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痛
頸部痛
頸部痛是指頸部的局部疼痛,可伴有上肢不適感及活動受限等,可由骨骼疾病、軟組織炎症、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引起。
● 1.感染頸椎炎症、頸椎結核、帶狀皰疹、臂叢神經炎等。
● 2.腫瘤頸椎轉移癌、原發性骨肉瘤、骨巨細胞瘤、神經鞘瘤、脊索瘤等。
● 3.中樞性病變脊髓空洞症、頭顱病變等。
● 4.胸腔臟器疾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等。
● 5.其他風濕熱、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頸部創傷等。
● 6.頸椎外傷頸椎骨折脫位等。
● 1.體格檢查
● (1)視診觀察是否有皮膚改變或外傷,觀察頸椎活動度等。
● (2)觸診、叩診判斷頸部有無壓痛、叩擊痛等。 3.聽診初步判斷和了解心臟情況。
● 2.實驗室檢查
● (1)血常規適用於感染性疾病的排查,白細胞計數升高常提示感染性疾病。
● (2)免疫學檢查自身抗體檢測,是類風濕關節炎有別於其他炎性關節炎的指標之一。
● (3)結核菌素試驗有助於結核感染的排查,結核菌素試驗陽性有助於頸椎結核的診斷。
● (4)血生化檢查。
● 3.影像學檢查
● (1)X線片可幫助判斷有無骨質破壞、椎間隙變化等,適用於頸椎外傷后骨折脫位、骨腫瘤的排查。
● (2)CT及三維重建、MRI是判斷病變性質、範圍和有無周圍軟組織浸潤的有效手段,有助於腫瘤、脊髓空洞症等疾病的診斷。
● (3)核素骨掃描是早期發現病灶和晚期鑒別有無轉移病灶的常用方法,對腫瘤、結核等疾病的診斷有重要價值。
● 頸部疼痛牽涉的疾病範圍非常廣泛並且種類繁多,因此頸部疼痛的鑒別診斷至關重要。其伴隨癥狀以及疼痛的性質和持續時間等多有提示意義。伴發發熱,常見於感染性疾病;伴發晨僵,常見類風濕關節炎;伴發消瘦、乏力等,常見於腫瘤;伴發胸悶,常見於心臟疾病。頸部疼痛常見於以下疾病。
● 1. 頸椎結核
● 頸部輕微持續性鈍痛,后伸則加劇,勞累后加重,卧床休息可減輕,可有頸部僵硬,常有全身不適、乏力、食慾減退、消瘦、午後低熱、夜間盜汗等癥狀。 2.頸椎腫瘤
● 發生於頸部的腫瘤,尤其是惡性腫瘤,表現為頸部疼痛,隨著腫瘤擴大,可出現頸部腫脹,淺靜脈怒張和扭曲;全身癥狀有消瘦、乏力、發熱、皮膚和黏膜蒼白等。
● 3.心絞痛
● 多表現為悶痛、壓榨性疼痛或胸骨后、咽喉部緊縮感,有些患者僅有胸悶。疼痛有時可放射至頸肩部或上肢。
● 4. 類風濕關節炎
● 早晨起床時出現關節活動不靈活的主觀感覺,是關節炎症的一種非特異表現;可有多關節受累表現;可伴有體重減輕、低熱及疲乏感等全身癥狀。
● 5. 枕大神經痛
● 枕後部枕大神經穿出筋膜部位壓痛,頸部肌肉僵硬不適,往往伴隨高血壓。
● 1.避免不正確姿勢;積極尋找原發疾病,針對原發疾病進行治療;疼痛嚴重時採取相應的對症治療措施。
● 2.頸托保護。
● 3.對症止痛。
● 4.神經營養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