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伯嶼

唐代官員

閻伯徠嶼,湖廣麻城縣人(今天湖北麻城市),唐代人,曾任洪州都督,也曾出任袁州、撫州等地方官吏。

軼事典故


閻伯嶼與滕王閣序

閻伯嶼序文
閻伯嶼序文
公元675年,時任南昌故郡洪州都督的閻伯嶼,重修了滕王閣,定於九月九日重陽節在那裡宴請文人雅士和朋友,舉行一個讚頌滕王閣的“筆會”。王勃是當時有名文士,他去交趾(在今越南境內)探望做縣令的父親,途經洪都,也在被請之列。閻伯嶼也是一個有想法的人。他的女婿吳子章很有文才,閻伯嶼叫他事先寫好一篇經他精心修改的序文,以便到時展露而成名。宴會酒過三巡,正在酒意酣暢之時,都督閻伯嶼提出為重修滕王閣作序之事,賓客事先毫無準備,都託辭不作。當閻伯嶼請至王勃時,王勃卻不推辭,他立即接過筆墨,站起身來,拱手說道:“不才探父路過洪州,有幸赴都督盛宴,不勝感激。都督盛情難卻,不才斗膽試筆,尚望都督及諸位先生不吝賜教。”說罷提筆行文如涌,閻伯嶼心下雖然不悅,卻也不便當眾發作。便走出宴所,坐在閣外,憑欄眺望江景,以排解心中的煩悶,同時暗囑部下將王勃寫的句子隨時抄來,報與他知。
頃刻之間,一個部下跑來報告《滕王閣序》的開頭兩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閻伯嶼一聽,只冷冷一笑道:“老生常談,沒有新意”。接下去,王勃寫了“星分翼軫,地接衡廬”,閻都督聞報,慢慢吟味,並開始感到出語不凡,但未置評。待王勃寫出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時,閻都督突然騰地站了起來,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絕道:“奇才,奇才,真是奇才!”
聽見閻都督的拍案叫絕聲,全場皆驚,所有的賓客全都往王勃的席上圍了上去,看著王勃即席作出的這麼一篇情景交融、才華橫溢的序文,都讚不絕口。吳子章那篇先寫好的序文,對比王勃的序文,自感望塵莫及,便再也不好意思拿出來了。當然,這只是戲說,既然吳子章的序文沒有公開,而且我們現在也沒有看到,這等家醜怎麼可能外揚呢。

人物評價


徠閻伯嶼是自私的,但他同時是偉大的!如閻伯嶼這樣位高權重、一呼百應的人物,誰不仰他的鼻息?如果他放任私心,便可讓女婿嶄露頭角,他完全有權把王勃的這篇佳作扼殺在搖籃之中。那現在會是一種什麼情形?能有今日滕王閣的存在和輝煌嗎?胸懷和大義的勝出使他最終作出了改變初衷,以質取文,讓王勃的這篇佳作銘刻於滕王高閣的選擇,從而為中華的歷史文化保留了一件珍品,也使的滕王閣成為令天下人景仰的遊覽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