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口天台山

洋口天台山

洋口天台徠山,位於福建省順昌縣洋口鎮南部,在洋口鎮謝坊、田坪二村間,海拔1078米。

景點介紹


峰巒峻奇、風光幽秀的天台山,在順昌沙縣兩縣誌里都有記載。新版《順昌縣誌》載:“天台山,位縣南部,在洋口鎮謝坊、田坪二村間,海拔1078米,上有古庵。清宣統三年楊丙羊在此武裝起義。山麓有石灰岩、玉龍吐水(間歇泉)、靈龜洞諸勝景,久負盛名。”新版《沙縣誌》載:“天台山,在桂岩村,高橋鄉北25公里處,海拔1078米。上有元朝建的石庵,雷電交加雨水繞殿而入,民間稱為‘洗殿’,原因不詳。”
距鎮區10公里的田坪村上坪頭自然村。這裡有一大片銀杏群,近百株樹齡在數百年的銀杏散落在上坪頭四周。到仲秋時,從天台山頂看下來,那跳動著金黃色的音符,就是豐收著的銀杏,煞是好看。
洋口天台山
洋口天台山
天台山除了修竹茂林外,看到了許多石文化自然奇觀:有飛來石,佛石、棋盤石、蘑菇石、龍龜洞、石筍、石床、鐘乳石等等,讓人為之慨嘆大千世界的瑰麗壯觀。
台山峰頂的大聖廟:通敞的小廟後有兩塊建制於清代前期的石碑:前塊石碑上刻“白禮那居士”;后塊石碑上刻“通天大聖仁濟真君,刻有捲雲、旭日等吉祥圖案,據說是奉祀美猴王孫悟空的。
萬壽寺:萬壽寺初建於北宋,后廢毀。元末明初,由居士捐資,僧人重建,並成為叢林。至清康熙年間,萬壽寺又一次得到重建,香火十分繁盛,延平、沙縣、順昌三縣(區)信徒紛至沓來。后又毀於兵焚,屢有重修,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得以重建,建築面積約1300平方米。寺院由彌勒殿、大雄寶殿、地藏殿、觀音殿以及客堂、齋堂等整體建築組成,因地形而異,轉折彎曲,結構精巧,氣勢不凡。大雄寶殿供奉佛教始祖釋迦牟尼佛像,左右是阿難迦葉兩名侍者,兩廂是佛教傳說中掌管日、月、星、地、樹、電、火、雨、風、雷等二十位天神立像,名為“二十諸天”。全寺對稱嚴整,是硬山頂、馬頭牆、磚木結構。寺背倚龍形山,寺前是一個面積近千平方米的休閑場地,階下有放生池,池中綺麗的睡蓮午時花惹人喜愛。午時花午時遇充沛陽光正亭亭綻放,而放生池旁的一口砌有石壁的古井澄澈如鏡,將天光雲影、蒼山古剎盡收其中。
2013年,《閩北日報》報道了天台山發現天然溶洞群的消息,報道說:“這是閩北發現的首個溶洞群。

交通路線


一日游徠到洋口或者包車即可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