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年號
明朝年號
明朝自太祖朱元璋開始,多為一帝一號。故自明朝時,便習慣以年號來稱呼皇帝。雖然明英宗例外,擁有兩個年號正統、天順,人們也仍以其年號而稱之。正統皇帝和天順皇帝便指的都是是英宗朱祁鎮。
本文列舉明朝自1368年建國至1644年滅亡期間的明朝皇帝年號(附加南明)。
1、洪武,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年號,凡三十一年。洪武,即洪大的武功,意在彰顯武事之威。朱元璋掃滅群雄,將中原、江南悉數佔領,建元洪武,豪傑之氣於茲可見。“洪”字也是第一次用於年號,意“盛大”。
2、建文,惠宗讓皇帝朱允炆之年號,凡四年。建文,即建立文治,與洪武朝嚴肅的政治氛圍相對應。建文四年成祖即位后廢除建文年號,稱洪武三十五年。明人稱建文朝的統治為“革除朝”。萬曆二十三年神宗從禮科給事中楊天民議,恢復建文年號。
3、永樂,成祖文皇帝朱棣之年號,凡二十二年。永樂,寓意國家永遠太平,百姓永享安樂。原為永清,后改為永樂。
4、洪熙,仁宗昭皇帝朱高熾之年號,僅一年。洪熙,寓意國家日益強大興盛。
5、宣德,宣宗章皇帝朱瞻基之年號,凡十年。宣德,寓意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宣德二字在之前雖然未被當作年號使用,但在歷史上卻多次出現過。如梁武帝起兵,用齊宣德太后命令;隋官有宣德郎四十人;五代錢氏,曾號湖州為宣德軍;宋正朝為宣德門,宋元豐官制有宣德郎;洪武年間有宣德侯,金朝興元有宣德府。
6、正統,英宗睿皇帝朱祁鎮之年號,凡十四年。正統,此處應為大明朝系符合華夏禮儀,貫徹春秋大義,一統中國的華夏王朝,朱氏皇族代代相承,永為中華統緒。
7、景泰,代宗景皇帝朱祁鈺之年號,凡八年。景泰,寓意國泰民安。景泰八年正月,帝不豫。正月十七日,英宗複位。二十一日,詔改景泰八年為天順元年。二月初一,廢景泰帝仍為郕王,遷之西內。二月十九日,帝崩。時禮部右侍郎湯序請革除景泰年號,未允。
8、天順,英宗睿皇帝朱祁鎮之年號,凡八年。天順,即奉天順意。景泰八年正月十七英宗複位,二十一日,改元天順。巧的是英宗剛好在天順八年正月十七日駕崩,前後一天不差。在景泰七年秋,錢塘妖道李珍在西南聚集苗民,自稱唐太宗後裔,築台稱帝,偽號天順。叛亂很快平定,不數月英宗複位,卻正用此號。寇賊與皇帝同號,時臣莫不知此,但徐有貞、石亨等為了迎合英宗而“取美名以彰天眷”,眾莫敢言。
9、成化,憲宗純皇帝朱見深之年號,凡二十三年。成化,即成果理化。語出《文子·道原》:天常之道,生物而不有,成化而不宰。
10、弘治,孝宗敬皇帝朱祐樘之年號,凡十八年。“弘”者,有輝煌、光大之意,“治”者,指大治之世。大明朝經過成化朝後已是朝政紊亂,國力凋敝。建元弘治,表明當時君臣的治國願望。孝宗即位後任用賢能,驅逐奸佞,創造了明朝歷史上又一次盛世,史稱“弘治中興”。
11、正德,武宗毅皇帝朱厚燳之年號,凡十六年。正德,寓意德堅意正。語出《尚書。大禹謨》:“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養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孔穎達:“正德者,自正其德,居上位者正己以治民。”西夏崇宗李乾順也用過正德年號。
12、嘉靖,世宗肅皇帝朱厚熜之年號,凡四十五年。嘉靖,即嘉嘉靖靖,語出《書·無逸》:“周公曰:“嗚呼!我聞曰:昔在殷王中宗,嚴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懼,不敢荒寧,肆中宗之享國七十有五年。其在高宗,時舊勞於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陰,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寧,嘉靖殷邦。至於小大,無時或怨。肆高宗之享國五十年有九年。”據《列朝年號辨誤》記載,朱厚熜繼位后,內閣擬定了三個年號:紹治、明良、嘉靖。紹治,紹弘治之政,即希望朱厚熜能繼承弘治中興,清除正德朝的所有弊政。但朱厚熜最終選擇了嘉靖作為年號而不是群臣普遍看好的紹治,意在表明自己繼承帝位只不過是繼統不繼嗣而已,可以說大禮議之爭在此時已在朱厚熜心中醞釀。
13、隆慶,穆宗庄皇帝朱載垕之年號,凡六年。隆慶,有吉祥喜慶之意。隆慶雖未曾作為年號,但之前多次作為徽號和地名出現過。如英宗第七女號隆慶公主,四川劍州在宋代升為隆慶府。
14、萬曆,神宗顯皇帝朱翊鈞之年號,凡四十八年。萬曆,寓意大明朝與世長存,也有皇帝歷世長久、萬壽無疆之意。萬曆乃明朝使用的最久的年號。萬曆四十八年七月神宗崩,八月光宗繼位,一月亦崩。九月天啟帝繼位后,以萬曆四十八年八月至十二月為泰昌元年,明年為天啟元年。
15、泰昌,光宗貞皇帝朱常洛之年號。泰昌,即國泰安昌。萬曆四十八年七月,神宗崩,八月光宗繼位,一月亦崩。九月天啟帝繼位后,以萬曆四十八年(庚申)八月至十二月為泰昌元年八月至十二月。
16、天啟,熹宗悊皇帝朱由校之年號,凡七年。天啟,即奉天啟示。天啟七年八月,思宗繼位沿用。
17、崇禎,思宗烈皇帝朱由檢之年號,凡十七年。崇禎,即崇尚禎祥。《思陵典禮記》記載朱由檢繼位時內閣擬定了乾聖、興福、咸嘉、崇貞四個年號。《烈皇小識》則記載內閣擬定的年號為永昌、紹慶、咸嘉、崇貞。朱由檢說:“乾者為天,聖則安敢當?”因棄乾聖。又不能以中興之主自居,遂舍興福。咸嘉之咸為“戈”,今欲止干戈,不可。因崇貞諧音為重振而採用,並改“貞”為“禎”。
南明
安宗弘光朝:
崇禎十七年五月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繼位,次年改為弘光元年。弘光元年五月為清軍所俘。《明史 神宗諸子傳》記載:(崇禎十六年)秋七月,由崧襲封,帝親擇宮中寶玉帶賜之。明年三月,京師失守,由崧與潞王常淓俱避賊至淮安。四月鳳陽總督馬士英等迎崧入南京。五月庚寅,稱監國。壬寅自立於南京,號弘光。
紹宗隆武朝:
弘光元年閏六月二十七日,朱聿鍵於福州稱帝,宣布從七月初一起改弘光元年為隆武元年。改福建布政司稱福京,改福州行在為天興府。隆武二年八月,南明重臣鄭芝龍拒不發兵,以致清軍長驅直入福京,不久帝於汀州被俘,旋即絕食殉國(一說戰死)。《明史 太祖諸子傳》記載:(弘光元年五月)南安伯鄭芝龍、巡撫都御使張肯堂與禮部尚書黃道周等定議,奉王監國。閏六月丁未,遂立於福州,年號隆武,改福州為天興府。
紹武朝:
隆武帝殉國后,時為唐王的朱聿和隆武朝的宮員逃到廣州,而其他南明勢力則在廣東肇慶推舉明神宗之孫、明思宗堂弟桂王朱由榔為監國。同年十月十六日,江西贛州失守后,朱由榔政權大驚,於十月二十一倉皇從廣東肇慶逃往廣西梧州,置廣東全省於不顧。於是,大學士蘇觀生,在廣東權力真空與一眾明朝藩王已由海路到達廣州的情況之下,聯同大學士何吾騶、廣東布政使顧元鏡,侍郎王應華、曾道唯等擁立朱聿為監國,以都司署為行宮。隆武二年十一月五日,四十一歲的朱聿,按兄終弟及的原則繼位,預定以明年為紹武元年。但到了十二月十五廣州就被清兵攻陷,帝被俘殉國,在位僅40天。紹武年號沒來及正式使用。
昭宗永曆年間
隆武二年,瞿式耜等人得知隆武帝死於亂軍的消息后擁立神宗孫朱由榔於同年十月初十日(一說十四日)稱監國於肇慶,以丁魁楚為首席大學士兼兵部尚書,瞿式耜為東閣大學士兼吏部左侍郎管尚書事,同時任命了各部院官員。
隆武二年十一月初八日,朱聿鐭在廣州即位的消息傳到梧州,朱由榔大怒,也於十八日稱帝,改第二年為永曆元年。同時,追尊其父朱常瀛為端皇帝,兄朱由(木愛)為桂恭王;嫡母王氏為慈聖皇太后,生母馬氏為昭聖皇太后。
永曆十六年四月十五朱由榔於昆明被吳三桂處決,台灣鄭氏繼續使用永曆年號直到三十七年鄭克塽降清為止。
魯王監國
浙東各地反清運動興起后,明原任管理戎政兵部尚書張國維和在籍官僚陳函輝、宋之普、柯夏卿商議,認為急需迎立一位明朝宗室出任監國,而當時在浙江的明朝親、郡王只有在台州的魯王朱以海沒有投降清朝,自然成了浙江復明勢力擁立的惟一人選。弘光元年(1645年)閏六月十八日,張國維等人奉箋迎朱以海出任監國;二十八日又再次上表勸迎。朱以海到達紹興后,於七月十八日就任監國。以分守台紹道公署為行在,立妃張氏為元妃,改明年為監國元年。這意味著朱以海為首的監國政權在乙酉年七月到十二月仍沿用弘光元年年號。史籍中有“監國魯某年”和“魯監國某年”的不同用法,從現存魯監國頒發的印信來看,兩種紀年方法都曾使用過。隆武政權是以當年七月改元,魯監國則是次年(1646年)改元,在1645年下半年仍沿用弘光元年。
永曆七年(1653),魯王取消監國。
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初四,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建國大明,年號洪武。八月初二,明軍攻克大都,元亡。
1369年(洪武二年):二月,詔修《元史》。
1370年(洪武三年):1、正月至十一月,第一次北伐蒙古。四月,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崩於應昌,元臣上上廟號惠宗。太祖以其“知順天命,退避而去”,特謚曰“順帝”。太子稱帝2、八月,始開科取士。
1371年(洪武四年):六月,滅重慶明夏政權。
1372年(洪武五年):正月至十一月,第二次北伐蒙古。
1373年(洪武六年):1、二月,詔置烏斯藏衛指揮使司、朵甘衛指揮使司及二宣慰使司、四招討司等。次年七月升為烏斯藏行都指揮使司和朵甘行都指揮使司。2、閏十一月命刑部尚書劉惟謙詳定《大明律》,洪武七年二月編成。
1375年(洪武八年):1、是年,在今西藏阿里地區設置俄力思軍民元帥府。2、十月,改在外各處所設都衛為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
1376年(洪武九年):1、六月,設立承宣布政使司。詔改各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罷行省平章政事,左、右丞等官,改參知政事為布政使。2、明初四大案之空印案發生。
1380年(洪武十三年):1、二月至三月,第三次北伐蒙古。2、明初四大案之胡惟庸案發生。胡惟庸被殺,朱元璋廢除丞相之職,取消中書省。
1381年(洪武十四年):1、正月至八月,第四次北伐蒙古。2、復置各道按察使司。3、行里甲制。4、傅友德、沐英征雲南,平,沐氏自此世守雲南。
1382年(洪武十五年):1、四月,置錦衣衛。2、十月,置都察院,設監察都御史、監察御史。
1385年(洪武十八年):明初四大案之郭桓案發生。
1387年(洪武二十年):1、正月至閏六月,第五次北伐蒙古。北元太尉納哈出兵敗勢窮而降。2、九月至二十一年四月,第六次北伐蒙古。藍玉取得“捕魚兒海戰役”大捷;北元皇帝脫古思帖木兒逃跑途中被也速迭兒所殺,自此北元和明朝進入相持階段。
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1、正月至三月:第七次北伐蒙古。2、五月,朱元璋清除胡惟庸逆黨,頒《昭示奸黨錄》。列二十人,李善長、唐勝宗等皆在列,全家被誅。
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太子朱標逝世,九月,立朱允炆為皇太孫。
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明初四大案之藍玉案發生。
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九月,《皇明祖訓》頒行。
1396年(洪武二十九年):三月,第八次北伐蒙古。
1397年(洪武三十年):南北榜案發生。此事件開明朝分南北取士之先例,至洪熙以後遂成定製。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初十,太祖崩,年七十一。十六日,皇太孫朱允炆繼位。
1399年(建文元年):1、七月,靖難之役爆發。2、北元額勒伯克汗為部下所殺,坤帖木兒被立為王。
1402年(建文四年):1、六月十三日,燕軍佔領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十七日,燕王朱棣即皇帝位;二十日,詔葬“朱允炆”。2、誅方孝孺十族。3、創立內閣。4、十月九日,詔令重修《太祖實錄》。
1403年(永樂元年):1、詔以北平為北京,改北平府為順天府。2、建立建州衛。
1404年(永樂二年):二月,設立奴兒干衛。七年閏四月,升為奴兒干都司。
1405年(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鄭和與王景弘奉命第一次出使西洋。
1407年(永樂五年):1、二月,烏斯藏哈立麻入朝封大寶法王,這是明廷所封的第一位法王。2、五月,開建北京新都宮殿。3、六月,設立交趾承宣布政使司。4、十一月,《永樂大典》修成。5、十二月,鄭和第二次下西洋。
1409年(永樂七年):1、再征安南簡定。2、八月,丘富征本雅失里全軍覆沒。3、九月,鄭和第三次出使西洋。
1410年(永樂八年):成祖朱棣第一次北伐蒙古(韃靼)。
1411年(永樂九年):1、張輔沐晟會兵討交趾。2、十月,再修《太祖實錄》,十六年五月修成。
1413年(永樂十一年):1、二月,設立貴州布政使司。2、冬,鄭和第四次出使西洋。
1414年(永樂十二年):成都朱棣第二次北伐蒙古(瓦剌)。
1417年(永樂十五年):1、五月,鄭和第五次出使西洋。2、八月,蘇祿酋長來朝,成祖封其為王。
1418年(永樂十六年):交趾黎利起事。
1420年(永樂十八年):八月,在北京設立東廠。
1421年(永樂十九年):正月,鄭和第六次出使西洋。
1422年(永樂二十年):三月,成祖朱棣第三次北伐蒙古.(阿魯台)。
1423年(永樂二十一年):七月,成祖朱棣第四次北伐蒙古。
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1、成祖第五次北伐蒙古(韃靼)。2、八月,成祖崩,朱高熾即位。
1425年(洪熙元年):1、四月,詔定北京為行在,準備還都南京。2、五月,詔修《太宗實錄》,於宣德五年正月修成。3、五月二十九日,仁宗崩,六月十二日朱瞻基即位。4、閏七月,宣宗敕修《仁宗實錄》,於宣德五年正月修成。
1426年(宣德元年):八月,漢王朱高煦在樂安謀反,宣宗親征,朱高煦投降。
1428年(宣德三年):是年,正式廢除交趾承宣布政使司。
1430年(宣德五年):1、六月,開平衛內遷。從此,棄地三百里,使邊防更加空虛。2、閏十二月,鄭和等從南京龍灣第七次起航下西洋。
1431年(宣德六年):六月,宣宗派徐琦持詔命黎利權署安南國事。其時,黎利實際上已自立為帝。
1435年(宣德十年):1、正月三日,宣宗崩,朱祁鎮即位。2、七月,敕修《宣宗實錄》。於正統三年四月修成。
1436年(正統元年):二月,定經筵進講之制。
1440年(正統五年):十一月,《大藏經》刊成。
1441年(正統六年):十一月,正式定北京為京師。
1442年(正統七年):1、二月,設建州右衛,自此乃有“建州三衛”統治女真地區。2、十月,太皇太后張氏逝世,太監王振自此益肆驕橫,並毀太祖所立鑄有“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的鐵碑。
1444年(正統九年):復開浙江福建銀礦,拉開了以葉宗留、陳鑒胡等為首的歷時六年的礦工起義。
1449年(正統十四年):1、八月,土木堡之變。2、九月初六日,郕王朱祁鈺即皇帝位,以明年為景泰元年,遙尊英宗為太上皇。同月,詔誅王振黨羽。3、十月,也先大軍犯京師,北京保衛戰打響。于謙組織軍民大敗也先,也先攜英宗潰逃。京師之圍遂解。
1450年(景泰元年):1、春,也先犯寧夏、大同,明軍敗之於沙窩,史稱沙窩之役。2、八月,也先送英宗還京,景帝置英宗於南宮。3、吳敬於本年撰成《九章演演算法比類大全》,珠算已廣泛應用。
1452年(景泰三年):五月,廢皇太子朱見深為沂王,立皇子朱見濟為皇太子。
1453年(景泰四年):八月,也先自立為可汗,稱“大元田盛大可汗”,建年號添元(或作天元)。
1454年(景泰五年):也先被其部下阿剌知院所殺。
1457年(景泰八年/天順元年):1、正月,奪門之變發生,十七日英宗複位。二十一日,詔改景泰八年為天順元年。二月初一,廢景泰帝仍為郕王,遷之西內。二月十九日,葬之西山,謚曰“戾”。2、于謙、王文被殺,人稱其冤。
1461年(天順五年):1、《大明一統志》編成。2、曹吉祥謀反被誅,石曹之亂乃定。
1464年(天順八年):正月十七日,英宗崩於乾清宮,年三十八,遺詔罷宮妃殉葬制度。二十一日,朱見深即皇帝位。
1467年(成化三年):八月,《英宗實錄》修成,並附景泰帝事迹於其中。
1477年(成化十三年):二月,憲宗詔令御馬監太監汪直提督錦衣衛校官百餘人另立西廠。五月,汪直遭內閣大臣商洛等彈劾,罷設西廠。六月十五日,詔復設西廠。
1482年(成化十八年):三月,憲宗復詔罷西廠,汪直失寵,次年被貶南京,從此退出歷史舞台。
1487年(成化二十三年):正月初十,萬貴妃逝世,八月二十二日憲宗崩。九月初六,朱祐樘即位。
1488年(弘治四年):《憲宗實錄》修成。
1492年(弘治五年):廣西壯族、貴州苗民起義。
1497年(弘治十年):詔修《大明會典》。
1505年(弘治十八年):1、五月初七日,帝崩。十八日,朱厚燳即位。2、十二月,詔修《孝宗實錄》,正德四年四月修成。
1506年(正德元年):重開西廠。
1508年(正德三年):八月,設立內行廠。
1510年(正德五年):1、劉瑾下獄凌遲處死,並誅其黨。2、廢西廠、內行廠。
1511年(正德六年):四川、江西、廣東等地爆發農民起義。
1516年(正德十一年):佛郎機(葡萄牙)使臣斐羅特首次來華。
1519年(正德十四年):1、六月,寧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反,建元順德;七月在鄱陽湖為王守仁所敗,被擒。2、武宗借“親征”南下江南,次年閏八月十二日,始由南京出發返回北京。
1521年(正德十六年):1、三月帝崩,四月朱厚熜即位。2、大禮儀之爭初起。3、八月,中葡屯門海戰,戰爭以明朝勝利結束。4、十一月,詔修《武宗實錄》。
1523年(嘉靖二年):1、三月,中葡(佛朗機)新會西草灣海戰發生,戰爭以明朝的勝利結束。2、六月,日本貢使爭貢之役(寧波之亂、宗設之亂)發生。事後,朝廷廢除了浙江市舶提舉司和福建市舶提舉司,僅留廣東市舶提舉司。
1524年(嘉靖三年):1、是年,大禮儀之爭發生。歷時三年半之久。2、仿造佛朗機炮。
1525年(嘉靖四年):三月十五日,詔修《獻皇帝實錄》。於五年六月二十九日修成。
1528年(嘉靖七年):三月初七日,詔令儒臣重訂《大明會典》。
1536年(嘉靖十五年):1、二月,四川建昌衛發生7.25級地震。2、劉天和請修雙輪戰車,世宗允准。
1537年(嘉靖十六年):安南后黎朝黎庄宗遣使北京陳述莫氏篡位奪權,請求明朝討伐莫氏。先是,嘉靖六年,前黎朝權臣安興王莫登庸脅迫黎恭皇禪讓,改元明德,仍以升龍為都,建立莫朝。嘉靖十一年,黎朝舊臣阮淦在哀牢尋獲黎昭宗的幼子黎維寧並擁立為帝,是為黎庄宗,在南方與北方的莫朝對抗,是為越南的南北朝時期,越南大亂。
1538年(嘉靖十七年):1、三月,命仇鸞征討安南莫登庸。2、九月,改太宗廟號為“成祖”,尊獻皇帝廟號為“睿宗”。
1540年(嘉靖十九年):十一月,莫登庸與大臣數十人自縛跪拜,入鎮南關向明朝官員納地請降。
1541年(嘉靖二十年):1、四月初三,詔降安南國為安南都統使司,授莫登庸都統使,從二品,世襲。改十三道為十三宣撫司,各設同知、副使、僉事。名義上安南再入中國版圖。2、四月初五,九廟火災。
1542年(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壬寅宮變發生。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是年,俺答入犯京師,史稱“庚戌之變” 。
1552年(嘉靖三十一年):1、四月,海盜王直勾結倭寇進犯浙江,劫掠州縣。倭患自此日甚。2、八月十二日,仇鸞病死。仇鸞死後,嚴嵩即與錦衣衛都督陸炳盡發仇鸞厚賂俺答之罪。二十五日世宗下詔暴仇鸞罪狀,追戮其屍,傳首九邊,抄家沒產。3、是年,俺答犯邊,先後四犯大同,三犯遼陽,一犯寧夏。
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佛郞機(葡萄牙)人始入澳門。
1555年(嘉靖三十四年):1、十月,抗倭有功的南京兵部尚書張經、浙江巡撫李天寵與彈劾嚴嵩的兵部武選員外郎楊繼盛被處斬,天下咸稱其冤。2、陝西華縣發生8級大地震。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十一月,胡宗憲誘擒海盜頭目王直。
1559年(嘉靖三十八年):1、遼東大災。2、戚繼光組織、訓練新軍抗倭,人稱“戚家軍”。
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1、倭寇犯福建,陷興化府,劫掠一空。2、嚴嵩被罷,嚴世蕃等人下獄。3、八月,詔重錄《永樂大典》。
1563年(嘉靖四十二年):四月,戚家軍取得興化大捷,興化收復。
1564年(嘉靖四十三年):是年,戚繼光、俞大猷先後大敗倭寇,倭患自此稍靖。
1565年(嘉靖四十四年):十月,胡宗憲再次被逮下獄,病死獄中。
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1、二月,海瑞上疏極論時弊,直刺君過。世宗怒,下獄論罪。2、十二月十四日,世宗崩。二十六日,穆宗繼位,改元隆慶。
1567年(隆慶元年):1、三月,詔修《世宗實錄》。萬曆五年八月編成。2、朝廷宣布解除海禁,允許民間私人遠販東西二洋,史稱“隆慶開關”。3、俺答屠石州。
1570年(隆慶四年):俺答封貢,為患百年的“北虜”問題至此告一段落。
1572年(隆慶六年):1、五月二十六日穆宗崩,六月初十日朱翊鈞即皇帝位。2、詔修《穆宗實錄》,萬曆二年七月修成。
1573年(萬曆元年):張居正改革。
1574年(萬曆二年):李成梁大敗建州女真首領王杲。
1576年(萬曆四年):重修《大明會典》。
1577年(萬曆五年):1、張居正清丈土地,歷時三年。2、張居正奪情。
1578年(萬曆六年):李時珍編成《本草綱目》。
1581年(萬曆九年):1、張居正在全國推廣“一條鞭法”,國庫日益充裕。2、《萬曆會計錄》編成。
1582年(萬曆十年):張居正逝世。
1584年(萬曆十二年):查抄張居正家。
1585年(萬曆十三年):廷臣黨爭漸興。
1586年(萬曆十四年):福王朱常洵生,歷時十六年的國本之爭開始。
1587年(萬曆十五年):海瑞、戚繼光逝世。
1592年(萬曆二十年):1、二月,寧夏哱拜起兵反叛,九月,李如松平之(萬曆三大征之寧夏之役)。2、五月,日軍進攻朝鮮,朝鮮之役(萬曆三大征之一)爆發。3、七月,明軍首援朝鮮失敗。
1593年(萬曆二十一年):1、正月,明軍取得平壤大捷。2、神宗下詔李如松從朝鮮撤軍。
1594年(萬曆二十二年):1、東林黨爭之始。2、中日議和,神宗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
1595年(萬曆二十三年):1、詔復建文年號。2、軍政之獄。
1597年(萬曆二十五年):1、年初,日本從釜山再度入侵朝鮮。明軍再援。2、十月,詔授黎惟潭為安南都統使,自是安南復為黎氏所有。先是,黎惟潭請求明廷恢復“安南國王”的冊封,不允。
1598年(萬曆二十六年):明軍在朝鮮大敗日軍,歷時七年的萬曆朝鮮戰爭宣告結束。
1599年(萬曆二十七年):二月,朝廷調軍征剿播州土司楊應龍,次年六月平(萬曆三大征之播州之役)。先是,楊應龍於萬曆十七年反,后又時降時叛。
1601年(萬曆二十九年):立朱常洛為太子,國本之爭結束。
1603年(萬曆三十二年):1、八月,荷蘭佔領澎湖,十一月被迫退出。2、福建發生八級地震。
1606年(萬曆三十五年):徐光啟譯成《幾何原本》。
1610年(萬曆三十八年):1、齊、楚、浙三黨攻擊“東林”。2、《金瓶梅》問世。3、西洋曆法始入中國。
1615年(萬曆四十三年):1、五月,明末宮廷三大案之梃擊案發生。2、努爾哈赤建“八旗制度”。
1616年(萬曆四十四年):正月,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即大汗位,國號大金,史稱后金。
1617年(萬曆四十五年):南北各地持續天災。
1618年(萬曆四十六年):1、后金軍攻陷撫順等地。2、九月,始在全國加派“遼餉”。
1619年(萬曆四十七年):1、薩爾滸之戰,明軍戰敗。2、開原、鐵嶺等地失陷。3、熊廷弼經略遼東。
1620年(萬曆四十八年/泰昌元年):1、七月二十一日,神宗崩。八月光宗即位,九月初一,光宗崩。九月六日,熹宗即位。2、明末宮廷三大案之紅丸案、移宮案發生。3、袁應泰出任遼東經略。
1621年(天啟元年):1、瀋陽、遼陽先後失陷,袁應泰兵敗自殺。2、詔修《神宗實錄》、《光宗實錄》。3、毛文龍入據皮島。4、熊廷弼再次出任遼東經略。5、九月,奢崇明叛亂,佔據重慶,建國號大梁,天啟三年,亂平。
1622年(天啟二年):1、廣寧失陷。2、孫承宗督師遼東。3、荷蘭侵佔澎湖,天啟四年,明軍收復。
1624年(天啟四年):魏忠賢提督東廠。
1625年(天啟五年):1、七月,楊漣、左光斗等下獄。2、八月,熊廷弼被斬,傳首九邊。
1626年(天啟六年):1、寧遠大戰,袁崇煥大敗后金。2、五月,王恭廠大爆炸。3、八月,努爾哈赤死,皇太極即位。
1627年(天啟七年):1、后金攻朝鮮(丁卯胡亂)。2、五月,寧錦大戰,袁崇煥大敗后金。3、八月二十二日,熹宗崩。二十四日朱由檢即皇帝位。4、詔定逆案,清查閹黨。5、魏忠賢畏罪自殺。
1628年(崇禎元年):1、五月,焚毀《三朝要典》。2、七月,袁崇煥提出5年復遼。3、詔修《熹宗實錄》。4、是年陝西等地大災,此後災害頻仍,出現全國性大饑饉。各地相繼爆發農民起義。
1629年(崇禎二年):1、二月,批准裁整驛站。2、三月,定立“逆案”,入案者255人,分別懲處。3、六月,袁崇煥擅殺東江總兵毛文龍。3、十月,后金軍第一次入塞,威脅北京(己巳之變)。袁崇煥入衛京師,被逮,明年被殺。
1630年(崇禎三年):1、四月,行保甲制度。2、五月,孫承宗收復京東四城。3、六月,張獻忠自號“八大王”。4、是年,東林黨人同反對派為爭奪權力紛爭不已。
1631年(崇禎四年):1、正月,賑濟陝西災民,定議對農民軍實行以撫為主的政策。2、八月,后金軍圍攻遼東前線重鎮大凌河,十月城降。3、九月,楊鶴以召撫不效被逮下獄,召撫政策失敗,陝西、山西農民起義更熾。4、孔有德在登州叛亂。
1632年(崇禎五年):農民軍群聚山西。
1633年(崇禎六年):1、七月,旅順失陷。2、十一月,農民軍進入河北。3、孔有德、尚可喜降后金。
1634年(崇禎七年):1、正月,以陳奇瑜為五省總督,主持圍剿河南、陝西等處農民軍。2、七月,后金軍第二次入塞,蹂躪宣府、大同一帶。3、八月,撤內監監軍、監部,此後旋撤旋復。4、十一月,陳奇瑜以剿撫無效罷職逮治,改任洪承疇為五省總督。5、《崇禎曆書》問世。
1635年(崇禎八年):1、農民軍滎陽大會。2、八月,以盧象升、洪承疇分責東南、西北的剿除農民軍戰事。3、十月,下詔罪己。
1636年(崇禎九年):1、年初,農民軍主力高迎祥等部縱橫於豫、皖、川、陝各省。2、四月,皇太極即皇帝位,建國號大清,改元崇德。3、七月,清軍第三次入塞,攻掠京畿地區。九月返回。4、七月二十日,孫傳庭生擒高迎祥。
1637年(崇禎十年):1、年初,相繼發生訐告復社“敗壞風俗”、“以亂天下”的事件。2、二月,朝鮮降清。3、三月,楊嗣昌出任兵部尚書,提出“十面張網”的對農民軍作戰計劃。4、十月,李自成部入川。5、《天工開物》問世。
1638年(崇禎十一年):1、九月,清軍第四次入塞,掃蕩畿南、山東。盧象升於十二月在賈庄戰死。2、是年,農民軍張獻忠等部相繼受撫;李自成部在陝西接連失利,農民起義陷入低潮。3、《皇明經世文編》編成。
1639年(崇禎十二年):1、正月,命洪承疇總督薊遼。2、清軍克濟南,擄德王。三月,清軍班師。3、五月,張獻忠、羅汝才在谷城、房縣再度起義。
1640年(崇禎十三年):農民軍入川,楊嗣昌出師入蜀。
1641年(崇禎十四年):1、正月,李自成克洛陽,殺福王。張獻忠部出川,二月克襄陽,殺襄王。2、二月,李自成圍開封。3、三月,楊嗣昌,丁啟睿繼任督師。4、春,清軍對錦州實行包圍,明廷調集13萬大軍出山海關救援。八月,明清松錦決戰,明軍大敗。5、十二月,李自成再圍開封。
1642年(崇禎十五年):1、正月,以馬紹愉為特使,同清朝進行談判。2、三月、四月,松山等城相繼破,洪承疇被俘,降清。3、五月,李自成部三圍開封。4、七月,對清和談機密泄露,兵部尚書陳新甲為此被殺。和談徹底中斷。5、九月,黃河堤潰,開封被水沖毀。6、十月,李自成在郟縣大敗明陝西總督孫傳庭部。7、十一月,清軍第五次入塞,深入山東,俘獲人口36萬多。8、閏十一月,第二次下詔罪己。
1643年(崇禎十六年):1、年初,李自成在襄陽建立政權。2、五月,張獻忠部克武昌,殺楚王,正式建立“大西”政權。3、六月,第三次下詔罪己。4、八月,清太宗皇太極病故,幼子福臨繼位,改明年為順治元年。5、十月,李自成攻克潼關,孫傳庭戰死。
1644年(崇禎十七年)1、正月初一日,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國號“大順”。2、第四次下詔罪己。3、三月,李自成部兵臨北京城下。十八日,下詔罪己,下詔“親征”。當夜在宮中大殺妻妾和女兒。十九日凌晨,自縊于禁苑煤山。4、四月,吳三桂降清。李自成和吳三桂在山海關激戰,李自成戰敗,二十七日狼狽退回北京。二十九日李自成在武英殿內即皇帝位,接受群臣的朝賀,隨即倉皇退出北京。5、五月初二,清軍入駐北京。6、五月十五日,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稱帝,年號弘光。7、九月,順治帝至北京,清廷自此定都於此。8、十一月十六日,張獻忠在成都建國稱帝,國號大西,建元大順,改成都為西京。9、是年,南京弘光朝廷發生南渡三疑案(大悲獄案、皇妃童氏案、偽太子案)。10、清軍佔領北京后,各地先後掀起抗清起義。
1645年(弘光元年/隆武元年):1、四月:揚州失陷,史可法殉國,清軍屠城,史稱“揚州十日”。2、左良玉“清君側”,中途病逝。3、五月,李自成兵敗被殺,時年三十九。同月南京向清軍投降,弘光帝被俘並押至北京,次年被殺。4、閏六月,初一,江陰爆發反清鬥爭,在閻應元的統率下堅持八十餘日。八月二十一日,城破,清軍展開屠城。5、閏六月:二十七日,朱聿鍵在福州稱帝,改福州為天興府,以當年為隆武元年。二十八日,魯王朱以海監國紹興。6、七月,嘉定三屠。7、九月,夔東十三家興起。8、全國各地相繼爆發反清起義,抗清鬥爭愈演愈烈。
1646年(隆武二年/魯監國元年):1.五月,清朝為根絕後患,將弘光帝與秦王朱存極、晉王朱審烜、潞王朱常淓、荊王朱慈煃、德王朱由櫟、衡王朱由棷等十七個明朝親王(包括分別在北京和南京出現的明太子)於北京菜市口斬首。2.八月,隆武帝在汀州被俘,絕食而死(另說是戰死)。3.十一月初五,新任的唐王朱聿鐭在廣州稱帝。十八日,朱由榔在肇慶稱帝。4.十一月二十七日,張獻忠在與西充清軍交戰時被射殺。后其部孫可望、李定國投靠朱由榔,但朱由榔只是個挂名的君主。4.唐王和桂王因不滿對方稱帝而於十一月底互相宣戰,唐王擊退了桂王,而清兵趁機攻入廣東。5.十二月十五日(實際已是公曆1647年1月20日),廣州失陷,朱聿鐭自縊。
1647年(永曆元年/魯監國二年):1、鄭成功起兵抗清。2、金聲桓、李成棟倒戈抗清。3、清軍入蜀,長達十數年的四川大屠殺開始。
1648年(永曆二年/魯監國三年):1、三月,甘肅回民發動反清起義2、十二月,故明大同總兵姜瓖據大同反清。
1650年(永曆四年/魯監國五年):鄭成功在廈門建立抗清基地。
1651年(永曆五年/魯監國六年):八月,清總督陳錦等率兵攻舟山。九月初二城陷,朱以海又在張名振、張煌言陪同下,赴廈門依靠鄭成功。鄭成功原為隆武政權的堅決支持者,不滿朱以海大敵當前還與隆武帝自相殘殺,削弱了抗清的力量,但念朱以海是明朝宗室,還是以禮相待,安排他居住於金門。
1653年(永曆七年):魯王取消監國的身份,但魯王政權早已在1651年舟山被清兵攻佔時宣告終結。
1654年(永曆八年):李定國鄭成功會師攻粵。
1656年(永曆十年):三月初一日,永曆帝入雲南,奠都昆明,改雲南府為滇都。
1658年(永曆十二年):十一月,孫可望降清,並呈雲南地圖。吳三桂率領著三路清兵攻進雲南。
1659年(永曆十三年):1659年正月永曆帝倉皇出逃到緬甸。二月,李定國與吳三桂在磨盤山血戰,兩敗俱傷。
1660年(永曆十四年):朱成功和張煌言聯兵進攻江南,被清兵擊退。
1661年(永曆十五年):1、正月,清順治帝駕崩,康熙帝繼位。2、七月,咒水之難。3、十二月十三日,荷蘭殖民者向鄭成功投降,鄭氏自此據守台灣。
1662年(永曆十六年):1、四月,吳三桂在昆明處決了永曆帝。2、五月,朱成功病逝;六月,李定國病逝;十一月,朱以海病逝。
洪武之治、洪武北伐、建文改制、永樂盛世(永宣盛世)、永樂北伐、弘治中興、嘉靖大地震(華縣地震)、隆慶開關、隆慶和議(俺答封貢)、萬曆新政(隆萬改革)、萬曆中興、萬曆三大征(萬曆朝鮮戰爭)、萬曆怠政、萬曆黨爭(東林黨爭)、天啟黨爭、天啟大爆炸(王恭廠大爆炸)等。
洪武正韻、洪武禮制、洪武南藏、洪武京城圖志、洪武寶訓、永樂大典、永樂南藏、永樂北藏、正統御制大藏經、皇明成化二十三年條例、皇明弘治六年條例、弘治貴州圖經新志、正德瓊台志、嘉靖貴州通志、嘉靖浙江通志、嘉靖事例、嘉靖新例、嘉隆新例、萬曆御制新刊續入藏經、萬曆御制聖母印施佛藏經、萬曆會計錄、萬曆野獲編、啟禎兩朝剝復錄、崇禎曆書、崇禎實錄、崇禎長編、弘光實錄鈔、永曆實錄等。
《洪武大案》、《洪武三十二》、《穿越時空的愛戀》、《永樂英雄兒女》、《正德演義》、《嘉靖風雲之亂世情殤》、《大明王朝1566嘉靖與海瑞》、《萬曆首輔張居正》等。
弘治十才子、吳門四才子、嘉靖八才子
明永樂甜白釉碗、宣德爐、宣德藍釉白花魚蓮紋盤、景泰藍、天順青花波斯文三足爐、成化鬥彩雞缸杯、成化鬥彩三秋杯、成化鬥彩葡萄紋杯、明成化鬥彩團蓮紋高足杯、明成化鬥彩花鳥紋高足杯、明成化仿哥釉八方高足杯、弘治黃釉碗、明萬曆五彩龍鳳大盤、萬曆青花五彩百鹿罐
本文列舉1368年至1644年間地方勢力可考年號,表中年號使用時長為所跨的年數,如未特別說明,未滿一年皆以一年計。北元和清有專門條目,不列入。
國號 | 稱號 | 君主 | 年號 | 起止 | 時長 | 對應明朝紀年 |
漢明帝 | 田九成 | 龍鳳 | 1397 | 1年 | 洪武三十年 | |
太平 | 陳鑒胡 | 泰定 | 1448——1449 | 2年 | 正統十三年——十四年 | |
順天王 | 黃蕭養 | 東陽 | 1449——1450 | 2年 | 正統十四年——景泰元年 | |
李珍 | 天順 | 1456 | 1年 | 景泰七年 | ||
極樂 | 王斌 | 天綉 | 1457 | 1年 | 天順元年 | |
李添保 | 武烈 | 1460 | 1年 | 天順四年 | ||
漢 | 劉通 | 德勝 | 1465——1466 | 2年 | 成化元年——二年 | |
段鋹 | 大順平定 | 1520 | 1年 | 正德十五年 | ||
田斌 | 天淵 | 1546 | 1年 | 嘉靖二十五年 | ||
唐 | 蔡伯貫 | 大寶 | 1565——1566 | 2年 | 嘉靖四十四年——四十五年 | |
李新 | 洪武 | 1619 | 1年 | 萬曆四十七年 | ||
梁 | 奢崇明 | 瑞應 | 1621——1623 | 3年 | 天啟元年——三年 | |
万俟德 | 玄靜 | 1622 | 1年 | 天啟二年 | ||
中興福烈帝 | 徐鴻儒 | 大乘興勝 | 1622 | 1年 | 天啟二年 | |
張惟元 | 永興 | 1628 | 1年 | 崇禎元年 | ||
張普薇 | 天運 | 1637 | 1年 | 崇禎十年 | ||
大順 | 李自成 | 永昌 | 1644——1645 | 2年 | 崇禎十七年——隆武元年 | |
大西 | 張獻忠 | 大順 | 1644——1647 | 3年 | 崇禎十七年——隆武二年 |
註:張獻忠死於隆武二年年底,摺合公曆已是1647年1月。
明太祖朱元璋,元天曆元年(1328年)生。至正十二年(1352年)投身郭子興義軍,漸成義軍領袖。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劉福通擁立韓林兒在亳州登基稱帝,建國號為宋,年號龍鳳,朱元璋用其年號號令軍中。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封吳國公。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進吳王,仍以龍鳳紀年。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十二月,韓林兒死,朱元璋改次年為吳元年。1368年,朱元璋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十日,崩,廟號太祖,謚曰高皇帝。永樂元年,謚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嘉靖十七年,增謚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年號紀年 | 公元紀年 | 干支紀年 |
---|---|---|
洪武元年 | 1368年 | 戊申年 |
洪武二年 | 1369年 | 己酉年 |
洪武三年 | 1370年 | 庚戌年 |
洪武四年 | 1371年 | 辛亥年 |
洪武五年 | 1372年 | 壬子年 |
洪武六年 | 1373年 | 癸丑年 |
洪武七年 | 1374年 | 甲寅年 |
洪武八年 | 1375年 | 乙卯年 |
洪武九年 | 1376年 | 丙辰年 |
洪武十年 | 1377年 | 丁巳年 |
洪武十一年 | 1378年 | 戊午年 |
洪武十二年 | 1379年 | 己未年 |
洪武十三年 | 1380年 | 庚申年 |
洪武十四年 | 1381年 | 辛酉年 |
洪武十五年 | 1382年 | 壬戌年 |
洪武十六年 | 1383年 | 癸亥年 |
洪武十七年 | 1384年 | 甲子年 |
洪武十八年 | 1385年 | 乙丑年 |
洪武十九年 | 1386年 | 丙寅年 |
洪武二十年 | 1387年 | 丁卯年 |
洪武二十一年 | 1388年 | 戊辰年 |
洪武二十二年 | 1389年 | 己巳年 |
洪武二十三年 | 1390年 | 庚午年 |
洪武二十四年 | 1391年 | 辛未年 |
洪武二十五年 | 1392年 | 壬申年 |
洪武二十六年 | 1393年 | 癸酉年 |
洪武二十七年 | 1394年 | 甲戌年 |
洪武二十八年 | 1395年 | 乙亥年 |
洪武二十九年 | 1396年 | 丙子年 |
洪武三十年 | 1397年 | 丁丑年 |
洪武三十一年 | 1398年 | 戊寅年 |
明惠宗朱允炆,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懿文太子朱標次子,洪武十年(1377年)生。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九月,立為皇太孫。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太祖崩,奉遺詔即皇帝位,以明年為建文元年。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陷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蹤。同月,朱棣即皇帝位,廢除建文年號,稱洪武三十五年,詔改明年為永樂元年。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神宗從禮科給事中楊天民議,恢復建文年號。南明弘光時,上廟號惠宗,謚號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
年號紀年 | 公元紀年 | 干支紀年 |
---|---|---|
建文元年 | 1399年 | 己卯年 |
建文二年 | 1400年 | 庚辰年 |
建文三年 | 1401年 | 辛巳年 |
建文四年 | 1402年 | 壬午年 |
明成祖朱棣,至正二十年(1360年)生,明太祖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封燕王。建文元年七月,起兵靖難。建文四年六月佔領南京,即皇帝位,改次年(1403年)為永樂元年。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病逝北征歸途榆木川。九月,上尊謚曰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太宗,葬長陵。嘉靖十七年九月,改上尊謚曰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成祖。
年號紀年 | 公元紀年 | 干支紀年 |
---|---|---|
永樂元年 | 1403年 | 癸未年 |
永樂二年 | 1404年 | 甲申年 |
永樂三年 | 1405年 | 乙酉年 |
永樂四年 | 1406年 | 丙戌年 |
永樂五年 | 1407年 | 丁亥年 |
永樂六年 | 1408年 | 戊子年 |
永樂七年 | 1409年 | 己丑年 |
永樂八年 | 1410年 | 庚寅年 |
永樂九年 | 1411年 | 辛卯年 |
永樂十年 | 1412年 | 壬辰年 |
永樂十一年 | 1413年 | 癸巳年 |
永樂十二年 | 1414年 | 甲午年 |
永樂十三年 | 1415年 | 乙未年 |
永樂十四年 | 1416年 | 丙申年 |
永樂十五年 | 1417年 | 丁酉年 |
永樂十六年 | 1418年 | 戊戌年 |
永樂十七年 | 1419年 | 己亥年 |
永樂十八年 | 1420年 | 庚子年 |
永樂十九年 | 1421年 | 辛丑年 |
永樂二十年 | 1422年 | 壬寅年 |
永樂二十一年 | 1423年 | 癸卯年 |
永樂二十二年 | 1424年 | 甲辰年 |
明仁宗朱高熾,洪武十一年(1378年)生,永樂二年(1404年)立為皇太子,永樂二十二年八月即位,年號洪熙。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崩,廟號仁宗,謚號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
年號紀年 | 公元紀年 | 干支紀年 |
---|---|---|
洪熙元年 | 1425年 | 乙巳年 |
明宣宗朱瞻基,仁宗長子,建文元年(1399年)生,永樂九年立為皇太孫,仁宗即位,立為皇太子。洪熙元年六月即皇帝位,年號宣德。宣德十年正月初三(1435年1月31日),崩,廟號宣宗,謚曰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
年號紀年 | 公元紀年 | 干支紀年 |
---|---|---|
宣德元年 | 1426年 | 丙午年 |
宣德二年 | 1427年 | 丁未年 |
宣德三年 | 1428年 | 戊申年 |
宣德四年 | 1429年 | 己酉年 |
宣德五年 | 1430年 | 庚戌年 |
宣德六年 | 1431年 | 辛亥年 |
宣德七年 | 1432年 | 壬子年 |
宣德八年 | 1433年 | 癸丑年 |
宣德九年 | 1434年 | 甲寅年 |
宣德十年 | 1435年 | 乙卯年 |
明英宗朱祁鎮,宣宗長子,宣德二年(1427年)生,立為皇太子。宣德十年正月即位,次年改元正統。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親征瓦剌時被俘。九月,郕王即位,遙尊為太上皇帝,次年改元景泰。景泰元年(1450年),也先釋還英宗,居於南宮。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七,英宗複位,正月二十一日改元天順。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崩,廟號英宗,謚曰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
年號紀年 | 公元紀年 | 干支紀年 |
---|---|---|
正統元年 | 1436年 | 丙辰年 |
正統二年 | 1437年 | 丁巳年 |
正統三年 | 1438年 | 戊午年 |
正統四年 | 1439年 | 己未年 |
正統五年 | 1440年 | 庚申年 |
正統六年 | 1441年 | 辛酉年 |
正統七年 | 1442年 | 壬戌年 |
正統八年 | 1443年 | 癸亥年 |
正統九年 | 1444年 | 甲子年 |
正統十年 | 1445年 | 乙丑年 |
正統十一年 | 1446年 | 丙寅年 |
正統十二年 | 1447年 | 丁卯年 |
正統十三年 | 1448年 | 戊辰年 |
正統十四年 | 1449年 | 己巳年 |
(1450——1456年朱祁鈺在位) | ||
天順元年 | 1457年 | 丁丑年 |
天順二年 | 1458年 | 戊寅年 |
天順三年 | 1459年 | 己卯年 |
天順四年 | 1460年 | 庚辰年 |
天順五年 | 1461年 | 辛巳年 |
天順六年 | 1462年 | 壬午年 |
天順七年 | 1463年 | 癸未年 |
天順八年 | 1464年 | 甲申年 |
明代宗朱祁鈺,宣宗次子,宣德三年(1428年)生。英宗即位,封郕王。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變,英宗兵敗被瓦剌俘虜。群臣擁立郕王朱祁鈺為帝,尊英宗為太上皇,次年改元景泰。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英宗複位,改元天順,廢帝仍為郕王。二月,病逝,謚曰戾王。成化十一年(1475)十二月,明憲宗下詔恢復朱祁鈺帝號,謚曰恭仁康定景皇帝。南明弘光元年,加謚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顯德崇孝景皇帝,廟號代宗。
年號紀年 | 公元紀年 | 干支紀年 |
---|---|---|
景泰元年 | 1450年 | 庚午年 |
景泰二年 | 1451年 | 辛未年 |
景泰三年 | 1452年 | 壬申年 |
景泰四年 | 1453年 | 癸酉年 |
景泰五年 | 1454年 | 甲戌年 |
景泰六年 | 1455年 | 乙亥年 |
景泰七年 | 1456年 | 丙子年 |
景泰八年 | 1457年 | 丁丑年 |
明憲宗朱見深,英宗長子,正統十二年(1447年)生。土木之變后英宗被俘,其叔父朱祁鈺受命監國,朱見深被立為太子。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鈺將其廢為沂王,改立朱見濟為太子。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復辟,朱見深再次被立為太子。天順八年正月英宗崩,即位,次年(1465年)改元成化。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崩,廟號憲宗,謚號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
年號紀年 | 公元紀年 | 干支紀年 |
---|---|---|
成化元年 | 1465年 | 乙酉年 |
成化二年 | 1466年 | 丙戌年 |
成化三年 | 1467年 | 丁亥年 |
成化四年 | 1468年 | 戊子年 |
成化五年 | 1469年 | 己丑年 |
成化六年 | 1470年 | 庚寅年 |
成化七年 | 1471年 | 辛卯年 |
成化八年 | 1472年 | 壬辰年 |
成華九年 | 1473年 | 癸巳年 |
成化十年 | 1474年 | 甲午年 |
成化十一年 | 1475年 | 乙未年 |
成化十二年 | 1476年 | 丙申年 |
成化十三年 | 1477年 | 丁酉年 |
成化十四年 | 1478年 | 戊戌年 |
成化十五年 | 1479年 | 己亥年 |
成化十六年 | 1480年 | 庚子年 |
成化十七年 | 1481年 | 辛丑年 |
成化十八年 | 1482年 | 壬寅年 |
成化十九年 | 1483年 | 癸卯年 |
成化二十年 | 1484年 | 甲辰年 |
成化二十一年 | 1485年 | 乙巳年 |
成化二十二年 | 1486年 | 丙午年 |
成化二十三年 | 1487年 | 丁未年 |
明孝宗朱祐樘,憲宗第三子,成化六年(1470年)生。成化十一年立為皇太子,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弘治。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崩,廟號孝宗,謚號建天明道誠純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年號紀年 | 公元紀年 | 干支紀年 |
---|---|---|
弘治元年 | 1488年 | 戊申年 |
弘治二年 | 1489年 | 己酉年 |
弘治三年 | 1490年 | 庚戌年 |
弘治四年 | 1491年 | 辛亥年 |
弘治五年 | 1492年 | 壬子年 |
弘治六年 | 1493年 | 癸丑年 |
弘治七年 | 1494年 | 甲寅年 |
弘治八年 | 1495年 | 乙卯年 |
弘治九年 | 1496年 | 丙辰年 |
弘治十年 | 1497年 | 丁巳年 |
弘治十一年 | 1498年 | 戊午年 |
弘治十二年 | 1499年 | 己未年 |
弘治十三年 | 1500年 | 庚申年 |
弘治十四年 | 1501年 | 辛酉年 |
弘治十五年 | 1502年 | 壬戌年 |
弘治十六年 | 1503年 | 癸亥年 |
弘治十七年 | 1504年 | 甲子年 |
弘治十八年 | 1505年 | 乙丑年 |
明武宗朱厚照,孝宗長子,弘治四年(1491年)生。弘治五年,立為皇太子。弘治十八年五月辛卯,孝宗崩。壬寅,即皇帝位,以明年為正德元年(1506年)。正德十六年三月崩,廟號武宗,謚號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年號紀年 | 公元紀年 | 干支紀年 |
---|---|---|
正德元年 | 1506年 | 丙寅年 |
正德二年 | 1507年 | 丁卯年 |
正德三年 | 1508年 | 戊辰年 |
正德四年 | 1509年 | 己巳年 |
正德五年 | 1510年 | 庚午年 |
正德六年 | 1511年 | 辛未年 |
正德七年 | 1512年 | 壬申年 |
正德八年 | 1513年 | 癸酉年 |
正德九年 | 1514年 | 甲戌年 |
正德十年 | 1515年 | 乙亥年 |
正德十一年 | 1516年 | 丙子年 |
正德十二年 | 1517年 | 丁丑年 |
正德十三年 | 1518年 | 戊寅年 |
正德十四年 | 1519年 | 己卯年 |
正德十五年 | 1520年 | 庚辰年 |
正德十六年 | 1521年 | 辛巳年 |
明世宗朱厚熜,明憲宗朱見深之孫、明孝宗朱祐樘之侄、興獻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堂弟,正德二年(1507年)生於湖北安陸興王府。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武宗崩,無嗣,其生母張太后與內閣首輔楊廷和決定,由近支皇室朱厚熜繼承皇位。四月,朱厚熜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嘉靖。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崩,廟號世宗,謚號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
年號紀年 | 公元紀年 | 干支紀年 |
---|---|---|
嘉靖元年 | 1522年 | 壬午年 |
嘉靖二年 | 1523年 | 癸未年 |
嘉靖三年 | 1524年 | 甲申年 |
嘉靖四年 | 1525年 | 乙酉年 |
嘉靖五年 | 1526年 | 丙戌年 |
嘉靖六年 | 1527年 | 丁亥年 |
嘉靖七年 | 1528年 | 戊子年 |
嘉靖八年 | 1529年 | 己丑年 |
嘉靖九年 | 1530年 | 庚寅年 |
嘉靖十年 | 1531年 | 辛卯年 |
嘉靖十一年 | 1532年 | 壬辰年 |
嘉靖十二年 | 1533年 | 癸巳年 |
嘉靖十三年 | 1534年 | 甲午年 |
嘉靖十四年 | 1535年 | 乙未年 |
嘉靖十五年 | 1536年 | 丙申年 |
嘉靖十六年 | 1537年 | 丁酉年 |
嘉靖十七年 | 1538年 | 戊戌年 |
嘉靖十八年 | 1539年 | 己亥年 |
嘉靖十九年 | 1540年 | 庚子年 |
嘉靖二十年 | 1541年 | 辛丑年 |
嘉靖二十一年 | 1542年 | 壬寅年 |
嘉靖二十二年 | 1543年 | 癸卯年 |
嘉靖二十三年 | 1544年 | 甲辰年 |
嘉靖二十四年 | 1545年 | 乙巳年 |
嘉靖二十五年 | 1546年 | 丙午年 |
嘉靖二十六年 | 1547年 | 丁未年 |
嘉靖二十七年 | 1548年 | 戊申年 |
嘉靖二十八年 | 1549年 | 己酉年 |
嘉靖二十九年 | 1550年 | 庚戌年 |
嘉靖三十年 | 1551年 | 辛亥年 |
嘉靖三十一年 | 1552年 | 壬子年 |
嘉靖三十二年 | 1553年 | 癸丑年 |
嘉靖三十三年 | 1554年 | 甲寅年 |
嘉靖三十四年 | 1555年 | 乙卯年 |
嘉靖三十五年 | 1556年 | 丙辰年 |
嘉靖三十六年 | 1557年 | 丁巳年 |
嘉靖三十七年 | 1558年 | 戊午年 |
嘉靖三十八年 | 1559年 | 己未年 |
嘉靖三十九年 | 1560年 | 庚申年 |
嘉靖四十年 | 1561年 | 辛酉年 |
嘉靖四十一年 | 1562年 | 壬戌年 |
嘉靖四十二年 | 1563年 | 癸亥年 |
嘉靖四十三年 | 1564年 | 甲子年 |
嘉靖四十四年 | 1565年 | 乙丑年 |
嘉靖四十五年 | 1566年 | 丙寅年 |
明穆宗朱載坖,世宗第三子,嘉靖十六年(1537年)生。嘉靖十八年受封裕王。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庚子,世宗崩。壬子,即皇帝位,以明年為隆慶元年。隆慶六年(1572年)五月,崩,廟號穆宗,謚號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庄皇帝。
年號紀年 | 公元紀年 | 干支紀年 |
---|---|---|
隆慶元年 | 1567年 | 丁卯年 |
隆慶二年 | 1568年 | 戊辰年 |
隆慶三年 | 1569年 | 己巳年 |
隆慶四年 | 1570年 | 庚午年 |
隆慶五年 | 1571年 | 辛未年 |
隆慶六年 | 1572年 | 壬申年 |
明神宗朱翊鈞,穆宗第三子,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生。隆慶二年立為皇太子,隆慶六年六月即皇帝位,次年(1573年)改元萬曆。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崩,廟號神宗,謚號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
年號紀年 | 公元紀年 | 干支紀年 |
---|---|---|
萬曆元年 | 1573年 | 癸酉年 |
萬曆二年 | 1574年 | 甲戌年 |
萬曆三年 | 1575年 | 乙亥年 |
萬曆四年 | 1576年 | 丙子年 |
萬曆五年 | 1577年 | 丁丑年 |
萬曆六年 | 1578年 | 戊寅年 |
萬曆七年 | 1579年 | 己卯年 |
萬曆八年 | 1580年 | 庚辰年 |
萬曆九年 | 1581年 | 辛巳年 |
萬曆十年 | 1582年 | 壬午年 |
萬曆十一年 | 1583年 | 癸未年 |
萬曆十二年 | 1584年 | 甲申年 |
萬曆十三年 | 1585年 | 乙酉年 |
萬曆十四年 | 1586年 | 丙戌年 |
萬曆十五年 | 1587年 | 丁亥年 |
萬曆十六年 | 1588年 | 戊子年 |
萬曆十七年 | 1589年 | 己丑年 |
萬曆十八年 | 1590年 | 庚寅年 |
萬曆十九年 | 1591年 | 辛卯年 |
萬曆二十年 | 1592年 | 壬辰年 |
萬曆二十一年 | 1593年 | 癸巳年 |
萬曆二十二年 | 1594年 | 甲午年 |
萬曆二十三年 | 1595年 | 乙未年 |
萬曆二十四年 | 1596年 | 丙申年 |
萬曆二十五年 | 1597年 | 丁酉年 |
萬曆二十六年 | 1598年 | 戊戌年 |
萬曆二十七年 | 1599年 | 己亥年 |
萬曆二十八年 | 1600年 | 庚子年 |
萬曆二十九年 | 1601年 | 辛丑年 |
萬曆三十年 | 1602年 | 壬寅年 |
萬曆三十一年 | 1603年 | 癸卯年 |
萬曆三十二年 | 1604年 | 甲辰年 |
萬曆三十三年 | 1605年 | 乙巳年 |
萬曆三十四年 | 1606年 | 丙午年 |
萬曆三十五年 | 1607年 | 丁未年 |
萬曆三十六年 | 1608年 | 戊申年 |
萬曆三十七年 | 1609年 | 己酉年 |
萬曆三十八年 | 1610年 | 庚戌年 |
萬曆三十九年 | 1611年 | 辛亥年 |
萬曆四十年 | 1612年 | 壬子年 |
萬曆四十一年 | 1613年 | 癸丑年 |
萬曆四十二年 | 1614年 | 甲寅年 |
萬曆四十三年 | 1615年 | 乙卯年 |
萬曆四十四年 | 1616年 | 丙辰年 |
萬曆四十五年 | 1617年 | 丁巳年 |
萬曆四十六年 | 1618年 | 戊午年 |
萬曆四十七年 | 1619年 | 己未年 |
萬曆四十八年 | 1620年 | 庚申年 |
明光宗朱常洛,神宗長子,萬曆十年(1582年)生。萬曆二十九年立為皇太子。萬曆四十八年(1420年)七月二十一日,神宗崩。八月一日,即皇帝位,擬改明年為泰昌元年。九月初一日,崩,在位一月。熹宗即位,從廷臣議,改萬曆四十八年八月後為泰昌元年。十月,上尊謚曰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廟號光宗,葬慶陵。
年號紀年 | 公元紀年 | 干支紀年 |
---|---|---|
泰昌元年 | 公元1620年 | 庚申年 |
明熹宗朱由校,光宗長子,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生。萬曆四十八年九月,光宗崩,熹宗即位,詔改明年為天啟元年(1621年),以是年八月以後稱泰昌元年(1620年)。天啟七年(1627年)八月崩,謚曰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廟號熹宗。
年號紀年 | 公元紀年 | 干支紀年 |
---|---|---|
天啟元年 | 1621年 | 辛酉年 |
天啟二年 | 1622年 | 壬戌年 |
天啟三年 | 1623年 | 癸亥年 |
天啟四年 | 1624年 | 甲子年 |
天啟五年 | 1625年 | 乙丑年 |
天啟六年 | 1626年 | 丙寅年 |
天啟七年 | 1627年 | 丁卯年 |
明思宗朱由檢,光宗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異母弟,萬曆三十八年生。天啟七年八月即皇帝位,年號崇禎。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京師,朱由檢自縊殉國。弘光帝即位后,追上尊謚曰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廟號思宗。
年號紀年 | 公元紀年 | 干支紀年 |
---|---|---|
崇禎元年 | 1628年 | 戊辰年 |
崇禎二年 | 1629年 | 己巳年 |
崇禎三年 | 1630年 | 庚午年 |
崇禎四年 | 1631年 | 辛未年 |
崇禎五年 | 1632年 | 壬申年 |
崇禎六年 | 1633年 | 癸酉年 |
崇禎七年 | 1634年 | 甲戌年 |
崇禎八年 | 1635年 | 乙亥年 |
崇禎九年 | 1636年 | 丙子年 |
崇禎十年 | 1637年 | 丁丑年 |
崇禎十一年 | 1638年 | 戊寅年 |
崇禎十二年 | 1639年 | 己卯年 |
崇禎十三年 | 1640年 | 庚辰年 |
崇禎十四年 | 1641年 | 辛巳年 |
崇禎十五年 | 1642年 | 壬午年 |
崇禎十六年 | 1643年 | 癸未年 |
崇禎十七年 | 1644年 | 甲申年 |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帝自縊殉國。同年五月,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年號弘光。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朱由菘為清軍所俘,次年被殺於北京。
弘光帝被俘后,朱聿鍵於弘光元年閏六月在福州稱帝,改元隆武。隆武二年(1646年)八月,朱聿鍵於汀州被俘,旋即絕食殉國。
隆武二年十一月五日,隆武帝之弟朱聿鐭按兄終弟及的原則,在廣州即位稱帝,擬以明年為紹武元年。同年臘月十五,廣州失陷,朱聿鐭自縊而死(一說被殺),故紹武年號並未正式使用。
隆武二年十一月十八日,桂王朱由榔在廣東肇慶即皇帝位,年號永曆,與紹武政權相爭。永曆十六年(1662年)四月十五朱由榔於昆明被吳三桂所殺,台灣鄭氏繼續使用永曆年號直到三十七年(1683年)鄭克塽降清為止。
在位皇帝 | 年號紀年 | 公元紀年 | 干支紀年 |
---|---|---|---|
安宗朱由菘 | 弘光元年 | 1645年 | 乙酉年 |
紹宗朱聿鍵 | 隆武元年 | 1645年 | 乙酉年(閏六月改元) |
紹宗朱聿鍵 | 隆武二年 | 1646年 | 丙戌年 |
昭宗朱由榔 | 永曆元年 | 1647年 | 丁亥年 |
昭宗朱由榔 | 永曆二年 | 1648年 | 戊子年 |
昭宗朱由榔 | 永曆三年 | 1649年 | 己丑年 |
昭宗朱由榔 | 永曆四年 | 1650年 | 庚寅年 |
昭宗朱由榔 | 永曆五年 | 1651年 | 辛卯年 |
昭宗朱由榔 | 永曆六年 | 1652年 | 壬辰年 |
昭宗朱由榔 | 永曆七年 | 1653年 | 癸巳年 |
昭宗朱由榔 | 永曆八年 | 1654年 | 甲午年 |
昭宗朱由榔 | 永曆九年 | 1655年 | 乙未年 |
昭宗朱由榔 | 永曆十年 | 1656年 | 丙申年 |
昭宗朱由榔 | 永曆十一年 | 1657年 | 丁酉年 |
昭宗朱由榔 | 永曆十二年 | 1658年 | 戊戌年 |
昭宗朱由榔 | 永曆十三年 | 1659年 | 己亥年 |
昭宗朱由榔 | 永曆十四年 | 1660年 | 庚子年 |
昭宗朱由榔 | 永曆十五年 | 1661年 | 辛丑年 |
昭宗朱由榔 | 永曆十六年 | 1662年 | 壬寅年 |
(明鄭) | 永曆十七年 | 1663年 | 癸卯年 |
(明鄭) | 永曆十八年 | 1664年 | 甲辰年 |
(明鄭) | 永曆十九年 | 1665年 | 乙巳年 |
(明鄭) | 永曆二十年 | 1666年 | 丙午年 |
(明鄭) | 永曆二十一年 | 1667年 | 丁未年 |
(明鄭) | 永曆二十二年 | 1668年 | 戊申年 |
(明鄭) | 永曆二十三年 | 1669年 | 己酉年 |
(明鄭) | 永曆二十四年 | 1670年 | 庚戌年 |
(明鄭) | 永曆二十五年 | 1671年 | 辛亥年 |
(明鄭) | 永曆二十六年 | 1672年 | 壬子年 |
(明鄭) | 永曆二十七年 | 1673年 | 癸丑年 |
(明鄭) | 永曆二十八年 | 1674年 | 甲寅年 |
(明鄭) | 永曆二十九年 | 1675年 | 乙卯年 |
(明鄭) | 永曆三十年 | 1676年 | 丙辰年 |
(明鄭) | 永曆三十一年 | 1677年 | 丁巳年 |
(明鄭) | 永曆三十二年 | 1678年 | 戊午年 |
(明鄭) | 永曆三十三年 | 1679年 | 己未年 |
(明鄭) | 永曆三十四年 | 1680年 | 庚申年 |
(明鄭) | 永曆三十五年 | 1681年 | 辛酉年 |
(明鄭) | 永曆三十六年 | 1682年 | 壬戌年 |
(明鄭) | 永曆三十七年 | 1683年 | 癸亥年 |