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生活

大眾生活

周刊。1935年11月創刊於上海。鄒韜奮主編。上海時代書店大眾生活社出版。宣傳抗日救亡。1936年2月被國民黨當局查封。1941年5月在香港復刊,同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停刊。

概述


【詞語】:大眾生活
【注音】:dà/dài/tài zhòng shēng huó
【釋義】:周刊。1935年11月創刊於上海。鄒韜奮主編。上海時代書店大眾生活社出版。宣傳抗日救亡。1936年2月被國民黨當局查封。1941年5月在香港復刊,同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停刊。
【內容】:在宣傳上,《大眾生活》以宣傳團結抗日,呼籲建立民主正是為宗旨,其社評幾乎都出自鄒韜奮之手;設有《信箱》、《大眾之聲》等欄目,大量刊登住著來信。鄒韜奮開設《簡復》專欄,以最大的精力回復讀者來信來稿,盡其所能為讀者解難。由於《大眾生活》反映和加強了海外同胞對抗戰勝利、祖國振興的強烈願望與輿論,因而在海外讀者中影響巨大,平均每期銷數高達10萬份。

介紹


文/文 嘉
20世紀中國期刊史上曾存在了四個《大眾生活》。同一個名稱的期刊,在同一個世紀先後存在了四種,也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第一個《大眾生活》是1935年11月16日在上海創刊的。編輯人、發行人為鄒韜奮先生。雜誌16開40頁,為時事性綜合周刊,辦刊地址為上海福州路復興里。韜奮先生在題為《我們的燈塔》的發刊詞中宣布“力求民族解放的實現,封建殘餘的剷除,個人主義的克服”為該刊的三大目標。主要發表時事論文、學術論文、國內外通訊、隨筆小品及漫畫,形成了既淺顯通俗,又嚴肅高雅的風格。
為了配合“一二·九”愛國熱潮,《大眾生活》從第1卷第6期起以絕大部分篇幅反映這場運動,並發表評論給予熱烈的支持和充分肯定:“你們的呼號聲,是全國大眾心坎里所要大聲疾呼的呼號聲!你們的憤怒的表現,是全國大眾所要表現的憤怒!你們緊挽著臂膊衝過大刀槍刺的英勇行為,是全國大眾所要灑熱血拋頭顱為民族解放犧牲一切的象徵。”這樣的雜誌,自然會受到全國大眾讀者的歡迎,一開始銷數就達到15萬份,後來達到20萬份,打破了中國雜誌發行史上的記錄。
《大眾生活》的影響引起了統治階級的注意和恐慌,1936年2月19日,國民黨政府下令郵局停郵《大眾生活》。在最後一期第1卷第16期上,發表了《韜奮緊要啟事》。啟事說:“我個人既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共同努力救此垂危的民族是每個分子所應負起的責任,我決不消極,決不拋棄責任,雖千磨萬折,歷盡艱辛,還是要盡我的心力和全國大眾向著抗敵救亡的大目標繼續邁進。”2月底,《大眾生活》被迫停刊。1941年5月11日韜奮先生主編的《大眾生活》又在香港復刊,並很快成為香港最有影響的雜誌,同年12月6日出至第30期,終因太平洋戰爭爆發而停刊。
第二個《大眾生活》是1939年12月1日在廣東韶關創刊的。在創刊號上,編輯者和發行者只註明“大眾生活社”;第二期編輯人為巫范,發行人為黃礎增。後來的編輯人變換頻繁,先後有陳輝佩、劉飛航、黃華棣等。
該刊為半月刊,32開,是面向初級文化水平讀者的通俗讀物。文章短小淺白,多為千字文。它的“徵稿簡約”上說:希望徵求“抗日英雄事迹;敵人暴行事迹;各工作團隊之生活寫真;各種工作經驗談,尤歡迎區鄉鎮保甲長及小學校長之經驗報告;各地民謠、民歌及街頭劇;各地之奇異風俗;防空防毒及一般醫學上的見識;以及圖畫木刻等。”宣傳抗戰,竭力鼓動大眾參軍上前線,是此《大眾生活》的主要內容。它的封面也風格獨特,都是反映抗戰內容的木刻作品。
這本《大眾生活》還有一個主要內容是詛咒汪精衛,吹捧蔣介石,在刊物的空白處經常出現蔣的語錄。
第三個《大眾生活》是1942年在南京創刊的。這本雜誌為半月刊,是一本由汪偽政權的竹御用文人主辦的漢奸雜誌。它在《代發刊詞》中說得明白:要聯繫上層社會和下層社會,對政府傳達民意,對大家宣傳政府政情。該刊的最突出內容是“糧荒”問題。看來汪偽政權在淪陷區糧食十分緊張,解決吃飯是他們最頭疼的問題。這樣一個漢奸文人主辦的雜誌,自然不會有什麼生命力,因此南京出版的《大眾生活》1943年即宣告停刊,共出了10期,只存在5個月。
第四個大《大眾生活》於1993年在瀋陽創刊。創辦人和總編輯是初國卿。那是中國期刊業發展最為快速的年代,據後來資料顯示,那一年,全國新創辦的期刊有300多種,幾乎平均每天就有一種新期刊問世。
1993年1月出版的《大眾生活》創刊號印了5萬冊。辦刊宗旨是:以可信的紀實性、可讀的通俗性和可靠的服務性關注社會,直面人生,品味生活,服務大眾。其主題宣傳詞是:大雅、大俗,大千世界;眾生、眾事,眾望所歸。封面人物是台灣“繞著地球跑”的主持人李秀媛,她當時正在央視“正大綜藝”節目里出鏡,很讓大陸觀眾喜歡。封底則是正當紅的歌星毛寧和楊鈺瑩一對金童玉女。創刊號還邀請了周汝昌、徐中玉、袁世海、石維堅、趙忠祥、李揚、李瑞英、孫小梅、楊瀾、韓喬生、倪萍、蔡明、郭達、郁鈞劍、李雙江、董文華、王朔、楊春霞、陳小藝、聶衛平、馬曉春等一大批學者及影視體育明星簽名祝賀。創刊號的主要欄目有:本刊特稿、焦點關注、編輯部的故事、塵世演義、名士沙龍、世說新語、冷暖人間、女人密碼、家裡家外、地北天南、開門七件事等。從欄目就可以看出,這是一本真正包羅萬象的“大眾生活”。創刊號刊發了雷群明的《鄒韜奮與〈大眾生活〉》、蘇青的《’76勤政殿:鄧小平挨批仍拿大主意》、周汝昌的《相逢若問名和姓》、汪曾祺的《談幽默》、江迅的《誘人的“羽西世界”》、台灣李秀媛的《我怎樣走進“正大綜藝”》、鄧剛的《俄羅斯人的幽默》、曹正文的《胡斐與任盈盈》等。
經過兩年的努力,《大眾生活》終於在期刊市場中站位腳,並辦出特色,發行量穩步上升。1995年,在遼寧省統計局和遼寧省社會經濟評價中心聯合舉辦的“首次遼寧省傳播媒介受眾調查”活動中,《大眾生活》榮獲遼寧省10種“讀者最喜愛的期刊”稱號。
此後,《大眾生活》的影響不斷擴大,先後主辦、協辦和推出了一系列活動,如“瀋陽市玫瑰小姐大賽”、“‘東方麗人’封面模特選拔賽”、“‘大眾小天使’形象徵集展示”、“跟蹤希望行動”、“楊青青形象設計教室”、“姜紅‘四季美人’工作室”等。在社會和讀者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同時注重期刊的選題策劃,重點推出了一大批為期刊界和讀者關注的選題,如“‘創意頻首’主題策劃”、“服裝的自我設計與搭配”、“保家衛己36計”、“後天城市人”、“拯救童心”等。刊發了一大批有影響力並為其他報刊紛紛轉載的文章,如《文君:一個用頭髮走路的女孩》《生死兩茫茫》《前門長巷:探訪苦命七兄妹》《來今雨軒》《我發現了東北第一個艾滋病患者》《她目睹了八女投江》《20年後,走進沒有記憶的唐山》《承諾夢露》《躲在〈青春之歌〉背後的愛情故事》《瀋陽女人闖塞班》《徐志摩和他的五位紅粉知己》《鷓鴣雨聲中,媽媽用詩心為女兒安魂》《馬家軍內幕實情實說》等。到1997年,《大眾生活》的讀者定位與辦刊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發行量已接近10萬冊。
1997年,全國報刊調整,《大眾生活》與所有辦刊人員轉入瀋陽日報報業集團,由瀋陽市委宣傳部和《瀋陽日報》主辦。
1999年,《大眾生活》改版為全彩印刷。整本雜誌的突出特色是時尚與實用的結合,生活與生趣的統一,更符合新世紀年輕人的追求與口味,深受讀者喜愛。特別是為青年女性讀者而設置的“風花雪月”刊中刊更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頗得市場認可。在辦刊的同時也造就了一批優秀人才。2001年,《大眾生活》入選國家期刊方陣,在全省期刊策劃、製作、活動等五項評比中獲得四項第一,在全省期刊編輯知識競賽中獲得第一名。2002年,又獲得瀋陽市優秀期刊獎和新聞出版業編校業務測試(報刊組)集體第一名。
2003年底,在新一輪的期刊調整中,《大眾生活》停刊。至此,這本在20世紀歷史上創辦的第四個同名雜誌,共辦了11年,出版了1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