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螫

斑螫

斑螯,別名“斑貓徠”、“龍蚝”、“地膽”,屬鞘翅目芫青科斑螯屬,是最毒的甲蟲。全世界約有斑螯2300多種,我國則有29種,斑螯全身披黑色絨毛,翅細長橢圓形,質地柔軟,體長為11—30毫米,翅基部有兩個大黃斑,中央前後個有一黃色波紋狀橫帶,足具有黑色長絨毛,危害大豆、花生、茄子等作物

物種介紹


斑螫
斑螫
中藥名。出《神農本草經》。別名斑貓。為芫青科昆蟲南方大斑螫 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或黃黑小斑螫 M.cichorii L.的乾燥全體。主產河南、廣西、安徽、四川、江蘇等地。卒,寒,有大毒。入大腸、小腸、肝、腎經。攻毒,逐瘀。①治牛皮癬,神經性皮炎。酒浸液塗患處。②治瘰癧,狂犬咬傷;近亦用於肝癌、肺癌等癌症。內服:0.05-0.1克,米炒后煎服或入丸、散服。心臟、肝臟、腎臟機能不全者慎用,孕婦忌服。本品含斑蝥素。斑蝥素對皮膚、粘膜有發赤、起泡作用,口服可引起腸胃炎與腎炎。水浸劑在體外對常見致病性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斑蝥素有抗癌作用,但毒性很大,可用於肝癌、肺癌等。不良反應主要為泌尿道刺激,甚至血尿,也有噁心、嘔吐,手指發麻等。其衍化物毒性較小。

物種學史


芫青科昆蟲

形態特徵


斑螯全身披黑色絨毛,翅細長橢圓形,質地柔軟,體長為11—30毫米,翅基部有兩個大黃斑,中央前後個有一黃色波紋狀橫帶,足具有黑色徠長絨毛。

生活習性


斑螯多群集取食,成群遷移。當它遭到驚動時,為了自衛,便從足的關節處分泌出黃色毒液。此黃色毒液內含有強烈的斑螯素,其毒性甚強,能破壞高等動物的細胞組織,與人體接觸后,能引起皮膚紅腫發泡。

分佈範圍


主要分佈於河南、廣西、安徽、四川、江蘇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