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沌之死

出自《莊子·應帝王》的寓言

此寓言出自《莊子·應帝王》 ,莊子用這個故事來表明其“清凈無為”、“順物自然”的社會政治理想。故事本身啟示人們,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尊重客觀規律,不能只從主觀想象和主觀意願出發。

作品原文


選《庄·帝王》
南帝倏,北帝忽,央帝渾沌。倏忽遇渾沌,渾沌待甚善。倏忽謀渾沌,曰:“皆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① :。
② ③④:倏、忽、渾沌,人名,具有寓言性質。倏和忽是短暫的意思。渾沌即純樸自然之意。
⑤時相與:常常一起。時,時常。
⑥善:好。
⑦謀:商量。
⑧報混沌之德:報答混沌的德行。
⑨七竅:指一口、兩耳、兩目、兩鼻孔。
⑩視聽食息:看、聽、吃、呼吸。

白話譯文

南海的帝王叫做“倏”,北海的帝王叫做“忽”,中央的帝王叫做“渾沌”。倏和忽常常一起在渾沌的居地相遇,渾沌對待他們非常友好,倏與忽商量著報答渾沌的恩情,說:“人都有七竅,用來看(外界),聽(聲音),吃(食物),呼吸(空氣),唯獨渾沌沒有七竅,(讓我們)試著給他鑿出七竅。”於是倏和忽每天替渾沌開一竅,到了第七天,渾沌就死了。

作者簡介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戰國時代宋國蒙(今安徽省蒙城縣)人。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於老子的哲學。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

寓意


其實每個人都有他的體質與活動的條件,很難將其他人的條件硬套在另一個人的身上;同樣地,每一個企業也有它不同的組織型態與資源,所有的管理制度、經營策略都是無法套用的,只能通過學習,由經營者謹慎地找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最佳經營方式。
生活的方式雖有多種,但智者只採取適合自己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