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愛情心理學的結果 展開
- 男女戀愛中的心理現象及發展科學
- 美國莎倫·布雷姆所著圖書
- 張超美所著圖書
- 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圖書
- 作家出版社出版圖書
愛情心理學
男女戀愛中的心理現象及發展科學
愛情心理學是研究男女戀愛中的心理現象及其發生與發展規律的科學,即探討男女在戀愛、婚姻中,愛情的獲得及穩固的心理規律,包括戀愛心理和婚姻心理兩部分。
愛情心理學的具體研究:穩固愛情的心理規律;男女相愛的心理奧秘;求愛及擇偶心理;“初戀”心理;愛情挫折心理及婚後各階段的愛情發展之心理特點等等。它是一門應用心理學。愛情不僅受社會、思想倫理等因素影響,也受許多複雜心理因素的制約。掌握好愛情中的心理問題,將會使愛情甜蜜、美滿。但是理論存在的意義是提供我們理解問題的方向,請不要忽略理論和實際的差距,當愛情可以解釋,未必是好事。愛註定被傷。愛是恨,恨是愛,愛恨為仇,不要輕易與愛與恨!
愛情,這個人類古老而又新鮮的話題,彷彿是一個人類永遠都無法揭開的迷。說到愛情幾乎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它是人類最高級的一種情感。談到愛情,自然延伸到男人、女人、婚姻三個方面。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水與火的纏綿是愛情神話的起源。上帝創造了亞當和夏娃,她們生活在美麗而又浪漫的伊甸園裡,然而,野果的誘惑和蛇的呼喚,似乎註定了今天的男人和女人在追尋愛情這朵玫瑰的芬芳的同時承受著被刺的痛苦。
如果把愛情看作一枚硬幣,則一面是男人,另一面可是女人。她們很複雜,誰也離不開誰,而且誰都不是能夠一眼看穿對方。愛情的定義是時代的產物,而今天這個時代,社會將愛情視為婚姻的基礎。在原始社會,所謂的婚姻關係只是一種生存所需要的“家庭”單位,此時‘愛情“也就無足輕重。原始社會的語言中也沒有“愛情”這個詞,結夥同行生兒育女通常比獨居更有利於生存。公元前5世紀,哲學家柏拉圖論述了愛情是人類最高的美的,包括精神,智慧和性。但他指出婚姻與愛情無關,只為繁殖後代。中世紀后的歐洲,貴族社會裡逐漸產生一種熱情、理想上不能實現的、對婚姻之外的愛的追求。當時的婚姻仍然為政治和經濟的目的所安排。到了隨後的幾個世紀里,追逐愛的理想由上層社會散布到中下層社會。此時一些平民不願意其愛情因私通而被報復,逐漸發展到從對愛的追求到結婚的誓言。這時人們就開始期盼愛情不僅產生在追求和熱戀的階段,還能延續到婚姻里。人們開始相信由愛情導致的婚姻更為實際合理。蘇利文指出“當另一個異性的滿足和安全變得和自己的滿足和安全一樣重要時,愛情就存在了。”而弗魯姆說“成熟的愛是保全個體的個性、整體性的結合,相愛雙方融合為一體,但仍為二體。綜合各方面因素,現代社會條件下愛情的定義包括:是在男女之間產生的;實在個體心理達到相對成熟時產生的;個體在生理上被喚醒,包括性慾和性感;是一種對異性產生的具有浪漫色彩的高級感情,其中包括認知成分。愛情是人類各種感情中最複雜、最微秒、多矛盾的統一。男性重行動,女性重感情;男性習慣抽象觀念,女性習慣感性直覺。其實男人女人就像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男人有其可歌可泣的優點,同時也有可鄙可恥的劣根;女人有可愛可親的長處,同時也有可氣可惱的頑習。也正因為如此才演繹出版本各異的現代都市愛情。
愛情心理學相關書籍
一般認為:這是一種建立在性慾基礎上的,男女雙方在交往過程中產生的高尚情感。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建立在性慾之上,對異性具有傾慕、珍惜之情的情愛;另一是由異性間所產生的依戀及理想、情操、個性追求等複雜因素混合升華而成的情愛。
從 佛法出世間法看,愛情應屬於有染污的 貪愛,是 欲界貪愛( “欲貪”)中最基本、最強烈的。中國的儒家說,食色性也,人之大欲存也。
愛之所以成為有害的 貪愛,根子並不在“愛”而在“貪”——以妄認的自我和我所為中心的 佔有慾,亦即私慾。
愛情、婚姻關係中處理的種種失敗、種種問題,終歸以 自私為病根。慈悲、平等、無私利他,乃轉化貪愛,處理好 愛情、婚姻關係的 關鍵。
愛情是性愛與情愛的結合,缺乏性愛的愛情是畸形的;只有性慾的滿足,沒有感情的升華,也無法產生真正的愛情。同時,愛情是在男女雙向交往中產生的,那種一方有情而另一方無意的情感是愛情之外的事。
相愛的男女,都渴望自己的愛情美滿。要獲得美滿的愛情,應具備以下心理條件:
其一:不痴情,不咄咄逼人,不公開表現自己的愛情佔有慾,能充分尊重對方。美滿的愛情,要求人把愛情只當作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在開拓與領略自己人生的同時,重視對方,不干涉對方的活動,但又不是漠不關心。要為雙方的個人自由留有充分餘地;
其二:將愛情給予對方,比向對方索取愛情時,自己更感歡欣,並以對方的幸福為滿足。即是要有無私精神;
其三:美滿的愛情是彼此雙方獨立個性的結合。即戀愛雙方不作為對方的依附而存在,而是讓雙方都有發展自己個性的餘地;
其四:尋找和珍惜雙方心理上的共鳴。美滿的愛情在於精神上的和諧,心靈上的溝通。
愛情心理學與愛情倫理的差異 摘自 曹菁《愛情信仰論》
解釋:愛情心理學是研究愛情情感的規律。但愛情倫理是具有倫理的特徵,其中包括超越性的部分,比如愛情倫理關係的超越性存在。
愛情與婚姻做比較的謎團
解釋:婚姻是關係,倫理關係。愛情情感與婚姻倫理關係不能做比較,只有愛情倫理關係與婚姻倫理關係可以做比較。
這就好像汽車與汽車可以比較,汽油和汽車不能比較的概念是一樣的。
兩性相愛的奧秘
人的潛意識在擇偶中起著重要作用。從童年起,我們就開始認識和接觸異性,對異性產生好感,並把引起好感的某些異性形象潛藏在潛意識裡,形成偶像。但性偶像的集中形成是青年期。這時,隨性意識的發展,性文化的全面輸入,產生強烈的性慾。於是,在潛意識裡,將日常生活、電影、電視、畫報、小說中所認識、所接觸到的許多零散、多樣的異性形象進行綜合,形成一個朦朦朧朧的模糊形象,作為性想象的對象,抑壓在潛意識裡。它往往飄忽不定,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
正是潛意識裡潛藏著各因素揉合而成的異性偶像,使你在茫茫人海中會選擇他(她),而不是別人,當遇到某一異性,你會馬上被他(她)吸引住,併產生愛情,這是因為對方的某一形象突然喚醒你潛意識中的偶像,於是就有一見鍾情,有似曾相識之感。
在兩性交往中,個體的外表形象是引起異性好感併產生愛的首要因素。因為外表形象最易被人感知,外表形象和要求的異性,不僅會使人體驗到生理上的快感,而且讓人享受到精神上的愉悅。性吸引力的形成在於外表形象,它是以外在美、氣質美和性感三方面吸引異性。
外在美表現在體形、五官、皮膚、毛髮、風度上,其中性感、氣質美等風度尤具吸引力。
性感,是啟動性親近的心理體驗。它是美感中與性有密切關係的表徵,能給異性以集中、強烈的感受。女性的性感表現在眼、唇、四肢及女性的第二性徵上;男性的性感集中在軀體,如肌肉和眼神上。
氣質美,是指寓於兩性中,能使對方相容併產生好感之心理特點。它由力感、柔感、智感構成,通過外表,言談舉止表現出來。平時所說的“風韻猶存”,就是性氣質的美感。
兩性間的氣質吸引,正是一方的氣質表徵滿足了對方潛在的心理慾望。對異性讚不絕口,並非對方長相好,而是因為對方的氣質正是自己的心理潛在模式的再現,如她柔弱,一直崇拜並追求剛毅的氣質,而他恰恰表現出雄健和粗獷,她就說他氣質好,他粗放,希望遇到柔情的姑娘,而她正好在言行中表現出溫柔與多情,他會被她的氣質吸引而相愛。
性吸引力是由外在美、氣質美,性感合成影響的。氣質美是性吸引力的核心,外在美是基礎,性感是催化劑。兩性相吸主要在於氣質。
性吸引力並非千人一面。它因人的個性,修養、理想模式的不同而不同。
許多人並不具性吸引力,但仍有異性選擇,並深深愛著她(他)。這是因為,在兩性交往中,隨著交往的深入,對方的內在美--誠實、剛強、理想遠大、品格高尚,能力強等品質被相戀的一方認識。這時,內在美會彌補、掩蓋外表形象的不足,平平的相貌可以完善起來,使人覺得很美。人們因此選擇並深愛著他(她),即“情人眼裡出西施”。在心理學上稱為“審美錯覺”。
審美錯覺是對審美對象深入體驗之後而產生意象形態的變化。人的相貌是天生的,但作為審美形態,會隨人的情感變化而變化。此時,行為與心靈的美與丑,足以改變你對自然面貌的看法。當你從對方的言談、舉止中體驗著內在的美好心靈時,美會隨之產生,其自然相貌在你眼中會變得格外美麗。由此可知,影響戀人擇偶的決定因素還在於對方的思想、道德、個性等內在因素。
在我們的愛情過程中,總會有一些有趣的現象,這些現象都可以通過心理學效應得到解釋。如“為何初戀最難忘”、“為什麼愛情受到的挫折越多,感情越深”、“為什麼會網戀”等等,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看一下吧!
1.第一次見面最重要:首因效應
初次見面真的很重要,首因效應說的是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著主導地位的效應。
2.愛情受到的挫折越多,感情越深: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莎士比亞的經典名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羅密歐與朱麗葉相愛,但由於雙方世仇,他們的愛情遭到了極力阻礙。但壓迫並沒有使他們分手,反而使他們愛得更深,直到殉情。這樣的現象我們叫它“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所謂“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就是當出現干擾戀愛雙方愛情關係的外在力量時,戀愛雙方的情感反而會加強,戀愛關係也因此更加牢固。
3.為什麼會網戀:投射效應
投射效應是指以己度人,認為自己具有某種特性,他人也一定會有與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的一種認知障礙。即在人際認知過程中,人們常常假設他人與自己具有相同的屬性、愛好或傾向等,常常認為別人理所當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
4.心動並不一定就會是真愛:弔橋效應
當一個人提心弔膽的走過弔橋的一瞬間,抬頭髮現了一個異性,這是最容易產生感情的情形,因為弔橋上提心弔膽引起的心跳加速,會被人誤以為是看見了命中注定的另一半而產生的反應。就像為什麼英雄救美後為什麼美女最後會愛上那個救她的英雄一樣。
5.喜新厭舊:古烈治效應
古烈治效應說明了男女思維的差異,男女都有自己思考問題的角度。後來它就成了男人見異思遷喜新厭舊(或淡舊)的著名心理學效應了。心理學家把雄性的見異思遷傾向稱為“古烈治效應”。這一效應在任何哺乳動物身上都被實驗證明了,人為高等動物,不可避免的殘留著這一效應的痕迹。男性在心理上有喜新厭舊的傾向也不是什麼人格缺陷,而是有著深刻的生理的、心理的基礎。但人有良知、有道德,靠這些東西才使人最終脫離了動物界。
6.初戀最難忘:契可尼效應
心中最懵懂最青澀也是最刻骨銘心的,那種小曖昧和情竇初開的懵懵懂懂的愛情讓人懷戀。西方心理學家契可尼做了許多有趣的試驗,發現一般人對已完成了的、已有結果的事情極易忘懷,而對中斷了的、未完成的、未達目標的事情卻總是記憶猶新。這種現象被稱為“契可尼效應”。
7.日久生情:多看效應
20世紀60年代,心理學家查榮茨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向參加實驗的人出示一些人的照片,讓他們觀看。有些照片出現了二十幾次,有的出現十幾次,而有的則只出現了一兩次。之後,請看照片的人評價他們對照片的喜愛程度。結果發現,參加實驗的人看到某張照片的次數越多,就越喜歡這張照片。他們更喜歡那些看過二十幾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只看過幾次的新鮮照片。也就是說,看的次數增加了喜歡的程度。
8.為什麼會愛上大齡的他/她:戀母-戀父情緒
姐弟戀已經不稀奇,但是有的人喜歡的對象卻是自己父母般年紀的人,這種戀母或者戀父情結也很普遍。戀母和弒父都是俄狄浦斯,他不認識自己的父母,在一場比賽中失手殺死了父親,又娶了自己的母親,後來知道真相了,承受不了心中痛苦,就自殺了。心理學用來比喻有戀母情結的人,有跟父親作對以競爭母親的傾向,同時又因為道德倫理的壓力,而有自我毀滅以解除痛苦的傾向。
9.光線昏暗的地方更易產生戀情:黑暗效應
浪漫的西餐廳是很多人情侶約會的首選,因為在光線比較暗的場所,約會雙方彼此看不清對方表情,就很容易減少戒備感而產生安全感。在這種情況下,彼此產生親近的可能性就會遠遠高於光線比較亮的場所。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稱之為“黑暗效應”。
每個人的擇偶標準是不同的,但男女擇偶在心理上也存在著共同性。
男子擇偶定向和他在生理、心理上所佔的優勢相關。男子與女子不同的性差優勢,造成他的自強和自立心理,使他們在考慮婚姻時,在潛意識裡把女子放於附屬地位。他們覺得自己有把握創造身外之物,認為女子只要吸引我就行,並不注重女子的社會條件,所以,男子往往願與迷醉自己的女子戀愛。女子形體方面的吸引力在男性擇偶中尤為重要,男子更多使用性吸引標準,常把女子的形體魅力放在第一位。
男子擇偶另一特點,是把女性的優美性情放在十分重要地位,都希望自己的愛人溫柔賢惠。因為男子認為,女子的天然性情是婚姻的生活現實性和感情穩定性的基礎,是締結良緣的可靠保證,他們認為賢惠溫柔不僅是男子的感情需要,更重要的是生活的需要。
美貌本來是天生的,但許多男子把愛情與美貌連在一起,從而使某些女子滋長了盲目的驕傲。於是美貌有時與輕浮淺薄相伴而生,染上世俗的惡習。因此,真正成熟的男子,他的擇偶常把女性的內在美放在至關重要地位。
女子的擇偶定向明顯不同於男子,兩者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這首先是由於性差的不同造成她們的依賴性,把婚姻生活作為一種“託附”,要求對方要有堅實的依靠感。其次,男子的情慾尤具衝動性與不穩定性,這對家庭的穩定產生不利因素。這樣,男子的思想道德對女子的選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而,擇偶時她們很慎重,都希望有忠誠的愛人與安定寧靜的家庭,女子擇偶常從婚姻及未來的角度考慮,衡量雙方的關係比較現實,多數女子不能離開成家立業這一戀愛目的來設想對男子的愛,對兩性間的感情度要求甚嚴,喜歡的並不當作愛情,擇偶側重男子的內在美--思想、道德、生活能力,溫存體貼,也較注重男方的社會條件。
求愛是締結良緣的樞紐,新穎別緻的求愛,會給愛情生添上美妙的色彩。求愛有兩種形式:
(1)直露式求愛。毫無隱蔽、直接向對方表白愛。由於時局特殊,列寧就是以這種方式向克魯普斯卡婭求愛,他在信中寫道:“請你做我的妻子好嗎?”愛情具有隱曲性,為避免“直露”的生硬,應巧妙用智慧,使其新穎別緻,製造“懸念”,讓對方驚喜交集。馬克思就是選擇了明快而又機智的求愛方式:一次約會中,馬克思面露愁苦地說:“我愛上一個姑娘,準備結婚,不知她同意不?”燕妮大驚:“你有女朋友了?”“是的,認識很久了,這裡有她的照片。”燕妮顫抖地打開他遞給的小木匣,驚呆了--原來裡面放著一面鏡子,“照片”就是她自己了,她欣喜萬分地撲向馬克思。馬克思作了絕頂聰明的試探又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深摯感情。只有在戀人主觀上具備了穩操勝券的條件下,才能用這種方式。
(2)暗示式求愛。在不少情況下,戀人很難揣摩對方的心思,為了避免尷尬常採取試探性方式,轉彎抹角、間接婉轉表達自己的感情,這就是暗示式求愛。如:向所愛的人贈送“勿忘我”、“紅豆”。生活中更多的是通過語言暗示來求愛,如一個女子的求愛信是這樣寫的:“聽說你那邊有許多紅豆,你能給我捎一些來嗎?盼著你的迴音。”紅豆是愛情信物,這女子要的並非紅豆,而是紅豆所代表的愛情。她婉轉地表達了愛,同時試探著對方的感情。
寫求愛信是一種很好的求愛途徑。要使求愛成功,寫求愛信應注意三個問題:
(1)稱呼不能過於親昵,最好是直呼名字。
(2)要含蓄,含蓄的求愛,符合愛情的隱曲性,即有美感又易被人接受。
(3)要真誠。只有情真意切才會打動人心,若無真摯,華麗的詞句只是個謊言。求愛成功,雙雙便甜蜜地進入初戀期。初戀是愛情旅途的第一站,其成功與否影響著以後的愛情生活。
初戀的夏天!
一是迷醉期。這是被傾慕對象的形象,言行、品格、才能等肉體與精神的魅力深深吸引而迷醉的階段。此時,會出現一種被對象所吸引的近乎幻覺性的思念情緒,對方的形象時時在腦海中縈繞,併產生綜合效應。心靈戰慄恐慌、幻覺、羞澀、急盼等情緒重疊著佔據身心,使其陷入強烈而又無理智的恍惚中,有一種難以捉摸的親近欲與衝動。二是懷疑期。因為被戀人迷醉,拚命地在對方面前顯示自我,向她(他)進言,以微妙的眼神和動作來示意,引起對方注意。但他(她)對我有意嗎?看得起我嗎?對他(她)的愛的可能性疑慮不止。一方稍有不慎或可疑舉動,都會引起另一方的不安與煩惱。這其實是過敏性思維所致,往往自尋煩惱。三是非我期。當終於知道對方也在愛著自己的時候,就進入了“非我”期。相見時,很是激動,情感體驗強烈,常舉止失控,聲音顫抖、臉色緊張,沒有以前那種“鎮靜自若”的形象,不像平時的“我”了,故稱“非我”。這階段時間雖短,但很重要,在此可判斷出愛的深度與強烈性。
四是美化期。這時,戀者在心裡總是把對方融為一體,你我不分了。無論是學習、工作、生活還是穿戴等活動,常從對方角度考慮,一舉一動首先會想到:“她(他)會喜歡嗎?”以對方的苦為苦,樂為樂。對戀人的一切進行感情升華的審美效應,產生美化感:會不同程度地把對方理想化,戀人常常依照對方的價值尺度來改造自己,提高自己,塑造自己。
在初戀各個時期,雙方的感情活動強烈,概括起來有三個特點:
第一,單純性,初戀是第一次向異性敞開愛,感情往往單一,純真,只求與所愛的對象接觸、談心,在一起就滿足了,很少考慮感情之外的社會因素。愛情顯得不很成熟。第二,強烈性。初戀是愛情積聚的爆發,常出現強烈的親近欲與排山倒海的行為驅力。對愛情勇往直前地追求,但也因愛而排除正常情感與思維,出現異常行為。第三,持久性。初戀是人生的第一次情感經歷,單純專一,對心靈有強烈的震撼,因而,初戀對人的情感影響是曠日持久的,人們長存著初戀的感情記憶,並影響以後對愛情的認識與評價。許多人婚姻的不幸,都與初戀的失敗分不開。
單相思
單相思即單戀,是一方對另一方的一廂情願和熱愛為特點的畸形戀愛,甚至知道對方不愛自己還要一味追求。單相思往往會出現關注、親物、幻想、錯覺等心理傾向。單戀分無感單戀和有感單戀。無感單戀,是對方並不知道你在愛他(她)。常發生在性格內向的人身上,愛對方卻又覺得高不可攀,只好把感情深藏在心中,自我折磨著。對於無感單戀者,若是條件相當,不妨大膽地向對方表白你的愛,不必后怕,也可創造條件接觸對方,從中試探對方,也許對方會有意於你。可怕的是有感單戀,即對方明知你愛他(她),而他(她)根本不愛你。你把滿腔的熱情和愛奉獻給對方,遭到回絕,但你仍一往情深。它是一種嚴重的心理抑鬱,很是痛苦。失戀是指戀愛對象否認或中斷戀愛關係的行為給當事人的巨大挫折。失戀是一種獨特的挫折。它失去了對方的愛,而這種愛是其他感情不能代替的。失戀會產生孤獨感、虛無感及對愛的絕望感等心理體驗。若沒及時擺脫失戀的挫折,易導致自殺、報復或抑鬱。但更多的人會處於抑鬱狀態,表現為焦慮與冷漠。抑鬱持續過長,不僅影響生活,工作,甚至會出現精神病。
單相思、失戀的痛苦是深沉而劇烈的,它給工作、生活、學習帶來許多不良影響。
正確對待單相思與失戀,徹底擺脫由此帶來的痛苦,應當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端正認識。愛情是很重要的,但它畢竟不是生活的一切,人生更重要的是對理想,事業的追求。失戀並不意味人生的失敗或幸福的毀滅,何況還有以後的感情生活及別的追求,同時,也要知道,有戀愛必有失戀、也有單相思,你只是單戀者、失戀者中的一員,不必加大自己的不幸,隨著時間的推移,你還會找到稱心的戀人。倒是應趁此反省一番遭挫折的緣由,並從中獲得啟迪。
(2)適當宣洩。若把單相思、失戀的痛苦、憂傷悶在心中,勢必引起不良後果,找你的朋友、家人宣洩你心中的怨恨、不滿、苦惱,朋友,家人的安慰會淡化對方在你心中的地位。
(3)自我安慰。一種是“酸葡萄”型。即“吃不到葡萄,就說它是酸的”,否定對方的好處,儘力尋找對方的缺點,以冷卻心中的熱情,如“她長得並不好看”等等方式來獲得心裡的平衡。另一是“甜檸檬”型。把境況的好處擴大化,以求得安慰。如“還好沒和她戀愛,否則現在會……”。
(4)積極轉移。一是環境轉移,儘可能離你痴心所愛的人遠一點,眼不見為好,空間距離的變大會使感情淡忘。21歲的恩格斯失戀了,他就去登阿爾卑斯山,向大山訴說痛苦,很快就達到心理的平衡。二是感情轉移,對方不愛你,就別在為對方而痛苦了,把感情轉移到別的事物上,如轉到工作,幫助別人上。但失戀者切忌馬上戀愛別的對象,因為失戀時,很急於擺脫痛苦,此時渴求感情寄託,往往感情用事,很可能導致不當的選擇,而造成另一次愛情的失敗。
(5)力求升華。把時間,精力放到事業、學業上,力求用事業、學業的成功實現自身價值,獲得心理的快慰,促使感情升華,其實,升華也是一種轉移,是一種更高層次,更有價值的轉移。
許多女孩子都有諸如此類的經歷,一個男人開始對自己表示好感,並且關係似乎在不斷深入,但總是到了一定程度便無法前進,甚至莫名擱淺,無疾而終。如果當事人性格懦弱,這段關係便永遠成為了歷史懸案,如果當事人喜歡清楚,打破砂鍋問到底,男人多半也是一臉無辜,說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話,依然不知所云。
其實這在很多時候都不是女孩子的錯,而是男人的心理問題,而這些善良的女孩子很容易成為了男人心理波動期最無辜的犧牲品。
下面從心理層面剖析這些只想曖昧的男人的心理,希望能夠給女孩子們一些幫助。
原理闡述:心理學中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變態心理學,是研究隱意識和潛意識的方面。
在變態心理學中有一條著名的原理,幾乎可以貫穿於各個派系之中,這便是,動作起源於想象,而不是意志。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你把兩隻手插起來,然後很認真的想象兩隻手無法分開,這時你把兩隻手向兩邊拉,但你會發現自己的手就像被粘住一樣,根本不想做出抽離動作,如果你用很大力氣完成抽離動作,心理也會覺得不暢快。
專想曖昧的男人其實就是這樣的心理,他們多半在自己的世界里感情受挫,所以不由自主的開始美好戀情的想象,在很湊巧的時間遇到了你,便開始在你的身上發揮自己的想象成分,表現出一副要和你發生感情的姿態。其實這是他們潛意識的渴望,可能真實的對象並不是你,但在你身上他卻可以輕易得到想象力的滿足。
然而當關係進展到了一定程度,男人最初的想象力幾乎用盡,他們便明白過來,此時意志開始發揮作用,他們便抽身離去。其實和你在一起的時候,他們多半的感情是心理上的假象和錯覺,可能他們自己也並不十分明白為什麼突然間對你失去感覺,所以縱然追問,也是弄不清所以然。你就這樣不明不白的做了男人想象力的犧牲品。
一個人從小成長的背景,常會深深地影響他日後被什麼樣的人吸引,以及日後親密關係的建立與維護。不管曾經受過多少傷,當愛情來臨時,就是最好的醫治和療傷機會,從深度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天下最好的治療者是自己的愛人。但是,因為信任、不設防,所以在愛情中也是傷上加傷最危險的時候。當人的感情被觸動時,就進入了一個非理性的潛意識過程;愛情關係其實很像母親與嬰孩的關係,彼此戀慕、含情對視,都想把最好的獻給對方,不在一起時會焦慮、不安,彷彿“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唯有在戀愛中,人的二個基本心理需求可以同時得滿足∶
一是無條件被人接納,二是在所愛的人心中居首位,特別心裡愈空虛或愈不成熟的人,愈容易依賴對方來支撐你脆弱的自我價值感。不知不覺地,期望對方能隨時隨地無條件接納你、隨時隨地把你擺在第一位;心理愈沒有安全感的人,日後對伴侶的要求愈是加倍;過去受的傷,要從現在愛的關係中加倍討回。例如過去在家中被忽視的,會不知不覺地要求伴侶不斷給你注意力;過去被管得太厲害的,會要求伴侶信任你,給你空間。彼此互許終身之後,你會覺得∶為什麼我所要的,你卻不給我?在愛情中的人,心理上往往退化回到嬰孩時期-我有什麼需要,不用開口,爸媽就應該知道,而得到照顧最好的辦法就是哭鬧,但在成人的世界中用哭鬧,處罰對方,強求他來滿足你心理需求的方式,是行不通的。深度心理學中有幾個重要的概念,可以幫助我們在剪不斷,理還亂之錯綜複雜的愛情關係中,找出一些頭緒,讓我們在分析處理問題時,掌握較正確的方向。
愛的歷程
人的心理需求很多,就像照相機有廣角及望遠鏡頭,用望遠鏡頭對準某一對象時,此對象變大,而其它對象就變成模糊的背景。這就像肚子餓時去市場買東西會買得特別多,因為你的需求(食物)被放大;可是當你吃飽后,需求又不一樣了。食物像被廣角鏡頭溶回背景中,但吃飽后你口渴了,這口渴的需求又像被望遠鏡頭放大了一般,其它需求都變得不重要,而你把所有注意力放到這個新的對象,新的需求上,直到它得到滿足,才重新溶回背景之中。起初,你也許期望一個慈父般的伴侶,但當你被照顧、被關注的需求滿足后,你很可能產生一個新的心理需求,開始要求獨立、自主。人是會成長會改變的,衝突於是產生。我們剛開始從愛情關係中可以得到滿足,但因為我們的心理需求會隨人生情況而改變,所以,兩人結婚以後還要不斷適應,不斷學習才好。
造成情人間強烈吸引的原因之一,是“The Quest To Be Whole”-“完整之我”的追尋。
按照心理學大師榮格的理論,每個人都身具“顯性”與“隱性”(或稱“影子”)人格。換言之,每人除了表現外在眾人所見之“顯性人格”外,還有個正好相反,潛藏心底的“影子人格”。例如,“分析型”者的影子人格是“感覺型”。通常,“分析型”者著重邏輯思考與客觀評斷,但是當他在強調與表現“理性”時,便不知不覺地把自己細膩多情“感性”部分的人格,壓抑到潛意識深處,變成隱性的“影子人格”。
“顯性人格”的形成與先天因素有極大的關係,但也受到後天因素的影響。例如,男性成長過程中,多被要求“喜怒不形於色”,“好漢打落牙和血吞”,他人格中多情易感的部分便被深深壓抑到潛意識中變成“影子人格”。
當先天人格成分中“陽剛”“分析”特性較強的男孩去念理工,畢業后又在要求一絲不苟,毫無變通的環境中工作(例如美國Food and DrugAdministration);而身具“陰柔”“感性”特質的女孩去念人文,學成后又在文藝界工作,此時男女先天加上後天的差異就變得更大了。
急驚風與慢郎中
上帝是最有幽默感的,就像他在自然界中創造磁鐵“異性相吸”的現象,研究人間愛情關係時,我們也常見“急驚風”與“慢郎中”,“外向”者與“內向”者,“活潑的”與“穩重的”,“分析型”與“感性型”之間,彼此強烈相吸的現象。
當一個人遇見一位身具自己“影子人格”的異性時,心中常會有歡喜雀躍的感覺,因為對方彰顯出自己所缺乏(或已被潛抑,消逝了)的人格特質。例如,當“分析型”的男性與“感性型”的女性相遇時,彼此常會充滿新鮮歡愉。她豐盈流暢的情意,往往會挑動他長久壓抑心底感性部分的人格。與她在一起時,他那被深埋陰暗地窖的“影子人格”開始見到陽光,感受一股從外注入,活潑新鮮的生命力,使他深受吸引,覺得自己好似脫胎換骨一般,受桎梏的心靈,頓時得以自由釋放。這個異性相吸,彼此各得一線生命契機,使自己塵封枯萎的“影子人格”重見天日,得到露水滋潤,與自己“顯性人格”整合,發展出一個較完全,較成熟人格之過程,我把它稱為“完整之我”的追尋。人要發展出一個“完整之我”是個非常艱巨,要付上慘痛代價的過程,所以慈愛又幽默的上帝就讓這些異性相吸,一見鍾情的男女在蜜月期中,先預嘗了愛情天堂的甜蜜滋味,然後才讓他們閉著眼睛心甘情願地進入“磨合期”,在艱苦的“曠野”之中,讓兩人彼此在個性上“鐵杵磨成繡花針”,繼續發展“完整之我”。
在磨合期中,過去對方最吸引你的特質,現在卻成為讓你最受不了之處。過去你欣賞他的沉靜,理智,卻是沉默愚昧,不解風情。過去愛他的自信果斷給你安全感,卻成了自我中心,事事都要主宰。如果正好相反,過去女方愛上的是他的細膩溫柔,那麼進入磨合期中,她很可能就要抱怨他缺乏男子氣概。同理,如果過去男方被她的情感豐盈,活潑伶俐所吸引,就巴不得她停止“歇斯底里”,嘮叨不停。在蜜月期中,人人都以為找到了完美的夢中人,在磨合期中卻發覺自己過去瞎了眼才會愛上這個對象。
在磨合期中,我們都想努力改造對方,要對方變得完美,像自己心中所訂之“理想形象”(Imago)一樣,這是親密關係中痛苦最大的來源。
愛情心理學
舉個例子來說,有對夫妻,太太是“組織型”,非常有條理,先生卻是“瀟灑型”,凡事大而化之,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當初兩人相識時,太太欣賞先生輕鬆自在,平穩幽默,好像天下沒有甚麼事能讓他驚慌失措。太太因成長於一個父母要求完美的家庭,常被對自己過高的期許壓得喘不過氣來。剛交往時,緊張兮兮的她只要跟他在一起,就覺得有安全感,可以放鬆下來。而先生從沒遇見過一個女孩子這麼有條不紊,做每件事的效率都不知比他高出幾倍,因而對她欣賞得不得了。婚後問題來了,太太愈有條理,先生愈亂,太太愈要糾正,先生就愈胡塗。例如,先生每次連自己皮夾放哪裡都不知道,而太太愈受不了,愈要他收好,先生就愈不去留意,愈常丟三忘四,造成一個惡性循環。要處理這類惡性互動的關鍵,往往在於“過度負責”(Over-functioning)的一方在對方犯錯或達不到自己標準時要學會去面對,忍受自己內心的焦慮,讓對方為自己行為的後果負責。果真,先生這個毛病一直不改,直到有一天她痛下決心不再管這事。先生出差到機場時,竟找不到機票,這下不但要自掏腰包,還要付高好幾倍的價錢,結果連這平日毫不在乎的先生都心痛了。這次教訓之後,先生才開始警惕,慢慢有了改變。
持恆的親密感
夫妻間有許多這類微妙的互動,處理這類你進我退,不斷重複,難以改變的“親密之舞”(Dance of Intimacy)時,一定要尋求智能來改善。
1.排斥效應
這種情況經常在感情經歷不豐富的人身上發生,正是這種對立的態度,反而能夠認識到對方的優點,增進雙方的感情。就好比在只認識到對方缺點的時候,發現對方的優點,這些優點才會被真正注意到。相反,在兩人感情一帆風順的時候卻突然發現對方的缺點,這反而更難以讓人接受。
2.染色效應
就是我們常說的“情人眼裡出西施”,一旦你愛上某個人,那個人在你眼中就會變得完美無缺,這時你是無法發現他的缺點的,也會因此而產生配不上他的自卑心理,更有甚者會失去自我,唯命是從,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戀愛中的人智商為零”。要知道人無完人,不存在缺點的人是不存在的。
3.振奮效應
越是對自己愛的人刻骨銘心,就越是會奮發圖強、努力向上、積極表現自我,為的是能夠得到對方的青睞。
4.逆向效應
是在戀愛中出現的排他、嫉妒等心理。有的人還有極強的佔有慾,甚至戀愛不成而反目成仇、由愛生恨,這些都是愛情的逆向轉化,如果出現這些情況,我們就要進行適當的自我調節,還可以到心理醫生那裡尋求幫助。
愛情的現象可以去理解、可以去描寫、可以去解釋、可以去研究…但愛情的美只能在感動中得以體會,那是一個充滿了想象與超脫現實的生命經驗。為什麼一個人可以那樣的去愛另一個人?在心理學的眼中,有著各式各樣的愛情理論,主要有兩類範疇:社會的和人格的。以下是心理學上常見的愛情理論,在這裡我們先介紹社會心理學家的愛情理論。
Rubin(1970)開始將愛情定義成對某一特定的他人所持有的一種態度之後,使得愛情得以併入人際吸引之社會心理學主流內,並能使用一般測量方法研究愛情。
他假設愛情是可以被測量的獨立概念,可視為一個人對特定他人的多面性態度,他從文藝著作、普通常識及人際吸引之文獻資料中,尋找擬定敘述感情的題目,經過項目分析、信度、效度考驗而建立愛情量表(love scale)和喜歡量表(liking scale),他發現愛情與喜歡有質的差別,而其愛情量表中包含三種成分:
1.親和和依賴需求。
2.欲幫助對方的傾向。
3.排他性與獨佔性。
加拿大社會學家John Alan Lee(1973)經由文獻收集及調查訪談兩階段的研究,將男女之間的愛情分成六種形態∶
情慾之愛(eros)、遊戲之愛(ludus)、友誼之愛(storge)、依附之愛(mania)、現實之愛(pragama)及利他之愛(agape)。
所謂的“情慾之愛”建立在理想化的外在美,並且是羅曼蒂克、激情的愛情;
遊戲之愛:視愛情視一場讓異性青睞的遊戲,並不會將真實的情感投入,常更換對象,且重視的是過程而非結果
友誼之愛:是指如青梅竹馬般的感情,是一種細水長流型、穩定的愛
依附之愛者對於情感的需求非常大
現實之愛者則是會考慮對方的現實條件,以期讓自己的酬賞增加且減少付出的成本的愛情;
利他之愛者則帶著一種犧牲、奉獻的態度,追求愛情且不求對方回報。
承接Rubin將愛情視為態度的方向,有些研究者編製愛情態度量表來驗證Lee的愛情類型理論,研究結果發現的確有六個向度,因此驗證了Lee的理論。此量表有六個分量表,分別代表不同的愛情類型,每個分量表各有七題,總共有四十二題,采五點量表的反應方式回答對各陳述句的同意程度。日後,大多研究都以此量表為測量工具,也受到多位學者的認可。
除了上述Rubin發展的愛情量表中將愛情成分分成三類之外,Sternberg(1986)愛情三角理論(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是目前最重要且令人熟知的理論。他認為愛情包括三種成分:親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及承諾(commitment)。
所謂的親密是指與伴侶間心靈相近,互相契合,互相歸屬的感覺,屬於愛情的情感成分;
激情是指強烈地渴望與伴侶結合,促使關係產生浪漫和外在吸引力的動機,也就是與“性”相關的動機驅力,屬於愛情的動機成分;
愛情三角
隨著認識的時間增加及相處方式的改變,上述的三種成分將有所改變,愛情的三角形會因其中所組成元素的增減,其形狀與大小也會跟著改變。三角形的面積代表愛情的質與量,面積愈大,據Sternberg(1986)的說法:“三角形越大,愛情就越豐富。”
Sternberg(1986)進一步提出:在三種成分下有八種不同的愛情關係組合,其分別為:
愛的組成
2.迷戀:只存在激情成分;
3.空愛:只有承諾的成分;
4.浪漫之愛:結合了親密與激情;
5.友誼之愛:包括親密和承諾;
6.愚愛:激情加上承諾;
7.無愛:三種成分俱無;
8.完整的愛:三種成分齊聚於一個關係當中。
這個理論與下一個要介紹的理論一樣,主要是探討親密關係如何發展,兩者的差別是前者屬於階段論,後者則屬於社會交換論。首先先介紹Murstein(1987)所提出的SVR理論,他認為親密關係的發展,依雙方接觸的次數多寡來看,可分為“刺激( Stimulus)”、“價值( Value)”、和“角色( Role)”叄階段。
刺激階段:通常雙方第一次的接觸即屬於刺激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雙方彼此間互相吸引,主要建立在外在條件上,例如被對方的外貌、或身材所吸引。
價值階段:一般而言,雙方大約第二次至第七次的接觸,便屬於價值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彼此情感上的依附,主要是建立在彼此價值觀和信念上的相似。
角色階段:通常雙方大約第八次以後的接觸,便開始屬於角色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彼此對對方的承諾,主要建立在個體是否能成功地扮演好在此關係中,對方對自己所要求的角色。
雖然Murstein認為親密關係包含刺激、價值、和角色叄階段,但其實在親密關係的每個階段中,這三種因素對關係都有影響;只是在每個階段中,各有一個因素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以整個關係發展歷程來看,刺激因素依開始占較高的比重,之後隨著接觸次數的增加而逐漸上升,但是所增加的幅度很小,最後會趨於一個平穩的水準;至於價值因素雖然一開始時的比重較低,但關係發展至“價值階段”的時候,這個因素的比重會迅速提高,不過在“角色階段”時,其比重也會趨於平穩,且最後平穩的水準所佔的比重,也比穩定后刺激因素所佔的比重高;同樣的,角色因素一開始最低,到“角色階段”則會超越其他兩個因素,且隨著關係的繼續發展,其比重也會不斷地往上提升。
Rusbult的投資模式
以社會交換論的觀點來看親密關係的發展,認為親密關係中的雙方,在此關係中互相有所得失,並以一種理性且公平的評估方式,衡量自己在此關係中付出與收穫,再以此評估為基準,決定其對關係的應對方式;在這類理論中,Rusbult(1980,1983)的投資模式是其中較重要的一種。
Rusbult(1980,1983)認為男女親密關係中的“承諾(commitment)”,是由滿意度(satisfaction)、替代性(alternatives)、及投資量(investments)等因素所共同決定。根據投資模式的預測,當親密關係中的個體,對關係有較高的滿意度、知覺到較差的替代性品質,以及投資了較多或較重要的資源時,便會對此親密關係做出較強的承諾,也就是較不易離開此關係。簡單來看,可用一個方程式加以說明:
滿意度-替代性+投資量=承諾滿意度:
親密關係中的個體,對於他在此關係中所得到報酬及所付出的成本,會評估相互抵消后的實際結果;隨著關係的長期發展,彼此的相互依賴性會隨著提高,而開始將伴侶的結果和整個關係的結果也併入實際結果的計算,例如和伴侶一起分享他的成功或共同分擔他的痛苦。此外,個體也會依據過去曾有的親密關係及有關的經驗(例如與家人和朋友所討論、比較的結果),形成一個自己對關係所應得結果的預期水準。最後個體會將在關係中獲得的實際結果,與此預期水準相比較,而產生對此親密關係的“滿意度”:當實際結果愈好,預期水準愈低,則滿意度愈高。
替代性:
“替代性”指的是對放棄此親密關係的“可能結果”的好壞判斷,“可能結果”包括發展另一段親密關係、周旋在不同的約會對象間、或是選擇保持沒有任何親密關係的單身狀態等。個體對於此關係外可替代關係內伴侶的可能對象,其考慮的因素不只包括特定的喜歡對象,也包括不特定的對象,以及個體對自己能否離開此關係的能力的主觀知覺與客觀評估。此外,個體的內在傾向與價值觀也會影響替代性的主觀知覺:例如當個體覺得有自信、有價值、有高自尊、及有強烈的自主性需求時,通常會知覺自己有較佳的替代性品質,而較容易離開此親密關係。
投資量:
“投資”是指個體在親密關係中,所投入或形成的資源。“投資”與報酬或成本最大的不同有兩點:第一是“投資”通常不能獨立地從關係中抽取出來,而報酬與成本可以;第二是當關係結束時,“投資”無法回收,而會隨著關係的結束一併消失。因此投資會增加結束關係的成本,使個體較不願也不易放棄此關係,從另一個角度看,則是增強了個體對此關係的承諾。
個體投資在親密關係中的資源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投入的資源,如時間的投入、情緒能量的釋放、個人隱私的想法與幻想的揭露,以及為伴侶所做的犧牲等;另一類是間接投入的資源,如雙方彼此的朋友、兩人共同的回憶,以及此關係中所特有的活動或擁有物等。此外,在長期親密關係中所形成兩人一體的認同感,長期相處下來所建立的默契與思想上的相似,以及彼此互補的一些記憶與訊息等,也是會隨著關係結束即失去的投資。個體所投入的資源層面愈廣、重要性愈高、數量愈多,則表示其投資量愈大;當個體在此關係的投資量愈大時,對此關係的承諾也愈強。
承諾:
此模式中所指的“承諾”,是指會使個體去設法維持這份關係,以及感覺依附在此關係中的傾向。因此承諾的定義包含兩個部分:行為的意向與情感的依附。
當個體對一份親密關係做出承諾后,不僅代表他想維持這份關係並依附關係下,也會促使個體做出種種有助於維持此關係的行為:例如與他人作一些適應性的社會比較,並選擇性地加以解釋,以便得到此關係是“很好”的知覺;對於對個體具有吸引力而易破壞現有關係的替代對象,盡量拒絕與其接觸或相處的機會;採取有效的方式,處理有關忌妒與第三者介入的問題;自願為此關係作一些付出與犧牲;以及當伴侶做了某些糟糕或不合己意的事時,採取順應而非報復的方式解決。
此類的研究取向也不脫將愛情分類,但多了將愛情關係與依戀關係做了一個連結,這些研究者(Hazan&Shever,1987;Bartholomew&Horowitz,1991)認為個體嬰兒時期與人建立的依戀關係,會使個體形成一個持久且穩定的人格特質,這項特質對個體在與異性建立親密關係時自然流露出來。他們認為小時的人際親密關係的型態對後來的愛情互動型態可能有因果的關係存在。以下介紹兩種愛情依戀風格理論。
Hazan和Shaver(1987)將成人的愛情關係視為一種依戀的過程,即伴侶間建立愛情連結的過程,就如嬰幼兒在幼年時期與雙親建立依戀性情感連結的過程一般,他們根據Bowlby(1969,引自Hazan&Shaver,1987)的依戀理論和Ainsworth等人(1978,引自Hazan&Shaver,1987)的三種嬰幼兒傾向,提出愛情關係的三種“依戀風格”:
“安全依戀(secure style)”:與伴侶的關係良好、穩定,能彼此信任、互相支持。
“逃避依戀(avoidant style)”:會害怕且逃避與伴侶的親密。
“焦慮矛盾依戀(anxious ambivalentstyle)”:時常具有情緒不穩、極端反應的現象,善於忌妒且希望跟伴侶的關係是互惠的。
在Hazan和Shaver(1987)的研究中發現,三種不同愛情依戀風格在成人中所佔比例(安全依戀約佔56%,逃避依戀約佔25%,而焦慮矛盾依戀約佔19%),與嬰兒依戀類型的調查比例相當接近,而且成人受試者的愛情依戀風格,可以從他們對其與父母關係的主觀知覺來加以預測;因此他們認為成人的愛情依戀風格,可能是從嬰幼兒時期就開始發展的一種人際關係取向。
Bartholomew和Horowitz(1991)以上述愛情依戀風格理論的概念為基礎,發展出一種四類型的愛情依戀風格理論,他們以“正向或負向的自我意象”和“正向或負向的他人意象”兩個不同的向度來分析,得到四種類型的愛情依戀風格:
安全依戀:由正向自我意象和正向的他人意象所造成。
焦慮依戀:由負向自我意象和正向的他人意象所造成。
排除依戀:由正向自我意象和負向的他人意象所造成。
逃避依戀:由負向自我意象和負向的他人意象所造成。
混亂型:沒有存活的計策,會拒絕,但是決不讓你走。
了解自己的依戀形態,盡量走向安全,懂得處理衝突和差異;刻意去經營愛情和友情;健全的人格不要逃避衝突,受到愛多的人對生氣是會原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