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職業技術學院

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

綿陽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由綿陽市人民政府舉辦,並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是國家示範高職院校、四川省首批高端技術技能本科教育試點院校、四川省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四川省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試點高校。

學院的前身是1933年創辦的江蘇省立宿遷玻璃科職業學校(后演變為四川建築材料工業學校);2001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四川建築材料工業學校、綿陽工業學校、四川省綿陽機電工業學校三校合併升格為綿陽職業技術學院;2015年綿陽水利電力學校部分專業併入。

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佔地700餘畝,校舍面積近30萬平方米,資產總額達到6.3億元,其中教學實驗實訓儀器設備數量12958台(件)、總值12498.8萬元,設有10個院系,開設55個高職專業,有教職工784人,有在校高職學生11000餘人。

歷史沿革


前身溯源

•四川建築材料工業學校
1933年,江蘇省立宿遷玻璃科職業學校成立。
1939年,江蘇省立宿遷玻璃科職業學校與四川省立重慶高級陶瓷專科專業學校合併組建四川省立江津窯業技術學校。
1949年,更名為川東區江津窯業學校。
1952年,更名為西南建築工程學校。
1953年5月,西南建築工程學校與重慶市第一土木工程學校合併組建重慶建築工程學校。
1958年10月,更名為重慶建築材料工業專科學校。
1962年6月,更名為重慶建築材料工業學校。
綿陽職業技術學院
綿陽職業技術學院
1966年2月,更名為四川非金屬礦山半工半讀中等技術學校。
1975年5月,更名為四川省建築材料工業學校。
1978年3月,四川建築材料工業學院保留中專部。
1982年10月,更名為綿陽建築材料工業學校。
1995年1月,更名為四川建築材料工業學校。
•綿陽工業學校
1980年4月,綿陽地區交通技術學校成立。
1984年7月,更名為綿陽工業學校。
•四川省綿陽機電工業學校
1977年8月,四川省綿陽農業機械化學校成立。
1978年8月,更名為四川省綿陽機電工業學校。

合併發展

2001年4月,四川建築材料工業學校、綿陽工業學校合併升格為綿陽職業技術學院,同年8月,四川省綿陽機電工業學校併入。
2011年,學院成為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
2013年,學院被列為四川省首批高端技術技能型本科人才培養試點院校。
2015年,綿陽水利電力學校部分專業併入;同年10月,學院成為四川省首批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2016年12月,學院成為四川省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試點高校。
2020年7月2日,由綿陽職業技術學院等川渝兩地68所高校組成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藝術聯盟在蓉成立。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設有8個教學系,開設55個高職專業,涵蓋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等13個大類、30個專業領域。
院系名稱專業名稱
材料工程系建築材料工程技術、、複合材料工程技術、高分子材料工程技術、應用化工技術、工業分析技術
管理工程系
旅遊管理、酒店管理、景區開發與管理、導遊、電子商務
市場營銷、物流管理、財務管理、會計與統計核算、連鎖經營管理
機電工程系
機械設計與製造、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
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工業機器人技術
建築工程系
建築工程技術、建築裝飾技術、道路橋樑工程技術
建築工程管理、土木工程監理、水力水電工程技術
計算機科學系軟體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動漫設計與製作、數字媒體技術
人文科學系人力資源管理、文秘和應用英語
信息工程系
發電廠及電力系統、汽車電子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工業過程自動化技術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微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學科體系建築智能化工程技術
藝術系環境藝術設計、產品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服裝藝術設計

師資隊伍

教職工784人
正高職稱29人
副高職稱149人
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有教職工784人、其中正高職稱29人、副高職稱149人、有教育部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5人、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獲得者3人、四川省優秀教學團隊2個、四川省教學名師1人、省市科技成果評審專家29人、黃炎培傑出教師獎獲得者1人、綿陽市十大創業帶頭人1人。
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獲得者:左明揚、楊峰等
四川省優秀教學團隊: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教學團隊、建築材料工程技術教學團隊
四川省教學名師:肖爭鳴
黃炎培傑出教師獎獲得者:方瀾
綿陽市十大創業帶頭人:湯世友

學科體系

•質量工程
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有國家示範等中央財政支持專業5個、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項目2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四川省重點建設專業3個、四川省級精品課程15門,四川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1門。
據綿陽職業技術學院2018質量年度報告顯示,學院有全國職業院校旅遊類示範專業1個、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的專業2個、四川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5個。
國家示範等中央財政支持專業: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機械設計與製造、材料工程技術、建設工程管理、旅遊管理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項目:電工電子與自動化技術實訓基地、物流綜合實訓基地
國家級精品課程:《水泥工藝技術》
全國職業院校旅遊類示範專業:旅遊管理
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的專業:建築工程技術、軟體技術
四川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建築工程技術、軟體技術、物流管理、通信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服裝設計與工藝
四川省重點建設專業:材料工程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機械設計與製造
四川省級精品課程:《建築構造》、《水泥工藝技術》、《旅行社工作實務》、《電視機維修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包裝設計》、《EDA技術》、《水泥生料製備技術》、《建築工程計量與計價》、《基於C#的WINDOWS程序設計》等。
•教學成果
2017年,學院獲得四川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
學院部分教學成果獎
項目名稱完成人員所屬單位成果等級
《基於“需求定向+能力本
位”的高職建築材料工程技術
專業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左明揚、方久華、楊峰
劉成、孫會寧、王偉、曹艷
賈陸軍、許曉英、王啟強
綿陽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峨勝水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省級
一等獎
《高職院校開放性實訓基地
建設研究與實踐》
李育書、沈利劍、何禮果
龍君君、王婷
王華斌、唐文艷、陳國元
喬之勇、李平
綿陽職業技術學院
富樂山九洲國際酒店
四川九洲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綿陽力道裝飾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省級
三等獎

獲得榮譽


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先後獲得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四川省最佳文明單位、四川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被列為四川省首批高端技術技能本科教育試點院校、四川省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四川省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試點高校,學院是教育部全國建材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單位、四川省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單位、綿陽職業教育集團理事長單位。
2020年12月29日,入選四川省優質高等職業學校名單。

科學研究


學術交流

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牽頭組建綿陽職業教育集團,與綿陽高新區、遊仙區、涪城區金家林總經濟試驗區實施校地戰略合作,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兵裝第五八研究所、長虹集團、九洲集團等一批軍民融合的科研院所、骨幹企業以及一大批中小科技企業互動合作,搭建產學研合作平台。

科研平台

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有四川省高校工程技術創新團隊2個。
截至2018年11月,學院有綿陽市社科聯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
四川省高校工程技術創新團隊:建築材料生產技術創新團隊、感測器及應用技術創新團隊
綿陽市社科聯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綿陽職業教育研究中心

科研成就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2016年,學院教師立項科研項目課題49個,其中四川省科技廳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項、四川省教育廳重點課題2項、一般課題8項、綿陽市社科聯、行指委及各類研究基地課題13項、綿陽職業教育研究中心課題13項、校級課題12項,共獲得項目研究支持經費90.4萬元。
2017年,學院教師已獲得批准的科研項目立項課題37個,其中省科技廳項目2項、省教育廳課題10項(自然科學重點課題1項、一般課題9項)、社科聯及各類研究基地課題16項、校級課題9項,共獲得項目研究支持經費63.54萬元。
2017-2018學年,學院教師在全國各類公開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42篇,其中EI、SSCI、ISTP收錄5篇,北大核心39篇;出版學術專著3部(含譯著1部);科研成果獲得省、市級政府獎9項,授權專利14項,完成技術服務項目2項;技術交易到款總額35.8萬元。
2020年2月12日,學院主要完成單位參與的《基於網際網路+智能雙向儲能充電系統的研發及示範應用》獲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學院部分科研項目
編號項目名稱主持人項目類別
1綿陽“雙語+手繪”智慧旅遊平台的研究與應用杜周軍市科知局科技和文化融合專項
2基於大數據的大學智慧校園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鍾樂海省科技廳重點研發項目
3我國繼承權喪失的民眾觀念及習慣之實證研究賀海燕省科技廳軟科學研究項目
學院部分科研經費
指標2016年2017年
橫向技術服務到款額127.56萬元136.73萬元
縱向技術服務到款額90.4萬元86.04萬元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截至2017年12月,學院圖書館有館藏紙質圖書71.43萬冊;截至2013年7月,學院圖書館有現刊學科體系(含電子刊)種類達8925種,生均1.815種;擁有維普信息資源系統《中文科技期刊全文資料庫》與中國知網CNKI使用權、22萬冊超星本地安裝電子圖書、遠程66萬冊電子圖書訪問權,併購置學院相關專業標準資料庫,已初步形成了以建材、機械、電子、電氣、通信、計算機等理工科專業為特點,並與經濟、管理、文秘、藝術等文科專業相結合的多學科,綜合性、紙質文獻和電子文獻並存的藏書體系。
•學術刊物
《綿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是由綿陽職業技術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刊物(內部刊物),該刊主要開展高職教育、教學理論研究和經驗交流,設有《高職教育研究》、《應用技術研究》、《基礎科學》、《環境與安全》、《經濟與管理》、《文化與傳播》、《專業建設與教學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法律研究》、《學術研究》等欄目。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校徽
校徽
校徽
釋義:學院校徽為雙圓形徽章,以藍色為主色調;學科體系內圓圖案包括英文字母“M、Y”為基本形象元素的延伸造型和學校創建時間,外圓為手書校名和英文校名。
•校旗
釋義:學院校旗為藍底白字的長方形旗幟,長寬尺寸比例為3:2,旗面中央印有校徽、手書校名。

精神文化

•校訓
求實、重德、創新、精業
•校歌
《花之願》
鮮花滿園開,芳自宿遷來
飄香數萬里,富樂山下栽
綻放為本色,身艱志不怠
風雨滄桑雲和月,妙筆繪出丹青來
風雨滄桑雲和月,妙筆繪出丹青來
鮮花滿園開,芳自苦寒來
悠悠長歲月,涪江水灌溉
藍圖我著色,美景我添彩
執念不悔苦求索,工匠之花處處開
執念不悔苦求索,工匠之花處處開,處處開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鍾樂海
黨委副書記、院長何禮果
黨委副書記王榮海
黨委常委、工會主席鍾志萬
黨委常委、副院長代紅英、左明揚、張明、楊建國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沈利劍
黨委常委、宣傳統戰部部長陳波
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人事處處長(離退休工作處處長)周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