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科
偏科
“偏科”的概念:指在學習學校文化課程中,某一門或者幾門功課成績特別好或一般,同時剩下的功課成績特別差或較差,這種情況可以稱為“偏科”。
中學生的偏科現象,是人才成長過程不可避免的現象,似乎個別人的偏科並沒有影響到他以後的發展和成長,我們稱之為特殊現象。
不少同學認為為了高考,主觀上希望糾正自己偏科的現象,可見高考“指揮棒”對偏科是有導向作用的。
偏科現象出現的高峰期在初中,這恐怕與初中生特定的心理,生理以及課程的加重有關。比如說,他們會因同學的一句話,社會思潮等等的因素而形成偏科,也就是易受外因的影響。
偏科還是應糾正的,堅持全面發展,會使人終生受益,可見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以及培養堅強的意志,尤其要加強對初中時期預防偏科的教育。
如果我們能對偏科現象予以正確的治療,適時地引導培訓,開辦各種特長班、興趣班、文學社、書法協會……多種多樣的形式來引導它,那麼即使偏科的同學也會走上一條健康發展的道路。因為人才是多元化的,人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不過這種形式,我們也培養出自己的“韓寒”不是更好嗎?
偏科
首先,我們要從根源分析,偏科存在著假性偏科和真性偏科。所謂假性偏科就是無論成績偏差的,還是成績特別差的,都是暫時性的,比如說一次考試意外或者是一段知識學習的好與壞;但是長期以來都是偏科狀態,並投入很大的精力在落後的課程上,補課,強化做題等等方法用盡,依然成績甚微。就有可能是真性偏科,此時,家長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其次,在發現真性偏科時,我們要認真分析,造成偏科的原因。第一種情況,學生偏科學習,受教師影響較大。學生偏愛某一學科,能提高該科學習成績,而好的學習成績又強化了對該科的喜愛,形成良性循環;反之學生不喜歡某個老師,也往往不喜歡某個老師所教的學科,久之,學習成績下降,喪失對這一科學好的信心,導致惡性循環。第二種情況是,學生在從小到大的學習過程中,某些方面的能力長期未得到培養,形成了相對先天弱勢,在面對新增的或者是難度增加的科目時,就表現出力不從心,遲遲不得徘徊在學科之外。
再次,針對上述的所描述的偏科現象,我們要端正態度,擺好心態,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俗話說“欲速則不達“,尤其是針對真性偏科的現象,更要制定長期規劃,通過不斷的努力,最終將弱勢科目轉變為自己的優勢科目。
然後,在這裡針對高中偏科現象提出幾種應對方法,供家長參考。
第一、防止偏科更深一步的發展,有的同學認為“天賦較差”、“從小不感興趣”、“基礎一直很差”、“討厭背誦和記憶而不願學文科”。有的則是因為“聽不懂老師講的內容,感到乏味、難學”,由於一項成績不理想就失去了學習這門課的興趣和自信心。其實每個人的成功和能力都是在經過努力得到的,作為家長,要幫助孩子分析失敗的原因,家長尤其要避免說“自己有過類似經歷啊“之類的話,這樣容易引起孩子的心理暗示。相反,家長要細心發現孩子取得每一點進步,並要多加鼓勵和表揚,讓孩子在學習中不斷積累興趣和自信。
第二、笨鳥先飛。高中的理論學習是一個掌握規律和方法的過程,主要是在學習人類長期積累並以文字形式表達的經驗。所以家長要督促孩子從基礎做起,踏踏實實,一點一滴的學習,知識就是通過不斷的量得累積,最終達到融會貫通的質變的。例如:長期堅持預習,在預習中就可以了解到大部分基礎知識的學習、理解和記憶,這樣在課堂上就能跟著老師的思路走,把知識點在課堂上得到鞏固和歸納。
第三、循環記憶,針對偏文科類科目的學習,在日常學習中,要養成循環記憶的好習慣。例如,每周花費半個小時的時間,遵照艾賓浩斯記憶曲線,制定一個學習的計劃,長期堅持的話,不但能夠提高學習記憶力,而且能夠幫助孩子樹立學習的自信和興趣。
第四、積極引導,考慮VIP教育。在學校的學習過程中,老師的講解是針對大部分學生的,所以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鼓勵孩子積極提問。若遇到因為孩子對老師喜好的原因導致的偏科時,建議家長及早給出應對策略,避免事後後悔。
第五、若孩子因為相對先天弱勢的原因導致的偏科,這不僅僅是要靠學生自己的努力,更要找到相應的老師對學生有一個方法和思路上的指導。
最後,在攻克弱勢科目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優勢科目的學習,也就是說,在日常的學習中仍然要給予自己優勢課目一個固定的時間段,防止揀了芝麻丟了西瓜,這樣才能最終在高中中取得理想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