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冰球

從地板曲棍球演變而來的運動

旱地冰球英文名叫“Floorball”,2008年陳新將“Floorball”引進中國並命名為“旱地冰球”。2014年6月,陳新在上海成立的第一支中國旱地冰球大學生國家隊走出國門,帶隊參加了在新加坡舉行的第6屆大學生旱地冰球世界盃。

發展歷程


旱地冰球
旱地冰球
北美和英國的Floorball是從地板曲棍球演變而來的,而在北歐國家,旱地冰球則是受籃球和冰球運動的影響。世界上第一個國家旱地冰球聯盟(SIBF)於1981年在瑞典成立。1983年,第一本官方規則手冊問世。1985年,瑞典旱地冰球聯盟(SFF)成為瑞典國家體育聯盟會員。

特點


這項運動相當靈活,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場地球員的數量也是可變的。旱地冰球運動十分吸引人,充滿了速度和激情。旱地冰球之所以深受歡迎,原因之一就是這項運動極易開展:開始時不需要特定的技巧,規則簡單易行,你只需要一雙運動鞋,一支球杆和球。旱地冰球也可作為一種健康運動,男女享有平等的地位,早些年就已經有男女混合賽了。除了校園內的孩子和學生,現在許多工作場所及專門的興趣小組都開展了旱地冰球運動,而且也出現了公司間的交流賽。
(1)在中國是新面貌,充滿活力、充滿能量,快樂而輕鬆。
老少皆宜
老少皆宜
(2)器材成本低,球員只需要普通的運動服、運動鞋加上一球一桿則可參與到這項運動中,普通的球杆在200RMB左右,專業球杆則可高至數千。專業競技隊則需要配備專業運動鞋、球杆、球門、守門員裝備等。
(3)參與人群廣泛,這是一項適合男女老少共同參加的活動。小至五六歲,長至七八十都可以參與到這項運動中,不僅如此,這項運動的最大特點是可以男女混合比賽。
(4)場上球員的數量也是可以變化的:3對3、5對5等(這些都是沒有守門員的)。
(5)場地不受限制,這是一項無處不在的運動,無論是室內室外場地,還是沙地、草地、水泥地都可以運動。
(6)簡單易學,10分鐘教學即可上手。
(7)安全性高,一般採用的是碳纖維輕質球杆,鏤空輕質塑料球,多數碰撞大都是在桿與桿之間產生,區別於其他運動身體與身體的衝撞,因此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8)旱地冰球運動是一種更富有挑戰性、娛樂性、趣味性的團隊運動。它能增加隊員的互動、交流進而增加團隊的凝聚力。

硬體場地


旱地冰球其實無處不在,除正規的室內場地外,還可在任何平坦的場地進行,尤其是草地、沙地、光滑的水泥地等。

標準室內場地

旱地冰球
旱地冰球

街頭旱地冰球

(1)3對3,無守門員;
(2)比賽僅一節,12分鐘;
(3)比賽使用有擋板場地,正規場地規格為10×20米,但根據條件可以調整;
(4)使用小球門,正規球門尺寸為60×40厘米(寬×高);
旱地冰球
旱地冰球
(5)場地多選擇在平坦的廣場、停車場或者地下車庫。

草地旱地冰球

草地旱地冰球規則與街頭旱地冰球類似,但因為草地親近自然的天然性,使其比其他場地更具有趣味性,作為項目推廣或趣味比賽是最佳的選擇。

沙灘旱地冰球

旱地冰球
旱地冰球
比賽規則基本與街頭旱地冰球的規則一致,建議光腳比賽,為避免沙子進入眼睛,建議隊員佩戴護目鏡。

其他

輪椅旱地冰球、泥地旱地冰球、水上旱地冰球等。
旱地冰球
旱地冰球

裝備

隊員裝備
所有隊員統一著裝,含球衣、短褲和長膝襪,所有球衣應有背號,所有球員必須穿球鞋,球員不得穿著可能造成傷害的裝備,球員所持球杆必須經過IFF認證且具有相關標記。桿頭不得為鋒利材質且彎度不超過30毫米。
裁判員裝備
裁判員服裝應保持一致,並備有中等大小的塑料口哨、測量設備和紅牌,也可以使用其他主辦方提供的可以發出哨聲的設備。
守門員特殊裝備
守門員可以帶經IFF認可的面具,可使用保護裝備,但不含增加防守面積遮擋球門的情況。
隊長特殊裝備
旱地冰球器材
旱地冰球器材
隊長必須戴袖標。袖標應清晰可見,但禁止使用膠帶。

比賽規則


簡介

旱地冰球是在室內進行的團體球類項目,比賽場地可以用木板或硬塑膠等材質製成,場地比籃球場稍大,與手球場或室內五人制足球場類似,為標準40mX20m的圓角矩形,其四周必須有擋板,擋板是用木板或塑膠等材質製成,擋板高為1250px。其比賽方式與冰球曲棍球十分相似,其主要比賽目的是用球杆控制球並將其打入對方的球門而得分。正規比賽每方有5名隊員上場(4+1),其中包括一名守門員。每隊最多可由20名隊員組成一支球隊,其中包括兩名守門員。

比賽場地

比賽場地尺寸:場地規格為40米長,20米寬,周邊有擋板,擋板四角為圓角,經IFF認證並有相應標記。場地為長方形,測量標準為長乘寬,獲准最小尺寸長36米、寬18米,最大尺寸長44米,寬22米。
正式比賽標準場地
正式比賽標準場地
球門:IFF認證和專門標識的球門置於事先標示處。球門開口朝向場地中心。
休息區:休息區長10米,與球場長邊平行,距離中線5米,備有運動員休息長凳。擋板兩側各有休息區標記,休息區寬度距擋板不超3米,板凳可容納19人,離擋板有一定距離。也可以在球場頂端用不同顏色標示休息區。
記錄員及處罰席:場地另外一側正對休息區處的中線附近設記錄員席及處罰席,記錄員席及處罰席與擋板距離適中。記錄席兩邊為兩隊分設處罰席,每個可容兩人位置。官方每一支隊伍都應配備處罰席,放置於每隊的記錄員席內,處罰席需可容納兩個人。官方有權擺放兩隊的記錄員席和處罰席,處罰席需至少與替補席隔開兩米的距離。

比賽時間

常規比賽時間:正規比賽時間應當為3節,每節20分鐘,節間休息10分鐘,且兩隊交換場地。比賽時間最多可縮至兩節,每節15分鐘,中場休息由主管領導決定。裁判鳴哨,無論狀況如何,比賽停止,一旦開球,開始計時。罰球時應停止計時。
暫停:整場比賽中每隊都有一次要求暫停的權利,此時裁判應鳴哨三聲示意比賽中斷。暫停的要求只能由球隊的隊長或隊員提出,暫停時間為30秒。
加時賽:如果比賽平局,則可以進行10分鐘的加時賽。
點球決戰:加時賽仍平局時,進行點球決戰,兩隊各五名隊員依次進行罰點球,直至分出勝負。

參賽人員

隊員:每隊最多可報名20名隊員,比賽過程中每隊最多使用六名球員,其中包括一名守門員,或比賽中最多只有6名隊員同時上場。
隊員的替換:比賽中替換隊員不限次數,且隨時可換。換人必須在被替換球員出擋板之後,替換的球員才能入場,並且只能在標示的換人區換人。
守門員的特殊規定:如果守門員完全離開球門區,則他在回到球門區之前應該被認為是一名無球杆的球員,即不允許用手進行傳接球。
隊長的特殊規則:只有隊長有權與裁判進行對話,同時有義務協助裁判。
裁判員:一場比賽應有兩名同等認證的裁判員掌控。
記錄員:記錄員應位於記錄席,客觀、負責任地記錄比賽情況、提醒時間。

定位球

定位球包括爭球、邊線球、自由球和罰點球。
爭球:在新一節比賽開始或者一個合法的進球得分之後,應該在中點爭球。比賽中斷但沒有球隊獲得邊線球、自由球或罰點球時,比賽應該從爭球開始。爭球可以直接射門。
邊線球:球出界時,未犯規隊發邊線球,邊線球應當從球離開球場的位置實施,距離擋板1.5米,但不能在球門線延長線後方。發邊線球時其他球員距發球點3米以外,發球時應直接擊打,禁止拖、輕碰或以桿提起。邊線球也可直接射門。
自由球:自由球應在犯規發生的地點執行,但不能在球門線及其延長線後方,或者距守門員區3.5米。其他發球基本同邊線球發球,也可直接射門。
罰點球:罰點球應從中心點開始,罰點球球員可無限次觸球,但是罰點球期間必須向前移動球。一旦守門員觸球,負責罰球的隊員就不能再次碰。

處罰

當犯規導致判罰時,犯規者應該受到處罰。受罰隊員在整個受罰階段都應處於處罰席。處罰主要有2分鐘處罰,5分鐘處罰,退場處罰。處罰時間內無論哪一方進球,處罰都立即解除。

得分

合法得分:當球被合法的打進球門之後,被認為是合法得分,同時應從中心點爭球。場中爭球后所有已獲得分不得被修改。
不合法進球:不合法進球包括的情況有當進攻隊員在射門前或者射門時已有可判罰自由球或罰球的犯規行為;當一個進攻球員故意用身體將球頂進球門;當球在哨聲響起時或之後進進球門;當球部分進進球門,卻沒有完全越過球門線前端;當一個守門員將球扔或踢進對手的球門,或者以另外的合理的方式;當一名球員有意將球踢向其他隊員或其裝備導致進球;當犯規隊在延遲處罰中射門得分,應執行處罰,重新爭球;當球打在裁判身上射進球門。

重要賽事


國際賽事

(1)世界男子旱地冰球冠軍聯賽
每偶數年舉辦一次世界男子旱地冰球冠軍聯賽,自2002年起,世界冠軍聯賽賽事就已被各國的廣播公司進行轉播。自2004年起,世界冠軍聯賽就已在歐洲範圍內進行現場直播。
(2)世界女子旱地冰球冠軍聯賽
每奇數年舉辦世界女子旱地冰球冠軍聯賽。
(3)19歲以下青年冠軍聯賽(男子和女子)
1)男子世界旱地冰球19歲以下青年冠軍聯賽每奇數年舉辦
2)女子世界旱地冰球19歲以下青年冠軍聯賽每偶數年舉辦
(4)旱地冰球歐洲杯
(5)WUFC大學生旱地冰球世界盃

國內賽事

(1)CFD明星球員高校巡迴賽——3、4月
(2)全國外籍俱樂部冠軍賽——5月
(3)CFD全國青少年俱樂部邀請賽——5月
(4)上海市旱地冰球錦標賽——5月
(5)全國高校邀請賽——7月
(6)ISPO全國青少年旱地冰球冠軍賽——7月
(7)CFD全國俱樂部邀請賽——10月
(8)上海市陽光體育大聯賽——11月

中國發展


旱地冰球
旱地冰球
自1981年世界上第一個國家旱地冰球聯盟在瑞典成立以來,1986年4月12日,瑞典、芬蘭和瑞士在瑞典的胡斯克瓦納(Huskvarna)成立了國際旱地冰球聯合會(IFF),IFF是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總會(GAISF)的普通會員,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的正式會員,並與世界大學生運動聯合會(FISU)及澳大利亞電子競技運動管理局(EMSA)合作。
IFF致力於三個領域的運作:旱地冰球運動的市場營銷、發展和策略。
旱地冰球正在向歐洲其他國家——亞洲、澳洲以及美洲傳播。德國、美國等國也在積極開展此項運動。
目前,已有80多個國家在開展該項目,而屬於IFF的成員國有58個。
IFF正在為旱地冰球項目進入奧運會而努力著。
中國是IFF參與國之一。

國內推廣


旱地冰球運動在中國發展迅速,自2008年正式推廣以來尤其受高校學生們的歡迎。目前發展得最好的城市是上海,其次是北京。
中國作為新興的世界經濟體,在世界經濟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中國市場也成為了旱地冰球發展的重要根據地。國際旱地冰球聯合會(IFF)和亞太旱地冰球聯盟(AOFC)熱切地希望中國能夠加入國際旱地冰球大家庭,為國際旱地冰球發展帶去更強大的力量。
(1)2007年11月中國首個旱地冰球教練研討會在九華山莊召開,專為北京地區體育老師而設,旨在將這項運動介紹給學校。
(2)2008年上海外國語大學老師陳新開始致力於旱地冰球運動的推廣,年底在同濟大學舉辦了第一期教練員培訓,培訓結束后,上海共有5所大學的學生們率先體驗到旱地冰球的樂趣,這也標誌著旱地冰球運動正式進入中國。
(3)2009年旱地冰球得到上海外國語大學體育部主任王駿的大力支持,並組織了首屆上海高校旱地冰球邀請賽,100多名男女學生參賽。
(4)2010年第二屆上海大學生旱地冰球邀請賽成功舉辦后,上海外國語大學大體育部組織了更加專業的旱地冰球教練培訓,並邀請到國際旱地冰球聯合會(IFF)秘書長JohnLiljelund為上海的40多位老師做了為期兩天的教學培訓。同年,上海外國語大學體育部向上海市教委申報旱地冰球特色項目,也成功獲得唯一的一等獎。
(5)2011年上半年,上海外國語大學體育部邀請了專業的新加坡教練為全國30多名教師們進行了專業的教學培訓,旱地冰球運動開始走向全國高校。
(6)2011年11,兩次大規模的比賽在上海舉行,一次是上海市教委組織的一年一度上海市陽光體育大聯賽——旱地冰球男女混合賽,一次是高校&外籍俱樂部友誼賽。前者總賽程達到兩天半,是旱地冰球在上海的第一屆由教委組織的比賽,意味著旱地冰球真正受到官方的認可;後者也是一次意義深遠的比賽,它成功地把中國人同這項運動的引進者——歐洲人聯繫在一起,讓大學生有幸一覽外國人的精湛水平,同時也得到更多外國人的支持。
(7)2012年,旱地冰球走出上海,教練培訓邁向更多的省份,如:湖北、四川、黑龍江、吉林、福建、珠海等。
旱地冰球
旱地冰球
(8)2013年6月,鑒於中國發展之迅速,國際旱地冰球聯合會(IFF)授權在中國成立“中國旱地冰球發展中心(CFD)”,這是歷史性的突破,將更利於旱地冰球運動在中國的推廣。
(9)2013年7月,中國旱地冰球發展中心(CFD)邀請到國際旱地冰球聯合會(IFF)秘書長以及國際教練,在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為中國各地的教練員進行初、中級教練員培訓,最終8位老師成功通過中級考核,20位老師通過了初級教練的考核。成為中國首批經IFF認可的旱地冰球教練員。
(10)2013年,中國旱地冰球發展中心(CFD)突破局限在學校的發展,將旱地冰球帶到社會企業中。同年摸索出一套適合青少年訓練的旱地冰球教學模式。
(11)2014年,是中國旱地冰球發展必須記載歷史的最重要的一年,是中國人穿著五星紅旗的隊衣在世界旱地冰球舞台上亮相的一年,中國大學生旱地冰球代表隊--上海外國語大學隊,參與了在新加坡舉行的世界大學生旱地冰球聯賽,中國大學生首次與來自其他9個國家的大學生同場競技,在參賽的同時學生們也見識到國際頂級旱地冰球水平,為旱地冰球在中國的發展提高了一個台階。與此同時旱地冰球項目與青少年戶外裝備CAMKIDS品牌也結下不解之緣,中國大學生代表隊一行穿著由CAMKIDS特製的印有國旗的鮮艷的綠色中國隊服給各國代表隊帶來了一種清新之感,又足顯中國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壯志。
(13)2014年7月,CFD在北京大學組織了第二期國際旱地冰球聯合會中國區教練員培訓,本次培訓由國際旱地冰球聯合會秘書長JohnLiijelon帶領兩位國際級教練和裁判為學員們授課,培訓得到北京大學體育部大力支持,在原奧運會場館北京大學邱德拔體育館舉行,最終4人通過了教練員講師級考核,這表明中國具備了由自己人培訓初級教練員的能力。
(14)2014年10月,在CFD的組織下,第一屆CFD旱地冰球俱樂部邀請賽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比賽邀請到SHHakkapeliitat(上海芬蘭隊)、SHSharks(上海大鯊魚隊)和蘇州SSV三支外籍俱樂部隊,上海外國語大學、東華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三支大學生代表隊總共六支球隊,另外由上外附中、上海實驗中學兩支隊伍組成了青少年表演組參加表演賽。最終冠軍由以瑞典人為主的上海大鯊魚隊獲得。本次次邀請賽擴大了CFD在中國旱地冰球的影響力,並為以後的比賽打下了堅實基礎。
(15)2014年12月CFD代表參加在瑞典舉辦的國際旱地冰球聯盟大會,IFF主席與秘書長多次提到中國的重要性,並表示將更大力度支持中國區發展。
(16)2015年3月,CFD組織了北京精英媒體旱地冰球公開賽,極大程度增加了旱地冰球的影響力。本次比賽共計29個媒體單位參與,6支媒體隊伍。
(17)2015年5月,CFD青少年旱地冰球俱樂部賽在上海閔行打響,比賽共吸引了來自上海的9支隊伍參與。
(18)2015年5月,CFD首度聯合上海市大學生旱地冰球協會主辦了上海市首屆旱地冰球錦標賽。
(19)2015年7月,CFD聯合著名戶外展ISPO,主辦了ISPOSHANGHAI2015‘CAMKIDS杯’全國青少年旱地冰球冠軍賽,本次比賽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12支青少年俱樂部參加。
(20)2015年7月,CFD再度邀請國際旱地冰球聯合會秘書長JohnLiljelund蒞臨中國,並聯合華中師範大學承辦了“國際旱地冰球聯合會中國區第三期教練員培訓班”,本次培訓班共計60多人參與,分別來自20個不同的省市,本次培訓或得國際方面的高度認可。
(21)2015年8月,CFD受邀參與由國家體育總局、國家教委、共青團中央在湖北宜昌聯合舉辦的2015全國青少年未來之星陽光體育大會,本次活動讓來自30多個省份的青少年體驗到旱地冰球樂趣。
(22)2015年9月,CFD帶領兩支隊伍參與韓國濟州島國際旱地冰球公開賽,第二次走出國門參加國際性比賽。
(23)2015年10月,CFD代表陳新赴捷克學習交流,與捷克旱地冰球協會以及捷克最著名的旱地冰球俱樂部ACSpartaPraha達成合作。
(24)2015年10月,CFD第十一期初級教練員培訓班在南京體育學院舉行,CFD第一次與地方協會合作培訓模式開啟。
(25)至2016年7月,CFD共舉辦17期教練員培訓,其中包括三期中高級培訓(第三期中高級於2015年7月在華中師範大學舉辦)。持證教練員共計600多名,覆蓋20多個省份。
(26)至2017年11月,中國旱地冰球與芬蘭FATPIPE深度合作會議在北京市呼家樓中心小學召開。

運動術語


Floorball音譯為福樂球,中國稱旱地冰球,或地面球(非正式)
Stick球杆
Shaft(球杆)手柄
Blade(球杆)擊球板
Penetration參與度
Invasion進攻性的
Stance站位
Forehand正手
Cushion緩衝
Aerial高(球)
Backswing(球拍的)向後揮拍
Dribble運球
Backhand反手
Fake假動作
Transition快攻
Attack進攻
Counterattack反攻
Defense防守
Offence攻擊、犯規
Goalkeeper守門員
Free-hit自由球
Penaltyshot點球
Face-off爭球
Hit-in界外球
Fixedsituation定位球
Penalty處罰
Middleline中線
Rink球場、場地
Powerplay以多打少
Tactic戰術、策略
Participation參賽人員
Consequence裁判
StreetFloorball街頭旱地冰球
SwampFloorball沼澤旱地冰球
SandFloorball沙地旱地冰球
CFD(ChinaFloorballDevelopmentCentre)中國旱地冰球發展中心
SFF(SwedishFloorballFederation)瑞典旱地冰球聯盟
IFF(InternationalFloorballFederation)國際旱地冰球聯合會
GAISF(GeneralAssciationofInternationalSportsFederation)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總會
EMSA(E-SportsManagementAustralia)澳大利亞電子競技管理局
GBFUA(GreatBritainFloorball&UnihockeyAssociation)英國旱地冰球及冰球協會
FFF(FinlandFloorballFederation)芬蘭旱地冰球聯合會
EFC(EuroFloorballCup)旱地冰球歐洲杯

技戰術

基本技術
站位、帶球、傳球、接球、射門、護球、運球/假動作等。
基本戰術
個人戰術、賽場球員位置、團隊戰術等。
註:詳細技戰術請見相關資料——陳新王俊.北歐時尚運動:旱地冰球知識產權出版社,2012.9
旱地冰球
旱地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