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態

三角形態

三角形態經常出現在股價的休整階段。在這一形態中,價格基本橫向波動且幅度越來越小,期間至少需要有四個局部的反轉點,而由兩條邊線的方向則可劃分為:對稱、上升和下降三角形,擴散三角形可歸為第四類三角形,而收斂三角形與擴散三角形則可組成菱形(看跌形態)。

對稱三角形


對稱三角形大多發生在大趨勢進行的途中,它表示原有的趨勢暫時處於休整階段,之後沿原趨勢的方向繼續移動。由此可見,出現對稱三角形后,今後走向的最大可能是原有的趨勢方向。通常的情況下,對稱三角形是屬於整理的形態,也就是說,價格會按照原來的方向波動。

上升三角形


將對稱三角形上面的直線逐漸有向下傾斜變成水平方向就得到上升三角形。上邊的直線起壓力作用,一方是越壓越低,另一方是越撐越高,多空雙方打個平手。在上升三角形中就不同了,壓力是水平的,沒有變化,而支持卻是越撐越高。由此可見,與對稱三角形相比,上升三角形有更強烈的上升意識。
上升三角形被突破后也有測算的功能,測算的方法與對稱三角形類似。

下降三角形


下降三角形同上升三角形正好反向,是看跌的形態,其內容與上升三角形相似,只要按方向相反理解就可以了。

形態確認


隨著時間的推移,股價決定性地收於形態之外即突破某一條邊線時,形態便宣告完成,這一區域同樣也會成為後市一個重要的支撐或阻力,且通常會延續先前的運動方向。在直角三角形即上升或下降三角形中,上或下邊線呈水平狀,代表股價在某一固定位置不斷存在供給或需求,一旦突破則表明原主導力量已徹底枯竭,因而其預示作用也就更加明確。該形態多出現在上升或下降趨勢中,而擴散三角形則通常出現在頂部。至於是否需要回抽確認,則與其它形態情形基本相同。

量度幅度


量出由形態內第一個低點至上邊線之間的垂直距離,由突破處加上或減掉這一高度,即為最小的運動幅度,股價大多會在此附近出現短暫整理;此外,經過A點所做的與BD連線的平行線,也會限制過快的股價運動,使股價與時間達到某種和諧,這一點在對稱三角形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操盤手法


三角形是一種盤整形態,一般出現在比較明顯的一波上升或者下降趨勢中。出現三角形形態后,價格一般還是會延續先前的趨勢。
1、如果股價往上衝破阻力(必須得到大成交量的配合),就是一個短期買入信號;
2、若是往下跌破(在低成交量之下跌破),便是一個短期賣出信號;
3、對稱三角形的最少升幅量度方法是往上突破時,從型態的第一個上升高點開始劃一條和底部平行的直線,可以預期至少會上升到這條線才會遇上阻力。對稱三角形形態的最少跌幅,量度方法也是一樣。

實例分析


在重大利好刺激下,1994年8月兩市出現“井噴”行情,9月中旬見頂後幾乎以完全對稱的方式回落至8月平台,10月7日兩市出現巨幅震蕩,許多個股高低點落差超過1倍,深綜指自此構成約兩個月的收斂三角形,無量破位后雖曾放量攻至形態區域內,但之後再度陷入陰跌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