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鼓
傣族混合擊膜鳴的樂器
雙面鼓,又稱兩面鼓。傣族混合擊膜鳴樂器。傣語稱光薩、光邊、光邦。流行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等地。
鼓身用整段芒果木、椿木挖空中間製作而成,外形呈圓筒狀,兩端鼓口直徑不同,一端較大,一端稍小。鼓口蒙以牛皮、麂皮或羊皮,兩端皮膜邊緣先縫在大於鼓口的鐵圈上,兩圈之間系以皮繩或皮條勒緊,並可調節鼓皮的張力(圖)。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雙面鼓,全長100厘米~120厘米,粗端鼓口直徑40厘米,細端鼓口直徑30厘米;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雙面鼓,全長50厘米、粗端鼓口直徑25厘米、細端鼓口直徑20厘米。鼓身外表塗以紅漆,在鼓的兩端或近兩端處,系以數根皮條或用皮條編織的鼓帶。鼓棰木製,棰長25厘米,棰頭纏以布條。
演奏雙面鼓,因地區不同而有異。在西雙版納傣族地區,將鼓帶掛於頸項,鼓身橫置腹前,左手拍擊粗端鼓面,右手拍擊細端鼓面,並邊擊邊舞。這就是民間流傳的《光薩舞》,多為集體進行表演。在德宏傣族地區,將鼓帶掛於左肩上,鼓身橫於腹部左側,粗端鼓面朝向右前方,兩手各執一個鼓棰,左手敲擊後邊的細端鼓面,右手敲擊前邊的粗端鼓面,也邊擊邊舞。雙面鼓雖無固定音高,但兩端發音有別,細端發音高、粗端發音低。在傣族地區,逢年過節或喜慶豐收,全寨的男女老少都要來到院壩上,一邊敲擊雙面鼓,一邊歡樂歌舞,並有鋩、傣鑔和光吞等樂器一起參加伴奏。舞步徐緩整齊,情緒歡快熱烈。有時日以繼夜,通宵達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