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糖尿病前期的結果 展開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叫做“高危人群”,第二個階段叫“糖尿病前期”,第三個階段叫做“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是血糖較正常值升高,但尚不能診斷為糖尿病的一個階段,屬於內分泌疾病。目前,我國是全球糖尿病前期人數最多的國家。 2007~2008年全國調查顯示,按照WHO 1999標準,我國約有1.48億糖尿病前期人群。糖尿病前期多發於有肥胖者、有家族史者。糖尿病前期主要表現為空腹血糖或糖負荷后2h血糖升高,伴或不伴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的臨床癥狀。糖尿病前期主要治療方法為控制飲食,加強運動,藥物治療等。糖尿病前期的治療目標為控制血糖,延緩其進展為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標誌著發生糖尿病的風險增高,每年約有5%~1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轉變進展為糖尿病。研究顯示,高血糖的損害在糖尿病診斷之前就已經發生,並與腫瘤、痴獃、抑鬱等疾病風險增高相關。

就診科室


● 內分泌科

病因


● 易患糖尿病前期的高危人群:
● 年齡≥40歲;
● 有糖尿病前期(IGT、IFG或兩者同時存在)史,一級親屬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 超重(BMI≥24kg/m2)或肥胖(BMI≥28kg/m2 )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
● 靜坐生活方式;
● 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婦女;
● 高血壓,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壓治療;
● 血脂異常,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0.91mmol/L和(或)甘油三酯 (TG)≥2.22mmol/L,或正在接受調脂治療;
●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
● 有一過性類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或伴有與胰島素抵抗相關的臨床狀態。

癥狀


● 空腹血糖≥6.1mmol/L,但小於7.0mmol/。
● 糖負荷后2h血糖升高。糖負荷后2h血糖≥7.8mmol/L, <11.1mmol/L。
● 伴或不伴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的臨床癥狀。

檢查


● 空腹血糖≥6.1mmol/L,但小於7.0mmol/L。
● 糖負荷后2h血糖≥7.8mmol/L, <11.1mmol/L。

診斷


● 空腹血糖受損(IFG),即6.1≤空腹血糖小於7.0mmol/L。
● 糖耐量異:7.8mmol/L≤糖負荷后2h血糖<11.1mmol/L
● 兩者混合狀態:糖耐量異常+空腹血糖受損。

鑒別診斷


● 糖尿病前期注意與甲亢、胃空腸吻合術后,因碳水化合物在腸道吸收過快,可引起進食后0.5~1h高血糖進行鑒別。
● 如果血糖升高,伴或不伴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等不適,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 醫生根據空腹血糖及糖負荷2小時血糖等可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合理的飲食可維持理想的血糖水平,包括控制血脂異常和高血壓等,採取均衡營養的膳食。
● 適當的運動,使超重或肥胖者BMI達到或接近24kg/m2,或體重至少下降7%,並使體重長期維持在健康水平;中強度至劇烈強度的體力運動至少保持在150分鐘/周。
● 藥物治療,二甲雙胍、α-糖苷酶抑製劑、噻唑烷二酮類、GLP-1受體激動劑以等藥物治療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發生糖尿病的風險。其中,二甲雙胍和阿卡波糖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長期應用的安全性證據較為充分。
● 糖尿病知識的學習,認識糖尿病的危害。
● 對血糖的監測,了解血糖控制情況。

危害


● 進展為糖尿病:每年約有5%~1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進展為糖尿病。
● 心腦血管疾病:與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2~4倍。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即使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心、腦血管疾病發生風險也顯著增加。
● 微血管病變:糖尿病微血管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和最嚴重的慢性併發症,是糖尿病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現有研究表明,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發現也存在同樣的風險。
● 腫瘤風險:目前認為易患2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多數也是易患腫瘤的高危因素。相關研究中發現患者在糖尿病前期已存在腫瘤風險。
● 痴獃:糖尿病是導致全因痴獃的重要危險因素,較高的血糖水平與痴獃風險增加有關。
● 其他:由於血糖高於正常值,糖尿病前期也會增加其他疾病風險。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患者抑鬱症的患病率有所增加。

預后


● 糖尿病前期通過綜合治療,可以使其逆轉為血糖正常人群,或維持在糖尿病前期較常時間,推遲進展為糖尿病的時間。

預防


● 合理膳食,主食、副食攝入量減少10%以上,烹飪時盡量採用植物油,保證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適當進食粗糧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同時應計入每日攝入的總熱量。
● 進行適當的運動鍛煉。
● 限鹽限酒,建議糖尿病前期患者控制血壓,每日鹽攝入量不超過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