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派
上清派
東晉時期形成的一個道教派別。以《上清經》、《上清大洞真經》、《黃庭經》為主要經典,奉魏華存為開派祖師,以元始天尊、太上道君為最高神。上清派強調人體內精氣神的修鍊,重登齋入靖、存思諸神形象,不重煉外丹。
晉哀帝興寧二年(364),東晉天師道士楊羲扶乩降筆,稱紫虛元君上真司命南魏夫人降授《上清真經》31卷,命楊羲用隸書寫出,以傳護軍長史句容許謐及其子許遜,二許又傳寫《上清經》,並修行上清經法得道。東晉末,王靈期至許黃民(許遜之子)處求《上清經》后,又增刪潤色,作《上清經》法至五十餘篇。江東道士慕上清經法豐博,爭相傳抄,故在江東地區形成傳授修習《上清經法》的上清派。后陶弘景搜集楊、許手跡,編為《真誥》並纂集上清法術,撰《登真隱訣》,上清經法更臻完備。該派稱修行得道可以升入“上清天”,比天師道的“太清”境界更高,乃自稱上清家;因陶弘景居茅山傳上清經法,以茅山為聖地,故後世又稱茅山宗。陶弘景使茅山上清派不斷發展壯大,在道教史上地位顯赫,影響深遠。
經歷南北朝、隋,上清一系逐漸成為引人矚目的道教派別。唐代初期,以茅山上清一係為中心的道教徒漸漸在社會上層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佔據了一定的位置,到8世紀中葉,儘管事實上也有各家道教人物活躍在長安和洛陽,但是,在上層士人中間最有影響的,還是從司馬承禎到李含光的茅山上清派一系。宋代以後逐漸與其他道派合流,元代以後歸併於正一道。
上清派以晉代女道士魏華存(南嶽魏夫人)為第一代宗師,楊羲為第二代宗師。楊羲以下依經法傳授次序,第三代至第九代上清派宗師分別是許穆、許翔、馬朗、馬罕、陸修靜、孫游岳、陶弘景。
一、民間道教轉向士族道教發展。上清派是由南天師道衍變、分化而來。東晉時期,由於南下的司馬氏政權對江南士族存有戒心,造成許多世家大族在政治上並不得志,他們便以老莊思想作為精神寄託,並因此而加入到道教信仰者的隊伍中來。由於他們均是世家大族出身,受到過良好的教育,文化修養較高,所以對原本天師道中反映下層平民的那些思想感到不滿,對原來道教中存在的淺陋庸俗的科儀教戒甚是鄙夷。於是,他們開始按照自己的喜好和興趣對舊的天師道進行揚棄改造。上清派多重於個人精、氣、神的修持法,不重符籙、齋醮和外丹,貶斥房中術,易為士大夫和統治階級所理解和接受,這也正是該派能較快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上清派的出現,反映了民間道教轉向士族(士大夫)道教發展的變化。
二、上清派使道教理論更趨成熟。上清派宗師出身江東士族,其尊奉的《上清經》,首先表達了獨特的成仙思想,使上清派對道教的終極理念的闡釋富有特色;其次其所構想的身中之神使上清派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自我拯救的需要。同時在客觀上使上清派在道教向理論化方向發展的過程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上清派最具特點的修鍊方法是存思。認為通過存思,天地之神可以進入人體,人體之神與天地之神混融,即可長生不老,飛登上清。上清派的存思、服氣、咽津、念咒、佩符等修持方法,對道教齋醮儀式影響甚大。
《上清大洞真經》:簡稱《大洞真經》、《洞經》或《三十九章經》,上清派最早崇奉的主要經典,謂讀之萬遍即可成仙,被譽為“仙道之至經”。此經被上清派奉為諸經之首,比較典型地反映了上清派的修習方術。全書39章,以歌訣形式敘述存神法。此經在唐宋以前影響很大,后因內丹術之興起,影響漸衰。但經中的穴位名稱及氣血津液、人體結構觀念,多與傳統醫學相通,對研究道教的養生氣功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黃庭經》:上清派崇奉的另一重要經典,是一部以中國醫學臟腑學說為理論基礎,認為人體百脈關竅各有主神,需用“存思”法以存守身神的修鍊專著。《黃庭經》是前代修鍊養生經驗的總結,又為後世的內修提供了基本理論和方法,被稱為“壽世長生之妙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