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龍馬鄉的結果 展開

龍馬鄉

山西洪洞縣龍馬鄉

龍馬鄉,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地處洪洞縣西南部,東與辛村鄉為鄰,南與堯都區吳村鎮為界,西與左木鄉相連,北與萬安鎮接壤。轄區總面積58.93平方千米。

1949年,屬洪洞縣第五區。1984年5月,龍馬公社複名龍馬鄉。截至2020年6月,龍馬鄉下轄17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西龍馬村。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龍馬鄉常住人口為18092人。

截至2018年,龍馬鄉有工業企業3個,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35個。

人口信息


2011年末,龍馬鄉轄區總人口2633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2300人,城鎮化率8.7%,另有流動人口1230人。總人口中,男性13560人,佔51.5%;女性12771人,佔48.5%;14歲以下4204人,佔16%;15至64歲19453人,佔73.9%;65歲以上2674人,佔10.2%。總人口全部為漢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8.73‰,人口死亡率5.37‰,人口自然增長率3.3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54人。
截至2017年末,龍馬鄉有常住人口24881人。
截至2018年末,龍馬鄉有戶籍人口26383人。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龍馬鄉常住人口為18092人。

歷史沿革


1949年,屬洪洞縣第五區。
1954年,分屬龍馬、下溝、馬駒、西崔堡、長命5鄉。
1956年,置龍馬鄉。
1958年,為白龍公社。
1959年4月,更名龍馬公社。
1984年5月,龍馬公社複名龍馬鄉。

經濟狀況


綜述
2011年,龍馬鄉農民人均純收入6323元。
截至2018年,龍馬鄉有工業企業3個,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35個。
農業
2011年,龍馬鄉農業總產值1.64億元,比上年增長7.3%,農業增加值佔全鄉地區生產總值的18.8%。
龍馬鄉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薯類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9930.9噸,人均756.9千克,其中小麥11131.8噸,玉米7817.6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等。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400畝,產量985.6噸,主要品種有胡蘿蔔、番茄、白菜,其中胡蘿蔔667.5噸,番茄29.3噸,白菜20.6噸。
龍馬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9625頭,年末存欄1569頭;羊飼養量4725隻,年末存欄2086隻,牛飼養量342頭,年末存欄285頭;家禽飼養量62萬羽,上市家禽29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1054.3噸,其中豬肉1040噸,牛肉10.1噸,羊肉4.2噸,禽蛋13000噸,鮮奶720噸;畜牧業總產值870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53%。
2011年,龍馬鄉有水果種植面積0.0041萬畝,產量123噸,其中蘋果123噸。
2011年,龍馬鄉有大型農業機械236台(輛)。
工業
2011年,龍馬鄉工業總產值達到8.3億元,比上年增長7.5%。
2011年,龍馬鄉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職工3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5.1億元,比上年增長3.2%。
商業
2011年末,龍馬鄉有商業網點406個,職工823人。 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0.87億元,比上年增長7.7%;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3億元,比上年增長9.2%。
郵政業
2011年,龍馬鄉郵政業務收入28.8萬元。
電信業
2011年,龍馬鄉電信業務收入300萬元。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61 年,轄西龍馬、塾堡、赤荊、馬駒、長命、景村、南龍馬、西崔堡、下溝、鄭家寨、張家莊、西庄、辛庄13生產大隊。
1962年,增設南馬駒、北馬駒、東龍馬、南台、蘇家莊、李家莊、柴家莊、趙村、岳柳、溝北、溝南、龍張12生產大隊。
1962年,撤銷馬駒生產大隊。
1979年,增設東崔堡生產大隊。
1984年改轄25村民委員會。
2011年末,轄西龍馬、新莊、塾堡、赤荊、東龍馬、龍張、南龍馬、北馬駒、南馬駒、東崔堡、南台、蘇家莊、李家莊、景村、西崔堡、下溝、柴家莊、趙村、岳柳、溝北、溝南、鄭家寨、長命、西庄、張家莊25個村民委 員會。
龍馬鄉
龍馬鄉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龍馬鄉下轄17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西龍馬村。
龍馬鄉區劃詳情
新莊村塾堡村赤荊村景村趙村長命村西庄村龍馬村崔堡村
龍張村南龍馬村北馬駒村南馬駒村鄭家寨村張家莊村和平村善慶村/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龍馬鄉地處臨汾盆地北端,地勢西高東低。地形分為丘陵、傾斜平川。境內最高峰位於青龍山頂海拔1147米;最低點位於新莊村,海拔460米。
水文
龍馬鄉境內河流屬黃河流域。主要河道有大洪峪澗河(峪里河)1條,從西至東流經境內西庄、鄭家寨、西崔堡、東崔堡、西龍馬等村,長10.8千米。
龍馬鄉
龍馬鄉

自然災害


龍馬鄉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冰雹、洪澇等。冰雹災害年均發生0.3次,主要發生在7至9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92年6月7日龍馬地區,大面積小麥受冰雹襲擊,經濟損失300萬元。

自然資源


龍馬鄉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石灰岩、石膏等。轄區總面積58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龍馬鄉有耕地面積4.8萬畝,人均1.8畝。林地面積1.1萬畝,其中防護林5200畝,經濟林58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248.1萬株,林木覆蓋率26.8%,活立木蓄積量61.8萬立方米。

交通運輸


2011年,龍馬鄉有京昆高速公路過境。縣鄉級公路2條,總長28千米。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龍馬鄉有各類文化藝術表演團體4個,文化站6個,農家書屋28個。
2011年末,龍馬鄉有有中央、省、市、縣等100多個 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80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龍馬鄉有幼兒園8所,在園幼兒890人,專任教師16人,小學12所,在校生1203人,專任教師15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720人,專任教師54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8所。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龍馬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9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46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7張。專業衛生人員17人,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師5人,註冊護士2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6人。2011 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7萬人次,住院手術32台次,出院病人510人次。
2011年,龍馬鄉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8.8%,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4.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8.4%。
體育事業
2011年末,龍馬鄉8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1%。
社會保障
2011年,龍馬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8戶,人數285人,支出94.65萬元,比上年增長52.4%,月人均276.75元,比上年增長29.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06戶,人數935人,支出148.63萬元,比上年增長24.1%,月人均132.47元,比上年增長29.3%;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人,支出0.9萬元,比上年增長140%;農村五保分散供養69人,支出27.5萬元,比上年增長233%;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37人次,支出0.4萬元;農村臨時救濟113人次,支出4萬元,比上年增長26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9萬元,比上年增長5%。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龍馬鄉有郵政網點3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8.5千米,投遞點25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 700份、期刊300冊。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39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8200門,固定電話用戶30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44.8%;行動電話用戶1.1萬戶,行動電話普及率42.3%;光纜線路總長度達167千米,網際網路埠總數1500個,其中已佔用埠總數1500個,寬頻接入用戶1500戶,比上年增加400戶。

歷史文化


● 名稱由來
龍馬鄉地名因唐代此地缺水,村民尋找水源,掘井時,挖出一塊化石,形態像龍,又因該村距馬駒村較近,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