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中醫藥大學

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貴州中醫藥大學位於貴州省貴陽市,是貴州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卓越中醫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貴州省重點支持建設高校。

學校創建於1965年,由原貴陽醫學院祖國醫學系、貴州省中醫研究所、貴州省衛生幹部進修學校、貴陽市中醫醫院合併組建而成,名為貴陽中醫學院;2001年,貴州省中醫研究院、貴州省中藥研究所合併組成貴州省中醫研究院后整體併入貴陽中醫學院;2002年,滇黔桂石油技工學校整體劃歸貴陽中醫學院;2018年12月,更名為貴州中醫藥大學。

截至2018年1月,學校佔地1612畝,總建築面積49.54萬平方米,總佔地面積是107.53萬平方米,教研儀器設備總值1.66億元。截至2019年3月,學校擁有花溪、甲秀等2個校區,有專任教師1010人,各類在校學生15850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055人、本科生14196人);設有15個直屬院(部)、2所直屬附屬醫院,開辦22個本科專業,擁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20個、專業碩士學位點4個。

歷史沿革


建校基礎

1956年4月,貴陽市中醫醫院創辦。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1957年,貴州省中醫研究所成立。
1958年,貴陽醫學院祖國醫學系開辦、貴州省衛生幹部進修學校成立。
1960年,貴州省衛生幹部進修學校、貴州省中醫研究所合併成立一個黨總支委員會,兩單位行政上仍然獨立。
1965年,原貴陽醫學院祖國醫學系、貴州省中醫研究所、貴州省衛生幹部進修學校、貴陽市中醫醫院合併組建貴陽中醫學院。

文革時期

“文化大革命”一開始,貴陽中醫學院各級黨政部門相繼受到衝擊,整個學院處於癱瘓狀態。不久,各級領導權均淪入“造反派”手中。學院領導幹部有的被關進“牛棚”隔離審查;有的被揪斗,長期靠邊;學院及附屬醫院的名老中醫也分別被誣陷為“牛鬼蛇神”及“黑幫"分子。學院的各種規章制度被廢除,正常的工作秩序被破壞。
1972年,根據教育部有關指示,學院恢復招生。至1976年,招收了五屆中醫專業工農兵學員。其中,1975年,中藥專業設置,並招收了一期工農兵學員;1971年、1973年、1974年、1975年,分別舉辦過短期的西醫學習中醫的進修班。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改革開放

1978年,學院增設了中醫研究班,招收工作8年以上的大專專業的中西醫在職幹部,1979年開始招收中醫研究生。
1981年,學校獲碩士學位授予權,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首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之一。
2001年,貴州省中醫研究院、貴州省中藥研究所合併組成貴州省中醫研究院后整體併入貴陽中醫學院。
2002年3月,創辦於1978年的滇黔桂石油技工學校整體劃歸貴陽中醫學院。
2004年,學校成為貴州省重點支持建設高校。
2007年,學校被評為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
2009年,學校被科技部評為“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建設優秀單位”。
2011年,學校被教育部評為“‘十一五’高校科技管理優秀團隊”。
2012年,獲批為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集中示範性培訓基地。
2015年,“卓越中醫師培養計劃”獲批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點。
2016年,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同年11月,通過中藥學專業專業認證;12月,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審核評估。
2018年12月,貴陽中醫學院更名為貴州中醫藥大學。
2019年2月,學校被評為國家節能示範單位。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截至2019年3月,學校設置15個直屬院(部)、2所直屬附屬醫院(均為三級甲等中醫院);開辦22個本科專業,覆蓋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6個學科門類。其中,醫學門類13個、理學門類1個、管理學門類3個、工學門類3個、法學門1個、教育學門類1個。
專業設置
院系名稱專業名稱
藥學院中藥學
藥物製劑
製藥工程
藥學
中藥製藥
中草藥栽培與鑒定
生物製藥
中藥資源與開發
護理學院護理學
針灸骨傷學院中醫學(骨傷特色班)
針灸推拿學院針灸推拿學
康復治療學
第一臨床醫學院中醫學
第二臨床醫學院中西醫臨床醫學
醫學檢驗技術
人文與管理學院法學
應用心理學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
公共事業管理
健康服務與管理
體育健康學院(體育教學部)運動康復
信息工程學院(現代信息技術教育中心)醫學信息工程
基礎醫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外語教學部-----------
研究生院-----------
苗醫藥學院-----------
中醫養生學院-----------
直屬附屬醫院
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貴州省中醫院)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貴州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學科體系

• 重點學科
截至2019年3月,學校有省部級以上重點學科32個,其中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8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4個、省級重點學科6個、省級重點學科(培育)1個,2017年獲貴州省國內一流建設學科1個、區域一流建設學科1個。
貴州中醫藥大學重點學科一覽表
學科類別學科名錄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中藥學(民族藥學)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
針灸學、中醫內分泌學、中醫腦病學、中醫血液病學、藥用植物學、
中醫眼科學、中醫耳鼻喉科學、中醫護理學、中藥藥劑學、中醫肛腸病學、
中藥化學、民族醫學(苗醫學)、民族藥學(苗藥學)、中西醫結合臨床、
中醫絡病學、中醫心理學、中醫預防醫學、中醫藥英語
貴州省特色重點學科中藥學、針灸推拿學、中西醫結合臨床、民族醫學
貴州省重點學科中藥學、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內科學、中醫骨傷科學、針灸推拿學、中西醫結合臨床
貴州省重點學科(培育)中西醫結合基礎 
貴州省國內一流建設學科中藥學
貴州省區域一流建設學科中醫學 
• 學位授予點
截至2019年3月,學校有碩士學位授權點27個,其中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20個、專業碩士學位點4個。
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
學術學位二級學科碩士點: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臨床基礎、中醫醫史文獻、方劑學、中醫診斷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骨傷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五言科學、針灸推拿學、民族醫學、中醫老年醫學、中西醫結合基礎、中西醫結合臨床、中西醫結合心理學、中西醫結合護理學、中藥學、生藥學
專業學位碩士點:臨床醫學、中藥學、護理、公共管理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師資隊伍

截至2019年3月,學校共有專任教師1010人,其中有高級職稱者518名、碩士以上學歷教師675名、碩士生導師402名,博士生導師(兼職)36名。擁有“國醫大師”1人,“全國名中醫”4人;全國骨傷名師2人,貴州省名中醫50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4人,省管專家9人,享受貴州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人;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人,省級教學名師10人,省高層次創新型“百”層次人才3人,省高層次創新型“千”層次人才16人,省“西部之光”高層次人才10人,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及培養對象7人;有國醫大師工作室1個、國醫大師工作站1個,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20個、全國名中醫工作室3個、貴州省民族民間醫(葯)師傳承工作室1個、省級教學團隊8個。
2017年,學校新增省級一流師資團隊建設項目、一流師資團隊培育項目1個、一流教學管理團隊培育項目1個。
類別名錄
國醫大師劉尚義
全國名中醫邱德文、丁啟厚等
全國骨傷名師沈馮君、時光達
全國優秀教師肖家翔、林雅
第一批全國老中醫藥師承專家袁家璣、丁啟厚、王祖雄、石恩權、李昌源、李梅村、羅克聰、俞才均、彭顯光
第二批全國老中醫藥師承專家廖潤泉、黃建業、龍瑞敏、劉明達、路紹祖、楊基森、吳家榮
第三批全國老中醫藥師承專家沈馮君、邱德文、劉尚義、李聲岳、袁金聲、徐學義、張國倫、傅汝林
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馮泳、彭玉 
貴州省教學名師肖家翔、嚴魯萍、彭玉、張永萍、楊衛平、林雅、劉文教、馮泳、崔瑾、許紅
貴州省高層次創新型“百”層次人才張永萍
貴州省高層次創新型“千”層次人才
劉育辰、梁建東、田傑、劉建輝、楊輝、肖政華、薛紅、出良釗、
谷化劍、馬虎、文坤明、何葦、趙然尊、俞捷、徐祖才、謝鵬 
貴州省教學團隊中醫內科學教學團隊(2009)
針灸學教學團隊(2010)
中醫四大經典教學團隊(2011)
中西醫結合臨床教學團隊(2011)
藥用高分子材料學教學團隊(2012) 
貴州省一流師資團隊建設項目中西醫結合培養模式下西醫基礎教學團隊(2017)
貴州省一流師資團隊培育項目中西醫結合內科學教學團隊(2017)
貴州省一流教學管理團隊培育項目護理學教學管理團隊(2017)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19年3月,近年來學校承擔國家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11個,包括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卓越中醫人才改革試點項目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3門,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擁有省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80項,包括省級特色專業3個、省級示範性本科專業7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4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省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建設項目3個、省級精品課程13門、省級人才培養基地3個、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中心2個、省級教改項目38項;獲得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79項、省級185項;有貴州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共43項,其中教學改革重點課題14項、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4個、研究生“卓越人才”計劃5項、研究生工作站5個、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案例庫5個、研究生精品課程1門、導師工作室1個、研究生科研基金課題8項。
2017年,學校新增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項目3個、一流專業培育項目1個、一流教學平台建設項目3個、一流課程建設項目10門、一流課程培訓項目1個。
貴州中醫藥大學本科教學質量工程項目名錄
項目類別項目名錄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中藥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12)
國家級卓越中醫人才改革試點項目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醫學類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 
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針灸學、中藥化學、中醫藥茶與養生
國家級特色專業中醫學、針灸推拿學、藥物製劑、中西醫臨床醫學
省級特色專業中醫學、護理學、中西醫結合
省級示範性本科專業護理學、藥物製劑、製藥工程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中醫學、中西醫臨床醫學、護理學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中醫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09)
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12)
針灸推拿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13)
護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14)
省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建設項目卓越中藥師教育培養計劃
創新中西醫結合護理卓越人才培養
省級精品課程
中醫診斷學、針灸治療學、中醫基礎理論、藥理學、生理學、
藥用高分子材料學、方劑學、大學英語寫作、金匱要略、
專業英語寫作、中醫英語、生物化學 
省級人才培養基地貴州省中醫學人才基地
貴州省中醫(民族醫)高級人才培養基地
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中心“黔青杏林”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中心
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項目中醫學、中藥學、護理學
省級一流專業培育項目中西醫臨床醫學
省級一流教學平台建設項目中西醫結合基礎實驗教學中心
針灸推拿實驗教學中心
藥學實驗教學中心
省級一流課程建設項目實驗針灸學
中西醫結合兒科學
中藥(民族葯)的液相指紋圖譜識別技術
中西醫結合養生養老康復護理課程群
中醫人才培養體系中的西醫基礎課程群
經絡腧穴學
基礎護理學、中醫護理學基礎、護理綜合技能實踐課程群
中西醫結合婦科學
大學英語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省級一流課程培訓項目苗醫藥專業課程群 
註:上表中部分項目名錄不全。
• 實習基地
截至2019年3月,學校擁有26所臨床實習(教學)醫院、12個社區醫學實習基地、17個護理實習基地、54個非醫類專業實習基地。
• 教學成果
截至2019年3月,學校在近兩屆省級教學成果獎評審中,共獲獎勵12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7項;近年獲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4項,其中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全校主編參編國家級規劃教材282部,其中主編68部,副主編69部;近5年應屆本科畢業生年均就業率均在90%以上。
貴州中醫藥大學教學成果獎名錄(部分)
項目名稱獎項級別獲獎時間
發現式教學法在《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990年
農村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與教學改革研究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01年
中醫藥膳學全國多媒體軟體二等獎2010年
《中醫舌診》多媒體課件貴州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005年
對醫學生開設《臨床中藥炮製學》、《中藥炮製學》貴州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008年
教研室評估體系的研究及實踐貴州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008年
“神經系統”雙語教學貴州省多媒體軟體一等獎2008年
針灸學—異常情況的處理和預防貴州省多媒體軟體一等獎2008年
生理學實驗系列貴州省多媒體軟體一等獎2009年
中藥化學貴州省網路課程一等獎2009年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3月,學校擁有省部級以上科研平台31個,其中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實驗室(三級)2個、貴州省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共建)、國家藥物臨床研究基地1個、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試驗站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基地(中心)3個、重點研究室1個;貴州省工程技術中心8個、貴州省醫學臨床與研究平台1個,貴州省院士工作站1個、貴州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級科技人才團隊7個、市級科技人才團隊6個、貴州省科普基地1個;設有10個校級研究所。
平台類型平台名稱
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貴州民族醫藥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實驗室(三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製劑實驗室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分析實驗室
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苗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藥物臨床研究基地貴中醫一附院“國家藥物臨床試驗基地”
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試驗站貴陽綜合試驗站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基地(中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省級中藥炮製技術傳承基地建設
省級中藥原料質量監測技術服務中心
國家基本藥物所需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苗醫苗葯治療慢性疼痛重點研究室
貴州省重點實驗室貴州省苗醫藥重點實驗室
貴州省中藥生藥學重點實驗室
貴州省工程技術中心貴州中藥、民族藥材產地加工與飲片炮製工程研究中心
貴州省中藥民族葯炮製與製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貴州省民族葯經皮給葯製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貴州省中藥新製劑、新劑型研究開發中心
貴州省普通高等學校中藥民族葯微生物發酵與生物轉化工程研究中心
中藥民族葯新製劑、新劑型工程研究中心
貴州省中醫藥(民族醫藥)產業發展研究中心
中藥、民族葯產地加工與炮製技術工程中心
貴州省醫學臨床與研究平台貴州省中醫藥民族醫藥治療慢性病臨床與基礎研究平台
貴州省院士工作站貴州省中藥民族葯院士工作站
貴州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貴州省現代民族葯(苗葯)協同創新中心
貴州省苗族醫學研究2011協同創新中心
貴州省科普基地貴州省中藥、民族藥科普基地培育
貴州省資料庫平台成年貴州小型豬正常免疫系統基本資料庫平台
貴州省教育廳實驗室貴州省針灸推拿學特色重點實驗室
中醫證候實質研究實驗室
中藥民族葯製劑重點實驗室
貴州分子生藥學特色重點實驗室
貴州省教育廳中藥材種植示範基地黔產瓜蔞中藥材種植示範基地
貴陽市研究平台貴陽市中藥醫院製劑實驗室
貴州民族葯基礎研究實驗平台 
校級研究所中醫基礎研究所
微量元素研究所
民族醫藥研究所
中藥研究所
中醫骨傷研究所
血液病研究所
中醫臨床第一研究所
中醫臨床第二研究所
實驗動物研究所
中醫藥信息資料研究所
貴州中醫藥大學科技人才團隊一覽表
平台名稱級別批准單位時間
貴州省中藥(民族葯)新葯研究開發人才團隊省級貴州省省科技廳2008
貴州省針灸推拿學基礎與新技術科技創新人才團隊省級貴州省省科技廳2010
貴州省中醫腦病特色治療研究科技創新人才團隊省級貴州省省科技廳2013
貴州省中醫風濕病特色治療研究科技創新人才團隊省級貴州省省科技廳2013
貴州省苗葯特性與基礎研究科技創新人才團隊省級貴州省省科技廳2015
貴州省中西醫結合內分泌基礎與臨床研究科技創新人才團隊省級貴州省省科技廳2014
貴州省中醫養生文化與產業科技創新人才團隊省級貴州省省科技廳2016
貴州省特色藥材規範化生產技術研究及應用團隊市級貴州省教育廳2013
中醫絡病學基礎研究與臨床新技術開發創新人才團隊市級貴州省教育廳2014
貴州省普通高等學校中藥材、民族藥材破壁粉碎關鍵技術研究創新團隊市級貴州省教育廳2015
貴州省普通高等學校中醫婦科特色治療、應用與研究科技創新人才團隊市級貴州省教育廳2015
黃連解毒湯對抗生素性大鼠腸道菌群和血清代謝產物的影響及其相關性的研究市級貴州省教育廳2016
AKT-mTOR-P70S6K信號通路調控糖尿病腦病中Aβ病理改變的研究 市級貴州省教育廳2016

研究成就

2013-2018年,學校獲各類科研項目1867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46項、省部級項目405項;獲教育部自然科學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獲貴州省科技進步獎21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15項;獲貴州省科技成果轉化獎二等獎1項;國家級學會科學技術獎10項;貴州省教育廳科技獎2項;獲得專利授權114項,其中發明專利47項,實用新型專利66項,外觀設計專利1項;出版專著214部,發表論文4438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1097篇,SCI論文166篇。2017年,學校國家級項目立項40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5項,位列全國中醫藥院校第10位。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16年10月,學校圖書館館藏圖書資源總量222萬餘冊,紙質圖書112萬餘冊,電子圖書110萬餘冊,電子期刊及資料庫等數字資源達5000GB。
• 學術期刊
學術期刊
學術期刊
貴陽中醫學院學報》創刊於1979年,設有學術探討、專家經驗、實驗研究、藥學研究、臨床研究、臨床觀察、民族醫藥、護理研究、教學研究、文獻綜述、文獻講量分析、調查研究、其它等欄目。學報是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期刊、中國生物學文獻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期刊網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是中國知網資料庫、萬方資料庫、維普資訊收錄期刊。
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創辦於1984年,欄目包括了微量元素研究的各行業、各學科與前沿、交叉多學科,全面報道與常量元素、微量元素有關的研究項目、科研動態及新技術、新方法、新成果等。該刊被CA化學文摘(美)(2014)、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CNKI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文科技資料目錄——醫藥衛生》、《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資料庫》(CMCC)等收錄。

學術交流

學校具備外國留學生招生培養資格,開展學歷教育、短期培訓和互換生項目。
截至2019年3月,先後與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韓國、新加坡、泰國等國家及港、澳、台地區的大學及科研機構進行交流合作,實施中韓聯合義診服務當地百姓;開展教育部國際聯合實驗室、海外實踐基地、中德心臟康復基地等項目;連續舉辦中國-東盟傳統醫藥及民族醫藥學術論壇。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 校徽
校徽
校徽
以中國傳統書法九疊篆“中”“醫”兩字組合體成“貴”字的形象,三字合一,同時與太極圖共同構成傳統文化內方外圓的形態,於是形成學校“貴中醫”這一簡稱,代表“貴州中醫藥大學”。
“中醫”是學校的主體學科和核心,表示學校的學科指向性。“貴”上天中下為貝,意為中國的寶貝,表示中醫藥是中國的國粹。“貴中醫”三字,既是原校名的簡稱,又是新校名的簡稱,體現了學校辦學的歷史延續性和發展性。
“貴中醫”三個字巧妙合成,融為一體,同時隱含太極圖,整個標識造型內方外圓,意蘊著學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弘揚傳統文化特色,追求凝聚團結氛圍,著力創新開放發展的理念和目標。
在藝術處理上,主要取材於篆字結構,構圖簡潔大氣,線條流暢規整,蘊涵豐富,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區分度、辨識度高,異於其它大學類型題材的創意,圖案具有對稱性、規整性,張貼在校園任何地方特別是玻璃門上,正反都一樣、達到美觀的效果。
標識主體色採用與新校區建築物基色相一致、相協調的中國紅,體現了中醫藥的深厚文化底蘊,厚重感、視覺感強烈。同時,也顯現“厚德、明志、篤學、力行”的校訓精神。根據需要,在主體色基礎上,標識也可採用綠色、白色、藍色等,從而形成一個標識運用系統。
• 校旗
學校校旗為白色長方形旗幟,中央印貴州中醫藥大學校名,配以學校徽志。

精神文化

• 校訓:厚德、明志、篤學、力行
厚德:意為增厚美德,追求至善。出自《易經·坤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厚德”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優良傳統。以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思想道德建設為基礎,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立德樹人”,既是祖國醫學教育幾千年文化傳承的核心價值觀念,也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內容,對學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校園具有積極的意義。
明志:意為堅定信念,明確志向。出自諸葛亮《誡子書》:“非澹泊無以明志”。“明志”是在自我認知和個人理想的基礎上,結合社會的實際和時代的脈搏,選擇專業發展和職業發展的方向,並付諸努力。中醫院校師生要鞏固專業思想,堅定學習、繼承、弘揚中醫的理想信念,首先要樹立為人民群眾身心健康服務、為中醫藥事業發展奮鬥的遠大志向。《勸學》:“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充分說明了堅定理想信念對求學治學的巨大影響作用。
篤學:意為治學嚴謹,學有專精。出自《三國志·孫瑜傳》:“濟陽人馬普篤學好古,瑜厚禮之”。“篤學”表示學校師生要深入鑽研祖國傳統醫藥學和現代科學知識,孜孜不倦、堅持不懈,“知之深切,方能行之自覺”。教師要繼承和發揚認真、嚴肅、樸實的治學精神,認認真真做學問,形成高尚誠實的學術道德氛圍,培育出新一代的中醫學術大師。學生學習要深入鑽研,才能領悟祖國醫藥學的精髓,為成長成材打好基礎。
力行:意為勇於實踐,學以致用。出自《中庸》:“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明志力行,專心實踐,以激發師生銳意改革、敢於拼搏、勇於創新、鍥而不捨的事業心,培養學生果敢堅毅、言行一致的品德。《冬夜讀書示子聿》:“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習中醫理論最終要落腳到臨床實踐上,落腳到為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服務上,才能達到“知行合一”,實現救死扶傷、仁術濟民的理想和目標。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 校歌
詞:㵲靈
曲:海洋
黔靈山雄奇巍峨,花溪水碧波蕩漾。
莘莘學子,濟濟一堂,頌聲朗朗,研習岐黃。
向著美好的明天,懷著傳承的志向。
尊師愛生,教學相長,祖國醫學,努力發揚。
啊,厚德明志,我們有崇高的理想;
啊,篤學力行,莫辜負時代的期望。
校歌
校歌
歌詞分為三段。
第一段點明貴州中醫藥大學,以黔靈山、花溪水代表貴陽,這是貴陽具標誌性的兩個地方,也有靈山秀水育英才的含義。在此山水之間,眾多學生聚於一堂,攻讀中醫學。歌詞中的“岐黃”是指岐伯和黃帝,相傳為中國醫家之祖。後世以岐黃指代中醫醫術。
第二段是對貴陽中醫學院教育教學的描述。師生們懷抱傳承祖國醫學的志向,嚮往美好的未來;學生尊敬老師,老師愛惜學生,在教學中共同提高;努力把祖國醫學發揚光大。
第三段是對貴陽中醫學院校訓“厚德明志,篤學力行”的簡要詮釋。展現貴陽中醫學院師生們充滿陽光、積極進取、勇於承擔的精神面貌;我們有崇高的理想,莫辜負時代的期望。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社團文化

學校的“大學生青年志願者協會”是全國高校首批青年志願者協會之一,2011年被評為“全國第二屆大學生參與新農村建設十大傑出團體”;防艾志願者協會被國務院防艾辦、衛生部、團中央等單位評為“紅絲帶健康包‘百校進千企’活動先進集體”。
1982年成立的“大學生醫學科學協會”為全國高校中最早的大學生科協之一。截至2019年3月,在歷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特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20項;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中,獲銀獎1項、銅獎2項;在“全國中醫藥社杯中藥學類專業學生知識技能大賽”中獲團體一等獎;在“全國《黃帝內經》知識大賽”全國總決賽中獲團體二等獎;在貴州省醫藥類院校“臨床醫學技能競賽”中獲一等獎。
先後有學生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中國志願服務金獎”“全國百佳志願者”“全國優秀共青團員”“三下鄉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優秀青年學生”等榮譽稱號以及全國首批“小平科技創新團隊”——“針灸推拿機制研究及產品研發創新團隊”。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名單
黨委書記楊柱
黨委副書記、校長劉興德
黨委副書記劉興德
滕紅
鄔衛東
副校長周英
俞松
於浩
田維毅
崔瑾
紀委書記李興 
2020年7月14日,貴州省政府發布一批任免通知,決定俞松、周英任貴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試用期一年)。

獲得榮譽


2020年12月25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授予“無償獻血促進獎”。
2021年7月,入選2020年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2021年7月,入選2020年現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新增一級學科碩士點。
2021年7月,入選2020年現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新增專業學位碩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