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妮·達麗
斯蒂芬妮·達麗
本片又名《殺嬰少女》,由愛波·塔布琳和蒂爾達·斯文頓主演。影片圍繞一名心理醫師與一名被控謀殺自己孩子的16歲未婚媽媽之間的交流,探討墮胎、青少年的性教育等社會問題。
譯 名:斯蒂芬妮·達麗
片 名:Stephanie Daley
更多中文片名:殺嬰少女
影片類型:劇情
片 長:美國:91分鐘
國家/地區: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色 彩:彩色
混 音:杜比數碼環繞聲
評 級:
Rated R for disturbing material involving teen pregnancy, sexual content and language.
級 別:USA:R
美 國 2006年1月21日 ..... (Sundance Film Festival)
瑞 士 2006年8月9日 ..... (Locarno Film Festival)
法 國 2006年9月8日 ..... (Deauville Film Festival)
奧地利 2006年10月20日 ..... (Vienn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以色列 2007年1月19日 ..... (TV premiere)
德 國 2007年2月9日 ..... (European Film Market)
美 國 2007年4月20日 ..... (New York City, New York)/(limited)
2006年聖丹斯電影節沃爾都·薩爾特(Waldo Salt)編劇獎。
2006年聖丹斯電影節陪審團獎提名。
2006年傑克遜·霍爾(Jackson Hole)電影節最佳導演。
2006年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愛波·塔布琳(Amber Tamblyn)獲得最佳女演員的美洲豹獎。
2006年伍德斯托克電影節,哈斯克爾·韋克斯勒(Haskell Wexler)獲最佳攝影。
2006年杜維國際電影節官方選擇獎。
2006年愛丁堡國際電影節官方選擇獎。
導演 Director:
希拉里·布洛芙 Hilary Brougher
編劇 Writer:
希拉里·布洛芙 Hilary Brougher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Stephanie Daley | 愛波·塔布琳 |
Paul | 蒂莫西·哈頓 |
Frank | Denis O'Hare |
Miri | Melissa Leo |
Joe | Jim Gaffigan |
Rhana | Halley Feiffer |
Casey White | Kel O'Neill |
Jane | Deirdre O'Connell |
Mr. Thomas | Neal Huff |
Jack Hutchinson | John Ellison Conlee |
Lydie Crane | 蒂爾達·斯文頓 |
Geoff | Vincent Piazza |
Satin | Caitlin Van Zandt |
Doctor Lynn | Novella Nelson |
Mrs. Werner | Marceline Hugot |
Pastor | Kaiulani Lee |
Reporter | Susan Ferrara |
Mr. Gilchrist | Gene Galusha |
Birth Class Instructor | Susan Kerner |
Karen | Trisha LaFache |
Detective Maddigan | Rich Lounello |
Mrs. Gilchrist | Marion McCorry |
The Lawyer | David Rush Morrison |
Intern | Michael Nostrand |
Mr. Scalesi | Ali Farahnakian |
Rhana's sister | Adelia Saunders |
Jenn | Constance Wu |
製作人 Produced by:
Sean Costello ....producer
Doug Dey ....producer
Lynette Howell ....producer
Samara Koffler ....producer
Terry Leonard ....co-producer/line producer
Jen Roskind ....producer
蒂爾達·斯文頓 Tilda Swinton ....Lydie Crane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
David Mansfield
攝影 Cinematography:
David Rush Morrison ....The Lawyer
剪輯 Film Editing:
Keith Reamer
選角導演 Casting:
Nicole ArbustoJoy Dickson
藝術指導 Production Designer:
Sharon Lomofsky
美術設計 Art Direction by:
Inbal Weinberg
布景師 Set Decoration by:
Lenny Tso
服裝設計 Costume Design by:
Bart Mueller ....(as Bart)
Kurt Swanson ....(as Kurt)
副導演/助理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Nicholas R. Bell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Mariela Comitini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Charles Leslie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winter unit
Nicole Real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winter unit
只有女人,才最懂得女人的悲傷與無奈……也許,這算得上是法律心理學家琳迪·克萊恩受法院所託,接下的最讓人難掩惋惜之情的一個案例:一名新生兒,還沒來得及睜開眼睛看看這個花花世界,就永遠地離開了--只因為他有一個不知道責任為何物的16歲的年輕母親。而斯蒂芬妮·達麗也難逃罪責,她被控謀殺了自己的孩子,等待她的,除了道德上的譴責,還有法律上的制裁。
法庭上,斯蒂芬妮為自己辯解,聲稱自己從來都不知道已經懷有身孕,孩子生下來的時候就已經自然死亡,無知者無罪……琳迪的工作,就是開啟斯蒂芬妮的心門,看看她對罪名直接否認的背後,是否還隱藏了什麼不為人知的真相。
琳迪自己也即將成為一位母親,可是她也有著生活上的苦惱,幾近破碎的婚姻讓她心力交瘁,在動蕩中奮力掙扎。而且,她憑著作為一個母親的天性預知到,她那未出生的嬰兒身上正發生著什麼事情。在與斯蒂芬妮面對面的接觸、談話之後,琳迪慢慢相信,解開這個少女一直隱藏的秘密,對於自己未來的命運也是一件至關緊要的事情,兩個女人生活中平行發生的一切,將會導致她們進入一個承諾和實現自我的再循環過程中。
愛波·塔布琳以一種安靜、感人的方式,使得她的角色斯蒂芬妮·達麗擁有一種超凡脫俗的力量。
——《紐約時報》
影片避免了心理醫師與病人之間的那種問與答的調查方式,而是讓兩個女人做著情感上的交流與互動。原來女人們都地把懷孕所經歷的痛苦和困難默默地埋藏在心裡。
——《芝加哥太陽時報》
愛波·塔布琳和蒂爾達·斯文頓之間建立了非常堅固的表演互動,既不會過分浮華賣弄,也不會過於感傷脆弱,而是對她們的角色奉獻出了難能可貴的真誠與坦白。
——《好萊塢報告》
一個短篇故事被硬性地抻成了一部電影長片,節奏過於緩慢,由於主要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隨著影片接近尾聲,其吸引力也在逐漸減弱。
——《紐約郵報》
【關於影片】
有關《斯蒂芬妮·達麗》的靈感出處,編劇兼導演希拉里·布洛芙(Hilary Brougher)的回答可謂言簡意賅:“在拍攝完《偷偷摸摸的日子》(The Sticky Fingers of Time)之後,我就一直想寫一個由角色駕馭故事的電影本子,可以說,《斯蒂芬妮·達麗》就是一個影響與改變的集中體現,代表著我們所認識的自我與我們突然發現的自我的衝撞與矛盾。我一直在思考‘拒絕承認’到底應該有一個什麼樣的具體概念,尤其是在文化與法律出現了某些相悖的情感理論時。有人將青少年稱為人生中‘最完美的時期’,但是我對這種表相下隱藏的秘密要更加感興趣一些,所以在我的意識形態中,斯蒂芬妮這個角色就應該有著16歲少女的外形,可是生活對於她來說,並不美好,而是粗暴且殘酷的。在我剛開始寫這個劇本的時候,報紙上連續出現那種‘學習成績優異的乖乖女向家人隱瞞了自己已經懷孕’的新聞頭條……我當時就想,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探索的社會問題。”
確實,如果你從報紙上看到類似的新聞,肯定能感受得到希拉里·布洛芙心中的悲哀,但是,這些發人深省的案例,在近幾年來卻呈持續上升的趨勢。當布洛芙描寫斯蒂芬妮在拒絕承認、隱瞞事實、自我失控中的努力與掙扎時,卻發現這些問題並不只出現在未成年的少女身上,也可以讓一位成年的女性筋疲力盡:“於是,琳迪就捲入到斯蒂芬妮的案件中來,這個角色的原型糅合了我眾多好友的特點,他們惟一的共性就是,都已為人父母,正在經歷著身體、情感與精神上的深層挑戰。”女人在懷孕的時候,本來就是一個自我迷失和再發現的過程。同時,還要克服一些生理上的問題,作為一位未來的母親,你希望每一件事都能夠做正確,結果還是受到了自然與命運的力量的支配。另外,布洛芙也讓自己生小孩的經歷,成為影片的一個組成部分:“我發現,劇本一旦交插了兩個女人的命運,故事的發展就變得迅速起來,但是為了給這兩個角色之間找到一個相應的平衡點,卻也著實花了我不少的時間。在劇本完成後不久,我也懷孕了,並且在隨後的兩年時間裡一直忙於隨之出生的一對雙胞胎……我只能在孩子們睡著之後的零星時間裡精鍊和修改我的劇本,所以這個過程才會異常地緩慢。”
因此,我們可以將整部影片抽離出來兩個單獨的故事:其一屬於斯蒂芬妮,她的故事主要展現在記憶的閃回畫面中,那裡明白地表現了是什麼導致她拒絕承認自己的懷孕,至於現在,她只是一個失去了孩子的可憐母親;另一個屬於琳迪,她對現實的否定,更多是來自於她的過去所失去的一切--由於她們都被生活奪走了一些東西,所以兩人的命運是殊途同歸,那就是讓自己重新“完整”。能夠在影片的結局處找到答案,不僅對斯蒂芬妮和琳迪來說意義非凡,還包括正在觀看影片的人。
最終,斯蒂芬妮願意對所發生的事情負起相應的責任,這是一個與“信仰”有關的過程,信仰可以幫助她找對生活之路,即使是在沒有人幫助她的情況下。這也是為什麼影片將會結束於它開始的地方,而不是什麼一個星期或一年之後。斯蒂芬妮的信仰是否與所謂的“真相”相匹配?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能永遠都得不到正確的答案,希拉里·布洛芙表示:“在我調查研究過的幾個真實案例中,很多東西本來就是模稜兩可的,相似的情況也會發生在琳迪身上--她承認自己背負了巨大的精神壓力,必須用自己的信仰和感覺表達出來,也是時候重新做一些選擇了。斯蒂芬妮和琳迪的故事,顯示出我們的生活本來就是不確定和未知的,但這就是生命的本質。”
【關於社會問題】
影片所關注的都是一些現在最熱門的焦點問題:墮胎;青少年的性教育;故意使初生胎兒致死,是否可以歸於謀殺……
顯然,導演希拉里·布洛芙無心去傳遞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信息,只是想對目前這種狀況提出質疑--這些疑問是很難找到答案的,但卻是《斯蒂芬妮·達麗》一個組成部分:當道德上出現了無法確定的界線時,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呢?雖然斯蒂芬妮是一個有血有肉、真正的人,但她卻生活在一個似是而非的世界里。布洛芙就是想藉助影片表達這些存在於現實社會中的問題:“影片的結局處並沒有‘審判’斯蒂芬妮,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有了‘審判’,就意味著‘結案’,表示斯蒂芬妮的故事結束了。然而,我希望這個故事可以繼續下去,所以我留給觀眾一個開放式的結局。”
那麼,這部影片所要講述的,是否是正面的生活、正面的選擇?在希拉里·布洛芙看來,答案顯然是肯定的:“雖然我無法斷言,但我相信我所要講述的生活,是積極向上的。在斯蒂芬妮的故事中,最大的悲劇就是她認為自己沒有任何能力,所以也沒辦法負擔任何責任。她看到自己與這個世界的聯繫是非常脆弱的,所以想要努力地保護它,這種被動性實在是太強烈了。我認為,我們經常拒絕給青少年實踐和學習社會責任感的機會,是非常錯誤的認知,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地幫助他們進行自我控制,而且過度的保護,往往會產生適得其反的結果。”
相信也只有到了希拉里·布洛芙手中,《斯蒂芬妮·達麗》所要傳達的簡單內容才會變得如此複雜且野心勃勃。故事有效地建立了一個描寫母性的平衡結構,兩位主角在互相交談之時迅速產生了共鳴--當一個人的體內孕育了一個新生命的時候,到底意味著什麼?兼具了期待與失去、希望與失望的過程,總能創造出一種十分有情感衝擊力的風格,可以說,布洛芙注入給整個故事一種有限但非常美好的沉思,對於觀眾來說,這可能是一些非常陌生的感覺,但是布洛芙最不想獲得的,就是任何意義的同情。
——斯蒂芬妮·達麗參加的狂歡Party是在電影公司的經理家的地下室拍攝的。
Stephanie Daley: What if what I believe turns out not to be true?
Lydie Crane: Then stop believing it.
斯蒂芬妮·達麗:如果我相信的卻不是真實的,那該怎麼辦?
琳迪·克萊恩:那就別再相信它。
製作公司:
RedBone Films
Silverwood Films
發行公司:
Bleiberg Entertainment ..... (2006) (non-USA) (all media) (sales agent)
Regent Releasing [美國] ..... (2007) (USA) (theatrical)
Liberation Entertainment ..... (2007) (USA) (video)
其它公司:
Cinetic Media [美國] ..... sales
Goldcrest Post Production New York ..... audio mixing/on-line e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