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雁鳴湖鎮的結果 展開

雁鳴湖鎮

河南省中牟縣下轄鎮

雁鳴湖鎮,位於中牟縣北部,東鄰狼城崗鎮、南鄰大孟鎮、西鄰萬灘鎮、北鄰黃河。雁鳴湖鎮總面積95.6平方公里。全鎮轄19個行政村(含兩個移民村),21個自然村,戶籍人口2.8萬人,常住人口4.2萬人。

2017年11月,雁鳴湖鎮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2019年10月,雁鳴湖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歷史沿革


雁鳴湖鎮曾名東張庄。
清同治九年治河官吏以“張”字對治河不祥,更名為東漳庄。
1956年建東漳中心鄉。
1958年屬萬灘公社。
1961年建東漳公社。
1963年併入大孟公社。
1965年復建東漳公社。
1983年改東漳鄉。
2004年3月,隨著雁鳴湖生態風景區的開發,東漳鄉更名為雁鳴湖鄉。
2010年3月撤鄉建鎮。

地理環境


地址地貌

雁鳴湖鎮,地勢呈西南高、東北低之勢,平均海拔80.3米,海拔落差5米左右。

氣候條件

雁鳴湖鎮,屬於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少雪,四季替換較為明顯。降水季節分佈差異很大,多集中在夏季。主導風向冬季為東北風、夏季為南風。

自然資源


雁鳴湖鎮,有水域5000畝、濕地5200畝、林地10000餘畝、草地3300畝,周圍11萬畝黃河自然濕地,擁有喬木樹種53種,鳥類近80種。

水資源

雁鳴湖鎮,鎮域內的雁鳴湖是鄭州市東部面積最大的水域和濕地,引黃河渠道,有趙口總乾渠、東乾渠和丁村支渠,主要排水河道有運糧河、丁溝河。呈西北、東南方向橫穿全境。

行政區劃


全鎮轄19個行政村(含兩個移民村),21個自然村,82個村民組。

經濟


2005年全鄉GDP總量3.17億元,增長21%,其中農業總產值實現14117萬元,增長13.4%。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40470畝,畜牧產值實現3202萬元,比上年增長51.9%。水產養殖面積2.1萬畝,總產值實現5993萬元。大閘蟹養殖面積8000多畝,奶牛小區佔地面積100畝,小雜果種植面積3000多畝,無公害蔬菜多2600畝,溫室大棚100座。2005年向縣內外輸出勞動力1000人(次),創收100萬元。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770元,比上年增長20.5%。實行村帳鄉管,嚴格履行財務審批手續,農村經濟管理水平加強。
2015年,全鎮生產總值完成11.1億元,同比增長10.3%;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1億元,同比增長19.9%;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24元,同比增長10.2%;財政收入完成9500萬元。
2016年,全鎮生產總值完成12.6億元,是2011年的1.39倍;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9億元,是2011年的1.74倍;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47元,是2011年的1.66倍;財政收入完成1.2億元,是2011年的5.7倍。

交通


雁鳴湖鎮,南臨連霍高速中牟出口,距鄭汴城市快速通道7公里,規劃中的G107從鎮域西側萬灘鎮內南北向穿過,雁鳴湖鎮西部對外交通的黃河大堤路、雁月大道、趙口總乾渠路接至G107,省道312貫穿全境,鄭州地鐵12號線直達鎮中心。

旅遊


雁鳴湖鎮,有雁鳴湖生態風景區(國家2A級風景區)、黃河灘塗保護區、國家農業公園、靜泊山莊、沙窩、凌雲溫泉、雁鳴蟹島和聖安德魯斯高爾夫俱樂部等。
景區地處76平方公里的中牟黃河濕地中,由6.8萬畝森林,5000畝湖面及蒲葦、荷塘與10多個景點組成。這裡的湖草、森林、鳥禽、魚蟹形成了良性共生的生態環境。現建成景區佔地面積5平方公里左右。林中鳥鳴風輕,湖上蟹肥草長,湖、林、盪風我宜人,蟹、魚、蝦味美醉人。目前已形成了80多種草木植物,78種鳥類,多種魚類良性共生的自然環境,綠色、環保、生態特色非常突出,被譽為鄭州的後花園。

獲得榮譽


2019年10月,雁鳴湖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20年6月20日,被命名為河南省第一批“美麗小鎮” 。
2020年7月29日,被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