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洋鎮

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下轄鎮

杉洋鎮,隸屬於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位於古田縣境東部,東鄰大甲,西連鶴塘,北界寧德,南接閩清、閩侯。鄉址杉洋村,距縣城74公里。區域面積為258.96平方千米。

2019年,杉洋鎮下轄22個行政村:杉洋村,夏庄村,遠地村,利洋村,溪門村,白溪村,湖裡村,寶橋村,松洋村,善德村,康寧村,葉洋村,東吉村,芹尺村,珠洋村,浮洋村,嶺里村,坂斗村,東雙村,橫山村,樓下村,洪灣村。2018年,杉洋鎮戶籍人口為30563人。

2018年,杉洋鎮工農業總產值10.2億元,比增4.5%;其中農業總產值3.4億元,比增4.2%;工業總產值6.8億元,比增5.1%;固定資產投資9000萬元;財政收入1395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比增10.2%。

歷史沿革


宋代屬青田鄉安樂里。
元至明代屬青田鄉三十六都。
清季屬大東鄉三十六都。
民國時期改稱第三區杉洋鄉。
解放初期改屬第八區,1958年成立杉洋人民公社,1984年10月改稱杉洋鄉。
1992年,杉洋鄉撤鄉設鎮,成立杉洋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杉洋鎮位於古田縣境東部,東鄰大甲,西連鶴塘,北界寧德,南接閩清、閩侯。鄉政府駐杉洋村,距縣城74公里。區域面積為258.9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杉洋鎮屬多山丘陵地帶,海拔620米。

氣候特徵

杉洋鎮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年平均氣溫攝氏18.5度,無霜期310天,年降水量均在1700毫米以上。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杉洋鎮水力資源豐富,主要有龍舞溪、鴛鴦溪、紫峰溪等3條流域,全鎮現有大小水力發電站17座,裝機容量4.443萬千瓦,其中裝機容量3.2萬千瓦的雙口渡電站。

森林資源

森林資源豐富,全鎮擁有林地面積23萬畝,草場面積4.2萬畝,森林覆蓋率為75%。

行政區劃


2019年,杉洋鎮下轄22個行政村:杉洋村,夏庄村,遠地村,利洋村,溪門村,白溪村,湖裡村,寶橋村,松洋村,善德村,康寧村,葉洋村,東吉村,芹尺村,珠洋村,浮洋村,嶺里村,坂斗村,東雙村,橫山村,樓下村,洪灣村。

人口民族


人口

1990年,杉洋鎮人口8244戶,31401人。
2017年,杉洋鎮常住人口為25744人。
2018年,杉洋鎮戶籍人口為30563人。

經濟


綜述

1990年,杉洋鎮工農業總產值1304萬元,其中農業產值972萬元,工業產值332萬元,人均產值415元。
2006年,杉洋鎮工農業總產值4.19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1.47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2.72億元。
2012年,杉洋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8.56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2.63億元,比增11.93%;鄉鎮企業總產值5.93億元,比增18.5%;固定資產投資3047萬元;財政收入603.84萬元;農民人均收入6032元,比增16.8%。
2018年,杉洋鎮工農業總產值10.2億元,比增4.5%;其中農業總產值3.4億元,比增4.2%;工業總產值6.8億元,比增5.1%;固定資產投資9000萬元;財政收入1395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比增10.2%。

文化


杉洋鎮昔稱三陽、藍田,以“遍地多杉木”易名杉洋。宋代設巡檢司,理學家朱熹曾流寓藍田書院講學;明弘治年間築有城牆。剪紙、抬閣、舞龍等民間傳統藝術素負盛名,全省七大拳種之一的龍樁拳即發源於此地。
杉洋境內有保存較完好的明清代古民居198幢,是閩東民居居住最為集中的村落,也是明清時期古田縣除縣城之外的唯一一座城池。

交通


杉洋鎮交通便捷,省道304線古寧公路橫貫境內,縣道杉善公路縱穿南北。
杉洋鎮
杉洋鎮

社會


教育

1990年,杉洋鎮有初級中學2所、小學62所。
扶貧攻堅
2018年,杉洋鎮全鎮141戶466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全部脫貧,完成11戶41人造福工程易地扶貧搬遷,投入扶貧專項資金37萬元,累計發放小額信貸78戶362萬元,幫助52戶貧困戶實施產業增收項目52個。
基礎設施
2018年,杉洋鎮市縣重點建設項目共7項,完成投資4150萬元。總投資1.39億元的月頭山220KV輸變電工程已累計完成投資6000萬元,投資4000萬元的月頭山220KV變電站110KV送出工程現已基本完成塔基建設;總投資2810萬元的縣道YX901湄善線(舊省道)寧古交界至寶橋段及嶺頭塘至杉洋村段路面改造項目啟動建設;投資235萬元完成寧古路杉洋鎮區連接線拓寬改造工程;投資270萬元完成夏庄橋危橋改造提升;投資200萬元完成255畝鄉村生態景觀林項目建設;投資182萬完成龍舞溪溪門村防洪堤項目;投資900萬元的環大白溪旅遊公路控制性工程—馬鞍頭大橋完成基座建設。
環境保護
2018年,杉洋鎮復墾養豬場面積達3.32萬平方米;全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達到95%以上,龍舞溪、里洋溪、東雙溪等小流域劣五類水體全面消除;年度完成植樹造林1200畝,建設森林防火帶2700畝,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755.1畝。
人民生活
2018年,杉洋鎮完成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任務,參保率達99%;全年新調整補充納入低保五保戶15戶31人,共發放補助資金323萬元;發放社會臨時救助金9.06萬元,發放各類救災資金、慰問金53.6萬元。

旅遊


歷史遺跡

杉洋鎮有鳳林寺遺址、《龍井》題刻、朱熹墨跡、林朝聘墓陰銘及藍田八景、文昌閣、禪林祠、三井龍潭等景點。

著名建築

文昌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宋建隆年間(960年-963年),整體建築為正方形,座西向東,南北寬28米,進深30米,由U型迴廊、天井、六角三層塔等構成,同時供奉孔子、關羽和朱熹三人。
藍田書院:始建於宋代,是八閩最早的書院之一,理學大師朱熹曾兩度教學於此,1976年遭遇大火被毀,僅留下石壁上的“藍田書院”朱熹真跡四字。2010年,啟動藍田書院重建工程。於2012年11月正式完工。
蟬林祠:古田縣首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杉洋余氏宗祠,原名仙岩寺,歷代有重修,嘉慶十八年(1813年)改為“蟬林祠”,取蟬林科甲之意。現存建築為清咸豐二年(1852年)至同治五年(1866年)年間拓建,1982年-1987年又陸續修葺。主建築坐東北朝西南,前後四進,依次為門埕、狀元坊、儀門、大廳、祖廳,總佔地面積達3300多平方米。
天一堂:建於民國初年,屬歐式風格建築,由當時的教會所建。
鳳林祠: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杉洋李氏宗祠,建於唐天祐二年,位於杉洋鎮夏庄村鳳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