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干棗的結果 展開
- 補血食物中的佳品
- “五果”之一
干棗
補血食物中的佳品
干棗,是鮮棗的一種。從樹上摘下經過曬乾或在樹上自然風乾的棗果。個大、皮薄、核小、肉厚、顏色好、干而不皺。維生素C含量豐富,高於蘋果含量的七八十倍,糖分含量很高,肉厚,核小,口感上乘!可以煲湯,熬粥,泡茶或直接吃!是很好的食補品。另外干棗含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具有補脾益氣、潤肺生津、養顏駐容、延年益壽。其食用價值最高,且有糖分高、口感好、營養豐富、便於攜帶等特點。
干棗(以下統稱紅棗)富含礦物質,其中維生素C(抗壞血酸)的含量竟高達葡萄、蘋果的70~80倍,維生素P的含量也很高,這兩種維生素對防癌和預防高血壓、高血脂都有一定作用。據《黃帝內經》《本草綱目》記載:棗具有益氣養腎、補血養顏、補肝降壓、安神壯陽、治虛勞損之功效。紅棗(干棗)中含量豐富的環磷酸腺苷、兒茶酸具有獨特的防癌降壓功效,故棗是極佳的營養滋補品。在中醫里,紅棗的應用可分為以下幾種:健脾益胃:脾胃虛弱、腹瀉、倦怠無力的人,每日吃紅棗七顆,或與黨參、白朮共用,能補中益氣、健脾胃,達到增加食慾、止瀉的功效;紅棗和生薑、半夏同用,可治療飲食不慎所引起的胃炎如胃脹、嘔吐等癥狀。
干棗營養價值極高,富含人體所必需的有機酸、胡蘿蔔素、蛋白質和鐵鈣磷硒等微量元素,富含維生素A、C,且含有“環磷酸腺苷”、“葡萄苷”等營養成分,對美容保健、治療高血壓、防止癌症都有神奇功效。因此被世人流傳一句名言:“一日吃仨棗、終生不顯老”。
我國棗樹栽培歷史悠久,已有8000年以上栽培歷史,棗一直與我國古代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棗既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又有重要的醫療保健價值。食葯同源,在博大精深的傳統中醫學中,棗作為中藥的靈魂無處不在,它為我國人民的健康發育、繁衍生息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慢慢的歷史長河中,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了豐富燦爛的棗文化,棗文化已成為炎黃子孫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厚重的文化底蘊很自然地將棗烙在了我國國民心中,棗的營養滋補保健作用已植根於國民的腦海里,流淌在國民的血液中。在古代我國勞動人民對棗樹就有較深入的研究,在棗樹品種、栽培技術、病蟲防治、保花保果、貯藏加工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成績,為我們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資源和經驗,為今日棗樹的發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和文化基礎。
棗起源於我國黃河中上游,長期的栽培引種導致我國棗樹分佈廣泛。目前,除了黑龍江、吉林和西藏外,其餘省市幾乎全有棗的栽培。自上個世紀新中國成立後到1978年改革開放這段時期我國棗樹的發展幾乎處於停滯階段,面積和產量曾因大鍊鋼鐵而一度減少。到1979年,我國棗年產量30多萬噸。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棗樹開始有所發展,但產量增長緩慢,到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棗樹開始迅速發展,到九十年代中期,全國棗產量翻了一番,達到70萬噸左右,之後棗產量急劇上升,每年以11%的速度增長,到2006年產量已達250萬噸以上,總面積約1600萬畝。
我國棗樹品種資源十分豐富,根據1993年出版的《中國果樹志棗卷》記載,有品種700個。近十幾年來,我國又選育出一些新品種,棗品種的數量不斷增長。
較多的紅棗經過在樹上自然風乾,形成美味的干棗,其食用價值最高,且以自然風乾、糖分高、肉厚、核小、口感好、營養豐富、便於攜帶等特點。
食物名稱 | 干棗 |
含量參考 |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
能量 | 287 千卡 |
蛋白質 | 3.7 g |
脂肪 | 1.1 g |
碳水化合物 | 73.6 g |
鈉 | 9 mg |
鎂 | 37 mg |
磷 | 100 mg |
鉀 | 531 mg |
鈣 | 79 mg |
鐵 | 1.8 mg |
鋅 | 0.19 mg |
維生素B1(硫胺素) | 0.21 mg |
維生素B2(核黃素) | 0.36 mg |
煙酸(煙醯胺) | 0.5 mg |
維生素C(抗壞血酸) | 13 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