史沿革


時間名稱辦學地點教工人數學生人數
1958年09月—1962年08月韶關師專
寄辦於韶州師範學校仁化縣城
韶關市北郊良村
50550
1962年09月—1965年08月韶關專區教師進修學校
韶關市北郊良村
韶關市東郊九公里
80250
1965年09月—1969年10月
韶關師專
韶關專區教師進修學校
韶關市東郊九公里80200
1969年10月—1978年11月韶關地區師範學校韶關市東郊九公里80200
1978年11月—1989年07月韶關師專韶關市東郊九公里3591648
1985年04月—1989年07月韶關大學韶關市東郊韓家山2361039
1989年07月—1990年12月韶關大學、韶關師專
韶關市東郊九公里
韓家山
5672535(在校生)1806(校外生)
1990年12月—2000年07月韶關大學
韶關市東郊九公里
韓家山
6875800(在校生)1950(校外生)
1979年04月—2000年07月韶關教育學院韶關市惠民北路79號2361533(在校生)2332(校外生)
2000年08—2013年04月韶關學院
韶關市東郊大塘山
韓家山、黃田壩
1510在校生超萬人
2001年,韶州師範分院掛靠韶關學院,成立韶關學院教師教育學院(韶關學院韶州師範分院)。
2002年,廣東省韶關衛生學校掛靠韶關學院,成立韶關學院醫學院。
(表格參考資料:)

科學研究


科研成就

截至2020年1月,近五年,韶關學院教師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科研項目(含子項目)13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37項;市廳級科研項目350項,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橫向課題302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772篇,其中被SCI、EI、ISTP、CSSCI收錄357篇。獲得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內的市級以上科技獎57項,中國發明專利博覽會金獎3項,國家專利116項。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1月,韶關學院有廣東省級科研平台14個,廣東省級研究室2個,廣東省級研究所7個,廣東省級研究中心1個,廣東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
廣東省協同創新中心:粵北生豬生產及疫病防控協同創新發展中心、粵北生豬生產及疫病防控協同創新中心
廣東省工程中心:廣東省生豬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程技術中心
廣東省研究平台:粵北機械製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物理研究所、自動化研究所、廣東省粵北特色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禪宗文化研究中心、廣東省生豬養殖廢棄物減量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重點實驗室:信息科學與技術省級重點實驗室、現代設計與製造省級重點實驗室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圖書館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館藏紙質書刊249萬餘冊,現刊711種,電子圖書248萬餘冊。購買和自建的中外文書刊電子資源庫127個。設有20餘個文獻信息服務庫室,及多個獨立學術包廂。已引進維普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CNKI中國知網、超星期刊、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資料庫、中國基礎教育文獻資源總庫、萬方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北大法意網、書生之家電子圖書、超星電子圖書、超星移動圖書館、讀秀學術搜索平台、國研網等中文電子資源;以及EBSCO、Medalink百鏈資料庫、WorldLib國外文獻整合平台、Spischolar學術資源在線等外文電子資源;此外,還購買了MET全民英語學習資源庫、環球英語學習平台、新東方在線多媒體學習庫、維普考試學習平台、Wise-Video實習實訓視頻庫、51CTO學院、起點考研網、中科JobLib就業創業知識資料庫、中科UMajor大學專業課學習資料庫等為在校學生進行英語學習、複習備考各種專業考試、認證考試及專業課學習提供豐富的在線學習資源。圖書館建有“大學生信息素養專題學習網站”,定期編輯出版《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信息摘編》等刊物。
● 學術期刊
南區徠-學校正門及南區廣場
《韶關學院學報》是韶關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創刊於1980年1月。《韶關學院學報》為《CAJ—CD規範》執行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新華文摘》、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數學文摘、中國物理文摘、中國無機分析化學文摘、中國生物學文摘等資料庫和檢索刊物刊源。2017年分“社會科學”、“教育科學”及“自然科學”出版,其中第1、4、7、10期為社會科學,第2、5、8、11期為教育科學,第3、6、9、12期為自然科學。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截至2020年1月,韶關學院設有22個教學學院,73個普通本科專業
專業設置
院系名稱專業名稱
韶關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歷史學
韶關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新聞學、漢語言文學、秘書學
韶關學院化學與土木工程學院化學(師範)、應用化學、環境工程、土木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韶關學院英東食品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
韶關學院智能工程學院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器人工程、物理學(師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自動化、車輛工程
韶關學院教育學院心理學、小學教育、數字媒體技術
韶關學院韶州師範分院學前教育
韶關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美術學(師範)、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環境藝術設計
韶關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
韶關學院醫學院臨床醫學、護理學、醫學檢驗技術
韶關學院政法學院法學、社會工作、行政管理
韶關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統計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統計學
韶關學院英東生物與農業學院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園藝、動物科學、園林和土地資源管理
韶關學院體育學院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韶關學院旅遊與地理學院旅遊管理、地理科學(師範)、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韶關學院外國語學院英語(師範)、商務英語、日語
韶關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韶關學院軟體學院軟體工程
韶關學院ICT學院通信工程
韶關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音樂學(師範)、音樂表演、流行音樂、舞蹈學(師範)
韶關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韶關學院創新創業學院/

學科體系

截至2020年1月,韶關學院有理論物理、教育學、蔬菜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食品科學與工程等5個省級重點學科。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0年1月,韶關學院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教育部產學合作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3個;廣東省重點專業2個、廣東省特色專業6個、廣東省戰略新興產業特色專業1個、廣東省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1個。
國家級特色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國家級產學合作專業綜合改革專業:軟體工程
廣東省重點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廣東省特色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應用化學、園藝、食品科學與工程、通信工程等
廣東省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園林、園藝、動物科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自動化、食品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漢語言文學、園藝、動物科學、旅遊管理、工商管理等
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特色專業:物聯網工程
廣東省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試點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
廣東省精品課程:汽車發動機構造與原理、大學英語、野外生存
廣東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廣東省農業基礎實驗教學中心、生物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信息科學與技術基礎實驗教學中心、生物實驗教學中心
廣東省協同育人平台:輕工化工類應用型創新人才協同育人中心、信息科學與技術協同育人平台
● 教學成果
截至2020年1月,近五年,韶關學院教師主持國家級教改課題1項,省級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64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7項。
● 學生成績
截至2020年1月,近三年,韶關學院學生參加國家級、省級各類學科技能及文體競賽、創新活動等獲省級以上獎項2067項,其中國際級11項、國家級581項、省級1475項。

師資隊伍

截至2020年1月,韶關學院有教職工2047人,專任教師1073人,其中正高職稱106人、副高級職稱356人、博士學位212人、碩士學位672人;有國家督學1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廣東省教學名師4人,廣東省“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8人,廣東省“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項目6人,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崗位專家2人,首批韶關市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2人,韶關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7人;廣東省優秀教學團隊3個,廣東省教學團隊建設項目7個。
國家督學廖益
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廖益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廖益、陳昌永、婁高明
廣東省教學名師鄭春龍、王桂忠、戴經國
廣東省“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省級培養對象郭紅輝、肖華茂、吳偉輝、霍英、黃國清、苗德成、張衛國、胡永紅
南粵優秀教師陸英、王羽梅、簡國明、盧文貫、仲紅衛、陳曉遠、戴經國、郭紅輝
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周澤雄、趙三銀
廣東省優秀教學團隊蔬菜學、思想政治教育、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實踐課、分析化學、大學英語、創新型軟體工程師培養 

獲得榮譽


所獲榮譽一覽
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廣東省依法治校示範校
廣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範學校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名單
黨委書記孔雲龍
黨委副書記、校長廖益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鄧惠毅
黨委副書記姚紅光
副校長趙三銀、何金明、吳善添
歷任領導
● 歷任書記
學校名稱姓名任職時間職務
韶關學院許明1958任韶關師專黨支部書記
韋生1959任韶關師專黨支部第一書記
韋生1960—1968任韶關師專黨支部書記
李子德1970—1971任韶關地區師範學校黨支部書記
劉策1972任韶關地區師範學校黨支部書記
溫達富1978任韶關地區師範學校黨支部書記
陳時良1973—1977任韶關地區師範學校黨支部書記
黃志民1979—1984任韶關師專黨委書記
巫培宇1987—1989任韶關師專黨委書記
胡國慶1987—1989.7任韶關大學黨委書記
張達輝1990.12—2001.8任韶關大學黨委書記
林濤1979.7—1980任韶關地區教師進修學校黨支部書記
陳時良1981.12—1983.1任韶關地區教師進修學院黨委書記
陳時良1983.2—1986.1任韶關教育學院黨委書記
彭文汝1986.1—1989.4任韶關教育學院黨委書記
黃志才1991.5—2001.8任韶關教育學院黨委書記
張達輝2001.9—2007.4任韶關學院黨委書記
曾崢2007.4—2014.4任韶關學院黨委書記
鄒永松2014.5—2017.9任韶關學院黨委書記
● 歷任校長
學校名稱姓名任職時間職務
韶關學院李凌冰1958.9—1962.6兼任韶關師專校長
朱一樵1965.9—1968.8兼任韶關師專校長
李子德1970.1—1972.1任韶關地區師範學校革委會主任
劉策1972.8—1973.1任韶關地區師範學校革委會主任
陳時良1973.2—1978.7任韶關地區師範學校革委會主任
李立人1978.8—1979.7任韶關地區師範學校革委會主任
黃志民1979.12—1981.8兼任韶關師專校長
韋生1962.9—1965.8任韶關專區教師進修學校校長
韋生1981.8—1983.12任韶關師專校長
余伯禧1984.7—1989.12任韶關師專校長
余伯禧1990.1—1992.12任韶關大學校長
李國平1985.8—1986.5敦聘任韶關大學名譽校長
鄧東皋1985.8—1986.5兼任韶關大學校長
李天平1987.10—1989.7任韶關大學校長
賴紹鑫1992.12—1993.7任韶關大學校長
何思安1994.1—1999.8任韶關大學校長
林立芳1999.9—2001.8任韶關大學校長
林濤1979.7—1980任韶關地區教師進修學校校長
陳時良1981.12—1983.1任韶關地區教師進修學院校長
陳時良1983.2—1986.1任韶關教育學院院長
劉清涌1986.4—1996.8任韶關教育學院院長
區永圻1997.4—2001.8任韶關教育學院院長
林立芳2001.10—2004.1任韶關學院院長
魏中林2004.1—2006.9任韶關學院院長
劉榮萬2007.3—2016.3任韶關學院院長

知名校友


優酷網DOTA全明星解說中首席大解說、GamesTV遊戲風雲頻道主持人周凌翔
飛樂影業集團董事長總裁,股票代碼"STIE"執行董事鍾雄兵
現任廣東碧雲集團董事長溫繼優
現為深圳市易普樂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賢定
現為廣東省文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劉小毅
現任暨南大學經濟學院統計學系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伍超標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 校徽
韶關學院校徽是雙圓套圓形徽標,外環上方是“韶關學院”的英文大寫校名,下方是中文校名;內環圖案以三根集聚的“S”線由內至外蜿蜒向上擴散為主要構圖元素,輔三顆星星和六根橫線,內環下方有學校建校年份“1958”。校徽主色調為丹霞紅。
● 校旗
韶關學院校旗為白色長方形旗幟,有橫式、豎式兩種規格,校旗中央印有啟功字體的“韶關學院”校名及英文譯名,校名前方或上方印有校徽;校徽、校名顏色為丹霞紅。

精神文化

● 校訓
韶關學院校訓為“立志、崇德、勤學、創新”
● 校歌
韶關學院校歌為《韶關學院校歌》
歌詞第一部分歌詞第二部分
迎著丹霞的朝陽,帶著北江的激浪,來到韶關學院校園,社會也是我們的課堂。以知識美麗我們的年華,以勤奮綉美我們的青春。立志崇德 勤學創新,學好本領報效人民,立志崇德勤學創新,學好本領報效人民,熱血澆出祖國的繁榮。牢記人民的囑吒,肩負時代的重任,面向四面面向未來,在競爭中閃出光芒,用創作增進人類的幸福,用奉獻表達我們的愛心,團結向上,育好品性。為驅除愚昧和貧困,團結向上,育好品性。為驅除愚昧和貧困,奮發鑄造祖國的繁榮。

學校排名


5月15日上午,“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發布,韶關學院排名全國第411名,廣東省第3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