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疳

金疳

金疳,中醫病名。是指白睛表層生玉粒樣小泡,周圍繞以赤脈的眼病。又名金瘍,因其形如玉粒,頂潰似瘍,故又名金瘍玉粒。金疳之病名首見於《證治準繩·雜病·七竅門》。本病以單眼發病為多,也有雙眼發病者。本病相當於西醫學所稱的泡性結膜炎。

簡介


● 英文名稱:Phlyctenular Conjunctivitis
● 又稱:金瘍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臨床各科—眼科

古籍摘選


● 金疳生於睥內,與玉粒相似,失治則變漏。(《類證治裁·目症》)

名詞解釋


● 以白睛表層發生灰白色形如玉粒小泡,周圍繞以赤脈為主要表現的眼病。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金疳是指白睛表層生玉粒樣小泡,周圍繞以赤脈的眼病,又名金瘍。本病以單眼發病為多,亦有雙眼發病者。

臨床表現

● 自覺癥狀:僅感眼部磣澀不適。
● 眼部檢查:白睛可見小泡,多呈灰白色,一般只發一個,大小可不等,無明顯規律,按壓小泡時不痛,小泡周圍有赤脈環繞,小泡破潰后可以自愈,愈后無瘢痕。

現代醫學範疇

● 本病類似於泡性結膜炎。

病因病機

● 肺經燥熱,肺火偏盛,上攻於目,氣血郁滯而致。
● 肺陰不足,虛火上炎至目睛所致。
● 脾胃失調,土不生金,肺氣不利,肺金失養而致。

金疳與火疳

● 金疳與火疳都是白睛的疾病,金疳的病理特徵是白睛表層的小泡,小泡呈灰白色,界限明顯,可以潰破;推之可移,按之不痛。金疳的病程較短,預后良好。
● 火疳的病理特徵是白睛的結節,結節較大,呈圓形或橢圓形隆起,界限不清,很少潰破;推之不移,按之痛甚。火疳的病程較長,預后較差。

治則治法

● 本病中醫認為主要歸因於肺、脾,故治療時可以採用瀉肺散結,滋陰潤肺,益氣健脾等內治法,結合熊膽滴眼液滴眼、醋酸可的松滴眼液或地塞米松滴眼液外用。亦可用服用抗生素類藥物。

預防調護

● 平時要保證眼周的清潔和衛生,避免細菌入侵而加重局部不適。
● 注意休息,合理用眼,避免眼部疲勞。
● 注意均衡飲食,補充多種維生素。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彭清華。中醫眼科學.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