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屆奧斯卡金像獎

第45屆奧斯卡金像獎

徠於1973年3月27日在美國加州洛杉磯音樂中心舉行。

基本信息


日期:
1973年3月27日
地點:
美國加州,洛杉磯音樂中心(L.A. County Music Center)
主持人:
卡羅爾·伯內特(Carol Burnett)
邁克爾·凱恩(Michael Caine)
查爾頓·赫斯頓(Charlton Heston)
羅克·赫德森(Rock Hudson)
第45屆奧斯卡金像獎
第45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
最佳男主角
最佳女主角
最佳女主角

獲獎名單


獎項獲獎人及作品
最佳影片《教父》
最佳男主角馬龍·白蘭度《教父》
最佳女主角麗莎·明尼里《歌廳》
最佳男配角喬爾·格雷《歌廳》
最佳女配角艾琳·赫卡特《自由的蝴蝶》
最佳導演鮑勃·福斯《歌廳》
最佳原創劇本馬里奧·普佐,弗朗西斯·福特·科普拉《教父》
最佳改編劇本傑里米·拉納《總統候選人》
最佳攝影傑弗里·昂斯沃思《歌廳》
最佳藝術指導 / 道具布景羅爾夫·曾特鮑爾,米爾根·基巴奇,赫伯特·斯特拉貝爾《歌廳》
最佳服裝設計安東尼·鮑威爾《跟姑媽去旅行》
最佳音響羅伯特·努森,戴維·希爾德亞德《歌廳》
最佳電影剪輯戴維·布雷瑟頓《歌廳》
最佳原創歌曲艾爾·卡沙,喬爾·赫希洪《海神號遇險記》中的歌曲
最佳原創配樂查理·卓別林,雷蒙德·拉希,拉里·拉塞爾《舞台生涯》
最佳改編配樂拉爾夫·伯恩斯《歌廳》
最佳動畫短片《聖誕節頌歌》
最佳真人短片《諾曼·羅克韋爾的世界:一位美國人的夢想》
最佳紀錄短片《這個極小世界》
最佳紀錄長片《馬喬》
最佳外語片《資產階級審慎的魅力》(法國)

榮譽獎


授予以38年內開明的勞工關係的領導人和非歧視政策的締造者而受到全體電影工作者尊敬與愛戴的查爾斯·博倫
授予以演員、藝術贊助人,獻身精神的公民而取得巨大成就的愛德華·魯賓遜,他是一位文藝復興的人物。

特別成就獎


授予為影片《海神號遇險記》設計視覺效果的勒.布·艾博特,阿·德·弗勞爾斯
1972年瓊·赫肖爾特人道主義獎:授予羅莎琳·拉塞爾

科學技術獎


一等獎(無)
二等獎(獎章)
授予研究和發展電子攝影並把磁帶錄像轉錄在膠片上的約瑟夫·布魯思
授予研製電影印片用的電子計算機化光閥調音系統的有關人員:聯合電影工業公司的愛德華·賴卡德,霍華德·拉扎爾和伊布姆公司的愛德華·埃弗龍
授予發展並研製潘那弗萊克斯電影攝影機的潘那維辛公司
三等獎(獎狀)
授予科爾摩根公司的攝影研究為公司和愛克米器材公司的普西斯技術分公司
授予卡特設備聯合公司和拉姆特羅尼克斯公司
授予德魯克斯綜合公司的戴維.德根科爾布,哈里.拉爾森
授予卡農公司的吉羅·米凱,賴索·希羅斯和電影電視製片廠協會的電影和電視研究中心的威爾頓·霍爾姆
授予威爾金公司的伊·赫·蓋勒,基·姆·伯格倫

提名名單


最佳影片
《教父》艾伯特·S·拉迪
《歌廳》Cy Feuer
《激流四勇士》約翰·保曼
《大移民》Bengt Forslund
《兒子離家時》Robert B. Radnitz
最佳男主角
馬龍·白蘭度《教父》
邁克爾·凱恩《足跡》
勞倫斯·奧利弗《足跡》
彼德·奧圖《豪門怪傑》
保羅·溫菲爾德《兒子離家時》
最佳女主角
麗莎·明奈利《歌廳》
黛安娜·羅斯《布魯斯歌后》
瑪吉·史密斯《與姑媽同游》
西西莉·泰森《兒子離家時》
麗芙·烏曼《大移民》
最佳男配角
喬爾·格雷《歌廳》
埃迪·艾伯特《花花大少》
詹姆斯·卡恩《教父》
羅伯特·杜瓦爾《教父》
阿爾·帕西諾《教父》
最佳女配角
艾琳·哈卡特《蝴蝶是自由的》
珍妮·伯林《花花大少》
傑拉丹·佩姬《冤家宜結不宜解》
蘇珊·蒂雷爾《富城》
謝利·溫特斯《海神號遇險記》
最佳導演
鮑勃·福斯《歌廳》
約翰·保曼《激流四勇士》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教父》
約瑟夫·L·曼凱維奇《足跡》
揚·特洛爾《大移民》
最佳改編劇本
《教父》馬里奧·普佐、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歌廳》傑伊·普萊森·艾倫
《大移民》揚·特洛爾、Bengt Forslund
《冤家宜結不宜解》朱留斯·J·艾普斯坦
《兒子離家時》Lonne Elder III
最佳原創劇本
《侯選人》Jeremy Larner
《資產階級的審慎魅力》路易斯·布努埃爾、讓-克勞德·卡瑞爾
《布魯斯歌后》Terence McCloy,Chris Clark,Suzanne De Passe
《心臟徠雜音》路易·馬勒
《邱吉爾的青年時代》Carl Foreman
最佳攝影
《歌廳》傑弗里·安斯沃思
《蝴蝶是自由的》Charles Lang
《海神號遇險記》哈羅德·斯坦
《1776》Harry Stradling Jr.
《與姑媽同游》道格拉斯·斯洛科姆
最佳藝術指導
《歌廳》Rolf Zehetbauer,Hans Jürgen Kiebach,Herbert Strabel
《布魯斯歌后》Carl Anderson,Reg Allen
《海神號遇險記》William J. Creber,Raphael Bretton
《與姑媽同游》John Box,Gil Parrondo,Robert W. Laing
《邱吉爾的青年時代》Donald M. Ashton,Geoffrey Drake,John Graysmark,William Hutchinson,Peter James
最佳服裝設計
《與姑媽同游》Anthony Powell
《教父》Anna Hill Johnstone
《布魯斯歌后》Bob Mackie,Ray Aghayan,Norma Koch
《海神號遇險記》Paul Zastupnevich
《邱吉爾的青年時代》Anthony Mendleson
最佳音響
《歌廳》Robert Knudson,David Hildyard
《蝴蝶是自由的》Arthur Piantadosi,Charles T. Knight
《侯選人》Richard Portman,Gene S. Cantamessa
《教父》Charles Grenzbach,Richard Portman,Christopher Newman
《海神號遇險記》Theodore Soderberg,Herman Lewis
最佳電影剪輯
《歌廳》David Bretherton
《激流四勇士》Tom Priestley
《教父》William Reynolds,Peter Zinner
《盜寶群英》Frank P. Keller,Fred W. Berger
《海神號遇險記》Harold F. Kress
最佳原創歌曲
《海神號遇險記》Al Kasha,Joel Hirschhorn
For the song "The Morning After".
《本》Walter Scharf(music),Don Black(lyrics)
For the song "Ben".
《小櫃》Fred Karlin(music)
For the song "Come Follow, Follow Me".
《羅伊·比恩法官的生平》莫里斯·雅爾(music),Alan Bergman(lyrics),Marilyn Bergman
For the song "Marmalade, Molasses & Honey".
《繼母》Sammy Fain(music),Paul Francis Webster(lyrics)
For the song "Strange Are the Ways of Love".
最佳配樂(劇情類)
《舞台生涯》查理·卓別林,Ray Rasch,Larry Russell
《幻象》約翰·威廉姆斯
《拿破崙與薩曼莎》Buddy Baker
《海神號遇險記》約翰·威廉姆斯
《足跡》John Addison
《教父》尼諾·羅塔
最佳配樂
《歌廳》Ralph Burns
《布魯斯歌后》Gil Askey
《夢幻騎士》Laurence Rosenthal
最佳動畫短片
《聖誕頌歌》理查德·威廉姆斯
《Kama Sutra Rides Again》Bob Godfrey
《Tup Tup》Nedeljko Dragic
最佳真人短片
《諾曼·洛克威爾的世界》Richard Barclay
《青蛙的故事》Ron Satlof,Raynold Gideon
《獨奏》David Adams
最佳紀錄短片
《針孔世界》Charles Huguenot van der Linden,Martina Huguenot van der Linden
《Hundertwassers Regentag》彼得·沙莫尼
《K-Z K-Z》Giorgio Treves
《Selling Out》Tadeusz Jaworski
《交通高峰》Humphrey Swingler
最佳紀錄長片
《馬喬》Howard Smith,Sarah Kernochan
《Bij de beesten af》Bert Haanstra
《馬爾科姆艾克斯》馬文·沃思,阿諾德·珀爾
《曼森》Robert Hendrickson,Laurence Merrick
《靜默革命》Eckehard Munck
最佳外語片
《資產階級的審慎魅力》路易斯·布努埃爾(法國)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前蘇聯)
《我愛你,羅莎》莫什·米扎西(以色列)
《我親愛的小姐》海梅·德·阿米尼昂(西班牙)
《新大陸》揚·特洛爾(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