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比基尼的結果 展開

比基尼

女性游泳時穿著的泳衣

比基尼(Bikini,香港譯稱為“比堅尼”)一般指女性游泳時穿著的泳衣,即比基尼泳衣,也稱“三點式游泳衣”。

泳裝可以說是服裝史上最具有視覺衝擊力的服裝,背後系帶的胸衣和三角褲的裝束不亞於原子彈爆炸。直到20 世紀50年代,這種能體現人體雕塑感的服裝款式才被接受。今天,它已是柔美而自然的身體曲線的代名詞。

發明者


比基尼的發明者是兩位法國人——雅克·海姆和路易斯·里爾德。海姆是一位來自法國戛納的女服裝設計師,她設計了一種很小的泳衣並為它起名為“Atome(原子彈)”。她雇了一架在空中放煙寫字的飛機為她的設計打廣告,飛機在空中寫道:“Atome——世界上最小的泳裝。”3周后,機械工程師里爾德也用飛機在空中寫道:“比基尼——比世界上最小的泳衣還要小!”

歷史


比基尼[女性游泳時穿著的泳衣]
比基尼[女性游泳時穿著的泳衣]
1946年之前,只是一個地名——杜魯門總統批准進行核彈試爆的小島的名稱。那一年上半年,女人只敢穿著立領、平腳的緊緊的包裹著身體的“泳衣”到海邊游泳,沙灘景象是烏黑一片。
在那之前,泳裝還是保守的,遮蓋著身體的大部分。而里爾德的設計則裸露上腹部的大部分。由於穿上后近似全裸,故而當時巴黎的許多專業時裝模特都對這種泳裝望而生畏。然而,一位名叫米查爾·伯娜蒂妮的脫衣舞女卻勇敢地向傳統觀念挑戰,在一家游泳池邊穿上比基尼,讓記者照相,另一件比基尼則穿在了塑料模特的身上。
事實上,這套被命名為“比基尼”的泳裝,確實震撼了全世界。地中海沿岸國家視其為瘟疫,義大利明令禁止,西班牙海岸警衛隊驅逐穿比基尼泳裝者,甚至美國也曾為比基尼抓過人。
澳大利亞設計師保拉·斯塔福德於1952年將比基尼泳裝引入澳大利亞,引起了軒然大波。海灘巡查約翰·莫法特立即就抓了一個穿著保拉設計的短泳裝的模特。“太短了!”他一邊聲嘶力竭地叫著,一邊押送這個模特離開海灘。保拉並沒有被嚇倒。她讓另外5個姑娘穿上比基尼泳裝,通知了當地報社並邀請了市長、一位牧師和警察局長到現場。結果什麼事也沒發生,但她卻取得了驚人的宣傳效果。
海灘比基尼美女
海灘比基尼美女
當時,比基尼只在歐洲盛行,直至15年後才傳至美國。當好萊塢最著名的明星之一、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身穿比基尼泳裝的電影畫面和藝術照片出現在各種時尚雜誌上時,人們對這種性感的泳裝才第一次開始另眼相看。在20世紀隨後的幾十年裡,碧姬·巴鐸的《穿比基尼的姑娘》在法國上映,比基尼泳裝迷住了法國人,成為時髦的裝束;布賴恩·海蘭的一首歌《黃色圓點花紋小小的比基尼》更讓比基尼成為家喻戶曉的東西;而據統計,英國女性每年在比基尼泳裝上的消費大約是4500萬英鎊,法國的比基尼泳裝銷量大約佔了女性泳裝市場的一半。
海灘比基尼美女
海灘比基尼美女
1964年魯迪設計的沒有胸罩的比基尼(Topless suit)向公眾倫理堡壘開火。寇爾則推出了用漁網掩飾前胸和腰部的泳衣。隨之而來的是70年代和80年代那些無結構的泳裝。這些泳裝除了下身以外幾乎什麼都沒有遮蓋。不穿上衣游泳及裸泳開始出現,儘管採取這種游泳方式的人仍是少數。
1992年,Cole公司根據“豐胸將回歸”的流行預言,開發出了可充氣的比基尼(TopSecret)。1995年,隨著高科技材料進入時裝界,比基尼再次成為眾多國際時裝設計大師們鍾情的設計對象,用高科技材料配上復古款式重現50年代形象的比基尼、綴有萊茵石的比基尼、綁帶式比基尼等紛紛面世。此外,還有用皮帶代替布料纏繞人體三點的比基尼、無上裝
泳裝的發展經歷與人們的觀念變化及社會文化密切相關,無論當初它受到了何種“待遇”,泳裝已經成為服裝界不可取代的部分。

起源發展


早在公元前1400多年,姑娘專用、由上下兩件內衣組成的“比基尼”就已經出現。在希臘墓穴或者當時的壁畫中能發現證據。
1890年左右,歐洲游泳愛好者需在車輪上的更衣室換泳衣。女士們會將泳衣邊緣部分縫緊,以防衣服向上縮,露出她們的大腿。
1907年開始出現現代比基尼的雛形。當時澳大利亞游泳者安妮特·凱勒曼(Annette Kellerman)因穿了一件“大膽”的比基尼式泳裝,在波士頓海灘上被逮捕。
20世紀20年代,美國當時的公共管理措施有一項,禁止女性穿著超過膝蓋6英寸的泳衣。1922年,美國芝加哥,警察逮捕一名在公共場所穿泳衣的姑娘。美國當時實行泳裝禁令,除了游泳區,禁止婦女裸露身體。20世紀40年代,當時的戰爭配給制刺激了泳衣的發展,美國政府命令生產商盡量減少紡織品的使用,導致姑娘們的衣服腹部赤裸。美國時裝店開始銷售泳裝。
1946年7月18日,法籍設計師路易斯·里爾德設計的比基尼通過胸罩護住乳房,背部除繩帶外幾乎全部裸露在外,三角褲衩的胯部盡量上提,最大幅度地露出了臀腿胯部。它結構簡單、小巧玲瓏,所用布料不到30英寸,揉成一團即可裝入一個火柴盒中。該泳裝選用的是印有報紙內容版塊的面料。因趕上原子彈在太平洋馬紹爾群島的比基尼島上進行全球首次試爆,所以將該泳裝命名為比基尼,當時一位名叫米查爾·伯娜蒂尼的脫衣舞女在一家游泳池邊第一次在大庭廣眾之下穿上比基尼。
20世紀50年代,比基尼被歐洲許多媒體指責為破壞了服裝設計的審美標準,不少國家政府出台了相關法令,嚴禁女子在公眾場合穿著比基尼。
20世紀60年代初,比基尼女郎出現在美國情色雜誌《花花公子》和《體育畫報》的封面上。1962年,正當比基尼被打入“冷宮”時,好萊塢影星瑪麗蓮·夢露身穿比基尼的電影畫面和藝術照片出現在了各類時尚雜誌上。於是,比基尼在時尚界的地位才有了真正的轉機。同年,瑞士演員烏蘇拉·安德絲在007系列電影《諾博士》中,身著自製白色比基尼從加勒比海湛藍海水中出水芙蓉的場面,成了比基尼歷史中的經典畫面。
1964年,設計師魯迪為發泄在高度工業化社會強壓下而無法釋放的情慾,設計了一款沒有胸罩的比基尼(Top-lesssuit)。同年,設計師寇爾推出了一款用漁網掩飾前胸和腰部的泳衣,特殊的材料象徵著設計者對自然與自由的追求。
1970—1980年,無結構式比基尼問世。所謂無結構,就是除了下身以外幾乎什麼都沒有遮蓋。該比基尼的出現意味著不穿上衣游泳。
1992年,寇爾公司發現豐胸即將重新流行起來,所以立即開發出了一種可充氣的比基尼(TopSecret),這是一種胸罩內藏有微小充氣塞的比基尼,女人們穿上它時可以使胸部挺拔、豐滿。
1995年,隨著高科技材料進入時裝界,比基尼的設計也愈加豐富起來,結合復古的款式,出現了新華麗形象的比基尼,比如比基尼上綴有萊茵石等。

比基尼新類別


RIKINI又稱麗基尼,一衣多穿比基尼。是法國儷絲婭RELLECIGA於2013年提出來的一衣多穿比基尼的新概念。

靈感來源


始於1999年的RIDI服務於少數歐洲貴族女性,為她們提供私人定製泳衣服務,RIDI設計師從夏日人滿為患的海灘,撞衫變成高概率事件獲取靈感,以“改變自我”為理念RIKINI系列的每一套比基尼都有多種穿法,每一天都可以是新的自己。無論性感魅惑,還是活潑清新,都可以從RIKINI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樣子。

製作工藝


款式分類

比基尼的發展歷史上,出現過多種類型的比基尼,如沒有胸罩的比基尼(Top-lesssuit)、無結構式比基尼、充氣式比基尼等。
面料材質
● 初始款1946年7月18日,路易斯·里爾德設計的比基尼選用的是印有報紙內容版塊的面料。
● 皮革款
● 某時尚品牌在2006春夏發布會上,推出數款古典的挖空式比基尼,運用了具有光澤感的皮革為面料,猶如潛水服一般。走在陽光下,感光度成倍增加 。
● ● 太陽能款2011年,美國某公司設計了一款可為MP3供電的太陽能比基尼,這種比基尼泳裝用一連串的導電線將1寸及4寸薄而柔韌的光伏薄膜條縫製而成,可供應5伏特的電壓,連接USB裝置,給手機或MP3播放器充電 。
● ● ● 3D款
● ● 2012年8月21日,全球第一款利用3D列印技術“列印”出來的比基尼泳衣上市銷售,它採用尼龍12作為製作材料 ,運用一種稱為“選擇性鐳射燒結(SLS)”的技術,用非常纖細的繩子連結起無數圓形薄片,進而織出泳衣的“布料”。設計師通過改變圓形薄片的大小、分佈,以及連結方式,確保泳衣該牢固的地方牢固,該柔韌的地方柔韌 。

歷史價值


● 自從1946年比基尼泳衣發明以來,比基尼已經遠遠跳脫了游泳衣物的範疇,成為了眼球經濟的必備良品。二戰後,“新風貌”符合時代轉變的趨勢,再次在服裝上強調女性隆胸豐臀、腰肢纖細以及肩部柔和的曲線,轟動巴黎乃至整個西方世界。比基尼成為女權主義者倡導性解放運動的工具。比基尼因其性感、奪人眼球的特徵成為訴求者的發聲抗議利器。
● 比基尼的發展歷史反應了社會的變遷,也反映人們判斷好身材標準的變化。比基尼完美地展示了女人的身材,20世紀50年代女人崇尚豐滿的胸部、臀部和纖細的腰,20世紀80年代崇尚結實健康的身材,20世紀90年代追求高大纖細的模特身材。不過與20世紀60年代比基尼被視為女性解放標誌相比,如今比基尼似乎成為了另一種對女性的壓迫——節食、整容,越來越多的女性為此走上追求“完美身材”的道路。

社會影響


1965年,查理·謝用“美國美人節國際文化傳播機構”的名義,在華盛頓的美國專利及商標管理署,申請註冊了“比基尼小姐”、“世界比基尼小姐”、“國際比基尼小姐”、“環球比基尼小姐”等一系列賽事。

選購


比基尼[女性游泳時穿著的泳衣]
比基尼[女性游泳時穿著的泳衣]
如果你也加入了不敢穿比基尼的女人之列,那麼做到以下幾點保證你將充滿自信。第一,顯而易見,投資買一件真正好並且讓人喜歡的比基尼。第二,幾乎每個女人都會買數款比基尼上衣和下裝,所以選那些可以分開來賣的牌子是個搭配泳裝的好方法,雖然有時候會有些混亂。
記住除非你擁有一雙纖長的腿和纖細身材,否則別穿男孩式的平角褲,真的一點都不好看。大多數人的身材還是穿著後部有直線或勺形裁剪的泳裝褲更美麗。讓人覺得有意思的是,並不是在臀部掩蓋的越多就越顯瘦,不少女人穿少一點,比如有些人穿高腰裁剪的比基尼反而比連身款效果更好。頸帶的調整往往會造出迷人的乳溝,而一些乳房豐滿的女人可以選擇帶鋼托的上裝,但這樣的效果會很誇張。
比基尼[女性游泳時穿著的泳衣]
比基尼[女性游泳時穿著的泳衣]
選比基尼時,顏色是最重要的因素。我發現自己在假期開始時很適合淡紫色、青綠色,因為膚色還很蒼白;等晒黑后,熱烈、繽紛的色彩就該上場了。
幾乎所有人都有缺點,有不夠完美的地方,這些會讓我們不夠自信。所以我們要做的是揚長避短。也許迷人的乳溝,也許是纖長的腿、圓潤的肩膀、誘人的後背等等,自己總會至少有一個美麗的部位。我的忠告便是:永遠不要向外人強調你的不足。要知道,在你向別人哭訴:“看我難看的大腿”前是沒有人注意到它們的。
有一個美如天仙的女友,身材也好,但從不會露出腹部,因為懷孕時留下一些斑痕。即使在假期中見到她,也沒人想到她是在“刻意隱藏”,因為她總是穿得那麼性感,一件式露背泳衣,或是能展示身材的背心搭配迷你裙。她有豐滿的胸部,完美的後背,細長的雙腿,她的身材在我看來去好像一個藝術品般美麗。如果你真的不喜歡自己某些部位,別給別人看到不就行了。
最後要提醒的是,晒黑一些會更漂亮。如果皮膚是有光澤的金屬色,很多不足都能被掩蓋。所以買一大瓶晒黑膏,出發去海灘前一、兩個星期開始準備。我不願在陽光下曝晒太久,所以一個假期通常都靠晒黑膏度過。

文化


意義

比基尼(Bikini) 自從 1946 年初美國人首創以來,作為一種人性自由與解放的象徵,是 20 世紀現代主義文化的一個標誌,並且很快被後現代社會所接受,成為表達後現代文化種種觀念的時尚符號。當然,對生活中的普通人來講,比基尼就是一種泳裝,在海邊度假的必備服飾。不過,穿什麼風格的比基尼,還是多少透露著不同的文化觀念。比基尼,比任何服飾都更突出地超越了其本來的實用功能,成為文化概念的活的語言。
在新世紀,以下四種主題風格的比基尼將狂野地席捲驕陽下的每一寸土地,在大海邊,在沙灘上,裝點出一道道迷人的風景:

浪漫

比基尼[女性游泳時穿著的泳衣]
比基尼[女性游泳時穿著的泳衣]
這是富於情感含義的表達。充滿著女性活力與開朗奔放,如夏季陽光的明媚,如海濱的跳躍,如輕風的飛舞,是動感的風格,令人輕鬆自然。這一主題風格的比基尼色彩鮮艷,採用印花彈性面料,有格子、條紋,以及花朵圖案,充滿女性魅力。設計重點是在罩杯連接處和腰間的裝飾繩帶,增加了一種飄逸的動感。多數罩環有鋼托固定胸部。弔帶寬窄不一,有一體式和分接式肩帶。

結構

這是一種未來觀念的表達——簡約、裸露。人體在點、線、面的切割下展現幾何學圖形——三角、長方、斜線、直線。有著Cyber-culture(電腦文化 ) 時代的金屬與數碼味道。這一主題風格的比基尼採用單色彈性超薄面料,淺色系,有閃光。不對稱設計引人注目。背部設計略去面料,完全以線帶系縛,使身體更充分地裸露給夏季的陽光。彈性纖維的超薄面料更體現了“第二肌膚”的作用,使比基尼更完全地成為身體的一部分。

遊戲

這一主題風格的比基尼色彩淺淡,單色、印花都有,以略厚的彈性面料為主。設計重點在荷葉邊的裝飾,或綴於前身或綴於邊沿,多的能綴滿胸前。一般不加鋼托,直線式設計,底褲為高腰及平腳褲形,也有低腰三角褲。著重給人一種活潑可愛、輕鬆少女的印象。
“遊戲”也是當代文化的一個專用詞。娛樂是遊戲,生活是遊戲,工作是遊戲,法律、習俗叫“遊戲規則”。這似乎有點對嚴肅生活的玩世不恭—“遊戲人生”,其實這更是一種對複雜責任的舉重若輕—“戲劇人生”。休閑文化的興起是高科技時代對時間的新一種規劃,使效率更高,使生活更有質量,同時也是保持童心不泯的絕好方式。

運動

這是突出表現健康風格的比基尼。健康是當代人追求的一種時尚。人們都在講這樣的話:“擁有健康就擁有一切”,“健康是1 ,財富、愛情、自由等其他都是0 ,有了健康才有100、1000、10000……”運動健身便成為新興生活力量。
這一主題風格的比基尼以印花彈性面料為主,款式類似運動內衣。整體式寬肩帶,有直線拼接,橫線拼接,也有斜線拼接。底褲是中腰三角褲,裝飾簡練,主要是雙線縫痕和沿邊方式給人有大方可愛的印象。

未來

這一類型的比基尼著重於表現未來感,它所採用的材料大膽突破傳統,未來感十足,將製作的材料的圍大為拓展,許多高新科技元素被嘗試用於其中,在這小小的天地中異軍突起,成為未來的一種趨勢。

適合人群

比基尼帶有鋼托並襯有海綿的上衣適合胸部較為平坦的女性穿用。而用料極少的兩片系帶式比較適合豐滿度合適的女性。無帶抹胸式則比較適合豐滿的女性。

穿著危害

2014年10月,美國紐約大學蘭貢醫療中心研究人員發現,隨著比基尼面料越用越少,皮膚癌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20世紀20年代,無論男女的泳裝都非常保守,只將身體約20%暴露在外。1946年,比基尼橫空出世並且面積逐漸“縮水”,讓女性約90%的皮膚暴露於有害的紫外光下。再加上人們將古銅色皮膚與“性感、年輕、健康、富有”聯繫在一起,一有機會就去曬日光浴,或是到美容院“美黑”,令罹患皮膚癌的人數大大增加。

穿著禁忌

2013年4月,阿聯酋七個酋長國之一的哈伊馬角酋長國宣布,禁止女性在公共海灘身著比基尼,違反者將被口頭警告或罰款。
2014年,義大利法律規定禁止醜女穿比基尼。5月,伊斯蘭國家科威特頒布法令,禁止遊客在游泳池、酒店、海灘等公共場合穿比基尼等裸露服裝,若遊客在科威特海灘穿著比基尼,並且露出乳溝,那將面臨監禁一年的處罰。
2015年,馬爾地夫宗教習俗及旅遊島相關規定:女士在馬累、呼魯馬累、威靈吉利等居民島活動時禁穿比基尼等游泳衣下海游泳。

穿著搭配

必搭配件:薄紗上衣
顏色清淡、質地輕盈的薄紗上衣與比基尼搭配,既可隱約地顯露出性感的比基尼,又可以起到遮陽的效果。另外,視覺上的獨特搭配也可以讓女性成為沙灘上注目的焦點。
必搭配件:編織草帽
鏤空的草帽看起來清涼透爽,用來搭配任何款式和顏色的比基尼,都能增加其清涼係數,加上陽光照射時身上、臉上留下的斑駁影像,賦予女人靈動的美麗。如果覺得遮陽力不夠,可以用漂亮的絲巾包裹住草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