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脫衣舞娘的結果 展開
- 1996年美國電影
- 2014年美國電影
脫衣舞娘
1996年美國電影
《脫衣舞娘》是一部於1996年上映的美國喜劇劇情片,由安德魯·伯格曼擔任導演、編劇兼製片人,黛米·摩爾、畢·雷諾斯、文·雷姆斯、阿曼德·阿山特領銜主演。
劇本根據卡爾·海森的同名暢銷書改編,講述了一位前聯邦調查局僱員為了從前夫手中奪得女兒的監護權而做起脫衣舞娘的故事。
《脫衣舞娘》劇照
這場景被一個叫祈謝利的人拍去,他也是艾倫的迷戀者。於是,祈謝利拿著那張照片去敲詐即將參加競選 的大衛並試圖間接資助艾倫與前夫打官司。不久,祈謝利的屍體被人在一個水塘中發現。警探艾加西著手調查這一案件,他來到了上空酒吧,了解情況並為艾倫的愛女之心所感動。這時老法官死去,因案件積壓,艾倫想要爭回領養權,最早也要在半年之後。於是,愛女心切的艾倫從前夫處偷回了女兒。大衛對 艾倫念念不忘,派人留信願出高價要艾倫給他做私人表 演。與艾加西商議后,為了賺錢也為了獲取有關情報,艾倫登上了大衛的遊艇……
沒幾天後,試圖敲詐大衛的持有那張照片的律師也 被人殺死。艾加西再次出動,終於從膽小怕事的酒吧保鏢西特處了解到了那張關係重要的照片的下落。艾倫再次來到大衛的遊艇,不想其前夫試圖報復,竟尾隨而來。同時,艾倫與警探會面的消息也被大衛一夥知道。情急 中,機智的艾倫用槍脅迫前夫和議員離開了遊船。在途中,醉酒的前夫同意放棄領養權,而好色的大衛也親口 講出了為達到政治目的連續殺了兩個人的實情並被艾倫 錄了下來。不久,大衛的幫凶追來,兇相畢露的他們卻 都遭到了狼狽的下場,大衛一夥醜態百出。最終,艾倫奪回了領養權,與愛女快樂地生活在了 一起。
演員 | 角色 |
黛米·摩爾 | Erin Grant |
伯特·雷諾茲 | Congressman David Dilbeck |
阿曼德·阿山特 | Lt. Al Garcia |
文·瑞姆斯 | Shad |
羅伯特·帕特里克 | Darrell Grant |
導演 | Andrew Bergman |
副導演 | 埃米·勞瑞森 Amy Lauritsen Michael DeCasper |
編劇 | 安德魯·伯格曼 Andrew Bergman 卡爾·希爾森 Carl Hiaasen |
製片人 | 安德魯·伯格曼 Andrew Bergman Mike Lobell |
音樂 | 霍華德·肖 Howard Shore |
攝影 | 斯蒂芬·戈德布拉特 Stephen Goldblatt |
剪輯 | 安妮·考特斯 Anne V. Coates |
美術 | 梅爾·伯恩 Mel Bourne 萊斯利·布魯姆 Leslie Bloom |
服裝 | 艾伯特·沃斯基 Albert Wolsky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 《脫衣舞娘》劇照 |
美國 | 1996年6月23日 | |
美國 | 1996年6月28日 | |
澳大利亞 | 1996年8月1日 | |
韓國 | 1996年8月5日 | |
法國 | 1996年8月7日 | |
瑞士 | 1996年8月9日 | |
奧地利 | 1996年8月15日 | |
德國 | 1996年8月15日 | |
西班牙 | 1996年8月26日 | |
比利時 | 1996年8月29日 | |
阿根廷 | 1996年9月5日 | |
匈牙利 | 1996年9月5日 | |
義大利 | 1996年9月5日 | |
荷蘭 | 1996年9月5日 | |
哥斯大黎加 | 1996年9月6日 | |
巴拿馬 | 1996年9月6日 | |
葡萄牙 | 1996年9月6日 | |
瑞士 | 1996年9月6日 | |
中國台灣 | 1996年9月7日 | |
玻利維亞 | 1996年9月12日 | |
哥倫比亞 | 1996年9月13日 | |
南非 | 1996年9月13日 | |
菲律賓 | 1996年9月18日 | |
委內瑞拉 | 1996年9月18日 | |
英國 | 1996年9月20日 | |
愛爾蘭 | 1996年9月20日 | |
中國香港 | 1996年9月26日 | |
巴西 | 1996年9月27日 | |
丹麥 | 1996年9月27日 | |
芬蘭 | 1996年9月27日 | |
日本 | 1996年9月28日 | |
烏拉圭 | 1996年10月11日 | |
新加坡 | 1996年10月17日 | |
冰島 | 1996年10月18日 | |
斯洛維尼亞 | 1996年10月24日 | |
挪威 | 1996年10月25日 | |
克羅埃西亞 | 1996年10月31日 | |
愛沙尼亞 | 1996年11月8日 | |
塞普勒斯 | 1996年11月14日 | |
捷克 | 1996年11月14日 | |
希臘 | 1996年11月14日 | |
斯洛伐克 | 1996年11月14日 | |
波蘭 | 1996年11月15日 | |
土耳其 | 1996年11月29日 | |
瑞典 | 1997年2月14日 |
製作公司 | Lobell/Bergman Productions Castle Rock Entertainment 美國 |
發行公司 | Monopole-Pathé 瑞士 LK-TEL 阿根廷 Warner Home Vídeo 巴西 UGC-Fox Distribution (UFD) 法國 Filmayer-Castle Rock-Turner S.A. 西班牙 Concorde-Castle Rock/Turner 德國 |
參考資料
時間 | 獎項簡稱 | 獎項全稱 | 獲獎人 | 所獲獎項 | 結果 |
2017年 | 金酸莓獎 | 第17屆金酸莓獎 | 《脫衣舞娘》 | 最差影片 | 獲獎 |
Andrew Bergman | 最差導演 | ||||
黛米·摩爾 | 最差女主角 | ||||
安德魯·伯格曼 卡爾·希爾森 | 最差編劇 | ||||
《脫衣舞娘》 | 最差原創歌曲 | ||||
《脫衣舞娘》 | 最差銀幕情侶 | ||||
2000年 | 近十年最差電影 | 近十年最差電影 | 《脫衣舞娘》 | 近十年最差電影 | 提名 |
《脫衣舞娘》上映后從影評人處獲得的評價很差。根據爛蕃茄上收集的35篇專業評論文章,僅有4篇給出了“新鮮”的正面評價,“新鮮度”為11%,平均得分3.4(最高10分)。
《芝加哥太陽報》的羅傑·艾伯特稱讚了電影中的部分角色,但總體認為電影很失敗,因為“除了黛米·摩爾外,別的每一個角色都很滑稽”,他覺得圍繞女主角的嚴肅內容“向其他人潑了冷水”,並且電影中的裸露場面也並不是很性感。相比之下,萊納德·馬爾汀的評價要更嚴厲一些,他在自己的書中表示這部電影讓人太過鬱悶,“不夠好笑,不夠戲劇性,不夠性感,不夠壞,無論在娛樂的任何一個方面表現都不夠”。
芭芭拉·克拉默(Barbara Cramer)與艾伯特的意見類似,認為摩爾的角色與其他人相比過於嚴肅。她還覺得電影毫無懸念,能夠吸引的觀眾大部分是“后青春期的男學生或是壁櫥里的偷窺狂。”不過克拉默讚揚了雷諾斯的表現,稱這是他“多年來最好的角色”,還認為文·雷姆斯的角色“值回票價”。
布萊恩·D·約翰遜(Brian D. Johnson)認為摩爾的演技糟透了,他預測摩爾雖然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但其事業將取決於這部電影能否成功,而在他看來,這部電影“俗不可耐、自命不凡、枯燥無味”。他形容《脫衣舞娘》是一部專門展示摩爾虛榮的作品。
《新聞周刊》的戴夫·安森(Dave Ansen)對摩爾角色的看法也與艾伯特相同,他還稱《脫衣舞娘》毫無神秘感,過早地揭露了反派的真實身份,因而在正劇角度上是失敗的,他還指齣電影中使用的老套橋段“遇險女子”沒有讓任何人感到緊張。
黛米·摩爾主演過一部《Striptease》,從影名到內容都是地地道道的脫衣舞,總計有二十分鐘的表演。電影的主題倒不是要推廣脫衣舞。女主角為女兒的監護權打官司,急需用錢,不得不幹了這來錢快的行當。但女演員就是女演員,黛米一跳上台,艷光四射,熱感十足,據說放映時劇院里此起彼伏的是女觀眾的喃喃:哇,這身段,居然生過三個孩子?黛米要的就是這效果,臉上哪裡有半點被迫脫衣的遺憾?只要自己出彩,她才不管電影的基調。
作品爭議
1997年,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一所學校的四年級課堂上放映了《脫衣舞娘》,該班級的教師聲稱是學生們自己選擇了這部電影,但他還是因為該片“有傷風化”而招來了批評,同一天該校還播放了1996年的青春恐怖片《驚聲尖叫》,導致了進一步的爭議。2000年,愛爾蘭的一些電視觀眾批評愛爾蘭廣播電視播放《脫衣舞娘》。這些觀眾質疑該片是否適宜在電視上播放,還有些觀眾認為影片對女性進行了貶低。不過,電視台認為這部電影並不屬於色情內容,因此在夜間予以播出。
2003年,一家製片公司在一部名叫《最火辣的好萊塢》的視頻中使用了《脫衣舞娘》中摩爾的裸露鏡頭。這一行為引起了其是否屬於合理使用的爭議,雙方最後走上了法庭。
《脫衣舞娘》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