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憩室炎
結腸憩室炎
結腸憩室是結腸黏膜通過腸壁薄弱部位向外突出形成的袋狀結構,憩室引流不暢引發炎症,稱之為結腸憩室炎。結腸憩室炎好發於50~70歲中老年人,女性多於男性,歐美比較常見,我國少見。結腸憩室炎常因腸壁薄弱、腸內壓力增高引起。結腸憩室炎多表現為腹痛、腹脹、便秘,急性發作時可表現為左腹或左下腹疼痛,伴有噁心、嘔吐、發熱。結腸憩室炎以非手術治療(一般治療和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為主。結腸憩室炎可導致腸梗阻、腸穿孔、瀰漫性腹膜炎、消化道大出血等併發症。
● 普通外科、消化內科
● 腸壁薄弱點可發生憩室。
● 低纖維素飲食引起便秘,使腸內壓力增高所致。
● 當通道被阻塞時,憩室內容物不能流入腸腔而引起炎症。
● 患者多為50~70歲中老年人。
● 初期表現為便秘、腹痛、腹脹及隱性疼痛不適。
● 急性發作可表現為左腹或左下腹疼痛,伴有噁心、嘔吐、發熱。
● 確診結腸憩室炎需進行實驗室檢查、X線檢查、腹部超聲、腹部CT、鋇劑灌腸、纖維結腸鏡檢查等。
● 實驗室檢查
● ● 血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升高,超敏C反應蛋白升高。
● X線檢查
● ● 若有遊離穿孔時,可見膈下遊離氣體。
● 腹部超聲
● ● 可見腸壁增厚和有(或無)周圍膿腫形成。
● CT檢查
● ● 可見結腸周圍脂肪的炎性表現,可見瘺管及膿腫。
● 鋇劑灌腸
● ● 可見憩室存在。憩室炎嚴重時不宜做此檢查,以免誘發腸穿孔。
● 纖維結腸鏡
● ● 可見多發憩室存在並可排除其他疾患,但纖維結腸鏡檢查有誘發穿孔的可能,故憩室炎嚴重時一般不宜做纖維結腸鏡檢查。
● 醫生根據臨床表現、實驗室化驗、X線檢查、腹部超聲、腹部CT、鋇劑灌腸檢查和纖維結腸鏡診斷本病。
● 患者多為50~70歲中老年人。
● 患者初表現為便秘、腹痛、腹脹及隱性疼痛不適,后可表現為左側或左下腹疼痛,伴有噁心、嘔吐、發熱。
● 實驗室化驗血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升高,超敏C反應蛋白升高。
● 腹部超聲可見腸壁增厚和有(或無)周圍膿腫形成。腹部CT可見結腸周圍脂肪的炎性表現,可見瘺管及膿腫。鋇劑灌腸可見憩室存在。
● 纖維結腸鏡可見多發憩室存在並可排除其他疾患。
● 需要和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結腸癌等腸道疾病鑒別。
● 如果出現左腹或左下腹疼痛,伴噁心、嘔吐、發熱,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 醫生通過實驗室化驗、X線檢查、腹部超聲、腹部CT、鋇劑灌腸、纖維結腸鏡等可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 結腸憩室炎以一般治療、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為主。
● 保持大便通暢,多食用高纖維素食物。
● 出現瘺管、梗阻時應持續胃腸減壓,輸液治療,卧床休息。
● 廣譜抗生素聯合厭氧菌抗感染治療。
● 靜脈補液、營養支持治療。
● 膿腫引流不暢、瀰漫性腹膜炎、持續性腸梗阻或瘺管形成、大出血等經保守治療無效或短期內反覆發生大出血者可行手術治療。
● 結腸憩室炎可導致腸梗阻、腸穿孔、瀰漫性腹膜炎、消化道大出血等併發症。
● 早期未出現併發症時,積極治療預后良好。
● 增加高纖維素食物攝入。
● 保持大便通暢,減少便秘發生。
● 減少增加腹腔壓力的情況發生。
● [1] 趙玉沛。中華醫學百科全書:普通外科學。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7.
● [2] 吳肇漢,秦新裕,丁強。實用外科學:上冊。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
● [3] 趙玉沛,陳孝平。外科學:上冊。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 [4] 劉玉村,朱正綱。外科學:普通外科分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