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山

灕江七星山

七星山位於市區灕江東岸,小東江流貫其間,佔地面積600餘畝,因七星 山的七個山峰,猶如天上的北斗七星墜地而得名。公園內有“北斗七星”、“駝峰赤霞”、“月牙虹影”、“普陀石林”等勝景,佔有山、江、洞、石之美。

景點介紹


七星山著名景點有七星岩、龍隱洞、月牙岩、曾公岩、駱駝山、龍隱岩和花橋、月牙樓、兒童樂園、動物園、三將軍及八百壯士墓、清真寺、盆景藝苑、桂海碑林等。為桂林最大、遊客最盛、歷史性最長的一個綜合性公園。七星山在灕江東岸,距市中心1000米,由普陀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4峰與月牙山玉衡、開陽、瑤光3峰組成,海拔依次為265、255、248、245、255、241、250米,7個山尖幾乎擺在一個水平上。普陀月牙,一東一西,相互連屬,分佈如太空北斗七星,山名以此而來。山體面積51.5公頃,以岩多洞奇著稱。
七星山
七星山
七星岩位於七星公園普陀山腹,岩洞長約1100米,寬處50米,最高處20米。七星岩又稱棲霞洞、碧虛岩等,七星岩之名起於宋代。該岩本為地下河床,后因地殼變動,地下河上升,露出地面成為岩洞,其後雨水長期沿岩石縫隙滲入,溶解石灰岩,並不斷在洞內結晶,從而形成許多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幔,形成此奇觀。七星岩如今是桂林最著名的遊覽勝地之一。

歷史典故


天柱石在七星公園西,花橋東。石挺撥矗立如柱,故有“天柱”之名。又如未放的芙蓉,亦名“芙蓉石”。石高約10米,上刻“毛澤東思想萬歲”七個大字。北臨靈劍江,江中磯石上築有小亭。東南茂樹蔥蘢,濃蔭簇擁。石顛有小葉榕,亭亭如蓋。天柱北面刻有崇寧五年(1106)和光緒十一年(1885)的洪水標記,是研究古代水文的重要資料。晚清著名臨桂詞人況周頤曾住天柱峰下,有“天柱峰下人家”小印一枚,常蓋在詞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