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蜚英塔的結果 展開

蜚英塔

江西南昌市南昌縣蜚英塔

蜚英塔位於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建於明天啟元年(1621年)。該塔集中體現了中國精湛的傳統建築藝術,為中國傳統的樓閣式建築。坐北朝南,平面呈六邊形。內有石階,可攀至頂層。磚檐為五層平鋪,疊澀出檐。抗日戰爭期間,日軍產用迫擊炮轟擊,至今留有彈痕3處,每層青石板樓面被砸毀,雖遭破壞,但仍較堅固。是江西省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已被列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蜚英塔也是日本侵華的見證,也是日軍槍殺荷湖周家100多村民的見證。

簡介


蜚英塔
蜚英塔
蜚英塔,俗稱寶塔,坐落在南昌高新區麻丘街西南約2公里處,今寶塔村荷湖周家村莊東南面,1959年已列入江西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收入《中國名勝詞典》。這座古塔建於明代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為中國傳統樓閣式建築,磚石結構。坐北向南,平面呈正六方形。塔基用長方形紅石砌築,塔身用青磚砌成。共七層,每層高一丈二尺,從塔基到塔頂共約35米高。塔內每層有磚階,層間為青石板。塔檐為五層平鋪、迭澀出檐。沿磚階轉折而上可攀至頂層。在第三層南面嵌有塔碑,塔碑上右書“龍飛天啟辛酉元年正月十一日吉旦立”中刻“蜚英塔”三個大字,左書“東閣大學士癸未狀元朱國祚題,西川右藩伯丙戌會魁周著鼎建”。
據《荷湖周氏支譜》記載:建塔者周著(1560—1625),原名周一著,字誠子,號右華,曾任奉新知縣、浙江知府、四川布政使等職,“以廉明稱”。天啟辛酉永寧土司奢崇明謀反,“陷重慶,進逼成都。著偕左布政朱燮元日夜籌守御策”,“著恃忠義激勵兵民皆為效死”。經過奮戰,平息了叛亂,“燮元進副都御史,巡撫四川,著轉左布政使”。明熹宗天啟五年二月“(著)作卒於家”,崇正己巳(公元1629年)贈大理寺卿。
蜚英塔建成后,歷經滄桑。特別是日軍侵華時,遭日軍炮擊,塔頂被毀,塔身內外嚴重殘缺。但是,該塔一直保持不塌不跨,不傾不斜,巍然屹立。
1982年,中國撥專款一萬五千元維修蜚英塔,重新安裝了生鐵澆鑄的塔頂,塔的周圍興建了防護磚牆,塔身初步修復。1986年,江西省、市、縣、鄉又多渠道籌集資金5萬元,徹底修補消除了曾經被日本侵略軍炮擊毀壞的痕迹。
2008年3月19日,蜚英塔塔身明顯傾斜,類似於舉世聞名的比薩斜塔,傾斜的塔身成為當地一大景觀。

建設經費


蜚英塔
蜚英塔
蜚英塔是宗族聚集之地,其建設經費自然來自於宗族。有文為證:雩都縣蜚英塔,塔當先師廟巽址,是為文明之統,命曰:蜚英。……予問費從所出入,父老謝文魁等曰:吾儕世居茲土,倘賴天靈,自今以迨千百世,諸宗子姓,蔚為國華,則當各以其宗助。吾鄉名營前,里日:村頭,陳、蔡二姓卜居斯地,自宋末由元明以迄清,數百載矣。前明天啟間邑侯龍以公事來登臨覽勝,竊嘆東方文峰低陷爰斜,兩姓建造寶塔,嗣是游泮登科者相繼而起。蜚英塔的興建和地方宗族自身的興旺是緊緊聯繫在一起的,揭示了地方紳士熱衷於改造科舉的原因。
雩都蜚英塔的地基,是知縣用“所辟淫祠易之”而得到的。更有意味的是,在雩都,原本是佛塔的重光塔,在這場活動中轉化成了文峰塔。明末贛南另一位著名學者李淶記其經過曰:塔雖因緣釋氏,然當邑治右,纏逆江流而屹然砥柱,固足善也。……歲壬辰,靜齊黃侯來宰是邑……乃告於眾日:塔之就圮也,風氣漓矣!邑之有龍舟會也,以尚鬼,然而侈且狂矣!吾亦烏能坐視夫厚儲黷鬼之資以益狂?孰與移之葺塔。……邑之人文昌乎,物力阜乎,生齒繁乎!雩都縣令以龍舟會的費用來修葺重光塔,並賦予佛塔以文峰塔的功能,正是具有“正統性”的儒家觀念影響擴大的表現。

日軍罪證


蜚英塔
蜚英塔
1939年4月28日,日軍在南昌縣蜚英塔附近與反攻南昌的中國軍隊發生戰鬥。這一仗打得天昏地暗,中國軍隊打死不少日本兵,日本大隊長命令工兵施放毒霧,令100多名日本兵戴著防毒面具發起衝鋒。中國官兵中毒傷亡慘重,被迫退出陣地。日軍以死傷60多人的代價佔領了陣地,抓獲了30多個中國士兵。日軍大隊長指揮士兵,將俘虜的衣服全部扒光,連手帶腳捆在樹上、電桿、門上,並喝令士兵們零割處死這些俘虜,以鼓舞士氣。日本兵用錐子、鐵釘、刺刀向俘虜身上猛刺,先用錐子刺瞎俘虜的雙眼,再用刺刀刺破喉嚨。俘虜們的喉管被刺破了,血如泉涌,有的喉管裂口還鼓起肥皂泡似的血泡泡。日軍殺死了這30多名中國兵。收屍的人們看到屠場上的屍體,有的割掉了耳朵;有的砍掉了鼻子;有的嘴巴被切開了;有的眼帘下插了刀子,白眼球就象魚眼一樣粘粘糊糊地垂下來。日軍虐待俘虜的卑劣行徑殘無人道,嚴重違反了《關於戰俘待遇的日內瓦公約》的原則,虐待俘虜罪行情節惡劣昭然若揭。

荷湖周村


蜚英塔
蜚英塔
南昌市高新區麻丘鎮寶塔村荷湖周家盛傳,根據當地周姓家譜,周恩來紹興周家一支先祖可追溯到荷湖周家。
荷湖周村原屬南昌縣麻丘鄉,后改屬南昌市近郊高新區麻丘鎮,自古有“三周當一縣”之說,現有北周、中周、後房、南周、下庄等幾個周姓自然村落,因村中有一座建於明天啟元年(1621年)的雄偉寶塔蜚英塔,1956年列為江西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因而周村叫寶塔村。
沃野平疇上,油菜花黃;阡陌溝渠中,水流魚躍。周村人世世代代依綠荷吐艷、紅菱飄香的瑤湖而居,全村現有8000餘村民均姓周,和諧安康,怡然自樂。

歷史名人


寶塔村委會在文化普查中,發現了一套18本編修於咸豐九年《江西南昌荷湖周氏六會館族譜》,該族譜距今168年了。發現並修葺了距今約1000多年的荷湖周村始祖彥托公的墳塋。各地聞訊前來續譜對譜祭奠先祖的周氏後裔絡繹不絕,打破了荷湖周村往日的寧靜,族譜記載了周恩來血脈之源源於南昌荷湖周村。
族譜上記載:荷湖周氏崇字輩的一個叫周崇遜的,在明代“世襲鎮撫,遷居浙之紹興衛……”。1998年,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出版了《周恩來家世》,該專著是的權威性的。據《周恩來家世》一書中記載,周恩來是宋理學家周敦頤一支後裔,這已是浙江、淮安文史研究者已有定論的。根據周村族譜記載,彥託公在荷湖周家生有4子,其中第二個兒子是周幸昌,周幸昌之子周承弼,周承弼之子周敦頤。在荷湖周氏族譜中出現的關於周敦頤的記載,由此,人們推測周恩來紹興周家一支是從荷湖周村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