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新區

浙江省杭州市轄區

杭州錢塘新區規劃控制總面積531.7平方公里,空間範圍包括杭州大江東產業集聚區和現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託管管理範圍包括江干區的下沙、白楊2個街道,蕭山區的河庄、義蓬、新灣、臨江、前進5個街道,以及杭州大江東產業集聚區規劃控制範圍內的其他區域(不含黨灣鎮所轄接壤區域的行政村)。

2021年4月9日,設立杭州市錢塘區,以原江干區的下沙街道、白楊街道和蕭山區的河庄街道、義蓬街道、新灣街道、臨江街道、前進街道的行政區域為錢塘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河庄街道青六北路499號。

歷史沿革


1990年: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
1993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成為國家級開發區。
2001年:江東工業園區開始籌建。
2002年:前進工業園區開始籌建。
2003年:臨江工業園區開始籌建。
2006年:三個園區經批複正式成立。
2009年:大江東“撤鎮設街”,採取“城街合一、以城帶街”的運行模式,江東新城、臨江新城正式掛牌。
2011年9月9日:杭州大江東產業集聚區管委會設立。
2019年4月4日:錢塘新區成立。
2019年10月23日,杭州錢塘新區與海寧市,雙方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海寧“杭海新區”納入錢塘新區戰略規劃範圍。
2021年4月9日,設立杭州市錢塘區,以原江干區的下沙街道、白楊街道和蕭山區的河庄街道、義蓬街道、新灣街道、臨江街道、前進街道的行政區域為錢塘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河庄街道青六北路499號。

行政區劃


杭州錢塘新區規劃控制總面積531.7平方公里,空間範圍包括現杭州大江東產業集聚區和現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託管管理範圍包括江干區的下沙、白楊2個街道,蕭山區的河庄、義蓬、新灣、臨江、前進5個街道,以及杭州大江東產業集聚區規劃控制範圍內的其他區域(不含黨灣鎮所轄接壤區域的行政村)。

地理環境


大江東產業集聚區與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杭州東隅、錢塘江下游要衝。
杭州錢塘新區其中之一的大江東產業集聚區緊鄰杭州主城區,處於環杭州灣“V”字型產業帶的拐點,是環杭州灣戰略要地和杭州城市發展的戰略地帶。
杭州錢塘新區其中之一的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地理位置優越,位於杭州東部,錢塘江北岸,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臨海寧市,南瀕錢塘江,西靠主城區。

政治


杭州錢塘新區建設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全方位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四大建設”決策部署,高效發揮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國家級平台的帶動作用,優化資源配置,強化科技創新,加快轉型升級,著力打造世界級智能製造產業集群、長三角地區產城融合發展示範區、全省標誌性戰略性改革開放大平台、杭州灣數字經濟與高端製造融合創新發展引領區。

人口民族


2021年5月17日下午,杭州市統計局和杭州市人民政府第七次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杭州市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錢塘新區常住人口為769150人。

經濟


第二產業

新區內擁有杭州醫藥港小鎮、廣汽乘用車(杭州)公司、西子航空工業公司、柔性電子與智能技術全球研究中心等平台和企業,在生物醫藥、汽車及零部件、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上具備市場競爭優勢。

社會


教育

各類學校60多所。其中大學14所,中學8所,小學13所,幼兒園31所。
下沙高教園區是目前浙江省最大的高教園區,擁有中國計量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浙江財經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傳媒學院、杭州師範大學等14所高校,20萬在校大學生。每年區內畢業大學生近5萬人。
擁有中科院理化所杭州分所等省、部重點學科80多個,碩士、博士授予點187個,國家、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0多個,自然科學科研機構100餘所。
開發區與省內外30多所職業技術學校建立了合作關係,為開發區企業提供優秀的職業技術人才。

醫療衛生

各類衛生機構66個,擁有三甲醫院2家。

旅遊


景點

前進蝴蝶谷主題生態公園。
臨江江海濕地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