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琵琶怨的結果 展開

琵琶怨

1955年多麗絲·戴主演電影

《愛我不要害我》是米高梅電影公司製作的歌舞愛情片,由查爾斯·維多執導,多麗絲·戴、詹姆斯·卡格尼主演,於 1955年5月26日在美國首映。

該片取材於真人真事,講述了熱愛歌唱的女孩露絲利用黑道人物馬丁對她的感情,一步步取得事業上的成功,但兩人終因感情糾葛釀成悲劇的故事。

劇情簡介


故事開始於爵士流行的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綽號“花邊”的芝加哥黑道大亨馬丁·斯奈德在與他的洗衣店有生意往來的夜總會中,發現了被顧客性騷擾而堅持反抗的露絲·艾汀,於是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讓她在夜總會當個了伴唱小歌星。露絲野心勃勃,終於在“花邊”的設計下獲得主唱機會而一舉成名。露絲因感恩而跟“花邊”同居,但她真正喜歡的人是幫助她發展歌唱事業的樂隊鋼琴師約翰尼。後來露絲成功地進軍好萊塢,“花邊”卻因槍殺情敵而入獄。
琵琶怨[1955年多麗絲·戴主演電影]
琵琶怨[1955年多麗絲·戴主演電影]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多麗絲·戴露絲·艾汀
詹姆斯·卡格尼馬丁·斯奈德
卡梅隆·米切爾約翰尼·奧德曼
Robert Keith伯納德·盧米
湯姆·塔利弗羅比舍
Harry Bellaver喬吉
Richard Gaines保羅·亨特
Peter Leeds弗萊德·泰勒
Claude Stroud埃迪·富爾頓
Audrey Young唱歌的女孩
John Harding格雷戈·特倫特
多蘿西·阿伯特舞者
Jay Adler奧利
Geneviève Aumont女子
薇達·安·伯格舞廳女招待
Chet Brandenberg司機
Benny Burt舞台監督
Claire Carleton克萊爾
Robert Carson廣播電台的經理
Jean Corbett齊格菲歌舞團的女孩
Joan Corbett齊格菲歌舞團的女孩
Jimmy Cross攝影師
John Daheim舞台管理
John Damler記者
Robert Dix助理導演
Helene Drake舞廳的出納
James Drury助理導演
Roy Engel記者
Mauritz Hugo憤怒的顧客
Michael Kostrick助理導演
Henry Kulky保鏢
Marco López臨時演員
Paul McGuire窗帘工
Patti Nestor歌舞團的女團員
Joe Pasternak後台訪問者
Henry Randolph攝影師
Barry Regan演播室守衛
Otto Reichow保鏢
Phil Schumacher保鏢
Charles Sherlock記者
Dick Simmons電影舞蹈導演
Winona Smith歌舞團的女團員
Robert R. Stephenson侍者
Larri Thomas歌舞團的女團員
Dale Van Sickel舞台管理
Shirley Wilson歌舞團的女團員

職員表

製作人Joe Pasternak
導演查爾斯·維多
副導演(助理)Ridgeway Callow
編劇Daniel Fuchs、Isobel Lennart
攝影Arthur E. Arling
配樂George E. Stoll、Percy Faith
剪輯Ralph E. Winters
美術設計Cedric Gibbons、Urie McCleary
服裝設計Helen Rose
布景師Jack D. Moore、Edwin B. Willis
音響效果Wesley C. Miller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琵琶怨[1955年多麗絲·戴主演電影]
琵琶怨[1955年多麗絲·戴主演電影]
露絲·艾汀
演員 多麗絲·戴
熱愛唱歌的年輕女子,脾氣剛烈又野心勃勃,在圈裡人看來是個不識“大體”、不懂“規矩”的小舞女。她倔強的性格吸引了黑道大哥馬丁,但她卻根本不愛馬丁,只是出於事業上的野心才遷就他。
琵琶怨[1955年多麗絲·戴主演電影]
琵琶怨[1955年多麗絲·戴主演電影]
馬丁·斯奈德
演員 詹姆斯·卡格尼
芝加哥的黑幫老大,跛腳,身材矮小,財大氣粗,包攬了芝加哥所有的洗衣店,在夜總會也小有權利。他偶遇因被騷擾而悶悶不樂的露絲,從此深陷愛情漩渦。他以利益為誘餌讓露絲和他在一起,卻不知愛情的本質是心甘情願而非利益交換,結果一步步走上歧途。
琵琶怨[1955年多麗絲·戴主演電影]
琵琶怨[1955年多麗絲·戴主演電影]
約翰尼·奧德曼
演員 卡梅隆·米切爾
富有才華的鋼琴師,受馬丁雇傭為渴望成為歌手的露絲上課,與她惺惺相惜。他勸說露絲早日擺脫馬丁的控制,靠她自身的才華上位。由於露絲與他的感情日益加深,他成了馬丁的眼中釘。
琵琶怨[1955年多麗絲·戴主演電影]
琵琶怨[1955年多麗絲·戴主演電影]
伯納德·盧米
演員 Robert Keith
露絲為自己請的經紀人,來自紐約。沉穩持重,老於世故,一邊從容地與脾氣暴躁的馬丁周旋,一邊幫助露絲開拓演藝事業,也見證了馬丁與露絲關係破裂的全過程。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音樂原聲


片中歌曲
1.《It All Depends on You》
2.《Overture (Album Version)》
3.《You Made Me Love You(I Didn't Want To Do It)》
4.《Stay on the Right Side, Sister》
5.《Mean to Me》
6.《Everybody Loves My Baby (But My Baby Don't Love Nobody But Me)》
7.《Sam, The Old Accordion Man》
8.《Shaking The Blues Away》
9.《Ten Cents A Dance》
10.《I'll Never Stop Loving You》
11.《WHAT CAN I SAY AFTER I SAY I'M SORRY》
12.《Never Look Back》
13.《At Sundown》
14.《Love Me Or Leave Me》
15.《Finale (Album Version)》
演唱:多麗絲·戴
發行時間:1955年 
琵琶怨[1955年多麗絲·戴主演電影]
琵琶怨[1955年多麗絲·戴主演電影]

幕後花絮


• 艾娃·加德納曾被邀請擔任該片主演,但她拒絕了,在自傳中她曾透露拒演的原因是擔心該片只是一部中規中矩的傳記片。
• 該片的主人公原型是美國女歌手Ruth Etting,影片開拍前,她與Snyder、Myrl Alderman(分別為馬丁·斯奈德和約翰尼·奧德曼的原型)都收取了費用同意米高梅把他們的故事搬上銀幕,不過,她對影片並不滿意,還曾拒絕認可劇本草稿,因為片中暗示她在事業發展的早期與Snyder未婚同居,而實際上當時他們結婚了。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獲獎獎項獲獎方結果
1956年第28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編劇(故事)Daniel Fuchs獲獎
最佳男主角詹姆斯·卡格尼提名
最佳劇本Daniel Fuchs、Isobel Lennart提名
最佳音響效果Wesley C. Miller提名
最佳原創歌曲Nicholas Brodszky、薩米·卡恩提名
最佳配樂(音樂類)Percy Faith、George E. Stoll提名

製作發行


上映國家上映時間/細節
美國1955年5月26日(紐約)
美國1955年6月10日
瑞典1955年11月14日
比利時1956年2月17日
法國1956年2月22日
西德1956年3月16日
芬蘭1956年3月23日
法國1956年4月13日(巴黎)
奧地利1956年10月
丹麥1959年6月24日 

影片評價


劇照
劇照
該片改編自好萊塢真實的愛恨情仇故事,肩負“治癒性”的歌舞片又蒙上真實經歷的包裝,自然容易引起噱頭。與其他歌舞片略有不同,該片的表演與歌舞成分大致平均,拋卻了光靠歌舞帶情節的套路,將一個平凡不得志的漂亮女人如何成為好萊塢明得的歷史還原銀幕,背後的愛情故事貫穿始終,既滿足了觀眾的八卦心理,還意外地讓卡格尼的人設獲取了不少人氣。片中的歌舞部分也大多以露絲登台表演為主,對白的成分不在少數,區別於以往單純的“歌舞敘事”,削弱了一貫以誇張歌舞為主體的表現色彩,反而豐富了故事層次,使故事本身更加真實。(《看電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