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脈
散脈
脈象名。脈浮散無根,輕按有分散零亂之感,中按漸空,重按則無。主元氣離散,胃氣衰敗,氣血消亡,精氣將絕,見於病情垂危階段。
● 英文名稱:Dissipated pulse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診斷學—切診
● 常見病證:元氣離散證
● 散脈,大而散,散者,氣實血虛,有表無里。(《脈經》)
● 散而不聚,輕按有分散零亂且無力之感,重按則觸不到脈動的脈象。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 散脈是一種病理性脈象。
● 脈象是手指感覺脈搏跳動的形象。人體的血脈貫通全身,內連臟腑,外達肌表,運行氣血,周流不休。脈象的變化,與心臟的搏動,心氣的盛衰,脈管的通利,以及各臟腑的機能相關。所以通過脈象能夠診察全身臟腑功能、氣血、陰陽盛衰的狀況。
● 散脈的脈象一是浮散無根,浮取脈浮大,渙散不收,脈氣不斂;中取則脈勢挫去十分之七八;沉取則摸不著。二是至數不齊,脈的波動不規則,時快時慢而不均,脈律不齊,但無歇止之象。散脈的主要特徵為浮而無根,形容其為“散似楊花無定蹤”。
● 散脈主元氣離散證。脈散無根,常伴有的臨床癥狀有:面色蒼白,冷汗淋漓,形寒肢厥,形寒蜷卧,精神萎靡,下利清谷等。
● 散脈多見於元氣離散,臟腑精氣衰敗,尤其是心、腎之氣將絕的危重病證。由於氣血衰敗,精氣欲竭,陰陽不斂,元氣耗散,脈氣不能內斂,渙散不收,故脈輕取浮散而不聚,重按則無,漫無根蒂,至數不齊。
● 二者均為脈位表淺的脈象。散脈是浮而無根,至數不齊,脈力不勻;芤脈浮大無力,中間獨空,如按蔥管。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5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 [3] 朱文峰。中醫診斷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