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斛鎮
廣東省台山市轄鎮
都斛鎮是台山市下轄鎮,位於台山市東南部,東臨崖門口之黃茅海(南海內海),與珠海市隔海相望,南面、西面分別與赤溪鎮、斗山鎮接壤,西北面、北面分別與沖蔞鎮、四九鎮交接,東北面則與新會市崖門鎮毗鄰。距台山市40公里,距廣州186公里,全鎮海岸線長12.7公里。
據2017年11月都斛鎮政府信息顯示,全鎮總面積154.22平方公里,其中鎮區面積1.6平方公里,下轄18個村、121條自然村、134個村民小組。2014年末,都斛鎮總人口5.04萬,其中農業人口4.50萬多人。工業總產值7.88億元,對外貿易出口1472萬元。旅居海外華僑及港澳台同胞5萬多人,有“內外兩個都斛”之稱。
都斛鎮土地資源豐富,有耕地面積4.92萬畝,擁有“廣東第一田”之稱的莘村、下莘村萬畝水稻示範基地;灘塗面積11.5平方公里,擁有廣闊的天然海水養殖場。利用獨特的鹹淡水溫泉資源,都斛鎮推出飄雪溫泉,現已成為都斛鎮旅遊方面的一大亮點,其中重要的有富都飄雪溫泉村等。
2021年,台山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常住人口39417人。
都斛鎮
1986年,撤區建鎮,改稱都斛鎮人民政府。下轄鄉改稱管理區。原鄉級鎮都斛鎮改稱為都斛圩管理區,全鎮轄23個管理區。
1999年6月,管理區改稱村民委員會,圩鎮改稱居民委員會。原國營金星農場,其行政區劃一直屬於都斛鎮,但行政事務由台山市(縣)直接管理。同年6月,金星農場設立村民委員會,行政區劃仍屬於都斛鎮。
1979年都斛人民公社轄21個村、1個公社、1個農場。
坦塘 | 豐江 |
園美 | 白石 |
古邏 | 東滘 |
莘村 | 銀塘 |
下莘村 | 吉寧 |
都陽 | 西墩 |
竟豐 | 鳳岡 |
大綱 | 南村 |
沙崗 | 河溪 |
龍和 | 慶洲 |
東坑 | 都斛鎮大隊 |
公社農場 |
1984年3月,改制設區,下設鄉改稱都斛區,轄坦塘、園美、古邏、莘村、下莘村、都陽、竟豐、大綱、沙崗、龍和、東坑、豐江、白石、東滘、都斛鎮(鄉級鎮)、原銀塘大隊與吉寧大隊合併為銀星鄉、原西墩大隊與鳳岡大隊合併為牛山鄉、原南村大隊、河溪大隊與慶洲大隊合併為南村鄉。共設17個鄉、1個鄉級鎮(都斛圩鎮)及1個農場。
據2017年11月都斛鎮政府信息顯示,都斛鎮轄17個村。
坦塘村 | 大綱村 |
元美村 | 沙岡村 |
古邏村 | 西墩村 |
莘村 | 龍和村 |
下莘村 | 南村 |
銀塘村 | 東坑村 |
都陽村 | 豐江村 |
競豐村 | 白石村 |
金星村 |
都斛鎮位於東經112°53′~113°00′,北緯22°00′~22°09′。地處台山市東南部,東臨崖門口之黃茅海(南海內海),與珠海市隔海相望,南面與赤溪鎮相連,西面與斗山鎮接壤,西北面與沖蔞鎮群山交接,北面與四九鎮群巒接連,東北面與新會市崖門鎮毗鄰,全鎮總面積154.22平方公里。
都斛鎮
都斛鎮北部為北峰山花崗岩廣泛分佈區域,南部為南峰山花崗岩分佈區域,西部為台地型構造,中部和東部絕大部分地區為海底沉積。
鎮域內的北峰山、南峰山,為花崗岩與黃土構成的丘陵山地,分別排列於南北兩邊,西部的藍羅遮太子山和牛山分別為北峰山和南峰山的一脈,把寬廣的都斛平原圍成筲箕型朝向東邊崖門海口的黃茅海。山體海拔500~800米,最高986米,丘陵分佈於山麓,山地坡度30°~40°,山頂上部70°~80°,形成上陡下緩的勢態,山脊線起伏呈鋸齒狀,山腳為丘陵台地,其餘為海積平原,由西向東傾斜。北峰山上的溪流,由北向南流入平原再折向東面,南峰山上的溪流多數由南向北流入平原再折向東面。都斛河(古稱潭溪河)發源於都斛鎮西北部山中,向南流至牛山折向東面,彙集南北溪流,貫穿於都斛平原中部,東流入海。
都斛鎮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均日照時數1900小時,年均降雨量2343毫米。最高氣溫36℃,最低氣溫3.7℃,年均氣溫28.3℃,無霜期360天。氣候特徵是春季陰雨連綿,雨量不大;夏季炎熱,暴雨集中;秋季轉涼,雨量稀少;冬季稍冷,偶有霜凍。
受東亞季風影響,夏季盛吹南風、西南風;冬季吹東北風。一年四季偶有颱風、風暴潮、暴雨、洪水及冰雹、寒潮、倒春寒、低溫陰雨冷害、跨季節乾旱等自然災害。
1982年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公社總戶數1.19萬戶,總人口4.95萬人,其中男性2.60萬人,佔總人口52.49%,女性2.35萬人,佔總人口47.51%。總人口中,16~59歲2.85萬人,其中男性1.59萬人、女性1.25萬人,佔總人口57.5%;小學以上文化程度3.48萬人,佔總人口80.3%,其中,大學文化程度40人,佔總人口0.08%,高中文化程度3718人,佔總人口7.5%,初中文化程度3682人,佔總人口7.4%,小學文化程度2.73萬人,佔總人口55.4%;12周歲以上文盲或半文盲3899人,佔總人口7.9%。
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全鎮總戶數1.21萬戶,比1982年增加216戶,總人口4.80萬人,其中男性2.54萬人、女性2.26萬人,總人口比1982年減少1510人。與1982年對比,男女性別比例增加2.17%。總人口中,19歲以下1.64萬人,佔總人口34.2%,20~59歲2.50萬人,佔總人口52.2%,60~79歲5663人,佔總人口11.8%,80~99歲789人,佔總人口1.6%,100歲以上壽星1人。大學文化程度76人,佔總人口0.16%,中學文化程度(包括高中、中專、職業高中、技工學校及初中)1.50萬人,佔總人口31.2%,小學文化程度2.41萬人,佔總人口50.2%,文盲、半文盲3150人,佔總人口6.56%。
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全鎮總戶數1.31萬戶,比1990年增加1024戶,總人口4.54萬人,其中男性2.33萬人,女性2.21萬人。與1990年對比,男女性別比例下降6.98%。14歲以下1.04萬人,佔總人口22.84%,15~64歲3萬人,佔總人口66.13%,65歲以上5013人,佔總人口11.03%,其中100歲壽星2人。大學文化程度(包括大學專科、本科、研究生)199人,其中男性145人,女性54人,中學文化程度(包括高中、中專、職業高中、技工學校及初中)1.99萬人,其中男性1.10萬人,女性8943人,小學文化程度2.03萬人,其中男性9958人,女性1.03萬人。
2014年末,都斛鎮總人口5.0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50萬多人。
都斛鎮
2017年,常住人口43062人。
2021年,台山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常住人口39417人。
1982年前,全鎮人口100%是漢族。改革開放后,因婚姻或工作關係遷入少量少數民族,至1990年,全鎮有漢族、壯族、瑤族、苗族、土家族、土族、藏族、侗族8個民族,其中:漢族4.79萬人(男性2.54萬,女性2.25萬人),壯族84人(男性8人,女性76人),瑤族19人(男性5人,女性14人),苗族2人(女性),土家族2人(男性),土族2人(男性1人,女性1人),藏族1人(女性),侗族1人(女性)。
2000年,外來民族人口不斷遷入,全鎮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土家族、佤族、仫佬族、塔吉克族等16個民族。其中漢族4.51萬人,佔總人口99.24%;蒙古族5人(男性1人,女性4人),回族1人(男性),藏族2人(男性),苗族10人(男性4人,女性6人),彝族4人(男性2人,女性2人),壯族253人(男性48人,女性205人),布依族1人(女性),朝鮮族4人(男性2人,女性2人),滿族27人(男性15人,女性12人),侗族3人(女性),瑤族26人(男性2人,女性24人),土家族2人(男性1人,女性1人),佤族2人(男性1人,女性1人),仫佬族2人(女性),塔吉克族2人(男性1人,女性1人)。
自然資源主要是溫泉,儲藏量大,其中坑仔口(土名)溫泉有32個泉眼,水溫達60℃~70℃,日流量1000立方米。都斛鎮擁有豐富的海產品資源、森林資源等。
都斛鎮
鎮委書記:容志堅
鎮人大主席:李偉權
鎮委副書記:麥榮章、劉俊華、雷華勝
紀委書記:周艷艷
鎮委委員:麥偉東、麥振輝、羅哲敬、劉永泉、周艷艷
掛職鎮委委員:譚偉群
鎮長:雷華勝
副鎮長:余傑旋、吳雯瑜
常務副鎮長:劉永泉
(以上資料數據截至到2017年10月)
1990年創建“廣東第一田”,糧食連年豐收。1995年,水稻種植面積8.78萬畝,平均每畝產量361公斤,總產量3.17萬噸。2000年,水稻種植面積6.50萬畝,平均每畝產量419公斤,總產量2.72萬噸。
2014年,全鎮農業產值5.76億元,增長8.5%。水稻、蔬菜、水產繼續增產增收,其中:水稻總產3.12萬噸,產值8740萬元;蔬菜總產2.57萬噸,產值6693萬元;水產總產3.01萬噸,產值2.58億元。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1345萬元,增長5.24%,農村人平收入7042元,增長10.49%。
2016年,都斛鎮農業產值6.26億元,增長3.97%。水稻、蔬菜、水產繼續增產增收,其中:水稻總產3.21萬噸,產值9631萬元;蔬菜總產2.88萬噸,產值7433萬元;水產總產3.33萬噸,產值3.16億元,農村人均收入達7183元。
都斛鎮
2014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5.5億元,增長21.7%;財政一般預算收入952.3萬元,增長2%,其中國稅收入371.3萬元,地稅收入581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003萬元,增長33.4%;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9.74億元,增長30.46%。
2016年,都斛鎮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88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8億元,同比增長27.74%。
2014年,“三資”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全年交易54宗,其中資產資源類交易48宗,交易總金額4808萬元,成交金額與底價相比平均增長45.77%,小型工程類交易6宗,交易金額80.04萬元。
2016年,完善“三資”管理平台與制度建設,全年成功交易76宗,交易總金額達7992萬元,實現了農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2016年,都斛鎮開發建設了位於沿海高速公路旁的都斛工業園,規劃面積2000畝,首期開發700畝,已成功引進5家企業落戶。對外貿易出口1472萬元,完成年度任務的134.8%。都斛鎮利用工業新城異地招商平台,引進工業新城首個異地招商項目珠海松田電工有限公司電磁線生產項目,該項目佔地53畝,總投資額達1.2億元。
文化事業
2016年,全年建設衛生戶廁188間,衛生公廁3間。全年辦理宅基地68宗,涉及面積達5945.25平方米。繼續推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現共有14個村委會、78條村小組加入,平均日處理垃圾量達14噸,農村居住環境得到較大改善。
2016年,全面落實103項基本公共服務項目,投入資金46.5萬元完成15個村(社區)“邑門式”公共服務站的升級改造,鎮公共服務中心全年服務群眾達3320人次。紮實開展4個不達標村(社區)辦公場所整改工作,其中銀塘村委會、白石村委會已完成翻新整改。
2016年,都斛鎮有5間農村衛生醫療站,已全部完成建成。
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24台,完成任務數的121.1%。完成農村危房改造37間,申請補助資金111.4萬元。五保供養標準、城鎮及農村低保標準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穩步提高,全年為殘疾、五保、低保等困難群眾申請發放各類救助幫扶資金近152萬元。
2016年,都斛鎮投入31萬元完成都斛敬老院升級改造,投入102萬元建成西墩幸福院、豐江幸福院、南村幸福院和都斛圩居家養老服務站,投入70萬元建成豐江思親樓、莘村思親樓。發展社會組織29個。大力開展剩餘勞動力培訓,積極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切實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順利完成鎮公共服務中心和18個村(居)公共服務站的建設工作,打造城鄉行政審批和服務群眾的“一站式”服務。
2016年,都斛鎮有初級中學4所、初級中學5所、幼兒園2所。都斛中學中考共有72人考入重點線中學,中考綜合成績進步明顯,師資水平全面提升。都斛小學順利通過台山市創建廣東省教育現代化先進市和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檢查,特色學校建設初見成效,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學升初中率均達100%。
交通
水路,有長15公里東滘河東出黃茅海,可接通南海及通往省港澳航線,西邊斗山鎮口河出三夾海,可直到廣海灣、魚塘港,接通南海航道。
名勝有北峰山劉三妹風景區,轆馬潭和南峰山羅隱潭,通天燭古墓等,景觀奇麗,有著美麗的傳說和典故。屹立於崖門海口的獨崖島,風光旖旎,是憑弔宋朝末代皇帝昺,及民族英雄陸秀夫負帝蹈海、崖門失璽、古戰場遺址的地方(該島清朝時期曾駐軍),島中還有龍王廟舊址。
富都飄雪溫泉
富都飄雪溫泉
亞洲溫泉第一“飄”--自然、休閑、新奇、刺激的富都飄雪溫泉。泡在溫泉水中,安靜地欣賞雪景,再體驗冰冷的滑雪世界,冷暖結合,使你的血液達到高速循環,迅速吸收溫泉帶給你的無限奇妙感覺。
猛虎峽漂流
猛虎峽漂流
龍潭峽漂流精心為漂流者在中途設計休閑時尚、好玩的“水戰區”。旅客們可以在“水戰區”裡面,用水槍互相“射擊”。天然峽谷賦予龍潭峽漂流與眾不同的特色,集瀑布、深潭、奇石、密林、珍稀植物一起。
天匯海鮮食街
天匯海鮮食街
食街位於都斛鎮都斛大道南側,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陸路與台赤線、省道麻陽線、新台高速和西部沿海高速連通,水路與斗門港貫通,距離斗山高速口7.8公里、台山都斛高速口2.1公里、台山都斛客運站500米。
天匯海鮮食街落成后,沿路將形成台山都斛特色農業小鎮的旅遊特色美食線路。同時,天匯海鮮食街還將進一步完善台山都斛的城鎮功能,滿足遊客旅遊消費需求,促進台山都斛特色優質農產品的宣傳推廣,提升台山都斛鎮的旅遊承載力和品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