澆口
澆口
澆口也稱為進料口,是指從分流道到模具型腔的一段通道,是澆注系統中截面最小且最短的部分。在金屬鑄造中指澆注時金屬液進入鑄型的入口和通道。常常泛指澆注系統。作用在於利用緊縮流動面而使進料達到加速的效果,高剪切率可使進料流動性良好;粘滯加熱的升溫效果也有提升料溫降低粘度的作用。在成型完畢后澆口最先固化封口,有防止進料迴流以及避免型腔壓力下降過快使成型品產生收縮凹陷的功能。成型后則方便剪除以分離流道系統及型件。
澆口可以理解成熔融塑料通過澆注系統進入型腔的最後一道“門”,是連接分流道和型腔的進料通道。它具有兩個功能:第一,對塑料熔體流入型腔起著控制作用;第二,當注塑壓力撤銷后,封鎖型腔,使型腔中尚未冷卻固化的塑料不會倒流。澆口類型的選擇取決於製品外觀的要求、尺寸和形狀的制約以及所使用的塑料種類等因素。澆口形狀和尺寸對塑件質量影響很大,澆口在多數情況下是流道中截面尺寸最小的部分(除主流道型的澆口外),其截面積與分流道的截面積之比約為0.03-0.09,截面形狀多為矩形或圓形,澆口台階長1-1.5mm左右。一般採用小澆口,因為它有以下優點:
第一,小澆口可以增加物料通過時的流速。小澆口兩端有較大的壓差,這樣可以降低熔融塑料的表觀粘度,使充模容易。
第二,小澆口可以提高熔融塑料的溫度,增加流動性。小澆口處的摩擦阻力大,熔融塑料通過澆口時,一部分能量轉變為摩擦熱而升溫,這對提高薄壁塑件或帶有精細花紋的塑件質量很有好處。
第三,小澆口可以控制和縮短補料的時間,降低塑件的內應力,縮短模塑周期。在注射中,保壓階段一直要延續到澆口處凝結為止,小澆口凝結快,補料時間短,減小了大分子的凝結取向和凝結應變,大大減小了補料內應力。小澆口的適應封閉也能正確地控制補料時間,提高塑件的質量。
第四,小澆口可以平衡各型腔的進料速度。小澆口出阻力大得多,只有流道充滿並具有足夠的壓力后,各型腔才能以相近的時間充模,這樣可以改善各型腔進料速度的不平衡性。
第五,便於塑件修整。小澆口可以用手工快速切除。小澆口切除后的痕迹小,減少了修磨時間。但是,過小的澆口會大大增加流動阻力,延長充模時間,高黏度的熔融塑料和剪切速率對錶觀黏度影響小的熔融塑料,不宜採用小澆口
澆口又稱進料口,它是分流道與型腔之間的狹小通口,也是最短小部分,其作用使熔融塑料在進型腔時產生加速度,有利於迅速充滿型腔,成型后澆口塑料先冷凝,以封閉型腔,防止熔融塑料倒流,避免型腔壓力下降過快,以至在制品上產生縮孔或凹陷,成型后便於使澆注凝料與製品分離.
(1)直接澆口,熔體從噴嘴直接通過澆口進入型腔,流程短,進料速度快,成型效果好。由於直澆口的截面一般較大,因此,壓力和熱量損失都較小,保壓補縮作用強。而且模具結構簡單,易於製造,成本較低。它的缺點是:直澆口的截面積大,將澆口去除較困難,且澆口去除后痕迹比較明顯,影響製品美觀。
(2)側澆口,又稱矩形澆口。它一般設在分型面上,從型腔外側進料。由於側澆口的尺寸一般都較小,所以截面形狀與壓力、熱量損失的關係均可忽略不計。側澆口形狀簡單,加工方便,尺寸容易準確控制,且易快速改變,適合於除聚碳酸脂(PC)外的所有塑膠材料。其缺點是製品表面有明顯的澆口瑕玭,需要人工切斷澆道。在成型時易產生流痕,不適合薄板形的透明製品,同時也不適合於細而長的桶形製品。
(3)點澆口,又稱針澆口。點澆口可應用於各種形式的製品,澆口附近的殘餘應力小,能自行拉斷澆口,可實現自動化生產,對於較大的製品可多點同時進膠,能夠縮短流程,減少因流動阻力而產生的變形現象發生,但注射壓力損失大,且其注射成型壓力要比直接澆口大一些,多數要採用三板模(又稱雙分型面)結構,模具結構較複雜,成型周期較長。
(4)潛伏澆口,又稱隧道澆口。
潛澆口可以加工到準確尺寸,形狀方面也沒有配合問題。在澆口脫模之時,可以自動從產品處切除,適合自動化生產。但建議PC、PMMA、SAN製品不宜採用。
(5)耳型澆口,又稱護耳澆口,翼狀澆口。適合於外觀面不允許有澆口痕迹的所有塑膠製品,可減少側澆口所產生的流痕。澆口黏附在成品的表面,須要特別小心去除澆口瑕玭。PVC、PU塑料製品不宜採用此種方式。
澆口形式
(1)澆口應設置在成型製品厚壁處,使塑膠從厚壁流向薄壁處,以減少壓力的損失。塑料熔體應以最短的路徑、最小的熱量和壓力損失,快速射入型腔,完成注塑。
(2)澆口應設置在制品最容易被清除的地方,且盡量不要影響外觀(如可能產生流痕)。
(3)澆口位置應使塑膠流入型腔時,能沿型腔平行方向均勻地流入,並有利於型腔的排氣。
(4)澆口位置設置應盡量避免熔接痕、流痕產生於製品的重要部位,降低製品的強度
(5)一模多穴時,澆口的尺寸和位置應根據澆口與主流道的距離和製品的大小來開設。
(6)澆口的設置應避免塑膠直接衝擊薄弱的型芯、鑲件、行位等,防止製品發生變形。
(7)澆口的設置應考慮製品在橫方向和縱方向不同的收縮。熔體從各澆口進入型腔的溫度和壓力應相同,以保證各型腔中製品的收縮率相同。
(8)分流道的轉折處應以圓弧過渡,與澆口的連接處應加工成斜面,以利於熔體的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