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胡蘿蔔素血症

高胡蘿蔔素血症

高胡蘿蔔素血症又稱柑皮症,是一種因血內胡蘿蔔素含量過高引起的皮膚黃染症。高胡蘿蔔素血症並不罕見,易被誤診為黃疸,每年秋季9~11月發病者較多。易發生於小學生及學齡前兒童。胡蘿蔔素是一種脂色素,血液及汗液中胡蘿蔔素含量增高,黃色脂色素沉積於皮膚角質層及皮下脂肪內,使正常皮膚呈現黃色。皮膚黃染而鞏膜不黃染是最重要的特徵。多見於角質層厚的掌跖部及皮脂腺豐富部位,如顏面、鼻翼、鼻唇溝、口周、眼瞼。嚴重者除鞏膜和黏膜外全身皮膚皆呈橙黃色。糾正基礎疾病,無須特殊治療,停用胡蘿蔔素含量豐富的食物后,短期內可自行消退。病程時間較長,原因去除后,數月可消失。如無基礎疾病,一般情況良好,治療得當,一般無併發症,只是導致外觀的異常而已。對外觀要求過高的患者可因此誘發抑鬱症,但臨床上極其罕見。臨床常被誤診為黃疸而反覆進行實驗室檢查和不必要的治療。嚴重者除鞏膜和黏膜外全身皮膚皆呈橙黃色。部分患者可因伴有噁心、嘔吐、疲乏無力、食慾減退等誤診為肝炎。

就診科室


● 消化內科、肝病專科

病因


● 主要病因為胡蘿蔔素攝入過多和代謝異常。
● 胡蘿蔔素攝入過多
● ● 大量食用胡蘿蔔素含量豐富的食品,如胡蘿蔔、柑橘、番茄、南瓜、黃花菜及菠菜等,使代謝酶處於飽和狀態,未能及時清理多餘的胡蘿蔔素而引起的皮膚髮黃。
● 代謝異常
● ● 高脂血症、甲狀腺功能低下症、糖尿病、肝病,或有先天性缺陷,使胡蘿蔔素不能正常轉化為維生素A,也可使血中胡蘿蔔素含量增高。

癥狀


● 高胡蘿蔔素血症主要表現為皮膚黃染。
● 皮膚髮黃而白眼球不黃是最重要的特徵。
● 皮膚髮黃多見於角質層厚的足底和手掌部、顏面、鼻翼、鼻唇溝、口周、眼瞼。
● 嚴重者除鞏膜和黏膜外全身皮膚皆呈橙黃色。

檢查


● 主要依靠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確診。
● 體格檢查
● ● 皮膚黃染以手掌、足底為重,白眼球無黃染。可輔助診斷高胡蘿蔔素血症。
● 實驗室檢查
● ● 可發現血、尿胡蘿蔔素含量增高,並確診高胡蘿蔔素血症。

診斷


● 根據患者明顯進食富含胡蘿蔔素食物史,皮膚黃染,鞏膜正常,加上血或尿中胡蘿蔔素水平上升,可以確診。
● 好發於秋冬季節,易發生於小學生及學齡前兒童。
● 患者有明顯進食富含胡蘿蔔素食物史。
● 體格檢查:皮膚黃染以手掌、足底為重,鞏膜無黃染。
● 檢查發現血或尿中胡蘿蔔素水平上升。
● 同時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皮膚黃染。

鑒別診斷


● 應與黃疸鑒別。後者白眼球發黃明顯,血膽紅素增高,有肝膽系統疾病。阿的平引起的黃染則有長期服用阿的平史。
● 患者進食富含胡蘿蔔素食物后出現皮膚黃染,鞏膜正常,且患者無肝膽系統疾病史及相應癥狀。可自行停止食用富含胡蘿蔔素食物后,儘快去醫院查明原因,排除其他問題導致的皮膚黃染。

治療


● 若有基礎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腎炎、甲狀腺功能減退等,需糾正基礎疾病;僅因食物和藥物引起的高胡蘿蔔素血症,則無須特殊治療,停用這些食物和藥物后,短期內可自行消退。

危害


● 影響工作和生活
● ● 皮膚黃染影響患者形象,且引起擔憂,影響工作和生活。
● 易誤診為黃疸
● ● 被誤診為黃疸而反覆進行實驗室檢查和不必要的治療。

預后


● 本病無自覺癥狀,如無基礎疾病,一般情況良好,皮膚黃染很快就會消退,無須治療。如有基礎疾病,原因去除后,皮膚黃染數月也可消失。

預防


● 均衡飲食,盡量避免短期內過量進食富含胡蘿蔔素的食物。
● 加強日常鍛煉,維持正常代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