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韌帶骨化症
黃韌帶骨化症
黃韌帶骨化症是指脊柱的黃韌帶病理性骨化。全脊柱黃韌帶附著的部位均可發生黃韌帶骨化,好發部位在胸椎,是引起胸椎椎管狹窄並導致脊髓受壓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多發生在東方人種。黃韌帶骨化症的發生與局部力學因素、代謝異常、家族遺傳等有關。患者早期可無任何癥狀,但椎管矢狀徑發育性狹小者易出現脊髓受壓征,表現為下肢感覺障礙、運動障礙及排尿、排便障礙。主要治療方法為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黃韌帶骨化症可導致脊髓受壓,病情嚴重者可併發截癱及排尿、排便障礙。黃韌帶骨化症經手術治療后可獲得比較好的療效。
● 骨科
● 局部力學因素。
● 代謝異常。
● 家族遺傳。
● 在早期,椎管矢狀徑較寬者可無任何癥狀;但椎管矢狀徑發育性狹小者則易出現脊髓受壓征。
● 感覺障礙:最早出現,主要因致壓物來自椎管後方之故,其嚴重程度及範圍與病變的程度及病程成正比,與椎管矢狀徑大小則成反比。
● 運動障礙:多在感覺障礙之後2~3個月出現,以下肢肌張力增高、易跌倒、無力及持物易落等為早發癥狀,嚴重者可發生癱瘓。
● 椎節局部癥狀:常不明顯,少數病例可有頸痛、胸痛、腰痛,可伴有活動受限、仰伸時誘發或加重麻木等感覺障礙癥狀。
● 確診黃韌帶骨化症需要做的檢查有X線檢查、CT檢查、MRI檢查及電生理檢查等。
● X線檢查:有助於判斷病變的部位、範圍,周圍組織受損情況。
● CT檢查:可清晰地顯示骨化的黃韌帶的形態及部位,較X線檢查為清晰。
● MRI檢查:有助於診斷,尤其是對病變涉及神經者,應常規行MRI檢查。
● 電生理檢查:對合併有脊髓受壓癥狀者,可酌情選用誘發電位或肌電圖測定,不僅可作為輔助診斷的依據,而且有利於除外脊髓本身的病變。
● 醫生診斷黃韌帶骨化症依據臨床表現,X線檢查、CT檢查、MRI檢查及電生理檢查。
● X線檢查:於側位及斜位片上可顯示骨化(鈣化)的黃韌帶,以頸5~6,頸4~5及胸段為多見。腰椎處由於骨骼肥厚且緻密,常難以顯示,在嚴重者可發現骨化的黃韌帶向椎管內突入,此種病例大多合併椎管狹窄症、頸椎病或胸、腰椎其他病變,因而於X線平片上尚可發現椎體與椎管矢狀徑比值及椎管矢狀徑絕對值均小於正常。
● CT檢查:可清晰地顯示骨化的黃韌帶的形態及部位。
● MRI檢查:根據核磁明確是否神經受損。
● 電生理檢查:對合併有脊髓受壓癥狀者,除外脊髓本身的病變。
● 本病應與椎管內佔位性病變、脊髓空洞症等疾病鑒別。
● 僅通過癥狀表現不易區別,需到醫院就診,請醫生檢查和診斷。
● 醫生主要通過影像學檢查、電生理檢查等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 黃韌帶骨化症的治療原則為癥狀輕微或無脊髓壓迫癥狀者採用非手術治療;對伴有脊髓受壓癥狀,且已影響工作、生活,經非手術治療無效者,應及早實施手術。
● 主要適用於癥狀較輕、發病早期者。
● 藥物治療可採用注射消炎鎮痛、神經營養藥物,有一定的療效。
● 康復訓練,常用的有理療、功能鍛煉等。
● 對伴有脊髓受壓癥狀,且已影響工作、生活,經非手術療法無效者,應及早實施手術。
● 對單純因本病所致者,行後路單純性黃韌帶切除、椎管成形術或椎管後壁切除術等均可獲得療效。具體選擇何種術式需依據病情而定。
● 黃韌帶骨化症可導致脊髓受壓,病情嚴重者可併發截癱及排尿、排便障礙。
● 對已有脊髓受壓癥狀者,可行黃韌帶、椎管後壁切除減壓術,可獲得比較好的療效。
● 對受累的關節應加以保護,降低關節負荷。
● 減輕體重,注意休息,避免長時間負重和不良的姿勢,使用手杖、步行器等。
● 平時對受累關節注意保暖,可以用熱水袋、熱毛巾等熱敷,夏天儘可能避免空調、電扇直接對關節吹風。
● 適當鍛煉對保護和改善關節活動,緩解疼痛有很大的幫助。有益的鍛煉方式包括:游泳、散步、太極拳、慢跑、騎腳踏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