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單
1993年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電影
《辛德勒的名單》是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連姆·尼森、本·金斯利、拉爾夫·費因斯、艾伯絲·戴維茲等主演的一部戰爭片。該片於1993年11月30日在美國華盛頓首映,1994年2月4日在美國正式上映。
該片改編自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肯尼利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名身在波蘭的德國人辛德勒,在二戰時僱用了1100多猶太人在他的工廠工作,幫助他們逃過被屠殺的劫數。
1994年,該片獲得了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等7個獎項。
德國投機商人辛德勒(連姆·尼森飾)是個納粹黨黨員。他好女色,會享受,是地方上有名的納粹中堅分子。他善於利用與關係攫取最大的利潤。在被佔領的波蘭,猶太人是最便宜的勞工。因此,辛德勒的工廠只使用猶太人。然而這些人得到這份工作也就得到了暫時的安全,作為戰爭產品的生產者而免受屠殺。辛德勒的工廠成了猶太人的避難所。
然而納粹對猶太人的殘酷迫害使辛德勒越來越不滿。1943年,納粹對克拉科夫猶太人的殘酷血洗使辛德勒對納粹的最後一點幻想也破滅了,他清楚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和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恐怖。從那時起,辛德勒只有一個想法,儘可能多的保護猶太人,使其免受奧斯威辛的死亡。他制定了一份聲稱工廠正常運轉所“必須”的工人名單,通過賄賂納粹官員,使他們得以倖存下來。他越來越受到違反種族法的懷疑,但他每次都很機智地躲過了迫害,一如既往地不惜冒著生命危險營救猶太人。當運輸他的女工的一列火車錯開到奧斯威辛時,他還破費了一大筆財產把這些女工又追回了他的工廠。
不久,蘇聯紅軍來到了克拉科夫市,向在辛德勒工廠里幹活的倖存的猶太人宣布:戰爭結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們告別,獲救的1000多名猶太人為他送行。他們把一份自動發起簽名的證詞交給了辛德勒,以證明他並非戰犯。同時,有人還敲下自己的金牙,打制了一枚金戒指,贈送給辛德勒,在戒子上刻著一句猶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就等於救全人類。辛德勒淚流滿面,他為未能救出更多的猶太人而感到痛苦。辛德勒為他的救贖行動,已竭盡所能。他的全部財產都已用於挽救猶太人的生命。大雪之中,猶太人目送辛德勒離開了城市。他的義舉將永遠被猶太人們銘記在心。在納粹軍官與猶太人之中的紅衣小女孩。
演員表
角色名 | 演員名 | 配音 | 備註 |
---|---|---|---|
奧斯卡·辛德勒 | 連姆·尼森 | ||
伊扎克·斯泰恩 | 本·金斯利 | ||
阿莫·戈斯 | 拉爾夫·費因斯 | ||
海倫·赫伊斯 | 艾伯絲·戴維茲 | ||
Lisiek | 胡契克·卡勒塔 |
職員表
總導演 |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
---|---|
製作人 | 凱瑟琳·肯尼迪、史蒂文·斯皮爾伯格、Irving Glovin、布蘭科·拉斯蒂格、Gerald R. Molen |
角色介紹
奧斯卡·辛德勒
演員 連姆·尼森
從家鄉來到克拉科夫的德國企業家。身材高大、相貌英俊、舉止風流倜儻。他打算利用二戰大發一筆橫財,卻因為次次目睹猶太人的慘遭殺害而良心覺醒,由此他的工廠全部雇傭猶太人,表面上稱猶太人像牲口且聰明、價低技術高,實則是庇護猶太人,為他們提供免於被屠殺的場所。
伊扎克·斯泰恩
演員本·金斯利
是一名猶太會計師,曾在利勃茲一家搪瓷廠當過會計。後來,他作為辛德勒的會計師和助手來管理工廠。在招聘工人時,他仔細地給應徵者有效的指點,幫助猶太同胞找到合適的去處,還暗中偽造了各種資格證書給那些不具備進廠條件的教師和音樂家,以躲避被抄上黑名單而讓德軍推上卡車送走。
阿莫·戈斯
演員拉爾夫·費因斯
駐守波蘭克拉科夫的納粹黨衛軍司令官。當辛德勒讓他批准將埃馬利亞工廠定為一個附屬勞役營而重新恢復生產時,他卻推說要達到目的須具備很多條件,以此乘機狠狠賺辛德勒一票。當辛德勒帶著大量的錢來到他這裡要買下被送到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猶太工人時,他對此非常不解,但他還是被錢打動,給了辛德勒這些猶太人的名額。
專輯曲目 | 專輯圖片及信息 |
---|---|
1.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 2.Jewish Town (Krakow Ghetto,Winter '41) 3.Immolation (With Our Lives,We Give Life) 4.Remembrances 5.Schindler's Workforce 6.Oyf'n Pripetshok/Nacht Aktion 7.I Could Have Done More 8.Auschwitz-Birkenau 9.Stolen Memories 10.Making The List 11.Give Me Your Names 12.Yeroushalaim Chel Zahav (Jerusalem Of Gold) 13.Remembrances (With Itzhak Perlman) 14.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 (Reprise) | Schindler’sList(SoundtrackfromtheMotionPicture) |
專輯名稱:Schindler's List (Soundtrack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 |
專輯製作人:John Towner Williams | |
發行時間:1993年1月1日 | |
流派:Soundtrack 原聲 | |
類型:原聲帶、影視音樂 | |
語種:純音樂 |
為了報答辛德勒的救命之恩,在二戰中死裡逃生的波德克·菲佛伯格決定傾盡一生去講述辛德勒拯救猶太人的故事。1963年,菲佛伯格試圖與米高梅公司合作拍攝一部關於辛德勒的傳記片,但最終未能如願。1982年,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肯尼利在遇見菲佛伯格之後,出版了小說《Schindler's Ark》。美國音樂公司總裁西德·謝恩伯格交給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一份《紐約時報》的書評,斯皮爾伯格被辛德勒的故事震驚了,甚至對小說內容的真實性提出置疑,他想知道是什麼驅使一個男人傾其所有去挽救那些無辜的生命,產生濃厚興趣的斯皮爾伯格希望環球影業能買下小說的改編拍攝權。
在聽說波斯尼亞種族清洗行徑和大屠殺否認者的無恥言論后,斯皮爾伯格終於決定親自執導《辛德勒的名單》,因為新納粹主義在柏林牆倒塌之後開始日漸抬頭,而且斯皮爾伯格是猶太人後裔。西德·謝恩伯格同意拍攝《辛德勒的名單》,但前提是斯皮爾伯格必須先執導《侏羅紀公園》 。
演員選擇
選角初期,連姆·尼森就參加了辛德勒角色的試鏡,1992年12月,在看過他在百老匯舞台劇《安娜·克里斯蒂》中的表演后,斯皮爾伯格認定他是扮演辛德勒的最終人選。為了幫助尼森準備角色,斯皮爾伯格讓他研究了兄弟華納公司總裁史蒂夫·羅斯的錄像帶,斯皮爾伯格一直認為羅斯的氣質與辛德勒如出一轍。拉爾夫·費因斯則憑藉他在《一個危險的男人:阿拉伯后的勞倫斯》和《新呼嘯山莊》的表演得到了納粹軍官阿莫·戈斯的角色。
該片於1993年3月1日在波蘭克拉科夫開拍,並且一直持續了71天。片中場景都在真實地點拍攝,只有普拉紹夫集中營是在原址附近重建。
斯皮爾伯格沒使用情節串聯圖板,而是採用了紀錄片的拍攝方式,並從1956年的《扭曲的十字》和1985年的《浩劫》中獲取了靈感。該片有百分之四十由手持攝影機拍攝,斯皮爾伯格放棄使用吊臂、攝影機穩定器、變焦鏡頭和任何能營造出安全感的設備。
攝影師賈努茲·卡明斯基希望該片畫面能顯現出一種永恆的質感,不過一向拍攝彩色電影的劇組人員一時很難適應黑白片,藝術指導艾倫·斯達斯基必須作出相應調整,為避免人物與背景混淆難辨,斯達斯基不得不讓背景的明暗與人物有所區別,而且服裝的顏色也要與膚色和布景顏色迥然不同。
拍攝花絮
● 比利·懷爾德為該片貢獻了最初的劇本。
● 馬丁·斯科西斯在1980年代拒絕了導演這部電影的機會,他認為自己並不能像一個猶太籍導演那樣把這份工作做好。後來他同意用這部電影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交換,去執導了《恐怖角》。
● 斯皮爾伯格想把執導機會讓給羅曼·波蘭斯基,由於主題過於私人化,童年有過集中營經歷的羅曼·波蘭斯基拒絕了。
●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在波蘭開始執導這部電影的時候,同時還要進行《侏羅紀公園》的後期製作。在喬治·盧卡斯的協助下,他才能著手這些工作。
●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拒絕接受該片的酬勞,他的理由是要是接受了那就成了“血錢”。
●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原來打算用波蘭語和德語製作電影,英語作為對白字幕。在反覆權衡之下,他還是認為自己無法用不熟悉的語言來精確地評定表演。
●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沒有得到在奧斯威辛裡面拍攝的許可,便只好在門外面的另一邊重新建造一個與真實場景極為相似的場景,來拍攝死亡集中營的戲。
● 克拉科夫猶太區“清算”這場戲,在劇本中只有一頁的情節,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根據倖存目擊者的證詞,把它改編到20頁,屏幕上時間長度為20分鐘。
● 為了演好戈斯這個角色,拉爾夫·費因斯不僅增重28磅,而且還觀看了新聞影片並請教了認識戈斯的大屠殺倖存者。
● 為了搜集兩萬名臨時演員的服裝,服裝設計師特意張貼廣告尋找衣服。由於當時波蘭的經濟條件還很落後,很多人都急於把自己家中1930年代到40年代的衣服賣出去。
● 該片中穿著紅衣服的女孩真實名字叫做羅瑪·利高卡。現實生活中她在戰爭中倖存了下來,並且寫了一本傳記,名為《穿紅衣的女孩:一本自傳》。
● 猶太人有一個傳統習慣,參觀墓地的時候,應該在墓碑上留下一塊小石頭,以示敬意。這就是該片片尾場景中的這一幕出現的原因。
● 多位女演員在拍攝該片的淋浴場景時幾近崩潰,而其中就有人出生在集中營。
● 該片中,辛德勒在他的生日宴會上親吻一個猶太女孩而被逮捕。在現實生活中,他三次抓進監獄都是因為在黑市的交易。
● 拍攝該片時,當地人非常歡迎劇組進駐拍攝,不過有些居民是反猶份子,他們在拍攝地附近的廣告牌上畫滿反猶符號。
● 該片中共有126個有台詞的角色,劇組在拍攝期間共僱用了3萬名臨時演員,其中兒童演員全都是“辛德勒猶太人”的後代,扮演倖存者的演員也都是信奉天主教的波蘭人。
穿幫鏡頭
● 連貫性:當辛德勒親吻猶太女孩的時候,他把雙手放在她的臉上。下一個鏡頭,他的雙手從她的肩上放了下來。
● 連貫性:當辛德勒在火車站找伊薩克的時候,在他被驅逐之前,辛德勒沖著火車大聲喊著他的名字並且走開,同時斯特恩回復說“他在火車內,先生!”。但在接下來的鏡頭中,辛德勒走到另一輛火車上,斯特恩卻在火車內。
● 連貫性:孩子被納粹抓住的時候,他的行李掉了下來就在他的腳邊。當攝像機切回他的鏡頭時,看到箱子已經離他有一米遠。
● 連貫性:當辛德勒因為親吻猶太女孩在SS的辦公室被斥責,SS軍官在說同一句話的時候兩次拿起他的杯子。
● 顯示錯誤:在火車站,辛德勒把伊薩克·斯特恩解救出來免於被送走,一個軍官正在查看名單,可以看到所有的紙張上面寫的都是相同的內容。
● 顯示錯誤:辛德勒和斯特恩在猶太區的外面討論著猶太人投資的事情,可以在後面的窗戶上看到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倒影(他的外套正被風吹動著)。
● 時代錯誤:《金城耶路撒冷》(Yerushalayim shel Zahav)至少是在20年之後,二戰結束以後才創作出來的。
● 時代錯誤:電影中可以看到軒尼詩白蘭地酒的酒瓶是一個新型的設計,生產於1990年代。原始的瓶子更高而且有著不一樣的商標。
● 時代錯誤:辛德勒聽Billie Holiday的音樂,除了非法之外,她的專輯在德國統治下的歐洲幾乎不可能找到。
● 時代錯誤:捷克斯洛伐克在1945年並不存在。這個國家已經分裂並且Brunnlitz當時是在波西米亞和摩拉維亞的保護國(現捷克共和國)。
● 顯示錯誤:在德國軍官要槍斃做鉸鏈的牧師時,剛開始用的是魯格手槍,失靈后在口袋中拿出一把自動手槍,再次失靈后發怒用手槍打牧師。當軍官憤而轉身後手中的槍變成了一把左輪手槍。
參考資料
主創公司
製作公司 | 1、環球影業(美國)(2006) 2、安培林娛樂 |
---|---|
發行公司 | 1、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y Cia. S.R.C(西班牙) 2、UIP GmbH(德國) 3、Universal Studio Home Video(美國) 4、Universal Home Video(巴西) 5、UIP(阿根廷) 6、CIC Video(巴西) 7、AVH(阿根廷) 8、Prem‘er Video Fil'm(俄羅斯) 9、CIC-Taft Home Video(澳大利亞) 10、NBC電視台(美國) 11、UIP(英國) 12、環球影業(美國) 13、UIP(荷蘭) 14、UIP(德國) 15、UIP(芬蘭) 16、Universal Pictures Benelux(荷蘭) 17、YLE(芬蘭) 18、Universal Studio(UK)Ltd.(英國) 19、Universal Studio Home Entertainment(荷蘭) 20、Lucernafilm - Alfa(捷克共和國) 21、Waylen Group(中國台灣) 22、Europe Vision(芬蘭) 23、Universal Pictures Finland(芬蘭) |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美國 | 1993年11月30日(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首映) |
美國 | 1993年12月1日(紐約市,紐約)(首映) |
美國 | 1993年12月9日(洛杉磯,加州)(首映) |
加拿大 | 1993年12月15日(多倫多) |
美國 | 1993年12月15日(限定) |
加拿大 | 1993年12月25日 |
美國 | 1994年2月4日 |
澳大利亞 | 1994年2月10日 |
英國 | 1994年2月18日 |
阿根廷、秘魯 | 1994年2月24日 |
日本 | 1994年2月26日 |
德國 | 1994年3月1日(法蘭克福)(首映) |
法國、希臘 | 1994年3月2日 |
德國、荷蘭 | 1994年3月3日 |
以色列 | 1994年3月3日(特拉維夫) (首映) |
奧地利、丹麥、西班牙、芬蘭、愛爾蘭、挪威、波蘭、葡萄牙、瑞典、土耳其 | 1994年3月4日 |
韓國 | 1994年3月5日 |
菲律賓 | 1994年3月9日 |
捷克共和國、匈牙利、斯洛伐克 | 1994年3月10日 |
巴西、義大利、烏拉圭 | 1994年3月11日 |
中國香港 | 1994年3月17日 |
斯洛維尼亞 | 1994年3月17日(盧布爾雅那) |
羅馬尼亞 | 1994年3月18日 |
俄羅斯 | 1994年5月21日 |
愛沙尼亞 | 1994年9月30日 |
美國 | 1994年10月(心靈之地電影節) |
美國 | 1997年2月23日(導演剪輯版) (電視首映) |
以色列 | 1998年4月25日(電視首映) |
法國 | 2004年9月(多維爾電影節) |
美國 | 2018年12月7日(還原版) |
澳大利亞 | 2019年1月24日(重映)(25周年紀念日版) |
義大利 | 2019年1月24日(重映)(還原版) |
捷克共和國、秘魯、新加坡 | 2019年1月24日(重映) |
中國台灣 | 2019年1月25日(重映) |
德國、荷蘭、波蘭 | 2019年1月27日(重映) |
西班牙 | 2019年2月28日(重映) (25周年紀念日版) |
立陶宛 | 2019年3月13日(重映) |
參考資料 .
獲得榮譽
年份 | 名稱 | 獎項 | 獲獎情況 | 獲獎人 |
---|---|---|---|---|
1995 | 第20屆法國愷撒獎 | 最佳外語片 | 提名 |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辛德勒的名單》 |
1995 | 第18屆日本電影學院獎 | 最佳外語片 | 獲獎 |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辛德勒的名單》 |
1994 | 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電影 | 獲獎 |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辛德勒的名單》 |
最佳男演員 | 提名 | 連姆·尼森 | ||
最佳男配角 | 提名 | 拉爾夫·法因斯 | ||
最佳導演 | 獲獎 |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 ||
最佳編劇 | 獲獎 | 史蒂文 澤里安 | ||
最佳攝影 | 獲獎 | 賈努茲·卡明斯基 | ||
最佳藝術指導 | 獲獎 | Allan Starski Ewa Braun | ||
最佳服裝設計 | 提名 | Anna B. Sheppard | ||
最佳剪輯 | 獲獎 | 邁克爾 卡恩 | ||
最佳音效 | 提名 | Andy Nelson Ron Judkins Steve Pederson Scott Millan | ||
最佳化裝 | 提名 | Christina Smith Judith A. Cory Matthew W. Mungle | ||
最佳配樂 | 獲獎 | 約翰·威廉姆斯 | ||
1994 | 第51屆金球獎 | 最佳電影(劇情類) | 獲獎 |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辛德勒的名單》 |
最佳男配角 | 提名 | 拉爾夫·法因斯 | ||
最佳導演 | 獲獎 |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 ||
最佳編劇 | 獲獎 | 史蒂文 澤里安 | ||
最佳男演員(劇情類) | 提名 | 連姆·尼森 | ||
最佳電影歌曲/音樂 | 提名 | 約翰·威廉姆斯 | ||
1994 | 第47屆英國學院獎 | 最佳電影 | 獲獎 |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辛德勒的名單》 |
最佳男主角 | 提名 | 連姆·尼森 | ||
最佳男配角 | 獲獎 | 拉爾夫·法因斯 | ||
最佳男配角 | 提名 | 本·金斯利 | ||
最佳編劇 | 獲獎 | 史蒂文 澤里安 | ||
最佳攝影 | 獲獎 | 賈努茲·卡明斯基 | ||
最佳藝術指導 | 提名 | Allan Starski | ||
最佳服裝 | 提名 | Anna B. Sheppard | ||
最佳剪輯 | 獲獎 | 邁克爾 卡恩 | ||
最佳音效 | 提名 | Charles L. Campbell Louis L. Edemann Robert Jackson Ron Judkins Andy Nelson Steve Pederson Scott Millan | ||
最佳化妝師 | 提名 | Christina Smith Matthew W. Mungle Waldemar Pokromski | ||
最佳服裝設計 | 提名 | Anna B. Sheppard | ||
最佳配音 | 獲獎 | 約翰·威廉姆斯 | ||
最佳導演 | 獲獎 |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 ||
1994 | 第28屆美國影評人協會獎 | 特别致意獎 | 獲獎 |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辛德勒的名單》 |
最佳導演 | 獲獎 |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 ||
最佳男配角 | 獲獎 | 拉爾夫·法因斯 | ||
最佳攝影 | 獲獎 | 賈努茲·卡明斯基 | ||
1994 | 第3屆MTV電影獎 | 最佳影片 | 獲獎 |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辛德勒的名單》 |
最佳突破導演 | 獲獎 |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 ||
1994 | 第38屆義大利大衛獎 | 最佳外國電影 | 提名 |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辛德勒的名單》 |
1993 | 第59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 | 最佳影片 | 獲獎 |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辛德勒的名單》 |
最佳男配角 | 獲獎 | 拉爾夫·法因斯 | ||
最佳攝影 | 獲獎 | 賈努茲·卡明斯基 | ||
1993 | 第19屆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 | 最佳電影 | 獲獎 |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辛德勒的名單》 |
最佳攝影 | 獲獎 | 賈努茲·卡明斯基 | ||
最佳設計 | 獲獎 | Allan Starski |
《辛德勒的名單》情節感人,氣勢悲壯,而以黑白攝影為主調的紀錄片式的拍攝手法更使該片具有了一種真實的效果,感人肺腑,發人深思。該片中電影語言的運用十分出色,在表現猶太人的悲慘遭遇時,有一個鏡頭中出現了紅色,在衝鋒隊屠殺猶太人的場景中,穿紅衣的小女孩與畫面形成了極其強烈的對比,產生了極具藝術衝擊力的視覺效果,而當小女孩再次出現時,她已經是運屍車上的一具屍體。這一處理手法很經典,同時也點明了主人公思想上所受的衝擊。對於辛德勒來說,這一小女孩代表了他所有看見的猶太人的不幸,代表了他心理中發生的變化。這一鏡頭具有的深層內蘊和藝術價值都是足以載入史冊的。當該片進行到猶太人走出集中營,獲得自由時,銀幕上驟然間大放光明,出現了燦爛的彩色。這一明顯的電影語言技巧的運用,給該片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由壓抑陰沉的黑白兩色到豐富的自然色彩,形象地盡顯了人們解除死亡危險,重獲自由后的開朗心情。該片的結尾同樣具有其感人的藝術魅力。它體現出了猶太人對辛德勒的無限敬意,同時也使該片具有了回顧歷史、發人沉思的藝術效果,很大的拓展了該片的表現空間。(網易娛樂評)
《辛德勒的名單》思想的嚴肅性和非凡的藝術表現氣質都達到了幾乎令人難以超越的深度。描寫猶太人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遭受集體屠殺的電影在此之前也拍過不少,但是以德國人良知覺醒並且不惜冒生命危險反叛納粹,營救猶太人的真實故事片,這還是第一部。該片中,辛德勒開始時並不是位英雄,為什麼最後他成了一名英雄,該片並未作出解答,所表現的只是他的行為。斯皮爾伯格動用了一個小小的具有象徵含義的效果陪襯,就是那個穿紅衣的小女孩,辛德勒每一次對她的注視,都更堅定了信念。她象徵著無辜而脆弱的生命,也象徵著戰勝邪惡的勇氣與力量,也是該片中唯一的色彩。(《光明日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