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隔梅花草

突隔梅花草

突隔梅花草(學名:Parnassia delavayi)為虎耳草科梅花草屬下的一個種。

形態特徵


突隔梅花草
突隔梅花草
突隔梅花草
突隔梅花草
多年生草本,高12-35厘米。根狀莖形狀多樣,其上部有褐色鱗片,下部有不甚發達纖維狀根。基生葉3-4 (-7),具長柄;葉片腎形或近圓形,長2-4厘米,寬2.5-4.5厘米,先端圓,帶突起圓頭或急尖頭,基部彎缺甚深呈深心形,全緣,上面褐綠色,下麵灰綠色,有突起5-7 (-9) 條脈;葉柄長 (3-) 5-16厘米,扁平,兩側有窄膜;托葉膜質,灰白色,邊有褐色流蘇狀毛。莖1,中部以下或近中部具1莖生葉,與基生葉同形,有時較小,有時近等大,偶有比基生葉大者,常在其基部有2-3條鐵鏽色附屬物,無柄半抱莖;花單生於莖頂,直徑3-3.5厘米;萼筒倒圓錐形;萼片長圓形、卵形或倒卵形,長6-8毫米,寬4-6毫米,先端圓鈍,全緣,通常3-5 (-7) 條脈,有明顯密集褐色小點;花瓣白色,長圓倒卵形或匙狀倒卵形,長 (1-) 1.2-2.5厘米,寬6-9毫米,先端圓或急尖,基部漸窄成長約5毫米之爪,上半部1/3有短而疏流蘇狀毛,通常有5條紫褐色脈,並密被紫褐色小點;雄蕊5,花絲長短不等,長者可達5.5毫米,短的長僅1毫米,向基部逐漸加寬,花藥橢圓形,頂生,側裂,葯隔連合伸長,呈匕首狀,長可達5毫米;退化雄蕊5,長3.5-4毫米,先端3裂,裂片長1.5-1.8毫米,偶達中裂,兩側裂先端微向內彎,通常伸出退化雄蕊之外,偶有不伸出者,柱頭3裂,裂片倒卵形,花后反折。蒴果3裂;種子多數,褐色,有光澤。花期7-8月,果期9月開始。

生長環境


生於溪邊疏林中、冷杉林和雜木林下,以及草灘濕處和碎石坡上,海拔1800-3800米。溝邊疏林中, 灌叢中, 河谷濕潤草甸, 冷杉林緣草甸, 林緣灌叢, 林中, 林中濕地, 山坡草叢中, 山坡灌叢濕地 , 山坡雲杉林緣, 石坡。

分佈範圍


產於湖北、陝西、甘肅、四川和雲南。模式標本采自雲南鶴慶(黑山門)。

本種提示


本種分佈廣,變異性大,但以葉片腎形,稀近圓形,退化雄蕊淺至中裂,裂片長度不超過1/2;花柱長,通常伸出退化雄蕊之外,偶有短者,而區別於本亞屬內其他2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