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氏之儒

顏氏之儒

顏氏之儒是儒家八派之一,在《仲尼弟子列傳》的有關顏回的記載,可以了解此派。

基本簡介


戰國時期以孔子弟子顏回為代表的儒家八派之一。這一學派雖未有典籍存世,但從《論語》和《史記 · 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傳》的有關顏回的記載,可見其概。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被孔子及後世列為 " 四科 " 中的 " 德行 " 第一、七十二賢之首,尊為 " 復聖 " 。顏回謙恭好學, " 不遷怒,不貳過 " (《論語 · 雍也》)。曾從孔子周遊列國,在陳蔡間被困於野,糧絕七日,弟子飢餒皆病, " 不得行 " ,而孔子依然 " 講誦弦歌不衰 " ,當子路等對此一時產生懷疑時,只有顏回能以理解,認為 " 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 , " 是有國者之丑也 " (《史記 · 孔子世家》)。孔子贊其德行與學問,引為自己唯一的同道: "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 (《論語 · 述而》)據此可以推知,顏回及其學派最主要的特點是,安貧樂道,特別下功夫實踐孔子的仁德思想。他貧居陋巷,簞食瓢飲,而不改其樂,得到孔子 " 其心三月不違仁 " 的肯定,而他卻始終以 " 無伐善,無施勞 " (不誇耀自己)為平生志願(《公治長》)。這種道德精神,便成為爾後宋明理學家所追求的 " 孔顏樂處 " 。
顏回:顏回:(前521~前481年)春秋末魯國人。字子淵,亦顏淵,孔子最得意弟子。《雍也》說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為人謙遜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他異常尊重老師,對孔子無事不從無言不悅。以德行著稱,孔子稱讚他“賢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反仁”(《雍也》)。不幸早死。自漢代起,顏回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有時祭孔時獨以顏回配享。此後歷代統治者不斷追加謚號:唐太宗尊之為“先師”,唐玄宗尊之為“兗公”,宋真宗加封為“兗國公”,元文宗又尊為“兗國復聖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復聖”。山東曲阜還有“復聖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