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后
唐代王績創作的詩
《醉后》為初唐詩人王績的一首五言絕句,作品出於《全唐詩》。全詩表達了作者“飲酒是避免感知人生短暫的方法”之觀點。另溫嵐也有歌,名為《醉后》,出自專輯《第六感》。
中國歷史上,屬魏晉人士好酒如命,竹林七賢的詩歌多有提到飲酒的事迹,陶淵明也是酒中常客,有《飲酒二十首》,可見當時人對酒的喜好。王績的這首詩開篇就將阮籍和陶淵明點出,“阮籍醒時少,陶潛醉日多”,這兩人一個“醒時少”,一個“醉日多”,極言其沉湎於飲酒的情狀。王績的多首詩中都曾大肆讚美阮籍和陶潛,他們一個是蔑視世俗的行者,一個是自由清高的隱士,其言行思想都是鬱郁不得志的王績的標桿。王績醉后賦詩仍不忘前者,足見他對這二人的身世有感同身受、同病相憐之嘆。
“百年何足度”,詩人自問自答:“乘興且長歌。”在王績看來,飲酒以至大醉,既能幫人紓解現實的煩惱,又能催生文思,開啟詩興。雖然詩人流露出人生苦短要及時行樂的思想,但這與他濟世安邦的初衷畢竟背道而馳,這是他仕途不遇后的無奈選擇。雖然他作出了歸隱山林的決定,“回歸到了精神貴族的行列”,但還是難以完全擺脫失意的困擾。所以,詩酒“乘興”中未必沒有仕途“敗興”。
此詩淳樸直率,措辭樸素,鮮作修飾,脫離了六朝習氣,又擺脫了當時宮廷詩的“精英”氛圍,真摯而疏放,大有魏晉高風。
此詩具體的創作時間不詳。題為“醉后”,是王績酒意盎然後為抒發人生感慨而作。
這首五言絕句的用韻方式是首句不入韻仄起式,其韻腳是:多歌;韻部為:下平五歌(平水韻)。
阮籍醒時少,
●●⊙○●,
陶潛醉日多。
○○●●△。
百年何足度,
⊙○○●●,
乘興且長歌。
⊙●●○△。
(註:○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隋末舉孝廉,除秘書正字。不樂在朝,辭疾,復授揚州六合丞。時天下大亂,棄官還鄉。唐武德中詔以前朝官待詔門下省。貞觀初,以疾罷歸河渚間,躬耕東皋山(今宿州五柳風景區),自號“東皋子”。性簡傲,嗜酒,能飲五斗。《五斗先生傳》《酒經》《酒譜》。
貞觀十八年(644年)重病,預料到自己去世的日子,與陶潛創作《自祭文》一樣,給自己寫了墓誌銘,並囑咐家人薄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