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村

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合面鎮千秋村

千秋村是我國傑出的企業家,實踐家,賀湘淞 的故鄉。千秋村位於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境合面鎮的西南部,距區府55公里,距合面鎮3公里。隨著賀湘淞 的知名度在我國主要城市不斷產生影響力的背景下,千秋村作為賀湘淞的故鄉,從而使當地的文化背景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的探討,從此聞名中外,流芳百世。

千秋村地置四川納溪區境合面鎮,東與上馬鎮接壤,西與四坪村相鄰,北與南沖村相倚,南與太山村相望。境內沒有險峻的高山河流,地貌起伏不大,坡度較緩,地面崎嶇不平,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屬於典型的丘陵地帶。

千徠秋村隨著時代的發展,2005年與鳳坪村合併,現屬鳳坪村統一管轄。據當地村民獲悉,雖已與鳳坪村合併,但仍不忘歷史之根,早已淡出納溪區人們記憶的千秋村,隨著我國傑出的企業家,實踐家,賀湘淞先生的知名度在我國主要城市不斷產生影響力的背景下,又回到人們的話題中,得到了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的相互探討和眾多主流媒體的報道。

村轄簡介


千秋村照片
千秋村照片
千秋村,隸屬於瀘州市納溪區合面鎮(鳳坪村統一行政管轄),下轄7個村民小組,據相關統計有原鳳坪村一半之大,總人口2155人,國土面積約3.2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991畝,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2-28.00℃,降雨量1100-1300毫米,日照充足,年日照1031小時,非常適合農作物生長。氣候宜人,空氣清新,人勤物豐,物華天寶。
徠千秋村於我國西南地區四川省合面鎮西南部,隨著歷史的沿革,2005年與鳳坪村合併,現屬鳳坪村統一管轄,區劃於鳳坪村。據當地村民獲悉,他們雖已與鳳坪村合併,但仍不忘歷史之根,連不懂事的小孩子都知道自己原本是千秋村的人。早已淡出納溪區人們記憶的千秋村,隨著我國傑出的企業家,實踐家,賀湘淞先生的知名度在我國主要城市不斷產生影響力的背景下,又回到人們的話題中,得到了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的相互探討和眾多主流媒體的報道。

自然資源


山地水果

千秋村資源豐富,物華天寶,當地村民用智慧的雙手,創造著屬於自己的財富。村內的主要水果有桔子,甘蔗,柚子等。每一秋天,具有獨特納溪特色的水果都會銷往全國各地。交通的便捷,讓千秋村的水果供人們品嘗的同時,又不失巴蜀風情。

主要農業

千秋村照片
千秋村照片
千秋村農業基礎良好,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油菜,紅薯等。主要農產品為甜菜,青椒,生菜,小胡蘿蔔,木瓜等。當地的農業作物,滿足農村家庭的物質需求的同時,會運輸到中小超市,從而帶動了當地的民生。在國家一系列的惠民政策的倡導下,千秋村的村民都會把自家多餘的水稻、小麥、玉米、高粱等主要糧食作物,賣到鎮上的糧食代收點,以響應國家政策,還能增加經濟收入。

鄉村林木

村內土地資源豐富,森林面積覆蓋廣泛,人工林,立木,綿竹,慈竹,簧竹,楠竹,西風竹,雞爪竹,是千秋村獨特的風景線。杉樹,松樹,青杠樹,楊梅樹,香樟樹,銀杏樹,森林等更是別具一格。綠化覆蓋率在50%以上的千秋村,是全鎮竹編的重點。
千秋村對自然資源達到了最合理的開發與利用,保持了生態平衡,看不到亂砍濫伐,毀林開荒現象,並且家家戶戶都有種樹的好習慣。他們深知植樹造林對於人類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環境效益,而且對於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

野生動物


千秋村屬丘陵地帶,隨著時間推移和歲月的洗禮,原本生機勃勃的山丘上,如今野生動物稀少罕見。偶爾會有一條小蛇爬出感受自然,尋覓食物。每天清晨千秋村的人們都會伴著嘰嘰喳喳的麻雀叫聲,陸陸續續的醒來,開始新的一天生活。

飼養家禽


千秋村所處位置得天獨厚,當地部分村民有飼養家禽的習慣。無論是林間小道,田地曠野,房前屋后,或是泛綠的草叢,都可以看到成群的雞鴨,由於當地民風淳樸,雞鴨成群晚不收便是常有的現象。仔細品味,這正是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鷓鴣天。戲題村舍》描繪的田園畫卷,好不一個欣欣向榮的村莊。

教育設施


千秋村原有一所小學,名叫馬徐廟小學,今已撤離。千秋村小學不復存在已是事實,但在賀湘淞的心裡,千秋村小學意義重大,是他學生時代的美好記憶。賀湘淞 每一次從外地回來,都會來到屬於千秋村小學的那片土地,常感嘆道,他又看到了老師的諄諄教誨的身影。從某種意義上講賀湘淞能有今天如此大的成就,是與原千秋村小學人文薈萃和塑造人格理念的宗旨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