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紫陽

相聲表演藝術家,代表作《結婚前後》

楊紫陽(1927.2—2001.4),相聲表演藝術家,原名楊子揚,北京市人,相聲大師侯寶林先生三弟子,曾任四川省曲藝家協會理事、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收徒:仇小豹、朱軍、王迅

1927年生於北京,1946年畢業於北京匯文中學,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直屬政工隊,曾榮立三等功。后隨軍南下,曾任西南空軍政治部文工團演員,多才多藝,擅長曲藝、話劇、戲曲等表演藝術形式,1955年轉業到鐵路二局文工團任演員。

2013年4月由掌門大弟子仇小豹代收生前學生丁寶祥、唐傑為徒。

生平簡介


1956年前往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說唱團學習相聲藝術,1957年拜侯寶林為師。隨團學習期間,深受侯寶林、郭啟儒劉寶瑞等前輩的教益,開始用藝名“紫陽”,並與馬季(原名:馬樹槐)搭檔,互為捧逗。后返回成都,在鐵路二局文工團先後與杜三寶、侯一臣、周遊、隋滌新等合作演出,從事相聲創作、表演和輔導工作,直至離休。
1964年,楊紫陽在成都“五月茶社”(成都市群眾藝術館)舉辦相聲培訓班。“文革”結束后,先後於1977年、1979年在成都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和成都市群眾藝術館舉辦相聲藝術培訓班,並請來王永梭、牛德增等藝術家授課,培養了專業、業餘相聲演員數十人。1978年,楊紫陽組織建立了相聲團,與丁寶祥、鄧滔、陸佳華等十多個北方相聲演員,恢復了相聲專場演出。1981年11月,幫助重慶市曲藝團舉辦首屆相聲大會。
在四十餘年的藝術生涯中,楊紫陽長期紮根於鐵路修建第一線,為鐵路工人帶去了歡樂,足跡遍布雲、貴、川、渝、湘,自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山溝演員”,為相聲藝術在西南地區的普及和發展獻出了畢生精力。1978年,曾被評為鐵二局科技和教育先進個人。
楊紫陽對“侯(寶林)派”相聲藝術有深刻的理解,提出:“說學逗唱是既獨立又協調、既靜止又運動的,不可分割,渾然一體。說中有學,學中有唱,逗是說學逗唱的核心,是緊緊圍繞主題而運動的,是揭示與深化主題的一種手段”的觀點,強調“表演要突出一個‘真’字,用真心說話,用真情表演”,並把此長期運用於演出與教學當中。

常演節目


常演節目有:《鍘美案》、《扒馬褂》、《離婚前奏曲》、《夜行記》、《醉酒》等數十個作品,創作作品有:相聲《“萬禍公司”》(與侯寶林合作)、相聲《音樂與健康》、《結婚前後》(與馬季合作)、相聲《晚婚好》(與楊烈合作)、雙簧《大刀進行曲》等。
1973年收仇小豹(仇鈞)為徒,1997年收武警四川省總隊文工團青年演員朱軍、王迅為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